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月被正式任命为“西北安抚使,总揽边务改革事宜”的旨意,以明发邸报的形式,迅速传遍朝野。
这道旨意,如同在已不平静的湖面再次投入巨石,激起的波澜远超此前任何一次人事任命。它不仅明确了苏清月位同督抚的权柄,更传递出凌薇薇对她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
朔方城内,吴振雄及一众边将接到旨意,态度愈发恭敬,他们深知,这位看似文弱的苏大人,如今已是手握尚方宝剑、能直达天听的钦差重臣,其关于军制改革的建议与决策,已不容置疑,必须全力配合。
苏清月接旨时,肩伤未愈,仍坚持起身行礼。
她心中明白,这道旨意既是陛下予她的权柄,更是压在她肩头的千钧重担,以及为她遮风挡雨的坚实屏障。她立刻以安抚使名义行文西北各边镇,重申军制改革之必要,详细阐释轮换、优抚及新军械配发细则,并要求各镇限期上报军籍档案、驻防情况及对改革的建议,态度温和却不容拖延。
同时,她督请吴振雄,继续严查狄戎动向及与境内勾结线索,务求证据链完整。
京城,因这道旨意,暗流涌动得更为激烈。郭谦等人府邸虽监视稍松,但其门下党羽及关联官员的私下串联却愈发频繁。他们无法再直接攻击苏清月本人,便将矛头转向新政的具体措施,试图从细处着手,延缓甚至架空改革。
这一日,户部一份关于提高江南部分地区丝绸收购价的议案,在廷议中引发了激烈争论。提出议案的户部侍郎是凌薇薇新提拔的官员,理由是新政推行后,官方对丝绸需求增加,适当提价可激励生产,稳定织户,符合“藏富于民”之策。
然而,立刻有官员站出来反对,言辞激烈:“陛下!万万不可!丝绸乃贡品,价格自有定例,岂可随意更改?此例一开,其他物资是否亦可随意加价?长此以往,国库如何支撑?此乃妄动国本,取祸之道!”反对者看似站在国库角度,实则背后牵扯到江南某些依靠压低收购价牟利的豪商巨贾的利益。
紧接着,又有官员出列,将话题引向“天家锦匣”:“陛下,‘锦匣’利润颇丰,然其运作,全赖宫内匠作及各地贡品,若肆意提高原料收购价,岂非将国库银两,变相流入商贾囊中?臣恐‘锦匣’初衷虽好,日久恐生弊病,重蹈‘与民争利’之覆辙啊!”
一时间,廷议之上,围绕丝绸价格、“锦匣”本质,争论不休,看似就事论事,实则处处指向新政核心,试图以“祖制”、“国本”为名,行阻挠之实。
凌薇薇高坐龙椅,冷静地听着臣工们的争论,心中一片清明。她知道,这是对方改变策略后的新招数,不再正面强攻,而是迂回包抄,在具体事务上纠缠,消耗她的精力,拖延改革进程。她并未急于表态,待双方争论稍歇,才缓缓开口,将问题抛给了一直沉默的韩月华:“韩将军,你曾在江南协调土司事务,熟知当地民情,对此事有何看法?”
韩月华应声出列,她如今虽在兵部,但其经历与能力已得朝野认可。
她声音清朗,条理清晰:“陛下,诸位大人。臣在江南时,确知丝绸生产之苦。织户日夜辛劳,所得往往仅够温饱。若朝廷收购价常年不变,而市面其他物价渐涨,织户生计艰难,何谈‘藏富于民’?适度提高收购价,可安织户之心,激励生产,丝绸质量与产量提升,最终受益者仍是朝廷与国库。至于‘天家锦匣’,其利润大半归于国库与‘济民基金’,惠及百姓,原料成本适度增加,乃是为了保障源头活水,何来‘与民争利’?反倒是某些中间商贾,把持价格,盘剥织户,才是真正的与民争利!臣以为,户部所议,非但无过,反而有功!”
她一番话,既有实地见闻,又有数据支撑,更直指问题核心——某些反对者,不过是代表了盘剥阶层的利益。支持新政的官员闻言,纷纷点头称是。
凌薇薇微微颔首,目光扫过那些反对的官员,语气平和却带着压力:“韩爱卿言之有理。新政之要,在于利国利民。若一味固守所谓‘定例’,无视民生疾苦,无视时移世易,才是真正的动摇国本。
此事,朕看就这么定了,着户部细化章程,尽快推行。日后若有类似利于民生、无损国本的提议,各部当以此为例,大胆呈报,无需畏首畏尾。”
她轻描淡写地便将此事定下,并借机再次强调了新政的原则,支持者士气大振,反对者则面色难看,却一时找不到更有力的理由反驳。
退朝后,凌薇薇回到御书房,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她知道,今日虽小胜一局,但对手绝不会罢休。他们如同隐藏在草丛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再次发动攻击,而且下一次,可能会更加刁钻狠毒。那堆积在案头、越来越多的请求“召见”、“陈情”的奏章,便是明证。
她拿起一份来自朔方城、通过“讯鹰”渠道送来的密报,是苏清月亲笔所书,汇报了边军档案梳理的进展,以及对几个关键边镇将领的初步评估,并附上了吴振雄最新查到的、关于某个狄戎部落与境内某位致仕官员存在隐秘资金往来的线索。字迹虽因伤病略显虚浮,但思路依旧缜密清晰。
凌薇薇抚摸着信纸上那熟悉的笔迹,心中既疼惜又骄傲。清月在边塞带伤理事,为她稳定西北,搜集证据;她在京城,则要面对这无休无止的朝堂攻讦。她们相隔千里,却仿佛并肩站在同一战线上,共同面对着来自四面八明的暗箭与风雨。
她提起笔,开始给苏清月回信。她没有诉说朝堂的烦闷,只细致地批复了她关于边务的请示,提供了几条参考意见,并叮嘱她务必以身体为重,边塞苦寒,需善加珍摄。在信的末尾,她犹豫片刻,终究还是落下了一句:“京中诸事,皆在掌握,勿以为念。唯望边城星火,早日燎原,盼卿早归。”
“盼卿早归”。这四个字,已道尽她心中所有未曾明言的思念与依赖。
将信用火漆封好,交由心腹通过讯鹰发出。凌薇薇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渐渐沉下的暮色。京城华灯初上,一片太平景象,但她知道,这平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潮,是即将到来的、更猛烈的风暴。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朕的学霸养成计划!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