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阁”书店不只是一个卖书的地方。它更像一个复合式的文化小空间。整体装修是原木色调,搭配暖黄色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高大的书架整齐排列,书籍分类清晰,但摆放并不刻板,偶尔会有精心设计的小展台,推荐店长或店员心仪的作品。
最吸引人的是书店内侧,靠窗的那一整排区域。那里摆放着几张舒适的沙发和木质桌椅,每个座位旁都贴心地配备了充电插座。角落里有一台半自动咖啡机,操作它的人正是温寻。她会为需要的顾客提供简单的咖啡和茶饮,空气里常年弥漫着淡淡的纸墨香与咖啡焦香交织的温馨气味。许多读者会点一杯饮品,在这里待上一整个下午,沉浸在书中的世界。
温寻一周休息一天,通常不在周末。平日的书店客流不算汹涌,她的工作节奏也因此显得从容。陆时与透过咖啡馆的窗,能看到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收银台后,或整理书籍,或为顾客结账、制作咖啡,偶尔也会和相熟的读者轻声交流几句,脸上总是带着那份他早已刻入心底的、温婉而专注的神情。
然而,这种持续了两周的、近乎静止的观察状态,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发现打破了。
陆时与注意到,有一位打扮得体的精英男士,每周大约会有三天的午休时间出现在书店。他通常是穿着剪裁合身的衬衫西裤,外面一件休闲西装,戴着无框眼镜,看起来三十岁上下,气质干练。他会先在书架区流连片刻,选一本书,然后径直走向阅读区那个固定的、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一杯美式咖啡,一待就是两个小时左右。
起初,陆时与并未过多留意。墨香阁这样的环境,吸引一些固定的白领顾客并不稀奇。
但很快,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那位男士的目光,并不总是停留在书页上。他的视线,会时不时地、状似无意地飘向收银台的方向,精准地落在温寻身上。那眼神里带着清晰的欣赏,是一种男人对女人的、饶有兴趣的打量。
而温寻,似乎对此一无所知。她要么专注于手里的工作,要么低头看书,偶尔与那位男士有交集,也仅限于结账或为他续杯时的短暂交流。从他们之间客气而疏离的互动来看,温寻认识他,但关系显然仅仅停留在“店员与熟客”的层面,连朋友都算不上。
陆时与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他立刻调动起在商界历练出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开始回溯。他确定,在他持续观察的这两周里,这位男士至少出现了六次,规律是每周一、三、五的午间。而且,从他对书店环境的熟悉程度,以及温寻对他那种“熟悉的陌生人”的态度来看,这种固定的“午间阅读”行为,很可能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一个条件不错的单身男性,每周固定三天,在午休时间来到一位单身女性工作的书店,长时间停留,目光追随……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对方显然对温寻有好感,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或许是性格谨慎,或许是担心被拒绝影响这处“心灵栖息地”——他还没有正式展开追求。
但这就像一颗埋藏在地下的种子,谁也不知道它何时会破土而出,带来无法预料的变化。
陆时与顿时如临大敌。
他原本计划着循序渐进,找一个最自然、最不突兀的方式重新出现在温寻的生活里。他享受着这种在暗处守护、慢慢了解她现在生活的状态,认为时间站在他这边。
可现在,半路杀出了一个程咬金!
这个发现像一根刺,扎进了他原本就因为不知如何靠近而焦灼的心里。一股强烈的、混合着嫉妒和危机感的情绪,不受控制地涌了上来。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搁在桌上的手也不自觉地握紧了咖啡杯的把手,指节微微泛白。
他死死地盯着对面那个坐在窗边、看似在认真阅读的男人,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要通过目光将对方剖析个彻底。他在心里快速评估着对方的威胁等级:外形、气质、出现的频率、与温寻现有的熟悉度……
结论是:威胁不小。
这个男人就生活在杭城,从穿着和每天固定的休息时间判断,他有着体面的工作,能够以“顾客”这个天然无害的身份,频繁而自然地出现在温寻身边。而自己呢?一个来自京市、身份复杂、与她有着一段不知是福是祸的过往的“陌生人”。
优势似乎并不在他这边。
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
陆时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原本的计划必须调整。他不能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隔街相望的旁观者。等待一个“完美时机”的风险太大,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潜在的风险发酵成真正的威胁。
他需要行动起来。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够让他合理、自然地走进“墨香阁”,走进温寻现在视野的契机。
他看着对面书店里,对即将到来的一切毫无所觉、依旧安静忙碌的温寻,又看了看那个窗边时不时抬眼望向她的男人,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不能再失去她第二次。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在她被别人“打扰”之前,先一步,重新站到她的面前。即使,那可能意味着要面对他预想中最坏的结果——她的冷漠与拒绝。
与彻底失去她的可能性相比,任何风险,他都愿意承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予寻如常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