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冒品线索的发现,让“锦匣投毒案”的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苏清月立刻调整部署,集中力量顺着这条线深挖。暗卫加强了对老宦官侄儿及其接触者的监控,凤阁则动用商业网络,暗中排查京城及周边所有有能力进行高仿制作的织坊、染坊及成衣铺。
与此同时,凌薇薇在朝堂之上,态度愈发强硬。她并未直接公布调查进展,而是以“有人构陷皇室、动摇国本”为由,再次严令三司加紧办案,并授予苏清月更大的临时权限,可调动京畿卫部分兵力配合调查,摆出了一副不彻查到底誓不罢休的姿态。这番举动,既震慑了宵小,也给苏清月的暗中调查提供了更多便利和掩护。
调查很快有了新的收获。暗卫跟踪那名与老宦官侄儿接头的神秘人,发现其最终进入了一家位于城西、看似普通的绸缎庄。而凤阁那边的排查也反馈回来,这家名为“云锦阁”的绸缎庄,近月来曾大量采购过与“仲夏霓裳”福袋相近的布料,且其后院时常在深夜传出织机声响,行迹颇为可疑。
“云锦阁……”苏清月看着暗卫绘制的绸缎庄布局图及掌柜的背景资料,“掌柜姓胡,表面是苏州商人,但其资金往来,与瑞王府下的一处田庄,有几次隐秘的关联。”
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了那位在宗室中颇有影响力的瑞王。然而,苏清月并未轻下结论。瑞王老谋深算,即便真是他所为,也绝不会亲自出面,更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把柄。这“云锦阁”很可能只是一个外围的执行环节。
就在苏清月谋划如何对“云锦阁”进行深入调查而不打草惊蛇时,第二波攻击猝不及防地到来了。
这一次,目标直指刚刚在舆论上稳住阵脚的《大晟头条》。一夜之间,无数份伪造的《大晟头条》特刊被人在京城各处散发。
这些伪报排版、字体几乎可以乱真,但头版内容却骇人听闻——竟是一篇捏造的、指控苏清月利用凤阁令职权,收受江南商人巨额贿赂,为其在“天家锦匣”供货中大开方便之门的“深度报道”!文中还附有伪造的账本片段和所谓的“证人”口述,编造得有鼻子有眼。
几乎同时,几位此前在“凤华选秀”中落选、家族利益在改革中受损的贵女家属,联名向都察院递交诉状,诬告苏清月在选秀期间“挟私报复”、“打压异己”,导致其女未能入选凤阁。诉状中列举了若干牵强附会、甚至颠倒黑白的“证据”。
两件事同时爆发,相互呼应,意图再明显不过——在“锦匣”风波未平之际,进一步抹黑苏清月这个凌薇薇最倚重的臂膀,切断凌薇薇的左右手,让她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消息传入宫中,凌薇薇勃然大怒,当场摔碎了手中的茶盏:“无耻之尤!他们竟敢……竟敢如此污蔑清月!”
苏清月本人得知消息后,却异常平静。她只是仔细阅读了那份伪造的报纸和诬告诉状的抄件,嘴角甚至泛起一丝冰冷的笑意:“终于忍不住,对我直接出手了。看来,我们的调查,已经触碰到他们的痛处了。”
面对这新一轮的构陷,苏清月展现出与往常清冷形象截然不同的、令人胆寒的果决与狠辣。她没有为自己做任何公开辩解,而是直接动用凌薇薇赋予的权限,做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反击:
第一,以“涉嫌伪造官报、散布谣言、煽动民意”为由,直接下令京畿卫查封了那几家蹦跶得最欢、散发伪报的民间小报作坊,逮捕主事者,雷厉风行,毫不容情。
第二,对那几位联名诬告的贵女家族,她并未通过都察院正常程序应对,而是直接以凤阁令名义,下令核查其家族历年税赋、田产、商事往来。此举看似越权,实则精准打击其要害——这些家族在改革中利益受损,其本身产业往往并不干净。
第三,她通过《大晟头条》发布简短声明,仅有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构陷之徒,必将作茧自缚。” 语气平淡,却带着强大的自信与不容置疑的威势。
这番强硬到近乎霸道的回应,完全出乎对手的意料。他们本以为苏清月会忙于自辩,从而陷入舆论泥潭,却没想到她根本不按常理出牌,直接以碾压性的权力和精准的反击,打得他们措手不及!那几家小报瞬间哑火,联名诬告的家族也开始惶惶不可终日。
凌薇薇在宫中得知苏清月的应对,先是愕然,随即眼中爆发出明亮的光彩。她从未见过苏清月如此锋芒毕露、杀伐决断的一面。这不再是那个需要她保护的清冷才女,而是一个真正能与她并肩作战、甚至独当一面的强大伴侣。
“好!做得好!”凌薇薇抚掌大笑,心中的郁气为之一扫,“这才像是朕的凤阁令!”
然而,她也敏锐地察觉到,对手被逼到墙角,很可能会狗急跳墙。她立刻传令暗卫,加派一倍人手,务必保证苏清月的绝对安全。风暴愈演愈烈,真正的生死考验,或许即将来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朕的学霸养成计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