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的余晖尚未散尽,国内媒体和公众对楚言、苏晚以及“金句小公主”暖暖的追捧达到了空前热度。然而,与外界想象中各种庆功宴和商业活动拉满的情形不同,回到家的楚言和苏晚,第一时间选择了“闭关”。
他们婉拒了绝大多数采访和活动邀约,只通过工作室官方账号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感谢动态,配图是戛纳海边一家三口的背影,以及家中置物架上并排的金梧桐与金棕榈复制品,文案只有两个字:“归零。”
这份在巅峰时刻选择沉静的姿态,反而赢得了更多尊重与好评。【真正的演员,心在戏里,不在热搜上】、【这家人活得太通透了】之类的评论成为主流。
(事业的十字路口)
书房里,林薇带来的项目书几乎堆满了半张桌子。有顶级商业大制作的绝对主角,有冲奖文艺片的灵魂人物,有国际名导递来的橄榄枝,甚至还有邀请他们夫妻共同担任制片人、开发属于自己项目的提议。
“现在你们的选择权非常大,”林薇分析道,“商业价值、艺术追求、行业话语权,几乎可以任意组合。但关键是,下一步要走得稳,走得准。”
楚言快速翻阅着项目概要,目光锐利如昔:“同质化角色,不接。剧本逻辑不通,不接。制作团队不专业,不接。”
苏晚则更关注故事内核和角色深度:“我们需要一个能沉淀下来的角色,戛纳之后,观众和业界的期待更高了,不能辜负。”
他们不约而同地放缓了节奏,决定用至少两三个月的时间来阅读、思考和权衡,等待那个真正能打动他们的“下一个”。
(暖暖的新挑战)
与此同时,一个甜蜜的“烦恼”摆在了面前——暖暖即将幼儿园毕业,面临升入小学。与普通家庭不同,暖暖入学的问题牵动着更多目光。是选择隐私性极高、安保严格的国际贵族学校?还是口碑优秀、更接“地气”的优质公立小学?
楚言和苏晚对此进行了慎重讨论。
“国际学校环境单纯,能最大程度保护她不受打扰。”苏晚倾向于前者。
楚言沉思片刻:“但她终究要在这个环境里长大。过度保护,未必是好事。公立小学更能让她接触到真实的社会构成,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孩子相处。”
最终,他们决定为暖暖选择一所学风严谨、注重全面发展,且家校沟通顺畅的知名公立小学。他们相信,在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保护下,让女儿拥有一个相对正常的成长环境,比将她隔绝在象牙塔里更为重要。
然而,入学并非易事。即使是明星子女,也需要通过学校的常规面谈。为了这次面谈,楚言和苏晚没有给暖暖任何特殊培训,只是像所有普通家长一样,告诉她要去见新的老师,回答老师的问题,展示真实的自己。
面谈当天,暖暖穿着干净整洁的小裙子,扎着利落的马尾,在爸爸妈妈鼓励的目光下,独自走进了教室。面对老师的提问,她有些紧张,但依旧努力表达着自己对画画、对听故事的热爱,还分享了在冰岛堆雪人、在戛纳看到“好多好多灯”的经历,童言稚语,真诚可爱。
当老师随口问及爸爸妈妈的职业时,暖暖想了想,认真回答:“我爸爸有时候是工程师(指《万家灯火》角色),有时候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指拍戏)。我妈妈是老师(指角色),她唱歌很好听。他们工作很认真,在家会陪我拼图、看书。”
她没有提及任何光鲜的头衔,只是朴素地描述着她眼中父母的样子。这份超出年龄的淡定与真诚,给面试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的日常与暗处的目光)
顺利拿到小学录取通知书后,一家人的生活重心似乎悄然转移。楚言和苏晚推掉了不少远程工作,更多地留在家里,陪着暖暖预习小学课程,熟悉新的作息,帮她准备书包文具,享受着孩子成长过程中这承上启下的珍贵阶段。
他们也会带着暖暖去书店、科技馆,或者就在小区里散步,努力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尽管他们足够低调,但暖暖即将入读某公立小学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学校门口,偶尔会出现蹲守的狗仔,试图拍到“影帝影后爱女”的正面清晰照。
楚言对此采取了零容忍态度。律师函和强硬的法律手段再次出击,明确划定了媒体与私人生活的界限。同时,他们也与校方进行了坦诚沟通,校方表示会加强安保和隐私保护,并呼吁家长共同维护校园环境。
暖暖似乎也懵懂地意识到自己有些“不同”,她问苏晚:“妈妈,为什么那些拿相机的人总是想拍我?”
苏晚蹲下身,平视着女儿的眼睛:“因为很多人喜欢爸爸妈妈演的电影,所以也想看看暖暖。但暖暖不用管他们,你只需要开心地去上学,认识新朋友,就像在冰岛和艾娃那样,好吗?”
“嗯!”暖暖用力点头,孩子的适应能力总是超乎想象。
荣誉已成过往,生活翻开新篇。
国际舞台的星光璀璨渐渐沉淀为内心的底气与从容。此刻,对他们而言,帮女儿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为她撑起一片尽可能纯净的成长天空,与挑选下一个巅峰角色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前方的路,既有事业的星辰大海,也有家庭的细水流长。他们已然准备好,携手同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娱乐圈重生:退圈影后靠娃爆红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