八>、见·西突击湘南军民同心护城乡铁血协同迎解放
规模化穿插布局:两路大军的立体突进与三军联动 湘潭城外的平原上,西突两路大军如两把利刃,展开“钳形穿插”——左翼第二十一步兵师(含工兵营、机枪连)沿稻田田埂推进,战士们踩着泥泞的田垄,形成散兵线,步枪枪口对准两侧隐蔽的敌军据点;右翼第三十三步兵师配属迫击炮排,二十门迫击炮架在高地,炮口锁定湘潭县城外围碉堡,随时准备提供火力支援。两路大军身后,运输队的卡车沿着临时开辟的土路跟进,车厢里装满弹药和李梅主任统筹调配的压缩饼干、急救包,远远望去,队伍如长蛇般穿梭在田野间。
一九四九年六月看得见”的战场 ,湘南大地暑气蒸腾,硝烟弥漫。白崇禧嫡系夏威率第七军、第四十八军残部盘踞株洲,将这座湘东工业重镇变成顽抗据点——其核心图谋直指田心机车修理厂、董家塅兵工厂的五百余台关键设备(含一百六十台日本赔偿设备、三百余台联合国救济总署援助设备),妄图拆运广西充作负隅顽抗的“资本”;同时强征粮食,妄图以“断粮困敌”阻滞解放军南下攻势。
此时,东突、中突、西突正沿湘赣粤边境展开规模化协同攻势:中突主力逼近湘中,直插株洲外围;西突在衡阳、郴州布防,切断夏威部西逃退路;东突在粤东锁海围城,牵制白崇禧部增援兵力。总前委仅以简洁电令贯通三军:“中突钳制株洲之敌,西突阻援,东突牵敌;地下党联动群众护厂护粮,守好解放后重建根基!”一场“军队外线攻坚、群众内线守护”的立体战场,在株洲城乡全面铺开。
护厂鏖战:钢铁厂房里的生死周旋 株洲田心机车修理厂的厂房内,机油味与硝烟味交织。地下党湘潭城市工委委员廖新雨蹲在机床底部,借着昏暗的灯光快速撕毁密信——信中是中突指挥官赵砚秋的密令:“今夜西突将炮击敌军运输线,趁机转移设备图纸,护厂队配合策反警卫排!”他刚起身,厂房外就传来刺耳的汽车引擎声,夏威部营长刘黑七带着一个连的兵力,荷枪实弹闯了进来。
“所有工人集合!限三小时内拆卸机床,装车上路!”刘黑七踹开工具箱,手枪指着工人领袖陈铁山,“谁敢怠工,军法处置!”陈铁山攥紧手里的扳手,背后是数百名工人——他们早已按廖新雨的部署,将二十八台火车头分散隐蔽在厂区十二条岔道,用废钢铁、煤堆伪装,关键设备的螺丝被悄悄拧松半圈,装卸效率骤降。
“刘营长,这机床是精密设备,硬拆得坏!”董家塅兵工厂工程师周振邦上前一步,推了推眼镜,“得请技术人员测绘标注,不然运到广西也是一堆废铁!”刘黑七眼珠一转,让手下押来两名技术兵,“给你两小时,出测绘图!不然炸了厂房!”
周振邦心里清楚,这是廖新雨交代的“拖延计”。他带着两名技术兵趴在图纸桌前,故意放慢速度,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实则将核心设备的关键参数记在袖口——这些图纸早已被工人分成十七批,藏在机床底座、煤堆夹层,甚至厕所的砖缝里。厂房外,西突指挥官韩明远的无线电信号传来:“廖新雨,衡阳至株洲的铁路桥已炸,敌军运输队被困,中突三团半小时后抵厂区外围!”
突然,厂区东门传来“轰隆”一声巨响——西突的迫击炮弹精准命中敌军停在门外的三辆卡车,火光冲天,烟尘弥漫。刘黑七顿时慌了神,下令:“快!强行拆卸!拆多少算多少!”士兵们端着枪逼迫工人上前,陈铁山使了个眼色,几名工人故意“失手”,扳手滑落砸在机床齿轮上,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长官,齿轮卡壳了!得修!”一名工人大喊,趁机将早已准备好的铁块塞进齿轮箱。
就在这时,厂区警卫排排长罗振江突然举枪对准刘黑七的后背——他已被廖新雨策反多日。“弟兄们!解放军快到了,别再为夏威卖命!”罗振江的声音洪亮,警卫排士兵纷纷调转枪口。刘黑七气急败坏,抬手就向罗振江射击,陈铁山猛地扑过去,扳手狠狠砸在刘黑七的手腕上,手枪脱手落地。
厂房外,中突三团的战士们已发起冲锋,步枪、机枪的枪声盖过了机床的轰鸣。一名敌军士兵想点燃汽油桶炸毁厂房,廖新雨掏出驳壳枪,子弹呼啸而出,击中士兵的小腿。“保护设备!”廖新雨大喊,工人和战士们一起冲上去,扑灭了即将蔓延的火苗。混乱中,周振邦将袖口的参数纸条塞给廖新雨:“核心图纸都在,设备完好率九成以上!”
护粮死战:街巷粮仓中的机智与铁血 株洲城区东坪镇的三益粮栈外,惠民米厂经理毛信华正盯着粮仓的铁门——栈内囤积着万担粮食,是株洲城乡百姓和解放军的重要补给。地下党早已组织200余名群众成立护粮队,手持扁担、锄头,在粮仓四周布防,中突派来的狙击手吴砚山隐蔽在粮栈旁的阁楼里,枪口锁定街口。
“毛经理,开门!奉夏司令令,征用所有粮食!”刘黑七的副手张彪带着一个排的兵力,踹着粮栈大门,机枪架在街口,“再不开门,就炸了粮仓!”毛信华站在门后,冷静回应:“张排长,粮栈是民生存粮,你们强行征用,百姓怎么活?再说,军粮该由军政部门统筹,哪有直接抢民粮的道理!”
张彪不耐烦,下令士兵用炸药包炸门。“轰隆”一声,铁门被炸开一个缺口,士兵们蜂拥而入。就在这时,粮栈内突然响起“砰砰”两声——吴砚山精准击中两名士兵的肩膀,护粮队的群众举着扁担冲上去,与士兵们展开近身搏斗。毛信华趁机按下墙角的警报器,城郊粮仓的群众收到信号,立即将库存军粮分装成小袋,藏进地窖、柴房,甚至猪圈的夹层里。
张彪见强攻不成,改口说:“不征用也行,把粮栈的谷物运到惠民米厂加工,给军队碾米!”毛信华心里清楚,这是敌军想变相抢粮,表面答应:“可以,但米厂设备老旧,得慢慢碾!”他回到米厂,立即让工人将一颗八毫米的螺母放进碾米机的谷仓——当敌军押着谷物赶到时,碾米机启动后发出“咔嚓”一声巨响,上下堆瓦筛板被硬生生打坏,机器停转。“怎么回事?!”张彪拔剑指着毛信华。
“长官,机器年久失修,突然卡壳了!”毛信华故作慌张,让工人假装检修,“得找配件,至少要三天才能修好!”张彪气急败坏,却无可奈何,只能留下一个班的士兵看守,自己带着大部队返回厂区支援。毛信华趁机让工人将剩余的六千多石谷物装进麻袋,趁着夜色,在中突战士的掩护下,转移到城郊的废弃煤窑里。
与此同时,湘潭县工委组织的群众护粮队正在农村转移军粮。村民李桂兰背着装满稻谷的麻袋,在田埂上奔跑,身后传来敌军的枪声。中突战士赵立冬冲过来,一把将她按倒在稻田里,子弹擦着稻穗飞过。“跟我走!”赵立冬拉起李桂兰,沿着田埂快速转移,将麻袋放进预先挖好的土坑,盖上稻草伪装。“解放军同志,粮食不能丢!”李桂兰抹了把脸上的泥水,又转身去转移下一批粮食。
三军协同:外线攻坚与内线守护的闭环 株洲外围的山地间,中突指挥官赵砚秋趴在战壕里,望远镜里能看清夏威部的防线。“西突韩明远,衡阳援军有没有动静?”他对着无线电喊。韩明远的声音传来,背景里是炮火的轰鸣:“已在耒阳设伏,援军被钉死在铁路沿线,三小时内到不了株洲!你们尽快拿下厂区,我让炮兵团给你火力覆盖!”
东突指挥官凌沧澜在粤东发来信号:“夏威部的海上补给已被切断,广州援军不敢北上!你们护厂护粮结束后,中突可顺势南下,与东突夹击韶关!”赵砚秋回应:“收到!株洲城内的地下党和群众已控制局面,设备和粮食都在,就等肃清残敌!”
田心机车修理厂内,刘黑七带着残部躲在厂房二楼,负隅顽抗。中突战士们架起火箭筒,赵砚秋下令:“注意保护设备,用榴弹发射器压制!”榴弹呼啸而出,落在二楼楼板上,碎石飞溅,敌军的机枪瞬间哑火。陈铁山带着护厂队,给战士们指引厂房结构:“左侧有楼梯,右侧是废料间,小心敌军埋伏!” 战士们冲进二楼,与敌军展开近身搏杀。
一名敌军想拉燃手榴弹同归于尽,战士周卫国侧身翻滚,一脚将手榴弹踢到窗外,“轰隆”一声,手榴弹在空地上炸开,气浪掀飞了几片瓦片。刘黑七想从天窗逃跑,被廖新雨一枪击中大腿,摔倒在地。“缴枪不杀!”廖新雨举着驳壳枪,刘黑七无奈举起双手。 粮栈外,张彪带着看守的士兵想趁机逃跑,被吴砚山和护粮队拦住。
“放下武器!”吴砚山的枪口对准张彪,护粮队的群众围成一圈,扁担锄头挥舞着。张彪见大势已去,只能下令投降,被群众押着关进粮栈的空仓里。夕阳西下,株洲城区的枪声渐渐平息。田心机车修理厂的工人们正在检修设备,火车头的烟囱冒出袅袅青烟;三益粮栈的群众打开粮仓,将粮食分发给饥肠辘辘的百姓;中突、西突的战士们在街巷巡逻,清理残余的敌军哨卡。廖新雨站在厂房顶端,看着远处三军协同推进的炮火亮光,心里清楚:这场“看得见”的战场,不仅守住了工业命脉和粮食储备,更守住了百姓对和平的期盼。
无线电里,赵砚秋向总前委汇总:“株洲护厂护粮任务完成,设备完好率百分之九十二,粮食无流失,敌军残部肃清!中突、西突、东突协同到位,为解放湘南奠定基础!”总前委的回电简洁有力:“军民同心,功在千秋!继续推进,巩固防线,迎接全面解放!”
株洲的灯光次第亮起,映照着工人脸上的油污、战士身上的硝烟、群众眼里的笑意。这场军民协同的守护战,没有惊天动地的决战,却在一个个厂房、一座座粮仓、一条条街巷里,书写着“看得见”的铁血与温情——这是解放战场上最坚实的根基,也是和平到来前最动人的序曲。
九>、见·湘江潮涌迎解放:三军协同护古城,军民同心庆新生
一九四九年八月九日,湘中大地暑气蒸腾,湘江江面波光粼粼,却掩不住两岸残留的硝烟。古城湘潭的和平解放,并非一纸协议的轻易达成——背后是东突、中突、西突三个月的规模化协同攻势:中突主力扫清湘潭外围五十公里内的残敌据点,西突在衡阳、邵阳锁死白崇禧部西援链路,东突在粤东沿海牵制敌军南下兵力,最终形成“围而不打、逼敌起义”的战略态势。总前委仅以六字电令贯穿三军:“扫清外围,稳接入城!”
清晨的湘江沿岸,中突三团的战士们正展开最后的残敌清剿。湘潭小东门对岸的昭山,仍有一股国民党残敌盘踞在山顶碉堡,架着重机枪封锁江面,妄图阻挠解放军渡江入城。中突指挥官赵砚秋趴在湘江大堤的掩体后,望远镜里能看清碉堡射击孔的寒光,对着无线电喊:“韩明远,西突在衡阳的阻援怎么样?别让白崇禧的援军赶过来搅局!”
西突总指挥韩明远的声音传来,背景里是迫击炮的轰鸣:“放心!衡阳至湘潭的公路已被我们炸断三道,地雷阵埋了两层,援军被钉在耒阳,天亮前到不了!你们尽快拔掉昭山碉堡,别耽误入城仪式——李梅主任的后勤车已在城外待命,给百姓的救济粮不能晚!”
东突特战二师师长凌沧澜在粤东发来信号:“粤东敌军被我们钉在汕头湾,抽不出兵力北援!赵砚秋,你们清剿残敌时保护好湘潭文庙,宋清政委特意交代,毛主席家乡的古迹,一颗炮弹都不能碰!”
昭山碉堡清剿:湘江畔的铁血攻坚 昭山山顶的碉堡群依托岩石构筑,共三座子母堡,主堡架着两挺重机枪,侧堡配有迫击炮,火力覆盖整个湘江江面及沿岸公路。中突三团二营营长秦峰率部展开攻坚,战士们分成三个小组,沿山脊线匍匐前进,工兵排背着炸药包、探雷针,在草丛中排查残敌布设的地雷。
“都注意!前方十米有反步兵雷!”工兵营长江逐浪停下脚步,探雷针刚插入泥土就传来金属触感。他用刺刀挑开表层腐叶,三颗黑色地雷露了出来,引线缠绕在灌木根部,“这是残敌撤退时仓促埋下的,引线没接牢,剪中间那颗的引线!”江逐浪屏住呼吸,剪断引线,插上红布条,“李梅主任认证安全通道,踩错一步,罚啃三天压缩饼干,还得帮百姓修补被地雷炸坏的田埂!”
突然,主堡的重机枪扫射过来,子弹“嗖嗖”擦过战士们的钢盔,打在岩石上溅起密集的火星。“火箭筒压制!”秦峰大喊,火箭筒手吴砚山扛起火箭筒,瞄准主堡射击孔,火箭弹呼啸而出,“轰隆”一声,碉堡顶盖被掀飞一角,烟尘顺着射击孔涌入,重机枪火力瞬间减弱。
战士们趁机冲锋,秦峰带着突击组冲到主堡下方,将炸药包贴在碉堡大门上。“拉燃引信,快撤!”秦峰大喊,战士们转身就往回跑,“轰隆——”一声巨响,碉堡大门被炸开,里面的残敌惨叫着冲出来,却被早已埋伏在两侧的战士们举枪瞄准。“缴枪不杀!”秦峰的声音洪亮,残敌们看着黑洞洞的枪口,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清剿过程中,一名战士不小心碰倒了碉堡旁的一棵古树,秦峰立即掏出津贴费,递给赶来的山下百姓周砚秋:“周先生,对不起,碰坏了您的树,这钱您拿着补种!”周砚秋是民盟成员,也是迎解筹备会的骨干,他摆摆手:“秦营长,解放了,一棵树不算啥!你们快渡江,百姓们都在江边等着呢!”秦峰坚持把钱塞进他手里:“军纪不能破,损坏百姓东西必须赔——这是我们的责任!”
衡阳阻援:西突的钢铁防线 衡阳至湘潭的公路上,西突二团正与白崇禧部的增援先头部队展开激战。公路两侧的山地间,西突战士们构筑了三道阻击线,重机枪架在岩石掩体后,迫击炮对准公路中央,工兵营在路面埋下反坦克地雷与反步兵地雷,形成“火力+雷阵”的双重封锁。
“敌军坦克集群来了!”观察哨大喊,三辆国民党坦克沿着公路疾驰而来,后面跟着数百名步兵。西突二团团长卫凛下令:“迫击炮开火!先炸断他们的步兵梯队!”十门迫击炮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落在步兵群中,“轰隆”声震耳欲聋,敌军步兵被炸得人仰马翻,队形大乱。 坦克集群继续推进,压上了西突布设的反坦克地雷,“轰隆”一声巨响,领头的坦克履带被炸断,瘫痪在公路中央,后面的坦克被迫停下。“火箭筒上!”卫凛大喊,火箭筒手楚惊风扛起火箭筒,瞄准第二辆坦克的炮塔,火箭弹呼啸而出,坦克瞬间起火爆炸,浓烟冲天。
残余的敌军步兵想绕道山地逃窜,却被西突埋伏在草丛中的战士们拦住。“缴枪不杀!”战士们举着步枪,敌军士兵早已没了斗志,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卫凛对着无线电汇报:“韩总指挥,衡阳援军被击退,歼敌三百余人,击毁坦克两辆,公路封锁稳固!”韩明远的声音传来:“好!守住防线,让湘潭的入城仪式顺利进行!记住,不准破坏公路桥梁,解放后还要用来转运物资——李梅主任的账本上记着,损坏一座桥,扣你们一个月的牛肉罐头!”卫凛笑着回应:“放心!桥比命金贵,绝对完好无损!”
粤东牵制:东突的海上封锁 粤东汕头湾内,东突扫雷艇编队正在巡逻,探雷器的声波穿透海浪,排查敌军布设的水雷。东突特战二师师长凌沧澜站在旗舰甲板上,对着无线电喊:“赵砚秋,湘潭的残敌清完了吗?我们刚炸沉了敌军一艘运输船,里面全是运往衡阳的弹药,断了他们的补给!
赵砚秋的声音传来,背景里是湘江江面的汽笛声:“清完了!准备渡江入城!凌沧澜,你们牵制住粤东敌军,我们才能安心接管湘潭——回头给你们送湘潭的灯芯糕,换你汕头的鱼丸!”凌沧澜回怼:“先把湘潭的文庙保护好!不然灯芯糕没有,还得让你给单桐林参谋长写三千字检讨!”
东突扫雷艇一队队长江逐浪,发现一艘敌军伪装成渔船的运输船,立即下令:“炮艇开火!”炮艇主炮轰鸣,炮弹落在运输船周围,激起密集的水柱。运输船被迫停船,战士们乘冲锋舟靠近,发现船上装满了枪支弹药,当即俘获全部船员。 “这些弹药正好给湘潭的百姓护城队用!”凌沧澜对着无线电说,“李梅主任已安排后勤车,把缴获的武器运给湘潭地下党,协助维持治安!”
湘江渡江:军民同心庆解放 上午10时,湘江江面风平浪静,中突扫清残敌后,湘潭迎解筹备会组织的渡船已在小东门码头集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一三八师先遣部队,在师长任昌辉、副政委杨亚中的率领下,整齐列队在江对岸,战士们精神抖擞,步枪上膛,腰间的手榴弹挂得整齐,军容严整。
“渡江!”任昌辉一声令下,战士们分乘二十艘木船,缓缓驶向湘江对岸。船桨划动江面,激起层层涟漪,远处的湘潭城轮廓渐清晰,文庙的飞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江面上,没有了之前的枪声,只有船桨的“哗哗”声与战士们低沉的歌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旋律在湘江上空回荡。
此时的小东门码头,早已人山人海。湘潭各界迎解筹备会组织了数千人的欢迎队伍,民革、民盟的成员举着“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横幅,湘潭简易师范学校的师生们组成秧歌队、宣传队,穿着鲜艳的服装,敲着锣鼓,扭着秧歌。百姓们自发带来了茶水、点心,有的举着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有的拿着写有“毛主席家乡欢迎亲人”的标语,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下午五时,第一艘渡船靠岸。战士们依次跳下木船,整齐列队,沿着码头的石阶上岸,没有一人拥挤,没有一人触碰百姓递来的东西。“解放军同志,喝口水!”百姓周桂兰端着一碗凉茶递过来,战士秦峰笑着摆手:“谢谢大娘,我们有纪律,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任昌辉走过来,对着百姓们说:“乡亲们,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保护百姓是我们的责任!”
队伍沿着文庙东街前进,城区街头巷尾贴满了“庆祝湘潭和平解放”“跟着共产党走”的标语。百姓们排列在街道两旁,夹道欢迎,欢呼声、口号声、鞭炮声、锣鼓声与战士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一名随军南下的干部站在队伍中,感慨道:“我们从北到南,走过无数城市,从未见过这样隆重热烈的场面——毛主席家乡的百姓,觉悟就是高!”
行进途中,战士们格外小心,避开街边的摊位,没有一人踩踏百姓晾晒的粮食。路过文庙时,任昌辉特意下令:“队伍放慢速度,保护古迹!”战士们纷纷侧身,沿着文庙外墙缓缓走过,没有一人靠近古建筑。地下党负责人苏明远带着护厂护粮队的成员赶来,向任昌辉汇报:“任师长,工厂设备、粮仓粮食都已保护完好,城内治安稳定!”
无线电里,赵砚秋、韩明远、凌沧澜同时发来祝贺:“湘潭解放顺利!三军协同到位,外围防线稳固!”总前委的回电简洁有力:“护民护城,功在千秋!接管城市,稳保民生!”
夕阳西下,湘江江面被染成金色,湘潭城的灯光次第亮起。战士们的身影、百姓的笑脸、飘扬的红旗,在古城的街巷中交织成一幅解放的壮美图景。这场胜利,是三军协同的铁血成果,是战士们严谨负责的坚守,更是军民同心的必然——湘江潮涌,不仅迎来了古城的新生,更奏响了全国解放的激昂序曲。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蚀第一部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