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抱着那一大箱沉甸甸、安静如鸡的无人机和那堆能把人绊倒八百回的风筝线回到他那堪比战后废墟的出租屋时,感觉两条胳膊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系统,”他把箱子小心翼翼(主要是怕这贵价租赁品磕着碰着要他赔)地放在墙角,自己瘫倒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吐槽,“下次能不能整点阳间活?追风少年?我差点被风筝当成风筝放了!这体力消耗,赶上工地搬砖了。”
【叮!宿主成功完成【风筝牵引无人机群高空自主组网】任务,整活效果评估中…评估完毕。综合评分:A。】 【奖励发放:【分布式低功耗组网通信协议(完整版)】、【微型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初级)】已存入系统空间,宿主可随时查阅学习。】 【整活点数+1000。】 【特别提示:新获取技术可与已有技术产生联动效应,请宿主积极探索。】
两股信息流瞬间涌入林墨脑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庞大和复杂。那【分布式低功耗组网通信协议】精妙绝伦,仿佛是为极端恶劣通信环境量身定做的终极解决方案,其核心算法让林墨这个半吊子都看得目眩神迷。而【微型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虽然只是初级,但其能量密度描述也远超当前最先进的实验室产品,更重要的是,其材料构成和原理似乎与之前获得的【生物能高效转化技术】以及【基于常规元素的局域超导调控技术】有着微妙的联系。
“联动效应?”林墨揉着太阳穴,“意思是让我用土豆给这牛逼电池充电?还是用超导材料做电池芯?这画风越来越清奇了…”
他习惯性地打开电脑,想看看这次直播的“社会反响”。果然,各大视频平台和论坛已经炸锅了。
#主播用风筝线放无人机# #追风少年大型翻车未遂现场# #这无人机卡扣设计有点东西# 等话题热度飙升。
评论区更是精彩纷呈: “我姥姥看了直播都说这小伙子放风筝的手艺稀烂,但无人机是真牛逼!” “有没有大佬解释一下,那无人机在风筝线上颠成那样,信号是怎么保持的?我5G站路由器边上都能卡!” “盲生,你发现了华点!那信号强度显示波动成心电图了都没断,黑科技啊!” “只有我注意到那风筝线好像有点反光不正常吗?在某个角度下亮得诡异…” “+1,感觉不像普通的尼龙线…” “主播说是特制线,估计是某种高科技纤维吧?承重确实离谱。” “赌五毛,下次直播主播就得用这线去钓东海龙王!” “@国家风筝协会,快来收了这个妖孽!” “@各大无人机厂商,进来学技术!虽然可能学不会…”
林墨看着那条关于风筝线反光的评论,心里微微一动。系统提供的“特制风筝线”…难道不只是结实那么简单?
这时,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叮!新任务发布:【直播利用风筝线作为传输介质,实现无人机群高空全息投影广告展示】。任务要求:全息投影需清晰可见,持续时间不少于10分钟,广告内容需包含动态图像与文字。任务奖励:【高空伪卫星平台基础架构技术】。】 【备注:本次任务将提供【一次性全息投影模组(适配无人机蜂群)】租赁服务,租金300整活点数。】
林墨:“???”
全息投影?还广告展示?系统你这是要让我从整活主播跨界到广告业,挑战分众传媒和百度翱翔吗?而且这奖励…高空伪卫星?这玩意听起来就像是那种能在平流层飘几个月代替低轨道卫星的玩意儿?这技术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点!
他看了看任务奖励的描述,心脏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这技术要是真的,其战略意义和商业价值简直无法估量!
“干了!”林墨一拍大腿,“不就是打广告嘛!反正丢人丢习惯了,不差这一次!系统,租赁投影模组!”
【叮!租赁成功。【一次性全息投影模组】已送达系统空间,可在下一次启动无人机蜂群时自动加载。整活点数-300。】
林墨摩拳擦掌,开始构思这次怎么“整活”。打广告…给谁打呢?总不能真给某个产品打吧?那不成恰饭了?虽然系统没禁止,但他总觉得别扭。
“有了!”他眼睛一亮,“我就给自己打广告!内容嘛…就写‘专业承接各种高空作业,卫星维修、云层绘画、外星人沟通,价格面议!’顺便把收款二维码投影上去?嗯…好像有点太直白了…”
他一边胡思乱想,一边下意识地研究起那卷还没拆封的特制风筝线。他扯出一段,对着灯光仔细看。线的颜色呈灰白色,手感顺滑异常,强度极高,用力拉扯几乎感觉不到延展性。
他忽然想起上次直播时弹幕提到的反光问题,于是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风筝线。
某一刻,当光线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掠过线体表面时,林墨清晰地看到,线体内部似乎闪过一缕极细微、但异常纯净的毫光,那不是表面的反射光,更像是从线芯内部透射出来的光纤般的导光现象!
“这线…”林墨瞳孔微缩,“难道不仅仅是结实?它内部是光纤?甚至是…复合传输介质?”他联想到刚刚获得的【分布式低功耗组网通信协议】,一个大胆的猜想浮现出来——难道无人机之间的组网通信,部分依赖了这风筝线作为物理通道?所以才能在那般剧烈的晃动下保持稳定?
他感觉自己也快成“直播间办公室”的专家了,开始下意识地分析技术细节。
“办公室”内,此刻也确实正在为那卷线争论不休。
技术组放大了上次直播的每一个有关风筝线的高清画面(得益于“热心网友”提供的“专业设备”录屏)。 “看这里,光线入射角17.4度时,线体横截面出现了明显的波导效应光斑!” “还有这里,无人机卡扣附着瞬间,有极其微弱的、非可见光波段的信号脉冲通过卡扣-线体接触点进行了瞬时交互,疑似握手协议!” “基本可以断定,这风筝线是一种高性能的光纤\/电能复合传输线!它不仅能提供机械牵引力,还能为无人机提供电力支持和通信带宽!” “我的天…用放风筝的方式布设高空临时通信与能源网络?这想法太疯狂了!但也太巧妙了!” 赵青手指敲着桌子:“重点关注这次直播,他这次的任务是‘全息投影’,对带宽和能源的要求极高。这风筝线的秘密,恐怕这次要藏不住了。做好技术解析准备,同时…预案准备好,如果这次造成的轰动太大,可能需要提前启动‘保护性接触’。”
林墨对“办公室”的紧张筹备一无所知,他正忙着写直播预告: “家人们!上次风筝放无人机有人说我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这次咱玩个更大的!看见我手里这卷线没?这可不是普通的线,这是通往未来的光纤(物理)!明天下午,老地方,主播将用这根线,牵着无人机,在千米高空给你放!广!告!没错,就是全息投影广告!想想吧,夕阳西下,天空中出现巨大的‘清仓大甩卖’…咳咳,是出现华丽的视觉盛宴!是兄弟就来…算了,总之,明天见!记得关注点赞刷火箭!”
预告一发,评论区秒变问号海洋。 “???” “主播终于疯到开始说胡话了?” “高空全息投影?还是用风筝线?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这要是能成,我直播倒立洗头!” “广告位招租!有没有老板想上天?” “@各大广告公司,卷起来啊!天空才是你们的战场!” “我已经开始期待广告内容了,主播千万别让我们失望(坏笑)。”
次日下午,同样的地点,风力比上次还要稍大一些。林墨看着天上快速流动的云朵,心里有点打鼓。
直播开启,在线人数比上次多了好几倍,显然预告的效果拔群。弹幕里充斥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期待和铺天盖地的质疑。
“兄弟们,看这风!简直是为我们今天的史诗级广告盛宴呐喊助威!”林墨顶着风,表情夸张,“今天,我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给大家整点实实在在的科技与狠活!”
他先是照例“笨手笨脚”地把那几个大风筝放上了天,过程依旧充满了喜剧色彩,线缠了几次,差点把自己变成风筝锚点,引来弹幕阵阵欢乐的吐槽。
接着,他再次搬出那个大箱子,亮出了那个看起来极其不专业的游戏手柄。
“老演员了!无人机们,起床接客…啊不是,起床干活了!”他按下按钮。
无人机群再次嗡鸣着升空,精准地附着在风筝线上。一切似乎和上次一样。
“好了!基础操作完成!”林墨拍了拍手,“接下来,就是加载我们的广告…呃…全息投影模块的时候了!”
他在手柄上“胡乱”按了一通,嘴里念叨着:“好像是这个键?不对不对…是这个?哎呦,这说明书也太复杂了…”
就在他“误操作”的过程中,所有附着在风筝线上的无人机,腹部突然弹开了一个小小的、结构极其精密的透明晶片模块。阳光照射下,晶片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办公室”内,专家们屏息凝神。 “高精度衍射光栅?还是某种微棱镜阵列?” “能量来源呢?是电池还是通过风筝线输送?” “注意无人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它们在自动调整间距和角度!这是形成合成孔径的关键!”
林墨似乎终于“找对了”按键,他大喊一声:“就是现在!广告启动!给我亮!”
他猛地按下一个按钮。
什么都没有发生。
弹幕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嘲笑。 “哈哈哈!我就知道!” “翻车!虽迟但到!” “主播,尬不尬?” “特效老师下班了?”
林墨也露出了“尴尬”和“慌乱”的表情:“不可能啊!难道是没电了?还是接触不良?这破玩意儿!”
他使劲拍打着手柄,对着麦克风喊:“喂喂?听得到吗?重启一下试试?”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或许是林墨的“拍打”起到了作用,或许是系统设定的“节目效果”,只见高空中,附着在不同风筝线上的无人机群猛地一震,它们腹部的晶片模块同时亮起!
无数道细微的、不同颜色的激光束从晶片中射出,并非射向地面,而是在无人机群中央的特定空域进行交汇、干涉!
空气中的尘埃和水汽被精准激发,光芒由弱变强,迅速凝聚、成形!
一个巨大、略显闪烁但绝对清晰可见的全息影像,赫然出现在几百米的高空之中!
那影像的内容是——一个巨大的、咧嘴傻笑的林墨卡通头像,头像下方是一行闪烁的文字:“找技术,找林墨!专业维修核潜艇、核弹头翻新、抛光、打蜡、高空作业、星际航行!(划掉)量大从优!”旁边还有一个极其醒目的、不断旋转的二维码!
整个影像还在缓缓波动,仿佛真的是投射在风中的广告牌!
静! 死一般的寂静!
无论是直播间前的无数网友,还是草丛里、树林里那些伪装起来的各方观察者,甚至是“直播间办公室”里的所有专家和工作人员,全都目瞪口呆,仰望着天空中的那个巨大、荒谬却又真实无比的全息广告!
几秒钟后,弹幕彻底疯狂了! “卧!!!!!!槽!!!!!!” “我看到了什么?!全息投影?!真的成了?!”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这技术力!!!碾压所有科技公司!” “这广告内容…主播你是懂营销的…” “快扫那个二维码!看看是不是真的能付款!(狗头)” “疯了!这个世界疯了!” “这真的是我们这个时代能有的技术吗?!” “快录屏啊!兄弟们!见证历史!”
高空中的全息影像维持了足足十分钟多,期间虽然因为风力影响偶尔有闪烁和抖动,但整体结构保持完整,广告内容清晰可辨,那个二维码甚至真的能被手机镜头捕捉并识别(识别出来是林墨的直播间链接)!
十分钟一到,影像瞬间消失,无人机腹部的晶片模块也同时黯淡下去,仿佛耗尽了所有能量。
林墨“长舒一口气”,抹了把“汗”:“吓死我了,还以为要翻车了!还好最后成功了!怎么样家人们?这广告效果杠不杠?有没有老板想投的?私聊我啊!价格好商量!”
他一边插科打诨,一边熟练地操作无人机返回、收回风筝。
直播在无数“牛逼”、“离谱”、“举报了(因为过于牛逼)”的弹幕中结束。
【叮!直播任务完成!奖励发放!】 一股更加庞大、复杂,涉及材料学、空气动力学、能源学、通信学、光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洪流涌入林墨脑海——【高空伪卫星平台基础架构技术】!
这技术详细阐述了一种如何利用超高强度复合缆绳(类似那风筝线)、高效能源系统(结合了微型高能量密度电池和某种从大气中获取能量的技术)、以及强大的环境抗干扰通信组网技术,构建一个能够长期悬浮于平流层、执行侦察、通信中继、气象监测甚至局部区域能量投射任务的自主平台!
这玩意,简直就是悬在天空中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或者说,是一座低配版的空间站!
林墨被这技术的宏伟与精妙震撼得久久无言。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这次的“整活”造成的冲击远超以往。
“直播间办公室”已经彻底沸腾了! “全息投影技术!虽然是一次性的,但其大气干涉成像的精度和稳定性远超现有水平!” “还有那风筝线!分析结果出来了,是一种超导纤维与光子晶体的复合体!不仅能传光传能,几乎无损耗!还能提供部分升力!这本身就是材料学的奇迹!” “还有无人机群的协同定位精度!在那种晃动下保持光路精确交汇,这控制算法…” “所有这些技术整合起来…我的天,这不就是那个奖励——【高空伪卫星平台】的雏形吗?!他居然用放风筝的方式给我们演示了一遍?!” 赵青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立刻!将所有这些技术细节,尤其是关于那复合缆绳和能源系统的部分,最高优先级上报!这不是单一技术突破,这是一个全新的战略平台的方向性验证!”
军方和航天部门在接到“办公室”传来的初步报告后,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室的灯光亮到了天明。
海外,某大国情报机构。 长官对着下属咆哮:“全息投影?!用风筝?!你确定报告没写错?!这已经不是民间技术了!这绝对是某种战略级技术的演示!查!给我不惜一切代价查清楚那个主播!还有他背后的团队!还有那种线!一定要搞到样本!”
一时间,暗流涌动,无数目光聚焦于那座华夏沿海城市,聚焦于那个看起来只会整活的沙雕主播。
林墨看着系统界面里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图纸,又看了看窗外繁星点点的夜空,喃喃自语: “高空伪卫星…用风筝线放上去…这下次是不是真该考虑钓卫星了?”
他觉得,自己这个“追风少年”的称号,恐怕是甩不掉了。而且,下次来“请”他喝茶的人,级别恐怕会高得吓人。他得提前想好更浮夸的装傻台词才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