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春满羌山柳色新,护花新规暖人心。
播音声里芳华绽,伴行途中笑语频。
影院灯昏情切切,相馆影定格真真。
师门兄妹如手足,醉里欢声满酒樽。
马师校的新规施行后,校园里悄然多了几分别样的暖意。春风掠过川西高原的山脊,将教学楼前的桃树吹得繁花满枝,阳光透过花瓣洒在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自从“女同学上街须由男同学陪护”的规定出台,原本各自往来的男女同学,渐渐多了结伴同行的身影,校园里少了几分青涩疏离,多了几许融洽热闹。
淑英便是这热闹场景里最亮眼的一抹色彩。她和荣芳一样来自南坪,却生得一副截然不同的模样——荣芳是江南女子般的温婉,淑英则带着几分爽朗大气,柳叶眉下一双明眸顾盼生辉,肤白胜雪,身姿窈窕,配上一口字正腔圆的东北口音,刚入学就成了校园里的焦点。更难得的是,她不仅容貌出众,成绩更是稳居年级前列,凭借清亮悦耳的嗓音当选为学校广播员,每天清晨和午后,“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马师校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的声音,总能准时回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校花”的名号也随之传开。
德英是淑英的同乡兼闺蜜,性子活泼开朗,两人形影不离,被同学们称作“南坪双姝”。新规施行后,两人每次打算去马尔康上街,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离翁和雪峰。离翁虽已年过花甲,却毫无老态,待人和蔼,陪着晚辈们出行时,总能讲些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让旅途添了不少趣味;雪峰则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年轻力壮,性格沉稳,既能提重物,又能留意周边情况,是最可靠的“护花使者”。
“离翁,雪峰哥,周末有空吗?我们想去马尔康买些文具,顺便看看新上映的电影!”这天课后,淑英和德英一左一右凑到离翁的办公桌前,淑英的东北口音清脆响亮,眼里满是期待。离翁放下手中的教案,笑着点点头:“好啊,正好我也想去书店看看有没有新到的古籍。”雪峰也应声附和:“没问题,我周六上午没课,随时可以出发。”
周六一大早,四人便结伴出发了。从学校到马尔康市区有十余里路,他们沿着公路步行,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路边的野花开得绚烂,清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淑英一路叽叽喳喳,一会儿指着远处的碉楼问离翁:“离翁,那座房子为什么建得那么高啊?是不是用来防土匪的?”一会儿又和德英唱起了刚学的民歌,清亮的歌声引得路过的行人频频侧目。
离翁耐心地解答着淑英的问题:“那是藏式碉楼,不仅能防御外敌,还能储存粮食和物资,是当地先民的智慧结晶。”雪峰则默默走在外侧,时不时提醒两人注意脚下的石子,遇到上坡路段,还会伸手扶一把。四人说说笑笑,原本不算近的路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尽头。
马尔康市区比卓克基街热闹了许多,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淑英和德英直奔文具店,在琳琅满目的笔记本和钢笔前挑挑选选,时不时拿起一款问离翁和雪峰的意见。“这款笔记本封面好看,纸质也厚实,适合记笔记。”离翁指着一款印着梅花图案的笔记本说。淑英立刻拿起一本,笑着说:“离翁眼光真好,我就选这个了!”雪峰则主动帮两人提着选好的文具,跟在后面,像个细心的大哥哥。
买完文具,离翁提议先去照相馆拍照。“难得来一次市区,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也好。”他说道。淑英和德英立刻举双手赞成,两人早就想拍一组合影了。照相馆里,老板热情地招呼他们,帮他们调整姿势。淑英穿着新买的碎花衬衫,德英梳着两条麻花辫,两人并肩站在镜头前,笑得眉眼弯弯。离翁和雪峰则站在她们身后,离翁微微颔首,雪峰面带微笑,摄影师按下快门,将这温馨的一幕永远定格。
中午时分,四人走进一家小馆子,点了当地特色的炒青稞面、酥油茶和几盘家常菜。淑英胃口极好,一边大口吃着,一边给大家讲南坪的趣事:“我们老家冬天特别冷,河面都结厚厚的冰,我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冰上滑冰车,可好玩了!”德英在一旁补充:“她滑冰车可厉害了,每次都是第一名!”离翁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点点头,雪峰则给两人夹菜,叮嘱她们慢点吃。
饭后,离翁去书店看书,淑英、德英和雪峰则去影院看电影。当天上映的是一部战争片,影院里座无虚席,当看到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时,淑英悄悄抹了抹眼泪,德英紧紧攥着她的手,雪峰则神情严肃,眼神里满是崇敬。电影散场后,三人在影院门口等离翁,淑英还在回味电影情节,忍不住和雪峰讨论:“那些战士太伟大了,我们现在的好日子真不容易。”雪峰点点头:“是啊,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没过多久,离翁提着几本书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淘到了几本好书,收获不小。”四人汇合后,便准备返程。夕阳西下,余晖将天空染成了橘红色,他们沿着公路往学校走,淑英和德英走在中间,离翁和雪峰走在两侧,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这样的结伴出行渐渐成了常态。有时候,他们会一起去马尔康的公园散步,淑英给大家唱广播里学的新歌,德英跟着附和,离翁和雪峰坐在长椅上听着,脸上满是欣慰;有时候,他们会一起去街边的小摊吃烤土豆,热气腾腾的土豆蘸着辣椒面,吃得四人满头大汗,却乐在其中;有时候,淑英要去采购广播用的磁带,离翁会帮她挑选经典的戏曲磁带,雪峰则帮她扛着沉重的录音机。
班里的同学们都羡慕他们四人的情谊,打趣说他们是“师生兄妹团”。荣芳有时候也会加入他们,五人一起上街,更是热闹非凡。离翁常说:“教书育人,不仅要教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相处,如何珍惜情谊。”淑英和德英也常常感慨:“有离翁和雪峰哥陪着,上街不仅安全,还特别开心,就像和家人一起一样。”
校园里的桃树渐渐结出了青果,春风也渐渐变得温热,时光在一次次温馨的结伴出行中悄然流逝。淑英的广播声依旧每天在校园里回荡,只是那声音里,多了几分更浓厚的暖意;离翁的办公桌上,多了几张四人的合影,每次看到,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雪峰的身影,依旧是校园里最可靠的存在,守护着同学们的安全。
这份跨越年龄的情谊,如同川西高原上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马师校的每个角落,也成为了师生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
尾声·鹧鸪天
羌山春日景清幽,护花偕行乐悠悠。
播音声里芳华茂,伴影途中笑语柔。
拍倩影,品珍馐,师门兄妹意相投。
流年不负相逢好,暖意长留岁月稠。
(待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离翁和光同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