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舰队主力溃败的次日清晨,星尘号的主控舱内,叶澜的探测器仍在高频运转,屏幕上 4 个红色光点在宇宙深处闪烁 —— 这是逃窜的 4 艘小型侦查舰,它们正朝着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方向移动,试图穿越小行星带躲藏。
“探测器锁定它们的能量轨迹了!” 叶澜调出三维航线图,红色虚线穿过密集的小行星群,“它们想利用柯伊伯带的复杂地形摆脱追踪,甚至可能在小行星上布置虚空陷阱,阻碍我们打通航道。”
林澈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指尖停在柯伊伯带的一处狭窄航道:“这里是它们的必经之路,小行星密度高,适合伏击。陈默,星尘号的星铁防护层能抵御小行星撞击吗?我们亲自去追,空中突击组配合封锁外围。”
陈默敲击控制台,调出星尘号的防护数据:“改造后的星铁防护层能抵御直径 10 公里以内的小行星撞击,而且能吸收小行星带的微弱虚空能量补充护盾。不过需要老周调整净化炮的频率,防止敌舰引爆小行星。”
老周立刻在武器舱忙碌,将净化炮的 “单点攻击” 模式切换为 “区域净化”:“搞定了!遇到小行星爆炸,净化炮能快速中和虚空能量,不会让污染扩散。”
星尘号缓缓驶离地球轨道,身后跟着 5 艘空中突击组的穿梭机,形成 “主力追击 + 外围封锁” 的阵型。苏晓站在观测窗前,触须延伸向宇宙深处,感知着逃窜敌舰的意识波动:“它们的意识很混乱,有两艘舰在互相指责,应该是内部出现分裂了 —— 这是我们的机会。”
果然,当星尘号逼近柯伊伯带入口时,4 艘侦查舰突然分成两队,其中两艘试图加速穿越小行星带,另外两艘则掉头,似乎想引爆携带的虚空炸弹阻碍追击。“拦住掉头的两艘!别让它们炸了航道入口!” 林澈下令。
空中突击组的穿梭机立刻围堵,石峰的重力场将其中一艘侦查舰的炸弹引向空旷区域,江月的水幕则包裹住另一艘舰的炮口,使其无法发射。星尘号的净化炮同时开火,淡金色光束击中两艘舰的能源核心,舰体在无声的宇宙中解体,虚空能量被净化成无害粒子。
剩下的两艘侦查舰见同伴被摧毁,加速冲入小行星带。林澈操控星尘号,借助改造后的星际导航系统(融入星河文明技术),在小行星群中灵活穿梭:“它们的引擎受损了!探测器显示能量泄漏!”
老周抓住机会,操控星尘号的星际机械臂(改造后加装星铁),一把抓住其中一艘侦查舰的引擎:“跑不掉了!” 另一艘舰见势不妙,试图自爆,却被苏晓的残魂能量提前瘫痪自爆程序:“投降吧!你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最终,两艘舰的船员放弃抵抗,被押解回星尘号。
追剿任务完成后,林澈并没有立刻返航 —— 他想起矿主曾提到,柯伊伯带内有一处虚空教派遗留的 “能量干扰站”,会影响星际航道的导航信号。“我们顺道清理干扰站,不然航道打通后,后续航行还是会受影响。”
干扰站隐藏在一颗直径 50 公里的小行星内部,苏晓的残魂能量感知到内部有微弱的虚空能量波动:“里面只有 3 名看守,能量干扰器的核心是一块被污染的星铁碎片。” 陈默和老周带着技术组潜入小行星,用星铁净化弹摧毁干扰器,将污染星铁碎片回收 —— 这块碎片后来被用于修复航道浮标,实现了 “废物利用”。
肃清残余敌舰后,打通星际航道的核心任务 —— 修复航道节点,正式启动。星际航道的安全依赖两类关键节点:一是地球联邦之前布设的 “星际导航浮标”(共 12 个,分布在地球到太阳系外围的关键位置),二是星河文明遗留的 “航道能量标记”(3 个,位于太阳系与邻近星系的衔接处),这两类节点在虚空舰队占领期间,有 7 个浮标被摧毁,2 个星河标记被污染。
“导航浮标的修复不难,但需要用星铁加固,不然下次遇到冲击还是会坏。” 陈默拿着浮标设计图,在上面标注星铁部件的位置,“浮标的能源核心可以换成星尘碎片与星铁的结合体,既能提供持久能源,又能抵御虚空干扰。”
老周带领技术组,将改造后的浮标装上星尘号的货舱,前往受损浮标的位置。第一个受损浮标位于月球与火星之间的拉格朗日点 L1,外壳已被虚空能量腐蚀得千疮百孔,内部的导航芯片完全报废。“先清理腐蚀层!用星铁溶液喷涂!” 老周指挥技术组,将融化的星铁溶液均匀涂在浮标外壳,淡紫色的金属液体接触到虚空腐蚀痕迹时,发出 “滋滋” 声,黑色痕迹逐渐消退 —— 这是星铁吸收虚空能量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苏晓则负责净化浮标内部的虚空残留:“里面的虚空能量很微弱,但会干扰导航信号。” 她的残魂能量顺着浮标接口渗入,银灰色光流如同细密的网,将残留的黑色能量包裹、中和,最终转化为无害的意识粒子,被浮标新的星尘 - 星铁核心吸收。
修复完 7 个导航浮标后,团队转向星河文明遗留的 “航道能量标记”。这些标记是半透明的能量柱,高约 10 米,表面刻着星河文明的纹路,其中两个标记的纹路被黑色虚空能量覆盖,无法正常激活。“根据矿脉日志,这些标记需要纯净意识能量和星铁能量共同激活。” 叶澜调出日志中的记载,“林澈的星环是意识能量媒介,星铁则能修复纹路。”
林澈将星环贴在第一个被污染的标记上,金色光流顺着纹路蔓延,黑色能量被逐渐驱散;陈默则将星铁粉末混合成糊状,填补纹路中的破损处。当最后一段纹路被修复时,能量标记突然发出柔和的蓝光,一道淡蓝色的能量光束直冲宇宙深处,与远处的另一颗标记形成呼应 —— 这是星河文明设定的 “航道指引信号”,能为星际航行提供精准导航。
“两个标记都激活了!” 苏晓兴奋地说,“现在从地球到太阳系外围的航道,有浮标导航,有标记指引,安全系数提升到 98%!”
航道节点修复完成后,需要进行实地验证 —— 星尘号将作为 “试航舰”,从地球出发,沿修复后的航道行驶至太阳系外围的 “冥王星航道锚点”,全程约 50 亿公里,预计耗时 24 小时,验证航道的导航精度、能量补给、应急应对能力。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星铁防护层能量 95%,星际意识护盾 88%,净化炮待命!” 陈默的声音在主控舱回荡。林澈站在舰桥中央,看着窗外逐渐远去的地球,下达指令:“起航!速度设定为亚光速,沿途记录航道数据,遇到异常立刻汇报。”
星尘号缓缓加速,淡蓝色的引擎尾焰在宇宙中划出一道明亮的轨迹。沿途的导航浮标依次亮起,向星尘号发送定位信号;星河标记的蓝光则如同灯塔,指引着正确的航向。老周坐在观测位,实时记录小行星带的分布变化:“航道内的小行星都被提前清理过,没有障碍物!导航精度误差小于 1 公里,比预期的还要好!”
航行至木星轨道附近时,意外发生了 —— 一股小型空间乱流突然出现,星尘号的船体开始轻微晃动,主控舱的警报灯闪烁。“空间乱流!强度 3 级,持续时间预计 5 分钟!” 叶澜的探测器快速分析,“航道标记显示这里是历史乱流区,之前被虚空舰队掩盖了信息!”
陈默立刻调整星尘号的姿态:“启动星际意识护盾加强模式,星铁防护层能量集中到船体两侧!老周,用净化炮干扰乱流中的虚空粒子,防止它们附着在船体上!”
林澈则通过意识网络,让苏晓释放残魂能量,稳定星尘号内部的意识环境:“别慌!乱流强度不大,我们的改造能顶住!”
5 分钟后,空间乱流平息,星尘号的船体完好无损,甚至有部分乱流中的可控能量被星铁防护层吸收,转化为护盾能量。“试航数据良好!星铁防护层和星际意识护盾完全能应对 3 级以下的空间乱流!” 陈默调出数据报告,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24 小时后,星尘号顺利抵达冥王星航道锚点。从这里远眺,能看到星河文明标记发出的蓝光延伸向太阳系外,那是通往其他星系的方向。“航道验证完成!从地球到太阳系外围,全程安全,导航稳定,应急系统有效!” 叶澜向地球联合防御指挥部发送验证报告,很快收到回复 —— 地球联邦正式宣布:“地球周边星际航道,彻底打通!”
航道打通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为了防止后续可能的威胁(如其他虚空势力入侵),林澈团队与地球联合防御指挥部共同制定了 “航道防御方案”,从三个维度巩固安全:
航道监测网:在航道关键节点(如拉格朗日点、星河标记附近)布设 10 个 “星铁监测站”,每个监测站配备意识探测器和净化炮,能实时监测虚空能量波动,发现异常立刻向星尘号和地球发送警报。监测站的能源核心采用星尘 - 星铁结合技术,续航可达 1 年,由技术后勤组定期维护。
快速反应队:从联合防御力量中选拔 30 名精英觉醒者,组成 “星际航道快速反应队”,乘坐 3 艘改造后的意识穿梭机(加装星铁防护和净化武器),常驻在冥王星锚点附近,一旦监测站发现威胁,能在 1 小时内抵达现场,为星尘号支援争取时间。
地球防御网升级:陈默将剩余的星铁碎片制成小型 “虚空能量探测器”,分发给地球各大基地;苏晓则培训基地的觉醒者,教授基础的残魂净化技巧,提升地球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同时,矿主提供了虚空教派在宇宙中的其他据点信息,为后续星际探索提前规避风险。
当所有防御措施部署完毕,林澈站在星尘号的观测窗前,看着航道上闪烁的监测站灯光,以及远处地球的蓝色轮廓,心中充满了感慨:“从月球取回星铁,到打赢虚空舰队,再到打通航道,我们终于迈出了星际起航的第一步。”
苏晓走到他身边,触须轻轻搭在观测窗上,银灰色光流与远处的星河标记呼应:“接下来,就是‘改造后的星尘号’了。我们的星尘号,终于能真正驶向星河了。”
陈默和老周也来到舰桥,手中拿着星尘号的最终改造清单:“所有参数都达标了,就等你们下令,随时可以开启星际起航的序幕。”
星尘号在冥王星锚点缓缓转向,引擎再次启动,这次的目标不是地球,而是通往阿尔法星系的方向 —— 虽然尚未正式起航,但星际航道的打通,已为这场跨越星河的冒险,铺好了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记忆劫掠者:虚妄王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