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的三月总被春雨浸润得格外温润,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陈砚的手机就弹出了巴黎传来的实时画面——越南竹艺匠人在法国家居品牌展厅中央,正用便携版“智能竹编工作台”编织“协作地图”纹样挂毯,竹丝在指尖翻飞,美洲玉米叶的纹路刚初现轮廓,周围围满了举着相机的欧洲客户,不时发出惊叹声。
“陈城主,玛丽团长刚发消息,昨天第一天展示就签下了两个定制订单!”林晚秋抱着文件夹快步走进办公室,雨水打湿的刘海贴在额前,却掩不住眼里的笑意,“一家意大利品牌想定制竹编灯罩,要求融入他们的国花雏菊图案;还有一家德国品牌,想做竹编宠物窝,要印上咱们的‘春燕衔绿’纹样,说既环保又有东方韵味。”她翻开文件夹,露出客户手绘的草图,旁边还附着详细的尺寸和材质要求。
陈砚接过草图,指尖在雏菊图案上轻轻划过:“让设计组立刻和越南匠人对接,把雏菊图案和竹编工艺结合时,保留竹丝的自然纹理,别过度加工。另外,让他们在宠物窝内侧加一层可拆洗的棉麻内衬,欧洲客户很看重实用性,这样既能体现竹艺特色,又能提升使用体验。”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记得把欧洲客户的需求同步到东北竹艺分坊,以后这类定制订单可以两地协作生产,提高效率。”
话音刚落,戴维斯的视频电话突然接入,背景是巴西圣保罗的超市会议室,桌上摆着美洲玉米肽饮料和营养棒的样品,几位西装革履的巴西代表正对着样品低语。“陈!南美独家代理协议谈妥了!”戴维斯举着刚签完字的合同,声音里满是雀跃,“他们承诺第一年最低进货量50万件,还会在所有门店设‘全球协作专区’,专门陈列咱们的产品。下周他们就会派采购团队去美洲生产线考察,确定首批供货时间。”
陈砚走到窗边,望着远处育苗基地里忙碌的身影——农技员正用“智能苗情监测仪”检查红稻秧苗的生长情况,屏幕上跳动的叶绿素数值显示“优良”。“太好了!让张工提前准备生产线的参观路线,重点展示‘零浪费’的膳食纤维回收模块,巴西客户很重视环保,这会是加分项。另外,让食品厂把‘健康组合装’的包装多准备几套样品,他们可能会提出调整包装语言的需求。”
挂断电话,两人驱车前往苏城农产品检测中心。刚到门口,就看到老郑抱着一摞检测报告在等他们,封面印着“非洲红稻秧苗适应性检测”的字样。“陈城主,这批要发往肯尼亚的红稻秧苗,我们模拟了非洲的高温干旱环境做测试,成活率还是保持在98%!”老郑翻开报告,指着一组数据曲线,“你看,即使连续7天不浇水,秧苗的叶片含水量还能维持在正常范围,比之前的品种抗逆性强太多了。”
陈砚接过报告,目光落在“土壤适应性”那一页:“把这份检测报告同步给卡伦,让他提前在红稻地块施一些腐熟的有机肥,非洲红土偏贫瘠,提前改良土壤,能让秧苗移栽后更快扎根。另外,让物流组优先安排秧苗运输,下周一定要送到肯尼亚,不能耽误移栽时间。”
回到办公室时,桌上多了一个来自肯尼亚的快递盒,拆开一看,是卡伦寄来的红土标本和一张照片——照片里,当地农户正围着智能水肥系统的控制面板,赵师傅站在一旁,用当地语言讲解操作步骤,农户们手里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标本袋上还贴着一张便签:“红土已按要求改良,就等秧苗来了!”
下午,全球协作平台突然弹出澳洲传来的消息——考察团队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找到了适合建立坚果加工基地的地块,土壤检测报告显示,这里的酸碱度和排水性都符合夏威夷果的生长需求,当地政府还愿意提供三年的税收减免政策。“考察组说下周会带地块航拍图和土壤样本回来,到时候咱们就能制定详细的建厂计划了。”林晚秋把消息读给陈砚听,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
陈砚点开澳洲地块的卫星地图,放大查看周边的交通路线:“让考察组顺便了解当地的物流情况,比如到港口的距离、运输成本,坚果加工后要出口全球,物流便捷性很重要。另外,问问当地有没有农业技术学校,以后可以和学校合作,培养本地技术员,方便基地长期运营。”
傍晚时分,巴黎展厅又传来好消息——越南匠人现场编织的“协作地图”挂毯被一位法国收藏家以高价买下,对方还表示想收藏一套完整的“全球协作系列”竹编作品,包括非洲红稻纹样的收纳盒、美洲玉米纹样的餐垫。“玛丽团长说,这会让咱们的竹编产品在欧洲高端市场打开知名度!”林晚秋拿着手机,把收藏家的留言读给陈砚听:“这些作品里藏着不同文化的对话,是真正有温度的协作产物。”
陈砚把这条消息转发到全球联络群,很快就收到了各地伙伴的回应——卡伦发了一张红稻地块的最新照片,改良后的红土泛着湿润的光泽,排水沟里的水清澈见底;米勒博士发了美洲生产线的灌装视频,蓝色的饮料瓶在传送带上连成线,正准备发往巴西;李建国发了东北竹艺分坊的生产场景,匠人正忙着制作意大利品牌定制的竹编灯罩,雏菊图案的竹丝已裁剪完毕。
晚饭后,陈砚坐在书桌前,打开《全球协作项目推进手册》,在“巴黎竹编展示”条目旁打上“超额完成”的勾,又在“巴西代理铺货”“肯尼亚红稻移栽”“澳洲坚果基地筹备”等条目下补充新的时间节点。笔尖划过纸面时,窗外的雨渐渐停了,月光透过云层洒在书桌上,照亮了册子里夹着的红土标本、竹丝样品,像一串串联起全球协作的印记。
第二天一早,陈砚接到赵师傅从肯尼亚打来的电话,声音里满是干劲:“陈城主,我们已经把红稻移栽的准备工作做好了!智能水肥系统调试完毕,农户也都培训好了,就等秧苗到了,保证三天内完成全部移栽!”电话背景里,传来智能整地机的轰鸣声,还有农户们欢快的笑声。
“好!秧苗明天就会发出,物流组会全程跟踪运输进度,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陈砚回应着,目光落在书架上——那里新添了巴西代理协议的复印件、巴黎订单的确认函,还有澳洲地块的初步考察报告,每一份文件都见证着协作的脚步。
上午十点,全球协作“春播进度同步会议”准时召开。屏幕里,各地代表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越南匠人在巴黎展厅挥手,身后是刚完成的竹编灯罩;巴西代表举着玉米肽饮料,展示即将上架的超市货架图;卡伦站在红稻地块前,脚下是改良好的红土;澳洲考察组则拿着地块样本,准备汇报详细情况。
“这个春天,咱们的协作像春潮一样,在全球各地涌动。”陈砚看着屏幕里的伙伴,语气坚定,“接下来,肯尼亚要做好红稻移栽后的管护,巴西要配合超市做好产品上架,巴黎要跟进定制订单的生产,澳洲要加快基地筹备。只要咱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让协作的佳音,跨越山海,传遍每一个角落。”
会议结束后,陈砚走到窗边,春雨后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苏城的田野上。远处的育苗基地里,新一批红稻秧苗正被装上货车,准备运往肯尼亚;竹艺工坊的烟囱升起袅袅炊烟,匠人们开始了新一天的编织;美洲的生产线在千里之外轰鸣,巴西的超市货架正等待着玉米肽产品的到来……
他知道,春潮已起,协作的种子正在全球各地扎根发芽。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要做的,就是守护好每一次成长,每一份期待,让跨越山海的佳音,最终汇聚成丰收的乐章,在每一片协作的土地上,奏响最动人的旋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