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6 章 驰远善举与诚意证
六一儿童节的热闹还没完全散去,公益基金的向日葵花田旁,驰远的工程师们已经搭起了临时工作台。周明手里拿着图纸,正和当地村民讨论着太阳能路灯的安装位置:“这里得装一盏,孩子们晚上放学回家,这条路太黑了,不安全;还有村头的广场,装两盏,老人们晚上跳广场舞也方便。”
村民李大叔搓着双手,眼里满是感激:“周师傅,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们村穷,一直没装上路灯,晚上出门都得打着手电筒,现在有了你们帮忙,以后晚上出门就亮堂多了!”
林舟和苏清鸢也在一旁帮忙,他们手里拿着树苗,是驰远特意从苗圃基地运来的果树苗。“这些树苗都是改良过的品种,耐旱又高产,” 林舟递给李大叔一棵苹果树苗,“我们还请了农业专家,以后会定期来村里指导,教大家怎么种,种好了还能帮大家找销路,增加点收入。”
苏清鸢补充道:“我们还在村里建了一个‘向日葵书屋’,里面有很多农业技术的书,还有适合孩子们看的绘本和课外书,以后孩子们放学了,就能去书屋里看书学习了。”
李大叔接过树苗,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儿地鞠躬:“谢谢,谢谢你们!你们不仅帮我们装路灯,还送树苗、建书屋,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
这是驰远 “乡村振兴计划” 的一部分。除了帮助公益基金所在的村子,驰远还在全国多个贫困地区投入资金和技术,建设太阳能电站、修公路、建学校,帮助当地村民改善生活条件。同时,驰远还启动了 “环保行动”,在各地种植向日葵花田,不仅美化环境,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清鸢,你看这个,” 林舟拿着一份报告,递给苏清鸢,“我们在西北的太阳能电站已经建成了,每年能为当地提供 1.2 亿度电,相当于减少了 8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还能为当地创造 200 多个就业岗位。”
苏清鸢接过报告,翻看着里面的照片 —— 照片里,一排排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当地村民在电站里工作,脸上满是笑容。“太好了,” 苏清鸢的眼里满是欣慰,“我们不仅要发展新能源汽车,还要用新能源技术帮助更多人,保护我们的环境,这才是驰远的初心。”
驰远的善举很快就传开了,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标题诸如 “驰远:用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驰远‘环保行动’成效显着,多地向日葵花田改善生态环境”。社会各界也纷纷称赞,很多企业都表示要向驰远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还有不少消费者表示,以后买车就选驰远,“支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可就在这时,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驰远的竞争对手 “明轩汽车” 的老板赵磊,在一次行业峰会上,公开质疑驰远:“我看驰远搞这些公益活动,就是在作秀!他们投入这么多资金和技术,说白了就是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好卖更多的车。大家可别被他们的表象骗了!”
赵磊的话很快就被媒体报道,网上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说 “驰远就是在蹭公益热度”,有人说 “他们的公益项目都是短期的,等热度过去了就会放弃”,甚至还有人说 “驰远的太阳能电站有质量问题,根本达不到宣传的发电效果”。
“太过分了!” 陈默看着网上的评论,气得把手机摔在桌上,“我们明明是真心实意地做公益,赵磊竟然说我们是作秀!他就是嫉妒我们驰远发展得好,故意抹黑我们!”
周明也皱着眉头:“赵磊的明轩汽车,从来没做过什么公益活动,现在看到我们驰远得到这么多赞誉,就眼红了,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抹黑我们,真是太不像话了!”
林舟的脸色也很难看,但他还是冷静地说:“别生气,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赵磊说我们是作秀,那我们就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证明给所有人看,驰远做公益,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为了作秀,而是长期的坚持,是发自内心的责任和担当。”
苏清鸢也点点头:“我们可以邀请媒体和公众,一起去我们的公益项目现场看看,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做的事,听听当地村民的声音,这样比我们说再多都有用。”
很快,驰远就举办了 “公益开放日” 活动,邀请了媒体记者、行业专家、普通消费者,还有一些质疑驰远的人,一起去驰远的公益项目现场参观。
第一站是西北的太阳能电站。大家刚下车,就看到当地村民举着欢迎的牌子,上面写着 “感谢驰远,点亮我们的生活”。电站负责人带着大家参观,详细介绍了电站的运行情况:“我们的电站采用了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发电效率比传统电站高 15%,而且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维护体系,确保电站能长期稳定运行。”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以前我们村经常停电,冬天取暖都成问题,自从有了这个电站,再也没停过电,冬天家里暖暖的,孩子们也能在亮堂堂的屋里写作业了。驰远是好人啊,不是作秀,是真的帮我们!”
第二站是贫困地区的村子。大家走进 “向日葵书屋”,看到孩子们正坐在书桌前认真地看书,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墙上贴着孩子们画的向日葵画。村里的小学也焕然一新,新的教学楼、崭新的课桌椅、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都是驰远捐赠的。
“以前我们的学校是土坯房,下雨天还漏雨,孩子们只能在昏暗的教室里上课,” 小学老师王老师指着新教学楼,眼里满是感激,“现在好了,有了新的教学楼,孩子们能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还能用上多媒体设备,学习条件比以前好多了。驰远不仅捐了钱,还派工程师来帮我们安装设备,教我们怎么用,真是太用心了。”
参观的人还看到,村里的公路修得平平整整,太阳能路灯在路边整齐地排列着,村民们在果园里忙碌着,脸上满是希望。之前质疑驰远的人,看到这一切,脸上都露出了愧疚的表情。
“我之前还以为驰远是在作秀,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一位消费者红着脸说,“驰远是真的在为老百姓做事,是真的有社会责任感,以后我买车,肯定选驰远!”
记者们也纷纷表示,要写出真实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驰远的善举,让更多企业向驰远学习。
赵磊得知消息后,脸色变得很难看。他本想抹黑驰远,没想到反而让驰远的口碑更好了。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明轩汽车的很多客户,因为他的言论,纷纷取消了订单,转而购买驰远的汽车。明轩汽车的销量一落千丈,股价也跌了不少。
而驰远的发展则越来越好。不仅 “清鸢?智行” 的销量持续增长,还接到了很多国外的订单,“驰远” 这个名字,不仅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代表,更成为了 “社会责任” 的代名词。
“林总,苏总,好消息!” 陈默拿着一份订单报表,冲进办公室,“我们接到了欧洲一个国家的订单,他们要采购 5000 辆‘清鸢?智行’,还希望和我们合作,在他们国家建设太阳能电站和向日葵花田,推广我们的‘环保行动’!”
周明也笑着说:“还有,我们的‘乡村振兴计划’又新增了 10 个项目,很多企业都主动联系我们,想和我们一起合作,共同推进公益事业!”
林舟和苏清鸢看着报表,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驰远的成功,不仅是因为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更是因为他们始终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用爱和温暖帮助更多人。
当天晚上,林舟和苏清鸢来到公益基金的向日葵花田旁。月光洒在花田上,花盘轻轻摇曳,像在为他们祝福。“你看,” 苏清鸢指着花田,“我们种下的向日葵,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带给了大家希望。驰远就像这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阳光,永远传递温暖和希望。”
林舟握住苏清鸢的手,眼里满是坚定:“以后,我们会继续坚持做公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保护我们的环境,让驰远的光芒,照亮更多的角落,让向日葵的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驰远的公益事业越做越大。他们在海外也启动了 “向日葵计划”,在非洲贫困地区建设学校和医院,在欧洲推广太阳能技术和环保理念,让 “驰远” 的名字,在全世界传递着爱和希望。
有一次,林舟和苏清鸢去非洲考察公益项目。在当地的一所学校里,孩子们围着他们,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唱着《向日葵之歌》:“向日葵,向太阳,小小的我们有大大的梦想……”
林舟和苏清鸢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着稚嫩的歌声,眼里满是感动。他们知道,这就是公益的力量,能跨越国界,连接起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让大家都感受到爱和温暖。
苏清鸢蹲下身,摸了摸一个小女孩的头,笑着说:“孩子们,你们要好好学习,以后长大了,也要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阳光,永远充满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
小女孩点点头,递给苏清鸢一幅画 —— 画里,一朵向日葵在阳光下绽放,旁边站着两个大人和一群孩子,手牵着手,脸上满是笑容。“这是我画的,送给你,” 小女孩的眼里满是真诚,“我希望大家都能像画里一样,永远开心,永远在一起。”
苏清鸢接过画,紧紧抱在怀里,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驰远的公益事业,会像这向日葵一样,永远生长,永远绽放,把爱和希望,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而此刻,国内的向日葵花田也在茁壮成长,太阳能电站在阳光下发电,贫困地区的村子里,路灯亮了,书屋里满是孩子们的笑声,村民们在果园里收获着果实 —— 这一切,都是驰远用行动书写的责任与担当,都是爱与希望的见证。
林舟和苏清鸢知道,他们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还有很多事需要去做。但他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像向日葵一样,永远向着阳光,永远传递温暖,让驰远的名字,永远和爱、和责任、和希望联系在一起,让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美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这个女人发疯公关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