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招式密码暨24式简化版》教学片上线后,原本是为了配合全国太极推广,方便老百姓跟着学招式。
没成道,观众的注意力大半都放在了片尾那5秒“单鞭”水印上——有人想精准拍下第六印的齿轮纹路,有人想确认脚尖“紫”字的细节,还有人想对比博物馆里的第六印模型,看看是否完全一致。
可5秒的时长实在太短,水印闪过的速度比电影正片里还快,观众们不得不挣大眼睛仔细观看,才能勉强抓住这个模糊的瞬间。不少人试了半天都没成功,就直接拨通受众服务部的电话求助:“同志,能不能告诉我教学片里水印具体在几分几秒啊?我观看两遍,还是没拍到!”“你们能不能把水印单独截出来发一下?我想打印一张给社区太极队看!”
一开始,服务部的工作人员还能耐心回应,记录下水印出现的时间点,逐一回复观众的咨询。
可随着“踩亮下一季入口”热度发酵,找水印的观众越来越多,每天打进服务部的电话从几百个飙升到上万,接线员们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座机轮番响,有观众调侃:“你们服务部的电话,比火车站买票的电话还难打!”
除了电话咨询,服务部还收到不少观众寄来的信件,有的附了自己拍的模糊水印照片,问“能不能帮忙修清晰点”;有的直接说“要是实在没法精准定格,能不能重新剪一版教学片,把水印延长到30秒”。
媒体负责人看着堆积如山的信件和不断飙升的咨询数据,愁得睡不着觉——一边是观众迫切的需求,不解决会寒了大家的心;一边是服务部早已超负荷运转,再这么下去,根本扛不住。
“要不,咱们干脆在报纸发个‘一键暂停水印’照片?观众能直接看到定格的水印画面,省得他们看不清楚。”技术部的工程师在会议上提议,“现在技术能实现,就是要加班制作,大概三天就能印好。”
这个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负责人当即拍板:“就这么办!技术部全力赶工,运营部提前写好说明,等照片印好后,让观众一眼看到,可以1元钱购买!”
接下来的三天,技术部的工程师们连轴转,,确保精准定位到水印出现0.5秒节点,定格画面,运用特殊照像机高清拍摄,然后再分色修改印制,确保照片的清晰度和高质量。
运营部也没闲着,提前设计好功能图标——做成算盘珠的形状,上面刻着极小的“水印”二字,放在照片右下角,既显眼又贴合主题,教给老年观众怎么用。
三天后,“暂停水印”高清照片正式销售。运营部第一时间在媒体发布广告通知,首批印制的1000万张制作精美的照片,出现的广告中。
通知刚发出去,就引来了观影群众的的高度关注。短短一天,“暂停水印” 照片销售量就突破了500万张,教学片的播放量也跟着暴涨——之前没拍到水印的观众;已经拍到的观众,也想试试“暂停水印”的功能,有的还把水印照片分享到家族和单位,带动更多人来看教学片。
连带着之前上映的《太极幕后的故事》,放映量也再次回升。不少观众看完教学片里的水印,又想去电影里找“幕后拍水印”的糗事,光明影院特意加开了“水印专属场次”,每场结束后,还会教观众用“暂停水印”功能,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一边看喜剧,一边学操作,看完还能拿着水印照片去博物馆打卡,形成了“看电影—学功能—去打卡”的闭环。
很快,#暂停水印照片# #媒体的后遗症应对神操作# 话题就引起了全国热议。观众们纷纷留言:“这才是真正的‘用户导向’!观众有需求,立刻就解决,比啥都强!”“之前为了拍水印,我把教学片看了好几遍。”还有影院同行留言:“这操作太绝了!既解决了服务压力,又带火了内容,值得学习!”
媒体受众服务部的压力也终于缓解,接线员们看着骤减的咨询电话,终于能喘口气了。负责人笑着说:“一开始还愁怎么应对观众的需求,没成想开发个功能,不仅解决了难题,还带火了教学片和电影,真是意外之喜!”
李天骥看着网友们晒出的水印照片,又看了看教学片不断上涨的播放量,心里满是欣慰。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水印照片,能让观众这么执着;更没想到,影院能这么快响应观众需求,用一个贴心的功能,解决大家的难题。而这个“暂停水印”照片,也成了太极文化传播又一小插曲”。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太极之宇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