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化的速度比想象中快。清晨的阳光刚越过东边的雪山尖,就把木屋屋檐下的冰棱晒得“滴答”作响,水珠落在解冻的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小的坑。我醒的时候,听见院子里传来铁锹铲土的声音,披了件厚外套走出去,就见王彬正弯腰整理墙角的农具——锈迹斑斑的锄头、断了柄的镰刀,还有去年秋天挖野菜时用的竹篮,都被他摊在木板上,挨个用抹布擦着。
“醒了?”王彬抬头看了我一眼,手里的抹布没停,“再过半个月就得耕地了,这些家伙什得提前修拾好,不然到时候误了播种。”他的胳膊上还缠着布条,是上次和黑风寨交手时留下的伤,张茜说伤口已经结痂,但还不能太用力。我走过去拿起那把断柄的镰刀,木柄断口处还沾着去年的泥土,摸起来糙得硌手:“这柄得换个新的吧?家里还有备用的木头吗?”
“后院堆着几根松木,是去年冬天砍的,够做两个镰刀柄。”王彬指了指后院的方向,我顺着看过去,果然见几根粗壮的松木靠在篱笆上,表面已经阴干,泛着浅棕色的光。这时,木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张茜端着一个木盆走出来,盆里装着刚煮好的热水,蒸汽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先别忙了,喝点热水暖暖身子,我刚在水里加了点晒干的野菊花,能清火气。”
王彬直起身,接过张茜递来的木碗,喝了一口,嘴角弯了弯:“还是你细心。对了,昨天官府给的那袋粮食,你清点过了吗?够咱们吃到春耕吗?”张茜蹲下来,帮着擦农具上的锈迹,声音很稳:“清点过了,有半袋小米、两斤玉米面,还有些晒干的豆子。省着点吃,能撑到四月,但播种后得等两个月才能收新粮,中间还得想办法找些野菜或者猎物补充。”
正说着,老周扛着一个竹编的捕兽笼从外面走进来,笼门上还沾着草屑:“我刚去西边的坡上看了看,雪化了之后,兔子的脚印多了不少,把这捕兽笼放在那边的灌木丛里,说不定能逮着两只,给孩子们补补身子。”他说着,把捕兽笼放在院子角落,又从怀里掏出一把晒干的草药,递给张茜:“这是我在坡上采的蒲公英,晒干了能泡水喝,也能当野菜炒着吃,你收着。”
张茜接过草药,小心地放进布包里:“谢谢周叔,正好家里的草药快用完了。对了,小雅和秀莲呢?怎么没见她们出来?”“在屋里呢,”老周往木屋方向努了努嘴,“秀莲在给孩子做小衣服,小雅在旁边帮忙穿针,说要给孩子做件春天穿的薄棉袄。”我们听了都笑,小雅以前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缝,现在居然能帮着做小衣服,倒是成长了不少。
吃过早饭,大家就分工忙碌起来。王彬和徐嘉去后院劈松木,准备修农具的木柄;老周带着我去东边的松树林里捡枯枝,用来烧火和给菜地搭棚子;张茜留在家里整理草药和粮食,顺便教小雅缝衣服;秀莲抱着孩子,坐在木屋门口的石阶上晒太阳,时不时帮着递点针线。
东边的松树林里,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只有树根下还残留着小块的积雪,踩在上面软软的。老周手里拿着一把柴刀,弯腰砍着地上的枯枝,动作很熟练:“捡枯枝得挑这种干透的,烧起来火旺,还没烟。你看,这种枝子上有青苔的就别要,里面含水分多,烧的时候容易呛人。”他一边说,一边给我指了指,我跟着他的样子,把干透的枯枝捆成捆,扛在肩上。
“对了,”老周突然停下手里的动作,往树林深处望了望,“昨天我送那几个俘虏去镇上的时候,路过西边的岔路口,看见地上有串奇怪的脚印,不是咱们农场的人,也不像是黑风寨的——那脚印很小,像是个孩子的,而且旁边还跟着一串狗爪印,不知道是谁家的。”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第十三章里壮汉说的“只有一个小孩跑了”,难道是那个被黑风寨迫害的农场里逃出来的孩子?
“周叔,那脚印往哪个方向去了?”我急忙问。老周皱着眉想了想:“好像是往北边的山坳去了,那边雪化得慢,估计不好走。不过我当时急着送俘虏,没敢多耽搁,就没追过去看。”我点点头,心里盘算着,等忙完手里的活,得去北边的山坳看看,要是真有孩子在那边,肯定得把他带回来——这荒野里,一个孩子单独生存,太危险了。
捡完枯枝回到农场时,已经快中午了。王彬和徐嘉正在院子里修农具,松木已经被劈成了合适的长度,徐嘉正用刨子把木柄刨得光滑,王彬则拿着锤子,把镰刀头固定在新木柄上,“叮叮当”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张茜和小雅坐在木屋门口,手里拿着针线,缝着一件小小的棉袄,孩子躺在秀莲怀里,睡得正香,嘴角还时不时撇一下,像是在做什么甜甜的梦。
“回来啦?”张茜抬头看见我们,笑着招手,“快过来歇会儿,我刚烤了红薯,在灶膛里温着呢,拿出来就能吃。”我和老周放下枯枝,走过去坐在石阶上,张茜从灶膛里掏出一个烤得焦黑的红薯,递给我:“小心烫,里面的瓤可甜了。”我接过红薯,用手剥开焦皮,金黄的瓤露了出来,热气裹着甜香扑面而来,咬一口,软糯香甜,瞬间把身上的寒气都驱散了。
小雅拿着缝好的小棉袄,在孩子身上比划了一下,兴奋地说:“你们看,正好合身!我还在袖口上绣了朵小花,是不是很好看?”我们凑过去看,只见小棉袄的袖口上,绣着一朵小小的粉色野花,针脚虽然不算整齐,但看得出来很用心。秀莲笑着摸了摸小雅的头:“好看,小雅手真巧,等孩子醒了,穿上肯定特别精神。”
中午吃的是小米粥和蒸腌肉,腌肉是去年冬天腌的,蒸得软软的,一点都不柴,就着小米粥吃,特别香。吃饭的时候,我把老周在西边岔路口看见脚印的事跟大家说了,王彬放下碗,皱着眉思考了一会儿:“北边的山坳里有片废弃的木屋,是前几年有人住过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人了。要是真有孩子,说不定会躲在那里。这样,下午我和你去北边的山坳看看,徐嘉和周叔留在农场继续修农具,张茜和秀莲在家照看孩子和整理东西。”
大家都点点头,同意了王彬的安排。吃过午饭,我和王彬就准备出发了。张茜给我们装了两个烤红薯,又把一瓶水和一小包曼陀罗粉塞进我怀里:“路上小心点,要是遇到危险,就用曼陀罗粉,别硬拼。北边的山坳里可能有野兽,你们多留意周围的动静。”王彬接过张茜递来的弓箭,摸了摸她的头:“放心吧,我们很快就回来,天黑之前肯定赶回来。”
北边的山坳离农场不算太远,走路大概要一个小时。路上的雪已经化得差不多了,只有背阴的地方还残留着一点,踩在上面有点滑。我和王彬顺着小路往山坳走,路边的野草已经冒出了嫩绿的芽,偶尔能看见几只小鸟从草丛里飞出来,落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像是在欢迎我们。
“你看,这边有脚印。”王彬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泥地。我凑过去看,只见泥地上有一串小小的脚印,大概只有我的巴掌大,确实是个孩子的,旁边还有一串狗爪印,像是一只中等大小的狗。脚印一直往山坳深处延伸,看来老周说得没错,真的有个孩子往这边来了。
我们顺着脚印往前走,大概走了二十分钟,就看见前面有一片废弃的木屋。木屋的屋顶已经塌了一半,墙壁上满是裂缝,院子里长满了野草,看起来很久没人住了。脚印一直延伸到最里面的一间木屋门口,木屋的门虚掩着,能看见里面有微弱的光线。
“小心点,”王彬压低声音,从背上取下弓箭,对准木屋门口,“我先过去看看,你在后面跟着,要是有动静,就喊我。”我点点头,握紧了怀里的短刀,跟着王彬慢慢往前走。走到木屋门口,王彬轻轻推开门,里面的景象让我们愣住了——
木屋的角落里,一个大概七八岁的小男孩蜷缩在草堆里,身上盖着一件破旧的棉袄,脸色苍白,嘴唇干裂,看起来很虚弱。他旁边,一只黄色的土狗正趴在地上,警惕地盯着我们,喉咙里发出低沉的低吼,像是在保护小男孩。
“别怕,我们不是坏人。”王彬放低弓箭,声音温柔地说,“我们是从南边的农场来的,路过这里,看见你在这里,想过来看看你是不是需要帮忙。”小男孩抬起头,眼里满是恐惧,往草堆里缩了缩,土狗的低吼更响了。
我从怀里掏出张茜给的烤红薯,剥掉焦皮,露出金黄的瓤,递到小男孩面前:“你是不是饿了?这是烤红薯,很甜,你吃一点吧。”小男孩盯着烤红薯,咽了咽口水,却还是不敢伸手。土狗闻了闻烤红薯的香味,低吼声小了点,但还是警惕地看着我们。
王彬蹲下来,慢慢靠近小男孩,声音很轻:“我们知道你可能遇到了不好的事,但是别害怕,我们不会伤害你。我们的农场里有很多人,有温柔的阿姨,有会做衣服的姐姐,还有会打猎的爷爷,你要是愿意,跟我们回去,我们会好好照顾你的。”
小男孩看了看王彬,又看了看我手里的烤红薯,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慢慢伸出手,接过了烤红薯。他小口小口地吃着,吃得很着急,像是很久没吃饭了。土狗见小男孩吃了我们给的东西,警惕性也降低了,趴在地上,只是偶尔抬头看我们一眼。
“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坐在小男孩旁边,轻声问。他嘴里塞满了红薯,含糊地说:“我叫小石头。”“小石头,很好听的名字。”我笑了笑,“你旁边这只狗叫什么呀?是你的伙伴吗?”小石头点点头,摸了摸土狗的头:“它叫大黄,是我爸爸留给我的,我们一起从家里跑出来的。”
“你的家在哪里呀?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王彬轻声问。小石头的眼神暗了下来,低下头,声音带着哭腔:“我的家在西边的农场,上个月来了一群坏人,他们抢了我们的粮食,还杀了我爸爸妈妈,我和大黄躲在柴房里,才没被他们发现。后来他们走了,我就带着大黄跑了,不知道去哪里,就一直往北边走,走到这里,实在走不动了,就躲在这木屋里。”
我们心里都揪了一下,果然是被黑风寨迫害的那个农场里的孩子。王彬摸了摸小石头的头,声音很温柔:“小石头,别难过了,那些坏人已经被我们抓住了,送到官府去了,他们会受到惩罚的。你要是愿意,跟我们回农场吧,那里以后就是你的家,我们都会照顾你的。”
小石头抬起头,眼里满是期待:“真的吗?你们真的会照顾我和大黄吗?”“真的,”我点点头,“我们农场里有个小弟弟,比你小一点,你可以和他一起玩,还有个姐姐叫小雅,她会教你做游戏,张茜阿姨会给你做好吃的,周爷爷会教你怎么辨认野菜,王彬哥会教你射箭和劈柴。”
小石头笑了,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虽然脸色还是苍白,但看起来精神了不少。他站起来,拉着大黄的耳朵:“大黄,我们有家了,我们不用再流浪了。”大黄像是听懂了,摇了摇尾巴,用头蹭了蹭小石头的手。
我们收拾了一下小石头的东西——只有一个破旧的布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服和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上是小石头和他的爸爸妈妈,还有小时候的大黄。王彬把小石头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小石头,路有点远,我背你走吧,大黄会跟着我们的。”小石头趴在王彬背上,紧紧抱着他的脖子,大黄跟在我们旁边,时不时抬头看小石头一眼。
往回走的时候,天已经有点暗了,夕阳把西边的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雪山在夕阳的映照下,像是披了一层金纱,特别好看。小石头趴在王彬背上,指着远处的雪山,兴奋地说:“哥哥,你看,那雪山好漂亮啊!我们农场离雪山近吗?”“很近,”王彬笑着说,“等春天来了,雪全化了,我们可以去雪山脚下挖野菜,还能看见小溪,里面有小鱼。”
回到农场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院子里的篝火已经生起来了,徐嘉和老周正在院子里整理农具,张茜和小雅坐在篝火旁,秀莲抱着孩子,正往灶膛里添柴。看见我们回来,还带着小石头和大黄,大家都围了过来。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孩子?”张茜走过来,摸了摸小石头的头,眼里满是心疼,“快进屋,我刚煮了小米粥,给你盛一碗,暖暖身子。”小雅也凑过来,笑着说:“小石头,我叫小雅,我给你做了件小棉袄,等明天洗干净了给你穿,你要是不嫌弃的话。”
小石头看着大家热情的样子,眼里有点湿润,小声说:“谢谢你们。”老周蹲下来,摸了摸大黄的头:“这狗真壮实,以后咱们农场又多了个帮手,晚上可以帮着守院子,比铃铛还管用。”大黄像是听懂了,摇了摇尾巴,用头蹭了蹭老周的手。
晚饭吃的是小米粥和蒸红薯,张茜还特意给小石头煮了个鸡蛋,剥了壳递给他:“快吃吧,鸡蛋有营养,吃了身子能快点好起来。”小石头接过鸡蛋,小口小口地吃着,大黄趴在他脚边,小石头时不时把自己碗里的红薯挑给大黄吃,大黄吃得很开心。
吃过晚饭,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听小石头讲他和大黄的经历。小雅听得眼眶红红的,紧紧握着小石头的手:“小石头,以后你再也不用害怕了,我们都会保护你的,谁要是敢欺负你,我就用弓箭射他!”张茜笑着摸了摸小雅的头:“小雅真是越来越勇敢了。”
王彬看着大家,声音很稳:“小石头既然来了咱们农场,就是咱们的家人了。明天我去镇上给小石头办个户籍证明,把他的名字加到咱们农场的户籍上,这样官府那边也有个交代。徐嘉,明天你跟我一起去,顺便看看能不能换点种子回来,春耕就靠这些种子了。”徐嘉点点头:“好,我跟你一起去,顺便看看镇上有没有卖农具的,咱们的锄头还是有点少。”
老周喝了口热水,说:“我明天去西边的坡上看看捕兽笼,要是逮着兔子了,就给大家炖兔肉吃,给小石头补补身子。张茜,你明天在家照看小石头和孩子,顺便整理一下草药,要是有需要的,就让王彬在镇上买。”张茜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小雅拉着小石头的手,兴奋地说:“小石头,明天我带你去农场周围看看,东边有松树林,西边有坡地,南边有小溪,等夏天来了,小溪里有小鱼,我们可以去捉鱼吃!我还可以教你怎么辨认野菜,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周爷爷教我的,我都记住了。”小石头笑着点点头:“好,我跟你一起去。”
篝火噼啪地烧着,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暖暖的。大黄趴在小石头脚边,睡得很香,尾巴时不时轻轻晃一下。孩子躺在秀莲怀里,也睡着了,嘴角带着笑。我看着大家的笑脸,看着小石头眼里的光,心里满是安稳——我们的农场,又多了一个家人,又多了一份温暖。
天快黑的时候,大家都累了,准备回屋休息。张茜把小石头安排在我旁边的草铺上,给了他一件干净的棉袄:“晚上冷,盖厚点,别着凉了。要是晚上想上厕所,就喊我,别自己出去,外面黑。”小石头接过棉袄,小声说:“谢谢张茜阿姨。”
我躺在草铺上,听着旁边小石头均匀的呼吸声,还有外面大黄偶尔发出的低吼声,心里很踏实。这荒野里,我们从陌生人变成家人,一起经历风雨,一起守护家园,一起期待春天。我知道,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熬不过的冬天。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王彬和徐嘉就收拾好东西,准备去镇上。张茜给他们装了两个烤红薯和一瓶水,叮嘱道:“路上小心点,换种子的时候别被人坑了,要是遇到什么事,就赶紧回来,别硬拼。”王彬点点头:“放心吧,我们很快就回来。”
小石头醒得很早,跟着小雅一起去院子里喂大黄。小雅拿着一碗小米粥,倒在地上,大黄吃得很香。小石头摸了摸大黄的头,笑着说:“大黄,以后咱们就在这里住了,再也不用流浪了。”大黄摇了摇尾巴,用头蹭了蹭小石头的手。
老周扛着捕兽笼,准备去西边的坡上:“小石头,等爷爷回来,要是逮着兔子了,就给你炖兔肉吃,让你尝尝爷爷的手艺。”小石头笑着点点头:“谢谢周爷爷。”
我和张茜留在家里整理草药和粮食。张茜把晒干的草药分类装在布包里,标注上名字和用途:“这个是蒲公英,能清热解毒;这个是野菊花,能清火气;这个是艾草,能驱寒。你都记好了,以后要是有人不舒服,就能找对应的草药。”我点点头,认真地记着,心里想着,以后也要像张茜一样,能帮大家处理一些小毛病。
中午的时候,王彬和徐嘉回来了。他们不仅办好了小石头的户籍证明,还换了不少种子——有玉米种、大豆种,还有些蔬菜种子,比如白菜、萝卜、菠菜。徐嘉还买了两把新的锄头和一把镰刀,放在院子里:“镇上的农具店老板说,这锄头是用精铁做的,特别耐用,能用上好几年。”
王彬把户籍证明递给张茜:“小石头的户籍办好了,以后他就是咱们农场的正式成员了,官府那边也备案了。对了,镇上的官府还说,要是咱们农场需要帮忙,可以去镇上申请,他们会派两个人来帮忙春耕,不过得给点粮食当报酬,咱们商量一下,要不要申请?”
大家围在一起,商量着要不要申请官府的帮忙。老周说:“咱们农场加上小石头,一共八个人,春耕的时候肯定忙不过来,申请两个人来帮忙也好,就是得给点粮食,不过咱们省着点吃,应该能凑出来。”张茜点点头:“我觉得可以申请,春耕是大事,不能误了播种,不然夏天就没粮食吃了。”
大家都同意申请官府的帮忙。王彬说:“那我明天再去镇上一趟,跟官府说一声,让他们尽快派人来。徐嘉,你明天跟我一起去,顺便把粮食给他们带过去。”徐嘉点点头:“好,我跟你一起去。”
下午的时候,老周从西边的坡上回来了,捕兽笼里真的逮着了两只兔子,一只灰色的,一只白色的,看起来很肥。老周把兔子放在院子里的竹笼里:“晚上给大家炖兔肉吃,再加点萝卜干,肯定特别香。”小石头兴奋地凑过去,看着笼子里的兔子:“周爷爷,这兔子好可爱啊,它们会不会疼啊?”老周笑着摸了摸小石头的头:“不会的,爷爷会很快处理好,让它们不疼。而且兔肉很有营养,吃了能长高高,你想不想长高高啊?”小石头点点头:“想。”
傍晚的时候,张茜开始炖兔肉。她把兔肉切成块,用热水焯了一下,去掉血沫,然后放进锅里,加入萝卜干、姜片和葱段,用小火慢慢炖。院子里很快飘满了兔肉的香味,小雅和小石头坐在灶膛旁,时不时往灶膛里添柴,眼睛盯着锅里,馋得直流口水。
晚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吃着炖兔肉和玉米饼。兔肉炖得很软烂,萝卜干吸满了肉汤,特别香。小石头吃得很开心,时不时给大黄挑一块肉,大黄吃得狼吞虎咽。大家说说笑笑,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篝火旁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坚定。我看着眼前的一切——忙碌的张茜,沉稳的王彬,慈祥的老周,能干的徐嘉,活泼的小雅,温柔的秀莲,还有可爱的小石头和大黄,心里满是幸福。这就是我们的家,在荒野里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家,是我们永远的港湾。
春天快要来了,春耕的种子已经备好,新的家人也已经到来。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困难,还会经历很多风雨,但只要我们在一起,只要我们还守护着这个家,就没有什么能打败我们。我们会在这片荒野上,种出庄稼,养出牲畜,让这个家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温暖,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幸福。
夜色渐深,天上的星星越来越亮,像撒了一把碎钻,嵌在深蓝色的天空里。大家都累了,各自回屋休息,大黄趴在院子里,警惕地盯着周围的动静。我躺在草铺上,听着外面的风声和大黄的低吼声,心里很踏实。我知道,明天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我们会继续为这个家努力,为春天努力,为我们的未来努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