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的码头,“探索号”帆船正缓缓解缆。船身挂着“大明探险队”的旗帜,甲板上堆满了物资:格致馆研制的勘探仪器、经世大学编印的《异域植物图鉴》、足够三年食用的压缩干粮,还有士兵们的步枪与电台。这支由探险家、学者、士兵组成的百人队伍,即将驶向未知的海域,寻找石油、矿石、珍稀植物等“国之所需”。
“记住,你们不仅是探险家,更是大明的眼睛与双手。”苏砚秋站在码头,对队长林远嘱咐道,“发现资源要详细记录,遇到未知植物要采集样本,若遇可居之地,当以善意相待,但家国利益在前,绝不能让珍宝落入他人之手。”
林远立正敬礼,声音铿锵:“请苏相放心!我等此生为大明寻宝,若有发现,必以国为先,绝不负‘爱国者’三字!”
这是大明国“环球勘探计划”的第五支队伍。自知晓“地球是圆的”后,朝廷便定下“知己知彼,资源为基”的策略:组织探险队遍历未探明的大陆与岛屿,搜寻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探险队员多是自愿报名,他们中有的是渴望建功的青年,有的是痴迷格致的学者,有的是退伍的士兵,共同点是一颗“为国寻珍”的赤子之心。
“探索号”的第一站是非洲西海岸。航行了三个月,他们在一片荒漠边缘发现了“黑色的泉水”——石油。勘探队员用仪器测量,发现储量惊人,且极易开采。“这东西能让机器转得更快,比煤炭劲大!”石油专家激动地在日志里写道,“若能运回大明,汽车、轮船都能用,格致发展必能再进一步!”
林远当即用电台发回电报,附上精确的经纬度与样本分析。洛阳收到消息后,皇帝立刻下令:“派舰队护送,先建临时油井,再修输油管道,务必将此宝纳入掌控!”三个月后,大明的石油工人与士兵抵达,在当地建立了“非洲石油站”,第一桶原油装上船时,工人们举着桶欢呼:“这是地球给大明的礼物!”
离开非洲,“探索号”驶向美洲大陆。在落基山脉,队员们发现了露天铁矿,矿石含铁量达七成,远超中原的矿脉;在亚马逊雨林,植物学家采集到能治疗疟疾的“金鸡纳树”,树皮中的奎宁成分比太平州郡的“咳喘草”更有效;在安第斯山脉,勘探队找到的银矿,矿石表面的银粒用手就能捻下。
“这些银矿够铸‘太平通宝’百年!”记账的学者捧着矿石,笑得合不拢嘴。林远却眉头紧锁,因为附近有土着部落活动。他按朝廷“先礼后兵”的规矩,派使者送去丝绸与瓷器,表明“共享资源,互利互惠”的意愿。土着首领见大明人并未抢掠,反而带来好物,便允许他们开采,并交换粮食与工具。
最珍贵的发现是稀土矿。在澳洲的荒漠中,勘探队员用“光谱分析仪”检测土壤时,发现了多种稀有元素。“这是制造精密仪器的关键!”格致学者激动得跳起来,“飞机的发动机、电台的真空管,都离不开它!”林远立刻在此插下大明旗帜,用电台请求:“速派军队与科研人员,此地乃战略要地,绝不可失!”
探险途中,队员们也遭遇危险。在东南亚的丛林里,他们遭遇毒蛇与瘴气,三名队员不幸牺牲,临终前还攥着采集的植物样本;在南极边缘,船被浮冰围困,士兵们用步枪击碎冰层,才得以脱困;在与海盗的遭遇战中,船员们与士兵并肩作战,用火炮击退敌人,保住了珍贵的矿石样本。
“每次危险,都让我们更明白肩上的责任。”林远在日记里写道,“这些资源不是给我们个人的,是给大明的,是给两亿百姓的。想到这点,再苦再难都能撑过去。”
三年后,“探索号”返航。船里装满了各种珍宝:石油样本、铁矿原石、稀土粉末、金鸡纳树皮,还有上百种植物种子。当船驶入泉州港,早已等候的科研人员、工人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搬运样本,脸上满是期待。
林远向朝廷呈上《环球勘探报告》,附带厚厚的图纸与样本:“此行发现石油三处、铁矿五处、稀土矿两处,珍稀植物三十余种,可居之地七处。皆已标记,愿朝廷速派人开发,为大明添砖加瓦。”
皇帝亲自召见探险队,将“爱国勋章”颁给每个人。“你们带回的不仅是资源,更是大明的未来。”皇帝的声音充满感慨,“石油能让机器运转,铁矿能铸兵器,药材能救苍生,这些都是立国之本。”
很快,大明国的舰队与科研团队奔赴各地。在非洲的油田,钻井机日夜轰鸣;在美洲的铁矿,铁路向着内陆延伸;在澳洲的稀土矿,格致学者们建起实验室,研究如何提纯利用。那些带回的植物种子,在医学院的药圃与农桑基地生根发芽,金鸡纳树制成的抗疟药,让大明的军队在热带作战时再无后顾之忧。
探险队员们并未停歇。林远休整半年后,又申请加入下一支队伍:“地球之大,尚有许多未知。只要大明需要,我愿再航万里。”像他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的足迹遍布七大洲,带回的资源让大明国的格致、军事、医药等领域突飞猛进,也让“爱国”二字有了更具体的模样——不是空喊口号,而是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手为国寻珍。
苏砚秋在翻看《环球资源分布图》时,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红色代表石油,黄色代表铁矿,绿色代表植物……每一个标记旁,都写着探险队员的名字与发现日期。他忽然想起林远说过的话:“地球是圆的,资源是共享的,但我们先找到,先利用,就能让大明更强,让百姓更好。”
这句话,或许正是探险的意义。这些远涉重洋的爱国者,用自己的冒险与牺牲,为大明国找到了发展的基石,让这个国家在地球的舞台上,拥有了更足的底气、更宽的视野。而那些被带回的石油、矿石、植物,最终都化作了中原工厂的机器轰鸣,化作了百姓餐桌上的粮食,化作了军队手中的利器,让“大明”二字,因实力而愈发厚重,因民心而愈发璀璨。
在泉州港的纪念碑上,新刻下了“探索号”牺牲队员的名字。海风拂过,仿佛在诉说他们的故事。而不远处,新的探险队正在装船,旗帜依旧鲜红,队员们的眼神依旧坚定——他们将沿着前辈的足迹,继续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为大明寻找希望,为华夏书写荣光。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槐下田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