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镇风波以县令及其党羽被迅速查办、家产抄没、受害百姓得到补偿而告终。凌薇薇雷霆手段,极大地震慑了江南官场,也让漕运新政的推行在短时间内顺畅了许多。
处理完此事,凌薇薇与苏清月的南巡并未结束。凌薇薇对苏清月之前提及的“格物”、“明算”颇感兴趣,决定去看看江南的匠作发展情况。
她们来到了以丝绸和造船闻名的苏州府。在官府的安排下(此次已半公开身份),她们参观了官营的织造局和船厂。
织造局内,千百张织机咔嗒作响,流光溢彩的丝绸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凌薇薇看得目不转睛,尤其对一种新式的、效率更高的提花织机产生了浓厚兴趣。毕竟作为一个实打实的现代人还正没有这方面的见识。
“此机比起旧式,效率提升几何?”凌薇薇询问陪同的工坊管事。
管事恭敬回答:“回陛下,约可提升三成。乃是坊内几位老工匠,根据古法,结合凤阁下发的《工器图谱》改良而成。”
凌薇薇与苏清月对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惊喜。凤阁整理刊印实用书籍的举措,竟已在民间产生了实际效果。
而在船厂,她们更是看到了令人振奋的景象。船工们正在建造一种新型的漕船,船体更修长,结构更坚固,据说载重量和航行速度都有提升。
“好!太好了!”凌薇薇抚摸着新船的龙骨,难掩激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漕运之弊,除却吏治,器具革新亦至关重要!传朕旨意,重赏研制新织机与新漕船的工匠!各地匠作坊,若有能改良工具、提升效率者,皆可上报官府,一经核实,重重有赏!”
凌薇薇对匠人的重视与赏赐,很快传遍了苏州城。匠户们奔走相告,激动不已。士农工商,匠籍历来地位不高,如今竟能得到皇帝亲自嘉奖,无疑极大地提振了他们的地位与积极性。
当晚,苏州知府设宴为陛下接风。宴席之上,自然少不了当地官员和士绅名流。经历了清溪镇之事,无人再敢怠慢,皆是战战兢兢,殷勤备至。
凌薇薇兴致颇高,与众人谈论着农桑、工巧、漕运之事,言谈间显露出对实务的精通与重视,让不少原本对女帝心存疑虑的官员士绅暗自折服。
苏清月依旧安静地坐在她身侧,偶尔在凌薇薇询问时,补充几句,言辞精辟,切中要害,更显其学识渊博。
宴席过半,当地一位颇负盛名的老琴师上前献艺。一曲《流水》弹得跌宕起伏,意境高远。凌薇薇听得入神,忍不住对苏清月低声道:“此曲高妙,令人心旷神怡。只可惜,朕于音律一道,不甚了了。”
苏清月微微一笑,并未言语。
回到下榻的行馆,已是夜深。凌薇薇沐浴更衣后,发现苏清月并未在她自己的房间,而是在书房等候。
“清月,还有事?”凌薇薇问道。
苏清月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锦盒,递给她,眼中带着一丝罕见的柔和与期待:“送给陛下。”
凌薇薇好奇地接过,打开一看,竟是一支通体莹白、笛身雕有简易云纹的玉笛!笛子造型古朴,玉质温润,触手生凉。
“这是……”凌薇薇惊讶地看着她。
“臣见陛下喜那《流水》之曲,便寻了这块玉料,试着雕了这支笛子。”苏清月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臣于音律,略知一二。若陛下不弃,闲暇时,臣可教陛下吹奏此笛。”
凌薇薇握着那支玉笛,感受着其上残留的、属于苏清月的指尖温度,心中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和感动填满。她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苏清月竟记在了心里,还亲手为她制作了笛子!
她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苏清月,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你……你亲手做的?”
苏清月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侧过脸,轻轻“嗯”了一声。
凌薇薇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情感,她上前一步,紧紧将苏清月拥入怀中,力道大得几乎要将她揉碎。
“清月……谢谢你……”她将脸埋在苏清月肩头,声音闷闷的,带着哽咽,“朕……我很喜欢……非常喜欢……”
这不是帝王对臣子的赏赐,而是爱人之间最珍贵的心意。这支玉笛,比任何金银珠宝都更让她心动。
苏清月感受着她剧烈的情绪波动,心中一片柔软。她轻轻回抱着凌薇薇,低声道:“陛下喜欢便好。”
窗外,江南的月色温柔如水,静静洒在相拥的两人身上。玉笛冰凉,却抵不过彼此胸腔里那颗炽热跳动的心。一路南巡的疲惫、处置政务的辛劳,仿佛都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被这份无声的温情悄然抚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朕的学霸养成计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