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的雨,说来就来,又急又密,像是要把整个南郊大营都吞进无边的黑暗里。
雨点砸在牛棚的茅草顶上,噼啪作响,棚内却安静得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混着湿布贴肤的黏腻与汗酸的气息——那气息浓烈得几乎有了重量,沉甸甸地压在胸口,每一次吸气都像吞下一口腐土与铁锈交织的浊气。
百名壮汉挤在污浊的空气中,身上的粗布衣衫湿漉漉地贴着皮肤,寒意顺着脊背爬升,如蛇游走;指尖触到肘部时,能感到一层细密的鸡皮疙瘩,那是冷与紧张共同催生的战栗。
可他们的眼神却不似避雨农夫那般惶恐,反而像狼群盯住猎物时一般幽亮、冰冷,在昏黄油灯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为首的曹英站在一盏摇曳的油灯下,火光在他脸上投下跳动的阴影,映出刀刻般的皱纹——每一道沟壑都像是被岁月与仇恨凿出来的。
他一言不发,伸手抓住自己身上那件破烂的棉袄,只听“刺啦”一声,夹层被蛮横撕开——一抹寒光骤然迸现,划破了潮湿空气中的沉闷。
那是一柄完整的环首刀,刀身狭长,刃口泛着青冷的光泽,仿佛能割裂夜色。
指尖抚过刀脊,传来金属特有的凉意与细微的磨砂感,那是常年擦拭留下的痕迹;刀柄缠着浸过桐油的麻绳,握在手中稳如磐石,掌心甚至能感受到绳结凸起的棱角,粗糙却令人安心。
“今日起,你们不再是农夫。”曹英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每个人的心上,震得耳膜微颤,连胸腔都随之共鸣。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将环首刀插进身旁草料堆中,干枯的稻秆发出窸窣断裂声,几粒尘屑簌簌落下,沾在一名汉子裸露的手背上,痒得他几乎要抬手去拂——但他没有动。
随即转身,从角落拖出几个沉重的麻袋。
解开袋口,里面并非粮食,而是一件件精心伪装的兵器——
锋利的犁头被拆下,焊接到硬木杆上,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挥动时带起低沉的破风声,如同野兽低吼;平日挑担的扁担掰开夹板,露出内藏的牛皮臂盾,表面粗糙却坚韧,拍在掌心发出闷响,像擂鼓前的一记试音;最令人惊异的是那些粗布外袍,掀开内衬,密密缝着一片片鞣制过的硬皮甲,触手坚硬如鳞,穿在身上却灵活自如,关节弯曲时皮革摩擦发出极轻的“沙沙”声,宛如毒蛇游行于枯叶之上。
众人眼中爆发出炽热光芒,默默上前,依序领取装备。
有人摩挲着新得的短戟,指腹划过刃口,感受到一丝锐利的刺痛,血珠悄然渗出,滴落在泥地上,无声无息;有人将臂盾套上小臂,皮革紧绷的触感带来奇异的安全感,仿佛终于找回了失落多年的骨血。
整个过程没有一句言语,只有金属轻碰的叮当、布帛摩擦的窸窣、脚步踏地的闷响,在雨幕中织成一张无声的网,笼罩着这片即将沸腾的土地。
曹英最后从怀中掏出一把铜牌,每一枚都沉甸甸的,边缘打磨光滑,贴在掌心冰凉刺骨,仿佛刚从深井中捞出。
上面刻着独一无二的编号,字迹深陷,仿佛铭刻着命运。
“戴上它,贴身放好。”他低声命令道,“宫里的声音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
这些铜牌,正是整个计划中最精妙的一环,能够与宫中传来的“地音谱”产生细微共鸣,将复杂的指令转化为掌心可感的节拍。
此刻的南郊大营,并非毫无防备。
大营主将冯彧虽被这支“助耕农夫”的伪装所蒙蔽,但他生性多疑,依旧在四周悄悄安插了十二名夜巡暗哨。
这些人如鬼魅般潜伏于暗处,每两个时辰轮换一次,专盯任何风吹草动。
然而,冯彧千算万算,没算到人心。
他不知道,老陶——那个平日里最不起眼、负责采买的老伙夫,早已用数年时间,买通其中三名暗哨。
这三人,皆是沙场退下的老兵,在最落魄之际,是皇家义仓的救济粮让他们活了下来。
对他们而言,忠于那位设立义仓的少年天子,远比忠于一个多疑的主将更重要。
第五次轮岗的梆子声刚刚响起,一名被买通的暗哨便连滚带爬地冲向岗哨汇合点,声音凄厉嘶喊:“东渠塌方了!水要淹过来了!快去人啊!”暴雨如注,渠水暴涨,这是再合理不过的借口。
其余不明就里的暗哨闻言大惊,立刻被引着朝相反方向奔去。
就在这短短一炷香的空隙,一道致命的口子被撕开。
曹英如猎豹般率领死士,借雨幕掩护,悄无声息地潜行至军械库侧墙。
这里早已做好标记,几名死士迅速取出陶罐,倾出一股刺鼻的酸液顺砖缝而下。
雨水冲刷中,灰白色泥屑簌簌剥落——那是经年累月腐蚀的结果。
他们不发一言,用特制短刃撬开松动的砖石,一个预先埋藏的地洞赫然出现,内里整齐码放着火油罐与竹筒爆裂雷,罐体外裹蜂蜡,密封严实,隔绝湿气——指尖轻触罐壁,能感到一层温润的蜡质,仿佛封存着某种沉睡的暴怒。
——就在洪水奔腾而出的瞬间,千里之外的洛阳太极殿内,一支音叉正轻轻敲击在最长的铜管之上。
“咚、咚咚、咚咚咚……”
那不是乐曲,而是一段蛰伏已久的密语。
角落的小宦官屏息凝神,手指飞快在竹简上划下节拍:“《风起云涌》,初章动。”他低声禀报:“启奏陛下,三更三点,渠开。”
年少的皇帝曹髦缓缓睁开双眼,赤足踏过冰冷青砖,走向窗畔。
他手中握着一支熄灭的熏香,轻轻重新点燃。
青烟袅袅升起,在微风中竟凝聚成一道笔直的细线,直刺苍穹——百年前《天工律》所载的“破晓之讯”,今夜重现人间。
数十里外,宗庙地窖中,三百名少年同时抬起了头。
他们看不见烟,却仿佛听见了命运的召唤。
刀已出鞘,甲已在身,年轻的脸上没有畏惧,只有即将奔赴使命的决绝。
牛棚内,曹英腰间的铜牌嗡鸣不止。
他掐指疾算,瞳孔骤缩。
“目标:宫门宿卫交接之时。”他拔出环首刀,在泥地上狠狠一划——一条曲折的线,如毒蛇般直指皇城西华门。
五更将至,持续了半夜的暴雨终于有了停歇的迹象。
西苑的角楼上,曹髦独自伫立,手中握着一支早已熄灭的熏香。
他缓缓将其重新点燃,这一次,升腾起的青烟不再像往常那样盘旋成字,而是在微风中凝聚成一道笔直的细线,如同一柄无形的利剑,直刺苍穹。
寅时三刻,雨声已歇。
西华门外的护城河,水面因方才的急雨而微微上涨,倒映着天际残存的几点疏星。
夜,比之前任何一个时刻都要深沉,也都要寂静,静得仿佛能听见远处宫墙上,更夫敲响梆子的回音,以及……水面下某些不同寻常的暗流涌动。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