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的直播间黑屏了整整一周。
这对于一个以“日更”(虽然经常是瞎更)着称的整活主播来说,极不寻常。粉丝们在评论区翘首以盼,各种猜测甚嚣尘上:
“墨哥是不是上次玩塑料瓶玩脱了,被环保部门请去喝茶了?”
“我看是被哪个水处理公司高薪挖走了吧?”
“赌五毛,肯定在憋个大活!大的要来了!”
“没有墨哥整活的日子,吃饭都不香了!”
“办公室”内,陈老和李教授也密切关注着林墨的动向。匿名邮件事件余波未平,境外势力的窥探明显加剧,在这个节骨眼上,林墨的突然“沉寂”让他们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技术小组确认,他的住所网络信号正常,但没有大型数据上传下载,生理监测信号(通过之前‘赠送’的智能手环间接获取)显示生命体征平稳,就是……心率偶尔会莫名加速,像是在为什么事情兴奋。”助手汇报着监控情况。
陈老手指敲着桌面:“这小子,肯定没闲着。以他的性子,越是安静,后面搞出来的动静可能就越大。让我们耐心等待吧。”
就在各方猜测达到顶峰时,林墨的直播间突然亮起了预告:
【今晚8点,直播新活!《当广场舞大妈遇上赛博朋克:论bGm的正确打开方式》!失败率?那肯定是999%啦!】
预告封面是林墨p上去的一张图:他本人穿着夸张的荧光色运动服,混在一群活力四射的大妈中间,背景是闪烁的霓虹灯和虚拟的数据流。标题一如既往的沙雕,让人摸不着头脑。
“办公室”和粉丝们同时愣住了。
广场舞?赛博朋克?bGm?这都什么跟什么?
……
此刻,林墨正对着系统发布的新任务眉头紧锁,但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新任务发布:直播展示“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利用广场舞伴奏旋律的特定频率谐波,辅助破解一个简单的四位数字密码锁(任务道具已提供)。任务要求:过程需自然融入广场舞场景,看似无厘头,实则暗藏技术逻辑。奖励:【初级脑机接口编码优化算法(娱乐应用版)】。】
“用广场舞音乐破解密码锁?”林墨挠了挠头,“系统,你这脑洞是跟黑洞借的吧?这比用脸盆接卫星还离谱!”
吐槽归吐槽,奖励依旧诱人。【脑机接口编码优化算法】,虽然标注是“娱乐应用版”,但林墨清楚,这玩意儿稍微拓展一下,就是未来虚拟现实、神经控制领域的基石技术之一。而且,这个任务看似荒诞,却隐隐指向了一个有趣的方向——利用声音、频率这些非传统信息载体,以及……可能涉及的人类感知与机器的交互。
“广场舞……旋律……频率谐波……破解密码……”林墨喃喃自语,大脑飞速运转。系统提供的“简单密码锁”是一个老式的转盘式四位数字密码挂锁,看起来平平无奇。但系统说明提到,该锁内部被微改造,其机械转盘在转动到正确数字时,会对外部特定频率的声波产生极其微弱的、几乎不可察觉的共振。
“所以,关键不是听声音,而是‘看’共振?”林墨琢磨着,“需要一种设备,能实时监测锁具的微小振动,并将共振信号提取出来……同时,还要把广场舞音乐的频率和谐波分析结合起来……”
他眼睛一亮,想到了系统空间里吃灰的几件“整活道具”。很快,一个绝(sang)妙(xin)无(bing)比(kuang)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办公室”那边,技术团队正在紧急分析林墨直播预告可能蕴含的信息。
“广场舞……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群众文化活动,特点是节奏感强、参与度高、环境嘈杂。”李教授分析道,“bGm,背景音乐,是其核心元素。林墨这次的目标,难道是与声音、频率或者群体行为相关的技术?”
陈老沉吟道:“结合他之前的技术路径,从材料到水处理,这次突然转向声学或社会行为学,跨度有点大。但别忘了,他那个‘系统’的奖励包罗万象。通知相关领域的专家待命,特别是声学、信号处理,还有……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今晚直播,重点分析他使用的音乐、设备,以及可能试图展示的‘互动’效果。”
……
晚上八点,直播准时开始。
画面晃动,视角似乎是第一人称,镜头隐藏在林墨的衣领或者帽子上。他本人则穿着一身极其骚包的、自带LEd跑马灯的荧光绿运动服,头上还戴着一个造型夸张的、像外星触角一样的蓝牙耳机,混迹在市中心公园规模最大的一支广场舞队伍边缘。
“兄弟们!晚上好!看到我这身行头没?今天,咱就是这条gai最靓的仔,广场舞界冉冉升起的新星!”林墨压低声音,对着隐藏的麦克风说道,背景是震耳欲聋的《最炫民族风》改编版。
弹幕瞬间爆炸:
“卧槽!墨哥真来了!”
“这衣服……亮瞎我的钛合金狗眼!”
“主播你是如何做到如此自然地融入其中的?脸皮厚度是关键吗?”
“所以今天的活是……一起跳广场舞?”
“赌五毛,他绝对要整幺蛾子!”
林墨一边跟着人群笨拙地扭动,一边解释道:“今天咱们不玩物理化学了,玩点高雅的——音乐与信息安全!”
他掏出那个老式密码锁,展示给镜头:“看,这是一个古老的密码锁,四位数字。今天,我就要用广场舞的神曲,把它破解开!”
弹幕一片问号和“哈哈哈”。
“用音乐开锁?主播还没睡醒?”
“这要是能成,我直播倒立洗头!”
“建议主播去看看脑子。”
林墨不理会弹幕的嘲讽,神秘兮兮地指了指自己头上的“外星触角”耳机和手腕上一个看起来像超大号电子表的东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到没,这是我独家研发的‘脑波……啊不,是‘声波共振谐波分析仪’!这个耳机呢,也不是普通耳机,是‘高灵敏度微振动拾音器’!”
(“办公室”内,声学专家立刻瞪大了眼睛:“高灵敏度微振动拾音器?还有那个所谓的分析仪?快,记录所有设备的外观特征!分析其可能的技术原理!”)
“原理很简单!”林墨开始一本正经地胡诌,“不同的数字,当密码锁转盘转到正确位置时,内部的机械结构会对特定频率的声音产生微弱的共鸣!而广场舞音乐,尤其是那些节奏感强的曲子,包含了丰富的基频和谐波!我的分析仪,就能实时捕捉锁具的振动,并关联音乐频率,当监测到异常共振峰时,就提示我这个数字可能是正确的!”
他这番半真半假的解释,把真正的技术核心(特定频率共振)用夸张和沙雕的方式包装了起来。普通观众只觉得他在异想天开,但专业人士却捕捉到了关键信息。
“声波共振解锁?这并非完全不可能,但需要对锁具结构极其了解,并且声波的频率和强度必须精确控制。”一位信号处理专家分析道,“在嘈杂的广场舞环境下,用随机播放的音乐来实现,简直是天方夜谭!除非……他的设备拥有我们无法想象的背景噪音抑制和特征信号提取能力!”
直播中,林墨开始了他的操作。他先是装模作样地把那个“微振动拾音器”(触角耳机)小心翼翼地贴在密码锁的锁身上,然后操作手腕上的“分析仪”。
“好了,设备连接成功!现在,让我们邀请今晚的第一位助演嘉宾——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Remix版!”林墨说着,居然从背后掏出了一个便携式、但音量惊人的蓝牙音箱,熟练地连接到手机。
顿时,一股更加磅礴的电音混搭民族风席卷了整个广场一角,甚至暂时压过了主音箱的声音。周围的大妈们纷纷投来诧异的目光,但看到林墨那一身专业(搞笑)的装备和投入的舞姿,大多报以善意的笑声,甚至有几个大爷跟着他的节奏扭得更起劲了。
“音乐起!分析开始!”林墨一手举着音箱,一手握着密码锁,开始随着节奏转动第一个密码转盘。他手腕上的“分析仪”屏幕(其实是系统提供的伪装界面)开始快速滚动着频谱图和波形数据。
“频率扫描中……基频125hz,二次谐波250hz……锁体振动基线稳定……未发现异常共振……”林墨一边扭动,一边像模像样地“解读”着数据,同时将转盘从0转到9。
弹幕已经笑疯了:
“主播演技浮夸得我想报警!”
“这数据分析是现编的吧?”
“大妈:这小伙子跳得不错,就是手里拿个锁有点奇怪。”
“我宣布,本届奥斯卡最佳广场舞男主角颁给林墨!”
第一个数字转了一圈,毫无反应。林墨“沮丧”地叹了口气:“看来《月亮之上》的频率不对路子!换一首!《小苹果》动感版!”
音乐切换,更加魔性的节奏响起。林墨重复着之前的操作,转动第二个转盘。依然“毫无收获”。
接着是《酒醉的蝴蝶》、《伤不起》dJ版……林墨几乎把广场舞神曲排行榜唱了个遍,密码锁依旧纹丝不动。他的“分析仪”屏幕上偶尔会“突然”跳出一个峰值,林墨就会兴奋地大喊“有反应了!”,但随即峰值又消失,他只好“懊恼”地继续尝试。
这场面,在旁人看来,就是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小伙子,在广场舞队伍里,跟着音乐瞎扭,同时摆弄一把锁和一个奇怪的手表,嘴里还念念有词,活脱脱一个“沉浸式精神病患者”的现场表演。
就连“办公室”的一些年轻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捂嘴偷笑。
“清源”项目组临时调来的声学专家却眉头越皱越紧:“不对……虽然他的表演很滑稽,但你们发现没有,他切换音乐和转动密码盘的动作,似乎存在某种微弱的规律性?而且,他手腕上那个设备的屏幕显示,虽然大部分是伪装,但偶尔闪过的几个频谱片段,其分辨率和高频细节……不像是普通民用设备能实现的。”
陈老沉声道:“你的意思是,他可能真的在做什么?”
“不确定,但直觉告诉我,这场闹剧背后,有东西。”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次直播将以彻底的“翻车”告终时,林墨播放了一首相对“冷门”的曲子——某网络歌手改编的《荷塘月色》,旋律舒缓了许多,但加入了一些空灵的电音背景音。
“最后一首!不行就收工!”林墨“有气无力”地转动着最后一个密码盘。
当转盘转到数字“7”的时候,异变陡生!
他手腕上的“分析仪”屏幕,突然亮起了一个醒目的红色指示灯,并发出一阵轻微的、但被麦克风捕捉到的“滴滴”声!同时,直播画面的右下角,一个极其微小、几乎被忽略的窗口弹出,显示出一段快速滚动的代码和一行小字:【谐波序列匹配度95.7%,共振信号确认】。
“嗯?!”林墨猛地“愣住”,停止了扭动,紧紧盯着手表和密码锁。
弹幕也瞬间安静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声浪:
“卧槽?有情况?”
“红灯亮了!是不是蒙对了?”
“巧合吧?肯定是巧合!”
“快试试锁能不能打开!”
林墨深吸一口气,尝试性地一拉锁梁——“咔哒”一声清脆的响声,在喧闹的音乐背景下依然清晰可闻!
锁,开了!
整个直播间和“办公室”瞬间鸦雀无声,只剩下《荷塘月色》的旋律在回荡。
几秒钟后,弹幕彻底疯狂:
“!!!!!!!”
“开了?!真开了?!”
“用广场舞音乐开锁?!这科学吗?!”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直播!”
“刚才赌倒立洗头的兄弟呢?房间号发一下!”
“墨哥!你管这叫整活失败?你这他妈是魔法吧!”
林墨自己也露出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对着镜头张大了嘴巴:“啊?真……真开了?我就随便试试……这……这一定是运气!对,绝对是运气!”
但他眼神深处的那一丝狡黠,却被一直紧盯着他的陈老捕捉到了。
“不是运气。”陈老斩钉截铁地说,“回放!慢放最后那段画面!重点分析那个弹出的小窗口和声音信号!”
技术团队立刻行动。高清慢放显示,那个弹出窗口的代码片段虽然一闪而过,但经过图像增强和识别,其中包含了几行关键的算法逻辑,似乎与“频率特征提取”、“谐波相关性分析”以及“自适应阈值判断”有关。而那声“滴滴”,经过音频分析,并非来自锁具本身,而是来自林墨手腕上的设备,其声波特征与密码锁被打开的机械声波存在某种耦合关系。
“他做到了……”声学专家声音干涩,“在如此嘈杂的环境下,利用特定音乐旋律激发出的谐波,通过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微型传感和分析系统,捕捉到了机械锁芯的微小共振差异……这背后涉及的背景噪声抑制、微弱信号检测和实时模式识别技术,绝对是世界顶尖水平!甚至可能运用了某种……基于声学特征的物理层安全探测技术!”
李教授震惊道:“这意味着,他展示的不仅仅是一种‘开锁技巧’,而是一种全新的、利用环境声波作为探测媒介的无接触传感技术?这应用范围……”
陈老目光凝重:“远远不止开锁。无损检测、结构健康监测、甚至……窃听与反窃听领域,这都是颠覆性的思路!那个‘分析仪’和‘拾音器’,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直播画面里,林墨在短暂的“震惊”后,迅速恢复了沙雕本色,开始大肆“吹嘘”自己的“运气”和“设备灵敏度”。
“兄弟们看到了吧?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当然,主要还是我运气好,刚好那首《荷塘月色》的某个音,可能就跟这个锁的频率对上了!我这设备也就是灵敏度高了那么一点点,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哈!”
他越是轻描淡写,看在知情人眼里,就越是高深莫测。
“立刻成立一个临时分析小组,代号‘听风’。”陈老迅速下令,“重点研究林墨直播中透露出的声波探测技术原理。尤其是那个弹出窗口的代码片段,哪怕只有几行,也给我反复分析!同时,调查一下那首《荷塘月色》改编版的具体音频频谱!”
“是!”
下播后,林墨看着系统提示的【任务完成度92%】(因表演略显浮夸被扣分)和到账的奖励,满意地笑了。
【初级脑机接口编码优化算法(娱乐应用版)】的信息流入他的脑海。果然,这算法精妙异常,主要针对的是如何将复杂的神经信号更高效、更舒适地编码传输,适用于游戏、虚拟社交等场景,但底层逻辑同样可以应用于更严肃的领域。
“声波谐波破解密码,只是个引子。”林墨自言自语,“下次,或许可以‘不小心’展示一下,如何用‘脑波’控制音箱播放特定的频率……顺便把脑机接口的概念带出来。”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这场看似荒诞绝伦的广场舞直播,已经在声学探测和信号处理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更不知道,某个境外情报机构的技术分析部门,在反复观看了直播录屏后,负责人气得砸了杯子。
“用广场舞音乐开锁?这简直是对我们情报工作的侮辱!但……这技术如果是真的……立刻给我分析那段音乐!分析那个锁的型号!不惜一切代价,搞清楚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城市的另一个角落,那支广场舞队的领队大妈,正在跟老姐妹津津乐道:“今天有个穿得跟萤火虫似的小伙子,跳得可带劲了!还拿着个锁跟着音乐转,怪有意思的……”
整活主播的日常,就是如此朴实无华,且……总能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掀起技术的波澜。广场舞的旋律,或许从此在有些人耳中,将不再仅仅是旋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