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晋王府外松内紧,表面上看一切如常,但暗地里的戒备等级却被张诚不动声色地提到了最高。尤其是夜间,不仅明哨暗哨增加了数倍,巡逻的路线和时间也变得毫无规律,朱棡寝殿周围更是被布置得如同铁桶一般。
而朱棡本人,则仿佛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北伐的筹备工作中。他频繁地召见兵部、户部、工部的相关官员,商讨粮草调度、军械制造、兵员补充等事宜,态度积极,甚至显得有些“急切”。在几次非正式的小范围会议中,他还有意无意地透露了一些关于北伐战略的“个人见解”,比如主张分兵疾进、直捣王庭的激进策略,以及对某些看似不太重要的后勤线路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关切。
这些言行,通过某些“特殊渠道”,很快便流传了出去。这自然是朱棡授意张诚故意放出的“鱼饵”,真真假假,混淆视听。他要看看,哪些“鱼”会对这些信息感兴趣。
与此同时,关于王府“人员变动”的模糊消息也开始在特定的小圈子里悄然传播。据说晋王殿下正在秘密招募一批精通北地语言、熟悉草原地理的特殊人才,似乎有组建一支“奇兵”的打算。消息来源含糊不清,却更引人遐想。
朱棡稳坐钓鱼台,每日除了处理公务,便是陪伴徐妙云和常清韵。徐妙云的产期日益临近,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越发不便,情绪也如同六月的天气,时晴时雨。朱棡极有耐心,无论她如何使小性子,都温柔以待,甚至亲自下厨为她做一些合口味的小菜,哄得她眉开眼笑。
常清韵则将府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同时更加细心地照顾着徐妙云。她似乎也察觉到了朱棡近日眉宇间那丝若有若无的凝重,但她从不多问,只是用她的方式,默默地为朱棡分担着压力,将王府内院经营成一片安稳的净土。
这一日,朱棡正在书房审阅一份工部送来的、关于新型弩机试制进展的汇报(李文博的项目果然有了阶段性成果),张诚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与凝重交织的神色。
“殿下,”张诚压低声音,“鱼……好像上钩了!”
朱棡放下手中的文书,抬眸看他:“哦?是哪一路的?”
“根据我们放出的几个不同方向的‘饵’,咬钩最凶的,主要有两处。”张诚禀报道,“其一,是东宫属官那边,他们对殿下提出的‘分兵疾进、直捣王庭’的策略表现得异常关注,多次在私下场合议论,认为此策过于冒险,并试图打探殿下提出此策的更深层缘由和人员支持。”
朱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果然,大哥最关心的,还是他在军中的影响力和可能获得的军功。
“其二,”张诚继续道,“则是一些与北地有商贸往来的商号,其中……就包括那个‘永昌号’!他们对殿下关注后勤线路,尤其是涉及山西北部几条商道的消息极为敏感,似乎在暗中调整他们自己的货物运输路线。”
永昌号!朱棡眼神一冷。看来,太原的教训还不够深刻,这只手,伸得比他想象的还要长!不仅窥探他的产业,连北伐的军事后勤都敢插手?其背后之人,所图非小!
“还有,”张诚补充道,“我们按照殿下的吩咐,加强了对王府周边,尤其是夜间可疑人员的监控。昨夜子时左右,在王府西侧两条街外的一处屋顶,我们的人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黑影,其身形与那夜窥探寝殿之人颇为相似!我们的人没有打草惊蛇,只是远远盯着,发现他在那里潜伏了约莫半个时辰,似乎在观察王府西角门的出入情况,随后便悄然离去。”
“西角门……”朱棡沉吟道。那是王府仆役和日常采买物资进出的主要通道,并非重要人员往来之所。对方在那里窥探什么?是想摸清王府的日常运作规律?还是想寻找潜入或者安插眼线的机会?
“看来,对方并未死心,反而更加谨慎了。”朱棡冷笑一声,“既然他们喜欢看,那就让他们看个够。传令下去,西角门附近的‘戏’,可以再逼真一些。另外,让我们的人,想办法‘帮’永昌号一把,让他们在调整运输路线上,吃点实实在在的亏,比如……遇上山匪,或者货物出点‘意外’。”
他要让幕后之人知道,他朱棡不是泥捏的,任何伸过来的爪子,都要做好被剁掉的准备!
“是!殿下!”张诚眼中厉色一闪,领命而去。
张诚走后,朱棡独自坐在书房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笃笃声。局势已然渐渐清晰。太子一系在军事策略上对他充满忌惮,而那个隐藏在“永昌号”背后的势力(很可能与东宫有关联),则对北伐的后勤,或者说,对通过后勤所能获得的利益,甚至可能对与北元的某些隐秘联系,更为关注。
“北伐……还真是块试金石,什么牛鬼蛇神都冒出来了。”朱棡喃喃道。他意识到,即将到来的北伐,不仅仅是对外战争,更是一场内部势力的洗牌和检验。他必须在这场大戏中,扮演好属于自己的角色,并攫取最大的利益。
他拿起笔,开始起草一份新的奏章。这次,他不再仅仅是请求补充物资,而是以亲王监军的身份,正式向朱元璋提出,鉴于北伐后勤线路漫长且重要,请求授权组建一支由王府护卫和部分边军精锐混编的、专门用于保障关键后勤线路安全的“护路军”,并请求调拨一批擅长山地、林地作战的军官充实其中。
这个请求,合情合理,符合他监军的职责,也回应了外界对他“关注后勤”的猜测。更重要的是,这为他将来将那八百魏武卒以“护路军”的名义合理合法地投入战场,埋下了伏笔!同时,请求调拨擅长特殊地形作战的军官,也是为了更好地吸纳和考察张诚名单上的那些“不得志”人才。
这是一步看似被动回应、实则主动进取的棋。
写完奏章,仔细检查无误,用印封好,朱棡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渐西沉的落日,金色的余晖洒满庭院。
他知道,随着这份奏章的送出,他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又将落下一子。未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他无法完全预料,但他相信,只要他保持清醒的头脑,运用好手中的力量和底牌,步步为营,就一定能在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甚至……乘风破浪!
夜色,再次降临。晋王府内灯火渐次亮起,与往常并无不同。但只有身处漩涡中心的人才知道,这平静的夜色之下,涌动着多少暗流与杀机。而朱棡,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恋恋不舍地拂过晋王府书房窗棂上精致的雕花,最终彻底隐没于西山之后,只在天边留下一片绚烂的橘红色晚霞,如同泼洒开的胭脂,绚丽而短暂。书房内并未立刻点燃烛火,朱棡独自站在渐渐黯淡的光线里,身影轮廓显得有些模糊,唯有那双在昏暗中依旧清亮的眸子,倒映着窗外最后的天光,闪烁着思索与决断的光芒。
那份关于组建“护路军”的奏章,已然由亲信送往通政司。他知道,这封奏章一旦呈递到父皇的御案之上,必将引起新一轮的波澜与揣测。有人会认为他居安思危,深谋远虑;有人会讥讽他小题大做,借机揽权;更有人会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中解读出更多隐秘的信息,从而调整针对他的策略。
但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将水搅浑,让各方势力动起来,他才能在这纷乱的局势中,更好地看清对手,找到破局的机会。
“护路军……”朱棡低声咀嚼着这三个字。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号,更是他未来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是他那八百魏武卒光明正大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外壳”,也是他培养、吸纳军中基层人才的平台,更是他插手、影响北伐后勤乃至更深层次战略的支点。这步棋,必须走好。
“王爷,”书房外传来常清韵轻柔的呼唤声,伴随着细微的脚步声,“晚膳已经备好了,妙云妹妹那边也派人来催了几次,说是饿得紧。”
朱棡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应了一声,整理了一下微皱的衣袍,推开书房门走了出去。常清韵提着一盏精致的羊角灯站在廊下,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她温婉的侧脸,眼中带着一如既往的关切。
“可是又在为北伐之事劳神?”她轻声问道,很自然地伸出手,为他拂去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
朱棡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她掌心传来的温凉触感,微微一笑道:“无妨,只是些琐事。走吧,别让那个小馋猫等急了,她现在可是咱们府里最不能饿着的人。”
两人并肩朝着用膳的花厅走去。晚风带着夏末夜晚的微凉,吹散了白日的最后一丝燥热。廊下悬挂的灯笼次第亮起,在青石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晕。
花厅里,徐妙云果然早已坐在桌边,眼巴巴地望着门口,面前的筷子都已经摆好了。见到朱棡和常清韵进来,她立刻委屈地嘟起嘴:“朱棡哥哥,姐姐,你们再不来,我就要饿晕过去啦!你们听,孩儿都在抗议了!”她说着,还煞有介事地拍了拍自己隆起的腹部。
朱棡和常清韵都被她这夸张的模样逗笑了。朱棡快步走到她身边坐下,夹起一块她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放到她碗里,宠溺道:“是是是,都是我的错,让我们妙云和未来的小世子(小郡主)受委屈了。快尝尝,今天这里脊肉炸得外酥里嫩,火候正好。”
徐妙云这才转嗔为喜,美滋滋地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含糊地评价着哪个菜好吃,哪个菜味道淡了,指挥着侍女给她夹这夹那,忙得不亦乐乎。
常清韵看着他们互动,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细心地为朱棡布菜,又照顾着徐妙云的口味,将桌上气氛调节得温馨而融洽。她似乎总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分寸,既不让徐妙云感到被冷落,又能让朱棡在家庭的温暖中放松下来。
晚膳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朱棡暂时抛开了朝堂的纷争和未来的谋划,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伦之乐。他看着徐妙云因为美食而满足的娇憨模样,看着常清韵沉静温柔的侧脸,心中那份因权力算计而带来的冰冷和紧绷,也渐渐被这温暖的灯火和家人的笑语所融化。
他知道,他所奋斗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更是为了守护眼前这份触手可及的幸福与安宁。
用罢晚膳,朱棡陪着徐妙云在庭院里散了会儿步,直到她开始揉眼睛打哈欠,才亲自送她回房安歇。待他回到书房,准备处理一些白日未看完的文书时,张诚已经在书房外等候。
“殿下,”张诚行礼后,低声道,“您吩咐关注‘永昌号’那边,有消息了。”
“哦?”朱棡在书案后坐下,示意他继续说。
“我们的人‘帮’了他们一把,他们运往大同方向的一批绸缎和药材,在路过黑风岭时,果然‘恰好’遇上了一伙‘流窜的山匪’,货物被劫走大半,押运的伙计也伤了几个。”张诚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永昌号那边损失不小,据说他们的东家气得跳脚,正在四处打点,想要官府尽快剿匪并追回货物。”
朱棡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黑风岭……那地方地势险要,确实是山匪出没的好地方。官府剿匪?呵,没有三五个月,怕是连山匪的影子都摸不着。告诉他们,做得干净点,那批货,尽快处理掉,所得钱财,一部分分给下面办事的兄弟,一部分充作‘护路军’的筹备经费。”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