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日被关到这里后,苏见薇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
她不就是出身低了些吗?这又不是她的错!
为什么陶令仪就事事如意,而她就事事不顺?
明明,明明在郑元方、郑夫人还没有上陶氏来提亲之前,她就已经盯上郑行之了。
如果不是陶令仪横插一脚,她早就拿下郑行之,也早就和郑行之定亲了。
她杀谢瑶,又诬陷陶令仪,不过是为了拿回原本就属于她的东西罢了,有什么错!
苏见薇不甘心。
她也不能甘心。
她为了取代陶令仪,伏低做小了这么多年,绝不能就这么轻易认输!
她发过誓的,在跟着娘进入陶氏的第一天,看着满身绫罗,被众星捧月的陶令仪时,就曾发过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取代她!
为此,她顶着讥讽,顶着嘲笑,放弃尊严,跟狗一样围着陶令仪,讨她的欢心,讨她的信任,只为寻找取代她的机会。
终于,她找到了。
江州府已多年没有刺史,一直都是由身为长史的郑元方在代行刺史之职。
在浔阳,郑家可以说是一家独大。
如果她能拿下郑行之这个郑家的二公子,无疑就能成为浔阳人人艳羡之人,从此更无人再敢小瞧她。
什么陶令仪,什么陶氏,都只能仰仗她的鼻息。
可是,郑行之平常都在州学读书,她根本见不到他。
即便遇上旬假,郑行之也多是呼朋唤友,她也找不到任何机会接近他。
好不容易,她想到可以假借去州学给陶惟慎送吃食,再假装迷路,而后向他问路来接近他的主意,郑夫人却上陶氏来为郑行之提亲了,提亲的对象还是陶令仪。
苏见薇真是又惊又怒。
幸好陶衡没有答应。
就在苏见薇以为,提亲一事就此作罢之时,郑夫人又来了,这次还带了郑元方一起。
陶衡答应了。
苏见薇认定是身边伺候之人向陶令仪告了密,而陶令仪害怕被她比下去,便偷偷向郑夫人示好,才让郑夫人上门来提亲。
而陶衡开始不同意,后来又同意,也是陶令仪在暗中游说之故。
苏见薇原本只是嫉妒陶令仪,此刻却开始恨上了她。
但她并未发作,而是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加倍地哄着陶令仪,借着陶衡对陶令仪的宠爱,将身边贴身伺候的人全部换了一遍。
更借着陶令仪的名义,将郑行之成功地约了出来。
郑行之比苏见薇想象的还要好俘获。
在与郑行之暗中往来的过程中,苏见薇无意从他的口中,知道了陶衡最终应下亲事的原因,是郑家许诺了陶氏一个入武氏族学的名额。
更知道郑家根本就没有入武氏族学的名额。
那不过是郑家编造出来,促成与陶氏结亲的谎言罢了。
但这份谎言,比陶令仪横插一脚,更让苏见薇难以接受。
因为郑家宁愿背上编造谎言的风险,也要同陶氏结亲,证明郑元方、郑夫人不仅喜欢陶令仪,更看重门第出身。
而她最缺的就是出身。
她即便能俘获郑行之,也绝对无法让郑元方、郑夫人同意郑行之退亲后,另娶她为妻。
果然。
郑元方明明是靠着巴结酷吏,才谋得江州府长史一职,为保持与酷吏的关系,更将长子郑知义独留在神都做事,却不舍次子郑行之再步他们的后尘,故而强行送他去州学读书,只为谋一个清白身。
但在亲事上,却任凭郑行之如何恳求,如何以性命相逼,也只肯松口纳她为妾,绝不同意他退掉和陶令仪的亲事,以正妻之礼迎她过门。
她当然不能为妾。
她要为妾,岂非一辈子都要屈居陶令仪之下?
那她拿下郑行之的意义何在?
既然好言相求,不能让郑元方和郑夫人松口,那她就只能兵行险着了。
苏见薇决定除掉陶令仪。
郑行之当然不同意。
从他激烈的反对声中,苏见薇忽然意识到,郑元方、郑夫人不肯松口,除了看重门第出身之外,或许也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决绝到非她不可。
这一发现,让苏见薇想要除掉陶令仪的想法更加坚定。
在她的威逼利诱下,郑行之终于答应了。
为了不让郑行之临阵脱逃,也为了让郑元方、郑夫人,还有陶氏不仅不敢动她,还要保护她,苏见薇刻意在与他来往的书信上商讨着除掉陶令仪的计划,又将这部分书信偷偷藏了起来。
还为了多一道护身符,她又将除掉陶令仪的计划,如实告知了陶杜氏。
陶杜氏跟郑行之一样,当然不同意。
苏见薇知道,陶杜氏是舍不得手里的荣华富贵,但她没有资格舍不得。
她为攀上陶衡,给她爹下毒的事,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而且她嫁给陶衡时,肚子里怀的那个孩子,也根本不是陶衡的种!
她若不想事情败露,被陶衡处死,就只能帮她。
陶杜氏听了她的话,果然吓得不轻,也果然答应了帮她。
除掉陶令仪的计划,是陶杜氏帮着完善的,除掉陶令仪的日子,则是郑行之挑的。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她根本不打算除掉陶令仪。
就那么轻易地让陶令仪死了,无疑太便宜她了。
她要让陶令仪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从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女,变成人人唾弃、鄙夷的过街老鼠,而无能为力!
她要让陶令仪眼睁睁地看着她取代她,成为人人追捧的对象!
她要让陶令仪余生都在痛苦中活着,并时时忏悔不该看不起她!
可明明一切都按照她的计划发生了,为何结果却出了错?
苏见薇想不明白。
更让她想不明白的是,女狱都起了那么大的火,为什么没有把陶令仪烧死?
难道,就因为她是陶氏的宗女,连火都得让她三分?
不,不可能,她绝不接受这一说法!
当真连火都惧她三分,她怎会被算计入狱?
苏见薇有些后悔了。
如果她不擅作主张,而是一切都按照陶杜氏的计划行事,那她应该已经和郑行之定下亲事了吧?
可后悔已经晚了吧?
现在该怎么办?
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苏见薇抬起头,不甘心地看一看陶令仪,又看一看杨玄略、周蒲英、周云归等人。
看着他们眼里的不齿与鄙弃,苏见薇心里的悔意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几欲将她淹没。
如果没有擅作主张,这些人只怕早围在她身边各种恭维、巴结了吧?
不,她还不能认输,她还有那部分书信!
她才不相信陶令仪真不在乎那部分书信呢。
就算她不在乎好了,崔述总是在乎的。
否则,又何必让陶令仪来见她?
想通这些,苏见薇迅速重整旗鼓。
挺直腰背,仔仔细细地理一理衣裳后,苏见薇微微抬起下巴,高傲地扫一眼众人后,看向陶令仪,不屑道:“你还不知道吧,我是杀了谢三小姐,又栽赃诬陷了你不错,但你入狱,可与我没有多少的关系。”
“是你父亲他们为了攀附郑长史,帮着我诬告了你与谢三小姐有仇,也帮着我诬告了你早就有谋害谢三小姐之意!”
说到这里,苏见薇的面上隐隐多了几分幸灾乐祸:“你这个千娇万宠的陶氏宗女,到头来也不过是陶氏攀附权贵的一枚棋子,一枚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与我有什么两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第一女判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