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殿前,旌旗飘扬,如林如幕,猎猎作响。钟鼓之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万国使臣们身着华丽服饰,色彩斑斓,犹如百花争艳,依次献上各自国家的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身披龙袍,头戴冕旒,面容威严,不怒自威,其威仪之气,四海之内,无人能及。
沈默站在百官班列的最后,他身形挺拔,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全场。他的注意力尤其集中在北狄使团那里,那头被披红挂彩、看似温顺的白象,以及使团中那几个眼神锐利的成员,都让他心生警惕。
与此同时,崔鹏早已带着最可靠的影卫,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东南方的观星阁。他们行动迅速而隐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而玄玽子则巧妙地混入了太常寺的乐工之中,他看似与其他乐工无异,但实际上却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邪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气氛庄重而紧绷,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某个重要时刻的到来。
终于,各国的献礼环节结束了,太常寺卿高声喊道:“奏《云门》之乐,金声玉振,以彰圣德!”
随着这一声高喊,恢弘的乐声骤然响起。编钟和玉磬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交响和鸣,如天籁之音。这乐声时而悠扬婉转,时而激昂澎湃,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庄严的世界。
就在这“金声玉振”达到最高潮的瞬间——
一道刺目的反光,如同毒蛇的信子,骤然从观星阁顶层射出,精准地打在北狄使团正使手中一个不起眼的铜铃上!
几乎同时,那北狄正使猛地摇动铜铃,发出一种奇特的、尖锐的音频!他身旁的白象听到铃声,双眼瞬间变得赤红,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挣脱了象奴的控制,发疯般朝着御座猛冲过去!
“护驾!”侍卫统领厉声高呼,盾牌手迅速结阵!
场面瞬间大乱!外国使节惊呼躲避!
“果然如此!”沈默嘴角微扬,似乎对这一幕早有预料。他手臂一挥,仿佛是发出了某种信号。
就在这一瞬间,数名原本隐藏在附近的侍卫高手如同鬼魅一般现身。他们身手矫健,动作迅猛,如猛虎下山般直扑向北狄使团的成员。与此同时,混在人群中的明镜司差役也迅速行动起来,与侍卫们相互配合,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包围圈。
北狄使团的成员们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遭遇袭击。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已经被侍卫和差役们死死地压制住,无法动弹。
而在另一边,几名驯兽好手早已严阵以待。他们手中紧握着特制的浸有强力镇静药剂的套索和飞针,目光紧盯着那头白象。当沈默挥手的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抛出手中的套索和飞针,准确无误地射向白象。
白象感受到了危险的临近,它发出一声惊恐的吼叫,试图挣脱束缚。然而,那些套索和飞针上的强力镇静药剂发挥了作用,白象的动作渐渐变得迟缓,最终无力地倒在地上。
与此同时,观星阁上也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当镜片反光射出的一刹那,崔鹏的身影如同闪电一般疾驰而上。他的速度快如疾风,眨眼间便如大鹏展翅般跃上了观星阁的顶层。
阁内,一名华服老者正缓缓放下手中的镜片,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计划得逞的狞笑。然而,当他看到崔鹏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面前时,笑容瞬间凝固。
老者身旁的两名护卫见状,立刻拔刀相向,迎上了崔鹏。
“裕王殿下!果然是你!”崔鹏怒喝一声,手中的长刀在瞬间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如雷霆般斩向那两名护卫。
裕王见事情败露,脸色狰狞:“乱臣贼子!安敢阻我清理门户,光复祖制!”他自身竟也有不俗武艺,与护卫联手,堪堪挡住崔鹏的猛攻。
然而,崔鹏的勇猛程度超乎常人想象,他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势不可挡。就在两名护卫拼死抵抗之时,影卫们如鬼魅一般迅速赶到,他们配合默契,行动如风,瞬间将两名护卫包围。
只见崔鹏手起刀落,寒光一闪,两名护卫的鲜血四溅,染红了地面。他们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已命丧黄泉。
裕王眼见此景,心中大骇,但他还来不及反应,崔鹏的一脚已如疾风般踢中了他的膝盖。裕王只觉得膝盖一阵剧痛,双腿一软,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
崔鹏顺势上前,手中的刀如闪电般横在了裕王的脖颈上,冰冷的刀锋紧贴着裕王的肌肤,只要稍有异动,这把刀便会毫不留情地割断他的喉咙。
与此同时,广场上的白象在镇静剂的作用和众多高手的围攻下,终于支撑不住,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嘶吼后,轰然倒地。这庞然大物的倒下,引起了地面的一阵震动,仿佛整个广场都在颤抖。
随着白象的倒下,原本混乱不堪的场面也在瞬间得到了控制。人们惊恐的呼喊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皇帝始终端坐龙椅,面色平静,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只有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他内心的震怒。
——
裕王府被查抄,搜出与北狄往来密信、听风楼人员名单及大量资金。一个盘踞多年、渗透朝野内外的巨大暗影组织,被连根拔起。
裕王对罪行供认不讳。他痛恨皇帝推行新政,削弱宗室特权,更觊觎那至高无上的权力,遂勾结北狄,利用听风楼,策划了这场惊天阴谋。
经此一案,皇帝终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趁机对宗室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整顿行动。他毫不留情地清除了朝堂上的异己势力,使得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而在这场政治风暴中,明镜司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功臣。沈默和崔鹏这两位得力干将,凭借着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成功地揭露了裕王的罪行,为皇帝除去了心头大患。他们的名字,如同惊雷一般,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皇帝对明镜司的表现非常满意,给予了他们丰厚的赏赐。不仅如此,还赋予了明镜司更多的权力和职责,使其在朝廷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
然而,站在焕然一新的明镜司衙门前,沈默的心情却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轻松。他深知,权力斗争的旋涡永远不会停息,今天虽然斩断了一个裕王,但明天或许又会有新的野心家冒出来,企图挑战皇权的权威。
阳光洒在“明镜高悬”的匾额上,那四个大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熠熠生辉。沈默凝视着这块匾额,心中感慨万千。
这时,崔鹏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想那么多干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案子,查就是了!”
沈默转过头,看着崔鹏那坚定的目光,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他笑了笑,说道:“是啊,只要这世间还有冤屈,还有阴谋,明镜司的路,就要一直走下去。”
他抬头望向远方,天高云阔。
而新的挑战,或许已在下一个转角,悄然等待。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疑难杂案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