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寒霆预想中的安慰、拥抱,或是带着泪光的誓言,都没有出现。
沈清澜在他说完那句“我们一起”后,只是静静地看了他几秒,那眼神深邃,仿佛在快速消化所有信息并评估现状。然后,她做了一个完全出乎他意料的动作——她轻轻挣开他的手,转身走到书桌旁,拿起了她的平板电脑。
她的动作没有一丝慌乱,甚至带着一种进入工作状态般的利落与专注。解锁屏幕,指尖快速滑动,调出了一个界面复杂、布满曲线图和数据表格的应用程序。
陆寒霆怔在原地,看着她沉静的侧脸和被屏幕光芒映亮的、微微蹙起的眉头,一时间有些茫然。
沈清澜拿着平板走回他面前,没有坐下,就那样站着,将屏幕转向他。上面显示的,并非冰冷的医学文献,而是一个设计精良、充满科技感的界面,标题是——《个人健康数据动态监测与风险评估模型(原型)》。
“情绪宣泄完了,现在,我们来做点实际的。”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任何刚才经历了一场情感风暴的痕迹,仿佛他们只是在讨论一个寻常的技术方案。
她用手指放大其中一个模块:“这是我之前带着团队私下开发的一个模型雏形,原本是想用于‘晨光苑’长者健康管理的深度优化。现在看来,可以立刻为你启动一个最高优先级的定制版本。”
陆寒霆的目光落在那些复杂但清晰的数据流和算法逻辑图上,大脑似乎还没能从刚才的情绪漩涡中完全切换过来。
沈清澜开始讲解,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第一步,建立基线数据。我们需要你过去三年的全部体检报告,以及未来一周内,进行包括脑部核磁、特定生物标记物检测在内的深度检查,获取最全面的初始健康画像。”
她的指尖划过一条曲线:“第二步,实时数据追踪。通过经过你同意的、非侵入式的可穿戴设备,结合静澜苑部分区域部署的环境传感器,持续收集你的睡眠质量、心率变异度、活动量、甚至言语中的微妙认知变化等动态数据。”
她又点开一个模块:“第三步,干预与反馈闭环。模型会根据实时数据与基线的偏差,自动生成预警,并推送个性化的干预建议——可能是调整今晚的睡眠环境参数,可能是建议你进行十分钟的特定认知游戏,也可能是提醒你服用根据你基因型和当前状态定制的营养补充剂。”
她抬起头,看向他,目光锐利如手术刀:“这不是一个被动的、等待疾病发生的方案。这是一个主动的、动态的、用数据和算法为你构建的健康防御系统。我们要做的,不是在病发后去治疗,而是在任何苗头出现之前,就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或者最大限度地进行延缓。”
陆寒霆彻底愣住了。他看着她,看着她在提及技术和数据时,眼中自然流露出的那种自信与光芒。她没有沉溺在“我们好可怜”的情绪里,没有给他任何软弱的机会,而是直接跳到了“我们怎么解决问题”的层面。
她把他最恐惧的、虚无缥缈的遗传阴影,变成了一个可以量化、可以监测、可以管理的技术项目。
“我……”他张了张嘴,却发现喉咙有些干涩,“我不知道……你已经做了这么多。”
沈清澜放下平板,神情终于缓和了一些,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却真实存在的温度:“因为从你开始频繁查阅医学期刊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有些事,不能只靠等待和祈祷。科技的意义,不就在于解决难题,包括生命健康的难题吗?”
她向前一步,再次握住他的手,这一次,掌心传来的不仅是温暖,还有一种坚实的力量感。
“所以,别再独自恐惧了。把你的恐惧,交给我,交给数据,交给科学。我们或许无法完全改写基因,但我们绝对有能力,去干预它的表达,去为你,为我们,争取到最好的可能。”
她没有安慰他说“别怕,会没事的”。
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他——“我们来解决它”。
这一刻,陆寒霆心中最后一丝彷徨与无助,被一种更为强大的、名为“希望”和“行动”的力量所取代。他看着眼前这个冷静、强大、永远能在他迷茫时为他指明方向的妻子,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庆幸与骄傲。
他反手握紧她的手,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他的声音依旧沙哑,却重新注入了力量,“听你的。”
从情绪宣泄到技术攻坚,他们只用了几分钟。而这,正是他们之间最独特、也最牢固的联结方式。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