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学长的马就要冲到跟前,陶若下意识地抱紧怀中藏着书信的包裹。灵悦迅速挡在陶若身前,抽出腰间短刀,目光警惕地盯着学长。苏先生也赶忙上前,大声喝道:“你想干什么!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朝堂外撒野!”学长勒住缰绳,马嘶鸣一声停住,他恶狠狠地盯着陶若,咬牙切齿道:“陶若,你今日休想公开那书信!”说罢,便伸手朝陶若抓去。
灵悦手中短刀一横,精准地挡住学长的手,冰冷的刀刃划破学长的衣袖。学长怒目圆睁,却又忌惮灵悦手中的刀,不敢贸然再动。此时,朝堂外的动静引起了一些官员的注意,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苏先生见状,提高音量说道:“各位大人,此乃书院学子间的纷争,还望各位大人明鉴。这学子意图抢夺陶姑娘手中重要物件,恐有不可告人之事。”
一位身着官服、面容严肃的官员踱步过来,皱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为何在此争执?”陶若深吸一口气,镇定地说道:“大人,小女手中之物关乎朝堂官员结党营私的重要证据,此人妄图抢夺,阻止小女呈交证据。”官员听闻“结党营私”四字,脸色微变,目光在陶若、学长身上来回打量。
学长急忙辩解道:“大人,她胡说!她手中之物乃是偷来的,污蔑我等。”陶若冷笑一声,直视官员道:“大人,证据确凿,若小女有半句假话,甘愿受罚。还请大人主持公道,容小女将证据呈上。”官员略作思考,缓缓说道:“既如此,你们随我进朝堂,当面向各位大人陈述清楚。”
众人进入朝堂,朝堂内气氛庄严肃穆,官员们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陶若在众人注视下,将书信之事详细道来,从发现学长与李夫人兄长的勾结,到获取书信作为证据,条理清晰。学长在一旁面色铁青,不断反驳,但言辞却显得苍白无力。
听完陶若的陈述,一位年长的官员皱眉问道:“这书信,你是如何得到的?”陶若坦然回答:“大人,小女偶然发现书院内一些异常,经过深入调查,才发现此事。为了获取证据,小女趁夜潜入学长书房,取得这封书信。虽手段略有不妥,但实是无奈之举,只为揭露奸人阴谋。”
此时,朝堂上议论纷纷,官员们交头接耳。有的面露怀疑,有的则若有所思。学长见状,心中暗喜,觉得有机可乘,大声说道:“各位大人,她这分明是贼喊捉贼,凭空捏造,妄图污蔑我与朝中官员。”
就在局势僵持不下时,苏先生站了出来,恭敬地对众官员说道:“各位大人,陶姑娘所言句句属实。在下乃青山书院夫子,可作证。陶姑娘在书院一直勤奋好学,品行端正,断不会做出污蔑他人之事。且此事关乎朝堂风气,还望各位大人详查。”
一位与苏先生相识的官员点头说道:“苏先生治学严谨,为人正直,他的话,我信几分。”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最终,朝堂决定暂留书信,详细调查此事。学长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暂时作罢。
陶若等人离开朝堂,返回书院。一路上,陶若心中忧虑,她知道,此次虽暂时将书信呈上,但学长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回到书院,果然,书院里弥漫着一股异样的气氛。
学长回到书院后,发现书信被盗,心急如焚。他思来想去,觉得此事极有可能是陶若所为。于是,他赶忙召集同党,在书院一处偏僻的角落商议对策。学长面色阴沉,咬牙说道:“那陶若竟敢将书信呈上朝堂,我们必须想办法挽回局面。”
一个同党附和道:“学长,如今该怎么办?朝堂一旦展开调查,我们恐怕难以脱身。”学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我们先下手为强,在书院里制造更大的混乱,让陶若成为众矢之的,同时转移众人对书信的注意力。”众人纷纷点头,开始谋划具体的行动。
不久后,书院里突然喧闹起来。操场上,几个学生不知为何争吵起来,推搡之中,有人摔倒在地。周围的学生纷纷围上去,议论纷纷。紧接着,教室里也传出争吵声,书本被扔出窗外。走廊上,学生们跑来跑去,神色慌张。一时间,书院里人心惶惶,秩序大乱。
陶若正在房间里思考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听到外面的喧闹声,心中一惊。她走出房门,看到混乱的场景,立刻意识到这是学长的阴谋。灵悦也赶了过来,气愤地说道:“肯定是学长搞的鬼,他们想趁机搅乱局面。”
陶若眉头紧皱,一边安抚着慌乱的同学们,一边思考对策。她深知,此时不能慌乱,必须尽快找到揭露阴谋的机会。她对灵悦说道:“灵悦,你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挑起事端的人,我去稳定其他同学的情绪。”灵悦点头,转身消失在人群中。
陶若站在走廊上,大声说道:“同学们,大家不要慌乱!这肯定是有人故意捣乱,我们不能中了他们的计。大家先回到各自的教室,不要随意走动。”一些同学听了陶若的话,渐渐冷静下来,开始往教室走去。但仍有一些同学情绪激动,四处奔走。
陶若穿梭在人群中,不断劝说着同学们。她敏锐地察觉到,这场混乱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推动,每一处冲突的爆发都像是经过精心安排。她心中暗暗思索,学长究竟想通过这场混乱达到什么目的?除了转移注意力,会不会还有其他阴谋?
此时,灵悦匆匆赶来,在陶若耳边低语道:“陶姐姐,我发现了一些端倪。挑起事端的人中有几个是学长的亲信,他们似乎在故意引导同学们的情绪,让冲突升级。”陶若心中一凛,说道:“果然是他们。我们不能让他们得逞,必须尽快找到办法平息这场风波,同时揭露他们的阴谋。”
两人商议后,决定先从稳定同学们的情绪入手。陶若站在操场的高台上,大声说道:“同学们,我们都是来书院求学的,不应被他人利用。如今这种混乱局面,对我们大家都没有好处。我们要保持冷静,找出幕后黑手。”同学们听了陶若的话,渐渐安静下来,目光都集中在陶若身上。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来:“陶若,你别在这里假惺惺了!说不定这场混乱就是你搞出来的,想借此转移大家对朝堂上那封信的注意力。”陶若心中一沉,她知道,这是学长在背后指使,想要进一步抹黑她。
陶若冷静地说道:“这位同学,你若有证据,尽管拿出来。我陶若行得正坐得端,绝不会做这种事。如今书院混乱,正是有人想趁机浑水摸鱼,破坏我们的学习环境。我们不能被他们的谣言误导。”
同学们听了陶若的话,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些同学觉得陶若说得有理,而另一些同学则仍持怀疑态度。陶若知道,要想彻底平息这场风波,还需要找到更有力的证据,揭露学长的阴谋。
她对灵悦说道:“灵悦,我们不能在这里坐以待毙。你继续留意那些闹事的人,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动作。我去调查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学长策划这场混乱的证据。”灵悦点头,说道:“陶姐姐,你小心点。”
陶若转身离开操场,朝着学长平时常去的地方走去。她心中明白,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证据,否则,这场混乱将会愈演愈烈,而她和支持她的人将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书院里依旧混乱不堪,学生们的呼喊声、争吵声此起彼伏,陶若在这混乱中,努力寻找着那一丝能够揭开真相的线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光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