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魔德迦金佛

陈念延

首页 >> 阎魔德迦金佛 >> 阎魔德迦金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当我穿成男主的作精小叔我的探墓笔记:1949马龙探案之三点的迷案独宠!段爷的心肝宝贝巅峰武圣霍格沃兹:这个华夏学生不对劲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小洛下山:我在大明抗倭那几年斗罗位面融合,我提前穿越了慢穿记事簿
阎魔德迦金佛 陈念延 - 阎魔德迦金佛全文阅读 - 阎魔德迦金佛txt下载 - 阎魔德迦金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5章 舌塔证法 心灯照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白塔寺废墟那蚀骨的绝望与戒空大师的振聋发聩之言,在桑吉心中激荡碰撞,尚未来得及沉淀为清晰前路,三人已步出荒径。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古刹赫然矗立于暮色苍茫的荒原之上。

鸠摩罗什寺!

桑吉与阿娜尔几乎同时屏住了呼吸。眼前景象与他们心中预想的任何寺院皆不相同。它并非凉州新城那般崭新耀眼,亦非白塔寺记忆中宏大的藏式辉煌。青砖灰瓦垒砌的院墙沉凝如铁,朱漆大门颜色沉厚,饱经风霜却依旧庄严紧闭。夕阳的余烬涂抹在墙头檐角,非但没有带来暖意,反而更衬出一种历经千载、看尽沧桑的巍然与肃穆。门额之上,“鸠摩罗什寺”五个鎏金大字,在斜晖里沉静地燃烧,流淌着一种熔金般内敛而灼热的智慧之光。未及近前,已有隐隐的檀香气息随风逸散,混合着古木特有的清气,丝丝缕缕,直透心脾。更深处,庄严悠扬的梵呗之声,似有还无,如同自天际垂落的清泉,断断续续却又连绵不绝地渗入耳鼓,涤荡着方才废墟带来的最后一丝躁动与尘埃。

老和尚步履从容,行至紧闭的朱漆大门前,并未叩击门环。他身形微侧,宽大的褐色僧袖轻轻一拂,仿佛拂开无形的帘幕。两扇沉重的寺门,竟在这无声的“拂拭”下,发出一声古老而悠长的“吱呀——”,沉稳地向内滑开,露出寺内幽深的光景。

门开的刹那,桑吉心头骤然一紧。并非恐惧,而是一种踏入截然不同精神疆域时的本能敬畏。眼前是一条笔直、深长的青石甬道,两侧古柏森然,枝干虬劲如苍龙,树皮皲裂,深深刻录着时光的痕迹。树影婆娑,将甬道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条带。甬道尽头,一座重檐歇山顶的巍峨大殿在暮色中显出雄浑的轮廓,檐角风铃悬垂,纹丝不动,沉默如入定的老僧。大殿两侧,隐约可见次第延伸的经堂、禅房、配殿,结构严谨,秩序井然,宛如一幅无声铺展的庄严图卷。整座寺院笼罩在一种宏大而深沉的寂静里,方才门外隐约的梵呗与檀香,一旦置身其中,反而被这无垠的寂静所吸收、融化,化为一种无处不在的肃穆背景。这静,绝非死寂,而是千百年来无数僧侣精进持戒、息心止念所沉淀下的力量场域,是十方丛林特有的、法度森严的清规所凝聚的无声威仪。行走其间,桑吉感觉自己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放轻、放慢,仿佛怕惊扰了这沉淀了千年的庄严。

阿娜尔紧随桑吉身侧,她的身体姿态比在荒野时更加紧绷。锐利的目光扫过甬道两侧的树影、紧闭的僧房门窗,以及远处殿宇飞檐投下的幢幢暗影。每一个视觉的死角,每一处可能藏匿目光的阴影,都让她心头警铃无声鸣响。这里太静了,静得让她不安。这森严的秩序,如同无形的壁垒,将她与桑吉这两个身负秘密的“闯入者”紧紧包围。她悄然捏紧了袖中暗藏的短匕冰冷的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全身感官提升到极致,捕捉着空气中任何一丝异样的波动。

三人行至大雄宝殿前。殿门敞开着,殿内灯火通明,恍如白昼。几盏巨大的长明琉璃灯悬挂于藻井之下,柔和而明亮的光辉倾泻而下,将殿内照耀得纤毫毕现,却奇异地并不刺眼。正中的须弥座莲台上,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金身坐像,低垂的眼睑似开似阖,慈悲与智慧在沉静的面容中圆融无碍。佛像两侧,文殊、普贤二菩萨侍立,再侧则是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像,或沉思,或威猛,栩栩如生。空气里浓郁的檀香气息仿佛有了重量,沉甸甸地弥漫在每一寸空间。数位身着灰色海青的僧人正跪在蒲团上诵经,声音低沉浑厚,整齐划一,每一个音节都清晰沉稳,如同古寺晨钟,撞入耳中,直抵心湖深处,激起庄严的回响。

桑吉的目光被那宏大佛像吸引,更被殿中弥漫的、几乎凝结为实质的虔诚与肃穆所震撼。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老和尚。老僧面容沉静,双手合十,微微垂首,对着殿中佛像的方向,无声地行了一个礼。那姿态,是弟子对师长的至诚恭敬。随即,他引着桑吉与阿娜尔,并未言语,只以眼神示意殿门旁肃立的一位中年知客僧。

知客僧面容端肃,身形挺拔如松,早已备好线香。他动作一丝不苟,将三支细长的檀香点燃,待火焰燃尽,只余袅袅青烟与暗红香头时,方才双手平举,恭敬地奉于老和尚面前。

老和尚接过香,并未立即动作,而是转向桑吉与阿娜尔,声音低沉而清晰,如同殿中诵经声的回响:“我乃本寺住持,法号戒空。此大雄宝殿,乃我寺所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大雄’,乃赞佛德,喻其能降伏一切烦恼魔障,具足大力,无所畏惧。入此殿,当心怀至诚恭敬,礼拜我佛,亦礼拜自心本具之佛性。”

桑吉听到老和尚原来是本寺住持,顿生敬畏!心头凛然,双手在衣襟上用力擦拭,仿佛要擦去所有尘世污垢与内心的不安,才郑重地接过知客僧递来的香。那香入手微沉,散发着一股凝神定气的药香。他学着大师的样子,双手持香,高举过眉,目光穿过缭绕的轻烟,深深凝视着莲台上那尊巨大的金身。佛像低垂的眼眸仿佛穿透了时空的迷雾,直直落在他灵魂最深处那个迷茫、痛苦而又挣扎的角落。白塔寺倾颓的断壁,怀中金佛的沉重,护教复国的渺茫,大师所言的“心塔”……无数念头奔涌如潮,最终在佛前,在他紧握线香的指尖下,尽数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有痛彻心扉的悲凉,有如履薄冰的敬畏,有对那“心塔”微光的追寻,更有一种抛却形骸、直面自性的决绝渴望。

他缓缓跪伏下去,额头触碰到殿内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那凉意直透颅骨,却奇异地让他翻腾的心绪骤然一静。他闭上眼,不再试图分辨心中奔涌的究竟是何种情绪,只是将全部身心,连同那尊深藏药筐的阎魔德迦金佛所承载的一切重量与意义,都托付于这深深一拜之中。阿娜尔在他身侧,亦依样跪拜下去。她的动作略显生涩,却同样庄重。她不懂那些深奥的佛理,但她感知得到桑吉此刻灵魂深处那无声的激荡与托付。她拜的,是桑吉心中的佛,是他此刻正奋力抓住的那一丝光明。

香烟袅袅,在佛像慈悲的注视下盘旋上升,最终融入大殿藻井深处那片光明里,了无痕迹。

礼毕起身,戒空大师并未带他们离开大殿,而是转向佛像左侧一片被柔和光线笼罩的区域。那里竖立着一座古朴的石碑,碑身黝黑,显然年代久远。

“此乃本寺镇寺之宝之一,”戒空大师的声音带着一种回溯历史的悠远,“《鸠摩罗什法师赞》碑。为后世仰慕大师功德者所勒石铭记。”他的指尖拂过碑身冰冷的刻痕,仿佛触碰着那些早已凝固在时光中的赞叹,“法师鸠摩罗什,原籍天竺,生于龟兹。七岁随母出家,遍参名师,天资颖悟,辩才无碍,未及弱冠,已誉满西域诸国。”大师的话语如同展开一幅尘封的画卷,“前秦建元十九年,大将吕光破龟兹,迎法师东归。然吕光其人,刚愎少文,不解佛法精奥,更疑法师智慧,百般折辱,强以龟兹王女妻之,坏其戒体……此乃法师毕生之大憾大痛!”

桑吉静静听着,心中震动。鸠摩罗什之名,桑吉早有熟悉,后又在敦煌经卷中见过,知其为震古烁今的译经大师,却不知其东来之路竟如此坎坷屈辱。戒空大师语气中的沉痛与敬重,让他感同身受。阿娜尔也微微蹙眉,这位高僧的遭遇,让她想起了桑吉和自己颠沛流离、身不由己的命运。

戒空大师继续道:“后凉麟嘉元年,吕光僭号,为安抚法师,亦为彰显其功,始建此寺,以为法师安身弘法之所。然法师心志坚如金刚,虽处困厄,忍辱含垢,弘法译经之志未尝一日稍懈。待后秦弘始三年,姚兴遣军西迎,法师方得入长安,于逍遥园、西明阁大开译场。自此,法雨普润中夏,泽被万代!”

大师的声音陡然高昂,带着穿透历史的崇敬:“《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维摩诘所说经》、《阿弥陀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煌煌七十四部,凡三百八十四卷梵文佛典,经法师之手,化为典雅畅达之汉文!其译笔‘曲从方言,趣不乖本’,文质彬彬,千古独步!自此,天竺佛法的真髓,方得以在中原大地深深扎根,开枝散叶。若无鸠摩罗什,汉地佛法,恐非今日之气象!其功,上追玄奘,辉映千秋!”

桑吉肃然,再次望向那石碑上深刻的名字。鸠摩罗什,这位异域高僧,身陷囹圄,戒体被污,却忍人所不能忍,终将无上法音流布东土。其坚韧与愿力,如惊雷般在他心中炸响。白塔寺之毁,自身之流亡,与鸠摩罗什当年所历之屈辱困厄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一股磅礴的暖流,混杂着羞愧与力量,自心底涌起。他看向戒空大师,眼中充满了探寻的渴望。

戒空大师似有所感,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温和,却更显深意:“施主可知,此寺乃我汉传佛教三论宗之祖庭?”

“三论宗?”桑吉微微一怔,他精研藏传教法,对汉传诸宗派虽略有所学,却未及深究。

“正是。”戒空大师颔首,“三论者,乃龙树菩萨所造《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菩萨所造《百论》。此三论,直承佛陀般若空慧之正脉,为破斥外道邪见、显扬中道实相之无上利器!而鸠摩罗什大师,正是此三论汉译之祖,亦是中观正见于汉地弘传之奠基者!”大师的目光变得锐利而深邃,仿佛要刺破一切虚妄,“三论宗之要旨,一言以蔽之:‘缘起性空,破邪显正’!”

这八个字如同洪钟大吕,轰然撞入桑吉的识海。他瞬间想起方才在废墟荒径上,自己与戒空大师那场关于“空有不二”的激烈论辩!那正是根植于龙树中观正见的思想!一种强烈的共鸣与亲切感油然而生。

“何谓‘缘起性空’?”戒空大师的声音如同引导智慧的舟筏,“宇宙万有,无论精神物质,皆由因缘和合而生,依因缘离散而灭。其本身并无独立不变、永恒主宰的自性实体,故曰‘性空’。然此‘空’,绝非虚无!‘空’即是‘缘起’的本质,‘缘起’即是‘空’的现象显现。空有不二,真俗圆融。离‘缘起’则‘性空’成断灭,离‘性空’则‘缘起’堕常见,皆非中道。”

大师的话语清晰如刻,桑吉听得心驰神往。这与他在索南大师教法中所学的“万法唯识”、“心性光明”虽侧重点不同,但在“空性”这一根本见地上,实是殊途同归!尤其那句“离缘起则性空成断灭”,正完美印证了他对密乘“即身成佛”需建立在彻底空性基石上的理解!

“既明‘缘起性空’之理,”戒空大师话锋一转,目光如炬,扫视虚空,仿佛在劈斩无形邪见,“便需‘破邪显正’!以‘八不中道’之无上智慧宝剑,破斥一切执着‘有’、‘无’、‘断’、‘常’等边见邪执!破斥外道神我之妄,破斥小乘实有之执,更破斥凡夫众生颠倒梦想、认假为真之根本无明!唯有彻底扫荡一切迷执邪见之尘垢,方能朗然显现‘诸法实相’——即此‘缘起性空’、离一切戏论分别的中道正见!”

“破邪显正……”桑吉喃喃重复,心中似有电光火石闪过。白塔寺的倾颓,朝廷对藏密的抑制,自身护教复国的执着……这些巨大的“相”,何尝不是需要以“八不中道”的慧剑去观照、去超越的“邪见”与“尘垢”?戒空大师所言,不仅是在阐述教义,更是在为他开示一条超越眼前困境的心法!他望向大师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与求索的光芒。

戒空大师似看透他心中所想,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只道:“随我来。”他转身,步履沉稳地引领二人绕过肃穆的大殿,穿过一道月洞门。门外,景象又是一变。

一座造型奇古的石塔,静静矗立于一方独立的青石庭院中央。塔身通体以青灰色条石砌成,线条简洁洗练,毫无繁复装饰,却自有一股穿越时空的庄重与力量感。塔高约三丈,呈八角形,共十二层,层层收分,比例精妙。塔身中空,塔门朝东而开。最令人瞩目的,是塔刹顶端并非通常的宝瓶或相轮,而是一个小小的、莲花托举的佛龛,龛内供奉着一尊小巧的金色佛像,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中,散发着柔和而永恒的光晕。整座石塔沐浴在暮色四合前的微光里,古朴、简洁、凝重,仿佛亘古以来便矗立于此,默默承受着风霜雨雪,见证着世事变迁。塔周的地面纤尘不染,几株苍劲的古松环侍左右,枝叶在晚风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更添几分肃穆与孤寂。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檀香、古石与岁月尘埃的奇异气息,从塔门内幽幽飘散出来,弥漫在庭院中。这气息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沉静力量,让桑吉和阿娜尔不由自主地放轻了脚步,屏住了呼吸。

戒空大师在塔前数步之外停下,双手合十,朝着石塔深深一躬,动作缓慢而充满至诚的恭敬。当他直起身,再转向桑吉与阿娜尔时,那张圆润慈和的面容上,笼罩着一层近乎神圣的肃穆光辉。

“此塔,名‘舌舍利塔’。”大师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怕惊扰了塔中的神圣,“供奉着鸠摩罗什大师入灭荼毗后,唯一未曾焚化、灿然如生的——舌舍利!”

“舌舍利?”阿娜尔忍不住低呼出声,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异。桑吉亦是心头剧震,目光紧紧锁住那座沉默的石塔,仿佛要穿透厚重的石壁,亲眼见证那不可思议的奇迹。

“阿弥陀佛。”戒空大师宣了一声佛号,目光悠远,仿佛穿透石塔,回到了那个悲欣交集的历史时刻,“大师一生,志在弘通佛法,广利人天。然自入中土,屡遭困厄,戒体蒙尘,此乃其毕生至痛。临终之际,大师于众弟子前发下深重誓愿:‘若我所传译之经典,契合佛陀本怀,无有差谬,愿我焚身之后,舌根不烂!’”

大师的声音带着一种历史的回响,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桑吉和阿娜尔仿佛看到长安城中,那位饱经沧桑的译经大师,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全部的生命力与对佛法的至诚,发下这惊天动地的誓言。那是对自身译经事业的终极验证,更是对佛法真实不虚的无上献祭!

“后秦弘始十五年四月十三日,大师于长安逍遥园圆寂。”戒空大师的声音变得无比沉静,却蕴含着震撼人心的力量,“遵大师遗命,行‘茶毗’之礼。烈焰腾空,大师色身顷刻间化为灰烬。待大火熄灭,灰烬之中,赫然现出一物,非骨非石,色泽温润如玉,形质坚固如金刚,正是大师之舌根!完好无损,灿然生辉!此乃大师译经功德巍巍,感得舌根金刚不坏之明证!佛经真实不虚,大师誓言得验!”

桑吉和阿娜尔听得心潮澎湃,全身的血液仿佛都涌向了头顶,又在瞬间凝固。他们怔怔地望着那座朴素的石塔,想象着烈火中那未曾毁坏的奇迹之舌。这超越了常理的奇迹,以一种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昭示着佛法的力量与真实!

“大师生前另有遗嘱,”戒空大师的声音带着深切的追思,“嘱其弟子:‘吾一生所憾,在凉州。愿吾身灭后,舌根归葬姑臧。’”大师的目光投向石塔,充满了无限的敬仰与慈悲,“凉州,是大师初入汉地,身陷困顿、忍辱含垢之地,亦是其译经事业艰难起步之处。大师心系此地,愿以这不坏之舌,永镇凉州,守护正法,警醒后世!故其弟子,奉大师舌舍利,千里迢迢,归葬于此寺,建此‘舌舍利塔’!”

大师的声音在庭院中回荡,最终化为一片更深的寂静。夕阳已完全沉入地平线,最后一缕天光被暮色吞噬。庭院里没有灯火,只有远处大殿透出的微光隐隐映照,使得石塔的轮廓在昏暗中显得愈发凝重、神秘。那塔顶佛龛中的小金佛,仿佛在黑暗中自行发出微弱而坚韧的光芒。

桑吉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白塔寺废墟那巨大的倾颓与眼前这座朴素石塔的永恒矗立,在他心中形成了无比强烈的对比。一座象征着昔日辉煌的宏大形骸,在战火中化为焦土;另一座供奉着高僧舌根的朴质石塔,却因承载着不朽的法音与无伪的誓愿,历经千载风霜而岿然不动!

他耳畔再次轰然响起戒空大师在废墟前的话语:“寺塔倾颓,形骸可毁;法脉受阻,外缘可断。然往圣以无上智慧与博大胸怀,与凉王在此凉州缔造和平、止息干戈、泽被苍生万精神,何尝不是一座永不倾颓、光照千古的‘心塔’?!……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是汝之本来面目,何须外求?!”

这“舌舍利塔”,不正是鸠摩罗什大师以自身生命铸就的、最真实不虚的“心塔”吗?!它无声矗立,便是最响亮的法音!它朴素无华,便是最璀璨的光明!桑吉感到一股滚烫的热流自心底涌起,直冲眼眶,几乎要夺眶而出。他紧紧握住了阿娜尔的手,她的手心同样滚烫,微微颤抖。

“陈施主,柳夫人”戒空大师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温和而清晰。

戒空大师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能驱散黑暗:“此塔在此,已历千年。多少王朝兴替,多少战火硝烟,多少世人来了又走。它无言,却诉说着一切。白塔寺之毁,乃因缘生灭,成住坏空,本是世间常态。然凉州会盟之精神,萨迦法王济世度人之悲愿,如鸠摩罗什大师之法音,岂是凡火所能焚毁?”

大师的话语如同温暖的泉水,流淌过桑吉冰冷的心田:“执着于寺塔之重建,执着于法脉之显赫,执着于名号之恢复,岂非正是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如实相?”他引用的,正是桑吉在荒径上用以论辩的《金刚经》妙句。

戒空大师看着桑吉眼中那剧烈翻涌、最终归于澄澈坚定的光芒,欣慰地点了点头:“善哉!汝已明悟。”他抬手,指向塔顶那在黑暗中依旧隐约可见的小小金佛,“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桑吉,汝心头之塔,已然立起。好自护持,莫令蒙尘。”

“我等……谨记大师教诲!”桑吉的声音哽咽,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他松开阿娜尔的手,对着戒空大师,更对着那座沉默的舌舍利塔,双膝跪地,深深地、至诚地叩拜下去。这一拜,拜谢点化之恩,更拜那心中初燃的、永不倾颓的“心塔”。

阿娜尔亦随之深深拜倒。她虽未能尽解其中深奥佛理,但桑吉身上那焕然一新的、如同磐石般不可撼动的坚定信念,让她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希望。

夜色已浓,星河初现。戒空大师引着心潮澎湃的二人,静静离开那方被舌舍利塔永恒守护的庭院,穿过几重寂静的回廊。最终,停在一处更为僻静的院落前。院门虚掩,门楣之上,悬着一方小小的木匾,上书二字——“方丈”。

推门而入,室内陈设极为简朴。一榻,一几,一案,一蒲团而已。案上仅有一盏孤灯,灯焰如豆,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映照着四壁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经卷。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旧纸特有的味道。

戒空大师请桑吉与阿娜尔在蒲团上坐下,自己则跏趺坐于榻上。昏黄的灯光映照着他慈和的面容,更显深邃。

“今日因缘殊胜,汝慧根深植,于佛法显密要义,已窥堂奥。然学佛之道,贵在解行并进,知行合一。汝心中‘心塔’已立,然欲令此塔坚固光明,普照大千,非有经论为基,智慧为导不可。”

大师说着,缓缓起身,行至东壁书架前。他的目光在那些排列整齐的经函上缓缓移动,带着一种对待无上珍宝的慎重。最终,他取下一部经卷。第一部,书函深蓝,厚重沉凝;大师将经卷郑重地置于案上,推向两人面前。

“此部经论,”戒空大师的声音带着一种托付的份量,此为《妙法莲华经》精钞本,乃鸠摩罗什大师所译之无上醍醐。此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直指众生皆可成佛之根本,喻示汝前行之路,当怀同体大悲,普度一切含识,勿自限门户。此乃滋养‘心塔’之慈悲甘露。”

桑吉望着案头这部经卷,如同望着指路的明灯,心中激荡不已。这经论,直指心性,正是他此刻最需要的智慧资粮!他再次深深拜伏于地:“大师传法之恩,重于须弥!定当精进修持,不负所托!”

戒空大师俯身,亲手将桑吉扶起。昏黄的灯光下,大师凝视着桑吉年轻而坚毅的面庞,那双阅尽沧桑的眼中,竟隐隐泛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极其复杂的水光。那水光中,有欣慰,有期许,有难以言说的深邃感慨,甚至……有一丝桑吉无法理解的、近乎圆满的释然。

“陈施主,”大师的声音异常柔和,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悠远,“老衲此生,遍历名山,参访善知识,亦曾于藏地雪域,得遇大德,略窥密乘堂奥。然能于此凉州故地,得遇汝这般宿具慧根、显密兼通、悲智深藏之器……实乃老衲暮年,佛菩萨所赐最大之慰藉!”

大师的话语微微一顿,那复杂的水光在他眼中流转,仿佛蕴含着无数未曾言说的故事与情感。最终,化作一声悠长而满足的叹息,如同远山传来的晚钟余韵:“此一番相遇论道,传灯续焰……老衲此生,已了无遗憾矣。”

了无遗憾!这四个字如同沉甸甸的磐石,落入桑吉心湖,激起滔天巨浪,又瞬间归于一种难以言喻的、带着悲欣交集的平静。他仿佛从大师那深邃的目光和这声叹息中,感受到了某种宏大因缘的完成与传递。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桑吉与阿娜尔拜别了戒空大师,怀抱着珍贵经卷,如同怀抱着光明的种子,踏出了鸠摩罗什寺那扇沉厚的朱漆大门。门外,荒原的夜风依旧寒冷刺骨,卷起地上的沙砾,抽打在脸上。

然而,桑吉的心境已与来时判若云泥。那蚀骨的绝望与虚无,早已被鸠摩罗什大师舌舍利塔所昭示的金刚不坏之法音,被戒空大师所点燃的“心塔”之光,彻底驱散。他抬头望向浩瀚的夜空,星河璀璨,亘古流转。凉州新城方向隐约的灯火,废墟方向无边的黑暗,都成了这宏大背景下的微小点缀。

“心塔……”桑吉低声念着,胸中涌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辽阔。他侧头看向身边的阿娜尔。黑暗中,她的眼眸亮如星辰,正静静地、充满信赖地望着他。

“我们走。”桑吉的声音沉稳有力,再无半分犹疑。他拉起阿娜尔的手,两人的身影融入凉州城北无边的夜色,向着客栈的方向,坚定地迈步前行。身后,鸠摩罗什寺那沉静的轮廓,连同寺中那座供奉着不朽舌根的朴质石塔,渐渐隐没于黑暗,却又仿佛化作了无形的灯塔,永远矗立在桑吉的灵魂深处,照耀着那注定漫长而艰险的护法之路。

客栈的灯火在望,如同一粒微弱的萤火。桑吉知道,短暂的休憩之后,黎明之前,他们必须再次踏上未知的旅程。怀中的经卷贴着胸膛,散发着微温,如同不灭的心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阎魔德迦金佛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今夜来港美人尸香陆尘李清瑶免费看小说吞天圣帝巨星洪泽签到十年,我被绝色师姐曝光了诸界之深渊恶魔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锦鲤仙妻甜如蜜江山战图私欲:江湖往事冷冰冰的剑修和她那财迷小道侣灵轩心动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最强纨绔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窈妃传青灵道尊【陈家的崛起日记】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
经典收藏我,AI百字日记八零姐妹日常蒋星的星际征程:危机暗涌火影世界的修士陀地暗影:灵界的纠葛墓虎不要去寻找你穿书炮灰笑哈哈,虐渣打脸顶呱呱异兽迷城跃韩栖田记明日方舟:构史学主演破茧成蝶,重生后总裁追妻火葬场你有白月光,我有银锭子奥特次元:羁绊之力军婚甜宠,闷声发财养崽崽带着两宝去逃荒,我逃成了首富要当僧侣的病娇竹马,转头要娶我后妈恶毒后妈爽,后妈日子过得好
最近更新穿越流放当奴隶妈宝女?直接断亲我的报恩狐仙有点壕穿成孤女后,我把王爷忽悠到手重生八零:冷面大佬狂宠妻予寻如常姜家有女穿越女配和校霸的联手逆袭无影剑相思引刑警队长的偏爱画笔情满四合院之我是傻柱娱乐圈重生:退圈影后靠娃爆红了反派是不能成为老婆的!战神的掌心娇医!系统带飞失败:沙雕夫妇快穿撒糖穿成哥儿后嫁给了猎户青天有月来几时记忆劫掠者:虚妄王座综影视:生子系统养成记神宇毒宗黑道千金她懂法?小弟连夜学刑法
阎魔德迦金佛 陈念延 - 阎魔德迦金佛txt下载 - 阎魔德迦金佛最新章节 - 阎魔德迦金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