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竞赛前夜的信
物理竞赛的日期近在眼前,下周一,江野就要再次启程,前往省城参加最后的决赛。这次比赛至关重要,成绩直接关系到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
周五放学后,宁晚磨磨蹭蹭地收拾着书包,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她知道江野这几天都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连图书馆的固定位置都很少去了。
心里像是揣着一只惴惴不安的小兔子,既为他紧张,又充满了即将分别两周的不舍。这次和上次集训不同,决赛的压力更大,她甚至不敢像上次那样,轻易跑去打扰他。
她慢吞吞地走出教学楼,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走到林荫道拐角,她却意外地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江野背着书包,站在那棵最大的香樟树下,似乎是在等人。夕阳的金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让他整个人看起来不像平时那么冷硬。
看到宁晚,他朝她走了过来。
宁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停在原地。“江野?你……还没回去?”
“嗯。”他在她面前站定,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情绪。他从书包侧袋里,拿出一个淡蓝色的、封口仔细的信封,递给她。
信封很薄,上面没有任何字迹。
“这个,”他的声音比平时低沉,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迟疑,“等我走了再拆。”
宁晚愣住了,看着眼前这个突如其来的信封,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攥住了。这是什么?告别信?还是……
她接过信封,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挺括和一丝他掌心的余温。她抬起头,看向他,眼睛里充满了疑问和一丝隐隐的期待。
江野对上她的目光,喉结微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他似乎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但最终只是抿成一条直线,避开了她探究的视线。
“竞赛……”他顿了顿,重新看向她,眼神恢复了惯常的冷静,却比平时多了几分郑重,“我会尽力。”
这句话,像是一个承诺,重重地落在宁晚的心上。
“我相信你!”宁晚立刻说道,语气无比坚定,“你肯定没问题的!”
看着她毫无保留的信任和亮晶晶的眼睛,江野眼底最后一丝犹豫也消散了。他几不可察地松了口气,点了点头。
“走了。”他不再多言,转身,背影很快消失在林荫道的尽头。
宁晚站在原地,手里紧紧攥着那个淡蓝色的信封,仿佛攥着一个滚烫的秘密。信封轻飘飘的,里面似乎只装了一两张纸,却让她感觉重若千钧。
他为什么要给她信?
里面写了什么?
为什么非要等他走了才能看?
无数个问号在她脑海里盘旋,搅得她心绪不宁。那种混合着好奇、期待、忐忑的感觉,比任何一道物理难题都更让她抓心挠肝。
接下来的周末,对宁晚来说变得格外漫长。那个淡蓝色的信封被她小心翼翼地藏在书桌抽屉的最深处,像一颗休眠的炸弹,随时可能引爆她所有的情绪。她几次忍不住想偷偷拆开,但想起江野那双郑重的眼睛,又硬生生忍住了。
周日下午,送走江野的大巴后,宁晚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她反锁上房门,坐在书桌前,深吸了好几口气,才用微微颤抖的手,拿出了那个信封。
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像擂鼓一样。
她小心翼翼地沿着封口处撕开,动作轻缓,生怕弄坏了里面的东西。
信封里,果然只有一张折叠着的、质地很好的白色信纸。
她屏住呼吸,缓缓展开。
映入眼帘的,是江野那熟悉而凌厉的字迹,比平时写在草稿纸上的更加工整、有力。黑色的墨水在白纸上晕开清晰的轨迹。
“宁晚:”
开头是她的名字,简单直接。
“展信佳。”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应该已经在赛场了。有些话,当面或许难以启齿,写在纸上,反而容易一些。”
宁晚的心跳更快了,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捏皱了信纸的一角。
“谢谢你。”
“谢谢你的糖,它们很甜,虽然我一开始并不习惯。”
“谢谢你的笔记,很认真,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
“谢谢你的……靠近。你的出现,像一道不合时宜却无法忽视的光,打乱了我原本按部就班的世界。”
看到这里,宁晚的呼吸一滞,眼眶微微发热。
“物理小组的项目,邀请你,并非仅仅因为需要人手。我想让你看到,我所沉浸的这个世界,除了枯燥的公式,也有其逻辑之下的美感。很高兴,你似乎看到了。”
“上次集训,你给我的便利贴,我还留着。‘我会想你的’——那句话,我当时没有回应。”
“现在,换我说。”
“这次,我也会想你。”
最后一行字,笔锋似乎更加用力,几乎要透纸背。
落款处,只有一个简短的、力透纸背的签名——
“江野”
没有日期。
信的内容很短,不过寥寥数语,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甚至依旧带着他特有的克制和冷静。
但每一个字,都像带着千钧重量,狠狠砸在宁晚的心上。
她反复地看着那几行字,尤其是最后那句“这次,我也会想你”,视线渐渐模糊,滚烫的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下来,滴在信纸上,晕开一小片湿润的痕迹。
她知道了。
这不是告别信。
这是他笨拙的、藏在冷静外表下的……回应。
是她追逐了这么久,第一次得到的,如此清晰而郑重的回应。
他将那些难以宣之于口的情绪,将他冰层之下涌动的暖流,都封存在了这个淡蓝色的信封里,交给了她。
宁晚将信纸紧紧捂在胸口,感受着心脏那里传来的、巨大而汹涌的悸动。又哭又笑,像个傻子。
窗外的夕阳正在缓缓沉落,天边铺满了绚烂的晚霞。
宁晚擦干眼泪,拿起手机,点开江野的对话框。她输入了又删除,反复多次,最终,只发送了三个字,带着她所有未能言说的理解和悸动:
“我等你。”
这一次,她没有期待立刻得到回复。
因为她知道,有些答案,早已写在了那封信里。
而有些等待,因为有了明确的期盼,变得不再难熬。
竞赛前夜,一封薄薄的信,跨越了空间,将两颗年轻的心,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答案在风里,更在彼此心照不宣的沉默与勇气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别在我的世界里降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