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约那日天朗气清,慕知微领着换上半新粗布衫的六狗子和小狗子往县衙去。
婢女引着三人进了熟悉的庭院,慕知微率先垂眸屈膝:“见过夫人。”
六狗子和小狗子虽慢了半拍,却也脊背挺直,依样行礼,声音脆生生的:“见过夫人。”
县令夫人早听慕知微提过弟弟,亲眼见到时仍难掩惊讶,眼前的孩子哪有半分“瘦弱怯懦”的影子。
小脸圆润饱满,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站姿端正如小树苗,既带着农家孩子的鲜活,又透着股超出年龄的沉稳,和他们的姐姐如出一辙。
“快过来让我瞧瞧。”
县令夫人笑着招手。
小哥俩下意识看向慕知微,见她微微颔首,才迈步上前。
县令夫人伸手揽住两人,触到他们结实的臂膀,更是欢喜:“真好,真精神。”
她拉着两人问了些读书、锻炼的日常,末了掏出两个绣着松竹图案的荷包,塞进他们手里:“初次见面,给你们的小玩意儿。”
六狗子和小狗子捧着荷包,齐声谢过,又规规矩矩站回慕知微身侧。
“荞妹,你还记得前不久治疗的病人吗?”
慕知微点头。
“他叫江高瞻,是我远房表亲。早年中了进士入翰林院当差,前些日子因琐事辞官来我这儿散心。”
夫人笑意更深,“那日你们在巷口遇王道义的人纠缠,恰好被他撞见。他瞧着你这两个弟弟气度不凡,又听说你在为他们寻先生,便动了收徒的心思——不过他得先考校考校资质。”
翰林院!
进士窝!
慕知微心头一震,面上却依旧沉静:“我们都听夫人安排。”
“那就让孩子们过去吧。”
县令夫人吩咐婢女,“带两位小公子去见江先生。”
慕知微冲弟弟们递了个鼓励的眼神,小哥俩便跟着婢女转身,脚步竟没半分迟疑。
夫人见她神色淡然,好奇问道:“你不担心?”
“求学本是他们自己的事。”慕知微浅笑,“尽人事,听天命。成了是福气,不成再寻便是,犯不着紧张。”
这话她早跟弟弟们说过,正因如此,小哥俩才多了份寻常孩童没有的镇定。
两人闲聊片刻,自然聊到王家。
“王家的事你该听说了吧?”县令夫人叹气,“现场半点线索没有,大人说这案子怕是要成悬案了。”
“王道义的情况怎么样?”
“彻底瘫了,连话都说不利索。县城的大夫都束手无策,王家正张罗送他去府城,可家里乱成一团,拖一天重一分,不知道还要拖多久。”
慕知微端起茶盏抿了口茶水感叹:“那真是太好了!”
县令夫人被她的话逗笑。
她就喜欢慕知微这一点,不虚伪不做作,柔柔弱弱的却异常的果断利落。
慕知微确信自己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露出愉悦的笑容。
“不说这些糟心事和人了,你给我把脉看看喝药的情况。”
另一边,江高瞻见到小哥俩时,也暗吃一惊。
两个孩子手牵着手站在廊下,脊背挺得笔直,小脸沉静,行礼时动作标准,声音不卑不亢:“小子孟君砺(孟君琢)见过先生。”
“不必拘谨,坐吧。”
江高瞻指了指桌前的凳子,待两人坐下,才缓缓开口,“听说你们跟着姐姐读了些书?都学了什么?”
“学了《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跟着大姐姐学了大半,还练了算术。”
六狗子沉稳作答,小狗子在一旁用力点头,奶声奶气地补充:“还有《幼学琼林》《声律启蒙》。”
江高瞻挑眉,随口提问了两句,小哥俩几乎同时回答,黑白分明的眼睛静静跟他对视。
江高瞻话锋突然一转:“你们不紧张吗?”
小哥俩同时点头。
这一次,六狗子先开口:“紧张,只是没表现出来。”
小狗子直接问:“您是想看我们紧张吗?”
江高瞻被这话里的认真劲逗笑了,“你要怎么表现?”
话落小狗子上前,抓住他的手——小手冰凉,指尖还带着薄汗,确实很紧张。
“我手心都是汗,可我大姐姐说了,就是紧张也要保持冷静。这一点我们学了很久,把您也骗过去了说明我们学得很好。”
江高瞻被这直白的坦诚逗笑,指尖触到孩子掌心的薄茧,神情愈发温和——这是干活磨出来的茧子。
六狗子正经地形容自己的紧张:“我的心一直砰砰砰地跳,从来没这么紧张过!”
江高瞻的神情温和了不少,又问了小哥俩一些问题,主要看两人的反应。
江高瞻不在乎小哥俩学了多少,他挑学生看中的是性格和资质,这两兄弟的性格他喜欢,资质也相当不错。
他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问。
“你们愿意拜我为师吗?”
不是先生和学生,而是师父和徒弟。
“徒弟”二字刚落,小狗子眼睛瞬间亮得像淬了光,“咚”地就往地上跪,还不忘伸手拽了把身旁的六狗子。
六狗子虽比弟弟沉得住气,知道拜师需行正式礼仪,却还是顺着力道一起跪下,小身板挺得笔直,倒有几分少年人的郑重。
江高瞻连忙蹲下,一手扶起一个孩子,掌心触到他们紧绷的肩膀,温声道:“拜师是大事,要挑良辰吉日,行完整礼仪,不能这般仓促?”
小狗子顺着站起来,咧着嘴笑出两颗小虎牙,奶声奶气地辩解:“我太高兴了,没忍住。”
六狗子也跟着点头,却不忘挽救:“拜师礼要跟大姐姐、爹娘商量,得办得周全,不能马虎。”
见小哥俩一个活泼却懂礼,一个沉稳又周全,江高瞻暗暗点头——自己果然没看错人,这两个孩子不仅资质好,心性更是难得。
他刚想开口,小狗子又仰着小脸问:“先生,我大姐姐就在前院等我们,要不要一起去见她呀?”
江高瞻颔首:“自然要见。”
往院前走的路上,江高瞻随口问起小哥俩的名字由来。
“是大姐姐取的!”小狗子抢着回答,“大姐姐说,君子如玉,要雕琢,要磨砺才成器,所以我们叫君砺,君琢。”
六狗子点着头附和。
江高瞻听着,对孟荞妹这个人越发好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替身农家长姐:带弟弟卷疯科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