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书店”并不难找。它位于初始之馆一个相对僻静的角落,夹在一家散发着浓烈草药气味的炼金工坊和一家门口挂着残缺机甲手臂的修理铺之间。与周围或张扬或怪异的店铺相比,它显得过于低调,甚至有些破败。
店面是木质的,门楣上挂着一块被风雨侵蚀得字迹模糊的旧牌匾,只能勉强辨认出“遗忘”二字。橱窗玻璃蒙着厚厚的灰尘,后面堆放着一些看不清封皮的旧书,像是废弃了多年。整家店散发着一股陈年纸张、干涸墨水和淡淡霉味混合的气息,与馆内其他地方那种混乱的“活力”格格不入。
林墨和苏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那个神秘老太婆指引的地方,绝非凡俗。
林墨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
门内与门外仿佛是两个世界。喧嚣被瞬间隔绝,一种近乎凝滞的寂静笼罩下来。光线昏暗,只有几盏老旧的油灯在柜台和书架深处摇曳着昏黄的火苗。空气里的霉味更重了,还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类似古老智慧沉淀下来的气息。
书店内部空间比外面看起来要深邃得多。高耸直至没入黑暗的书架如同森林般密集排列,上面塞满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书籍,从厚重的羊皮卷到薄薄的线装册,从金属封面的法典到仿佛由树叶订成的奇书。许多书脊上的文字是他们从未见过的语言或符号。
一个戴着单边眼镜、头发花白稀疏的老者,正趴在一张堆满书籍和纸张的柜台后面,似乎睡着了,发出轻微的鼾声。他看起来就是这家书店的店主。
林墨没有打扰他,他的目光首先投向了离门口最近的一个书架上贴着的、用娟秀字体书写的便签:
【店内守则】
一、请保持安静,勿扰他人清梦。
二、书籍皆有价码,非贡献点可衡量。
三、不可强求,答案自寻。
四、日落闭店,逾期不候。
规则简单,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尤其是第二条,“非贡献点可衡量”,这让林墨更加确信来对了地方。
他示意苏晓留在门口附近,自己则放轻脚步,开始在书架间缓缓穿行。他试图寻找某种规律,或者与“记录员”、“聆听者”相关的书籍。然而,这里的书籍分类方式似乎完全随心所欲,一本关于星象占卜的书可能旁边就放着一本机械工程学概论,再旁边或许是一本记录着未知生物生态的图鉴。
他随手抽出一本黑色封皮、没有任何标题的书,翻开一看,里面全是空白的纸张。又换了一本厚重的、镶嵌着宝石的典籍,打开后却发现里面的文字如同活物般在纸面上流动、重组,根本无法阅读。
这里的书,似乎并非都能被轻易“阅读”。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被书架深处,一本单独摆放在一个矮几上的书吸引了。那本书的封面是暗红色的,材质似皮非皮,上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有一个凹陷的、巴掌大小的印记。那印记的形状——正是一只抽象的眼睛,瞳孔部分是一个扭曲的问号!
与老太婆在尘埃上划出的符号一模一样!
林墨心中一动,走上前去。他注意到,矮几旁也贴着一张小小的便签:
【《回声之书》】
以记忆为墨,以疑问为引。
一页一答,代价自负。
这就是获取信息的方式?
林墨沉吟片刻,回想老太婆的指引——“找到店主,给他看”。但现在店主在沉睡。是直接尝试使用这本书,还是等待?
他倾向于后者。在不明规则的情况下贸然行动是愚蠢的。
他退回柜台前,安静地等待着。时间在书店凝滞的空气里仿佛流逝得格外缓慢。苏晓有些不安地挪动着脚步,打量着四周那些在昏暗中如同沉默守卫般的书架。
不知过了多久,柜台后的老者鼾声渐止,他动了动,缓缓抬起头,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他的脸布满皱纹,但那双透过厚厚镜片看过来的眼睛,却异常清澈、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他看了一眼林墨和苏晓,并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只是用沙哑而平和的声音问道:“客人,寻书,还是寻答案?”
林墨没有回答,而是伸出手指,在落满灰尘的柜台上,清晰地划出了那个眼睛与问号的符号。
店主的目光落在符号上,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古井无波。他仔细地打量了林墨一番,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他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面放着母亲笔记和“深渊之契”),最后轻轻叹了口气。
“是她让你来的……那个总能看到‘碎片’的疯婆子。”店主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林墨说,“她总是喜欢把麻烦引到我这里来。”
他站起身,佝偻着背,从柜台后走出来,示意林墨跟上,走向那本《回声之书》。苏晓也想跟上,却被店主用眼神制止,示意她留在原地。
来到《回声之书》前,店主指着那个凹陷的印记:“既然她给了你标记,你便有资格提问。但记住规则,‘一页一答,代价自负’。将你的手按在印记上,集中精神思考你的问题。书会给出答案,同时,也会取走它认为等价的……某种东西。”
“取走什么?”林墨冷静地问。
“不确定。”店主摇头,“可能是一段无关紧要的记忆,可能是一种情绪,也可能是你对某种味道的感知……每次都不一样。但绝不会危及你的生命或核心认知,这是书的‘规则’。”
用未知的代价换取答案。这是一场赌博。
林墨没有犹豫。他需要信息,需要方向。他将右手缓缓按在了那个冰冷的、眼睛形状的印记上。
瞬间,他感到一丝微弱的吸力从掌心传来,仿佛那书是活的一般。他集中精神,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第一个问题:
‘记录员’林婉,她最后去了哪里?
书页无风自动,哗啦啦地翻动起来,最终停在了某一页。空白的纸面上,开始浮现出模糊的、如同水墨渲染般的影像——
那是一片无边无际的、由无数齿轮、管道和闪烁光标构成的复杂机械结构,仿佛某个巨大机器的内部。一个模糊的女性身影(林墨能感觉到那是母亲)站在一个巨大的、如同心脏般搏动的光球前,光球中延伸出无数能量的锁链,缠绕着她。她回过头,似乎在看向“镜头”,嘴唇微动,却没有任何声音传出。紧接着,影像被剧烈的干扰覆盖,最终定格在光球内部一个深邃的、如同漩涡般的黑暗入口上。
影像下方,浮现出一行简短的字迹:
【跃入“根源”,踪迹已渺。】
根源?那是什么地方?
还不等林墨细想,他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仿佛有什么东西被从脑海中抽离了。一段记忆变得模糊——是他童年时某个夏日午后,在院子里捕捉蜻蜓的清晰画面,此刻只剩下一个朦胧的、失去了细节和色彩的场景轮廓。
代价是一段童年的美好记忆。
林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再次将手按在印记上,提出第二个问题:
如何找到关于‘根源’的线索?
书页再次翻动。这一次,浮现出的是一张简略的地图,标记着初始之馆的副本入口区,其中一个闪烁着微光的地点被特别圈出,旁边标注着名字——【废弃数据枢纽】。地图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系统残骸中,或藏有通往过去的路径。】
废弃数据枢纽?这正是老猫和之前那个金丝眼镜男都提到过的副本!一个“新手合作副本”?
代价随之而来。林墨感到舌尖一阵麻木,随后,他对“甜”这种味觉的感知变得极其迟钝,仿佛蒙上了一层纱。
他咬了咬牙,准备问出第三个,也是当前最关键的问题:
初始之馆内,谁拥有最可靠的情报网络?
书页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翻动。这一次,纸上没有浮现图像或地图,只出现了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找我。】
与此同时,林墨感到口袋里的“深渊之契”轻微震动了一下。
代价是……他暂时失去了对“时间流逝速度”的精确感知,周围的一切仿佛时而变快,时而变慢。
三个问题结束。《回声之书》封面上的印记光芒黯淡下去,恢复了死寂。
店主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直到此时才缓缓开口:“看来,书认为你需要的答案,与我有关。”他指了指书页上那“找我”二字,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那么,重新认识一下。很多人叫我……‘百事通’。”
林墨心中剧震。眼前这个看似普通书店老板的老者,竟然就是那个神秘的情报贩子“百事通”!
“你不用再付出额外的贡献点,”店主,或者说百事通,继续说道,“《回声之书》已经收取了‘费用’。作为补偿,以及对于‘故人之后’的些许善意……”他深深看了林墨一眼,显然已经从刚才的问题和林的容貌气质中猜到了什么。
他转身,从身后的书架上精准地抽出一张折叠的、略显陈旧的皮纸,递给林墨。
“这是‘废弃数据枢纽’的简易结构图和已知的几条安全路径。虽然只是个新手副本,但毕竟涉及旧系统残骸,还是有些门道的。拿着吧,或许能帮你们省些麻烦。”
林墨接过皮纸,展开看了一眼,上面用细致的线条勾勒出复杂的通道和节点,确实比他在集市上看到的任何地图都要详尽。
“为什么帮我?”林墨直视着百事通的眼睛。
百事通推了推他的单边眼镜,昏黄的灯光在镜片上反射出微妙的光晕。
“投资。”他淡淡地说,语气平静无波,“我看好你的……‘潜力’。而且,能让那个疯婆子给出标记,能让《回声之书》回应关于‘根源’的问题……你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情报源’。”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沧桑:
“初始之馆就像一潭死水,需要你这样的石子,才能激起一些有趣的涟漪。快走吧,年轻人,日落时分,本店就要打烊了。”
说完,他不再理会林墨,佝偻着背,慢悠悠地走回柜台后面,重新趴了下去,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林墨握紧了手中的皮纸,看了一眼窗外。馆内模拟的天光确实正在以一种异常的速度黯淡下去,仿佛黄昏在瞬间降临。
他不再停留,拉起苏晓,快步走出了“遗忘书店”。
木门在身后吱呀关闭,将那片沉寂与神秘重新封存。
站在渐渐被暮色笼罩的街道上,林墨感受着脑海中缺失的记忆、口中淡去的甜味以及对时间感知的错乱,又看了看手中那份通往“废弃数据枢纽”的地图。
代价已然付出,前路也已指明。
他看了一眼身旁依旧有些茫然的苏晓,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冰冷。
“准备一下,”他说,“我们去会会这个‘废弃数据枢纽’。”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深渊秩序:规则副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