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首页 >> 看故事悟人生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乾憨婿醉枕江山地球毁灭32亿次密战无痕职场沉浮录医统江山汉末天子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五代梦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1章 沙子里藏着的善心:和珅那碗救了万人的糙米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隆四十三年的夏天,华北平原像被老天爷扔进了火炉。

从春末到夏至,三个多月没掉过一滴像样的雨。先是田埂裂开手指头宽的缝,接着是麦苗卷成枯黄的细针,最后连井里的水都见了底,木桶吊下去能听见哐当撞石头的脆响。

河北沧州城外的官道上,王老汉背着七岁的孙女丫蛋,一步一挪地往前蹭。丫蛋的小脸瘦得只剩一双大眼睛,眼窝陷得像两个小泥坑,嘴里不停念叨:爷爷,我饿......王老汉喉结滚了滚,把最后半块糠饼子塞给孙女,自己咽了口带血丝的唾沫——他的嘴唇早就干裂得像老树皮,刚才咳的时候震破了皮。

这样的队伍,从南到北望不到头。有挑着破筐的妇人,筐里躺着气息奄奄的婴儿;有拄着木杖的老人,走三步就得扶着墙喘口气;还有些半大的孩子,跟在马车后面捡洒出来的谷粒,哪怕混着马粪也往嘴里塞。

听说了吗?朝廷在德州设了粥棚!

真的假的?别又是哄人的吧?

千真万确!我表舅从那边逃过来,说官府天天熬粥,管够!

消息像长了翅膀,顺着逃难的人群飞。王老汉眼睛亮了亮,拽着丫蛋拐了个方向,朝着德州的方向挪得更快了。他不知道,此刻德州城里的州衙大堂,正吵得像翻了锅。

德州知府李大人把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可底下的官员们还是吵成一团。

不行!再这么放粮,不出三天粮仓就得空!军需官张大人急得满脸通红,手里的账本翻得哗哗响,昨天领粥的有两千人,今天就涨到三千五!哪来这么多灾民?

那怎么办?总不能把人往外赶吧?通判刘大人捻着山羊胡叹气,昨天我去粥棚看,有个老太太抱着孙子哭,说家里人都饿死了,就剩这根独苗......

哭的不一定都是真的!兵备道周大人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我亲眼看见,有几个壮汉领了粥,转身就倒进路边的瓦罐里,看着面生得很,不像本地口音!

确实邪门。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不算少,可架不住领粮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穿着破衣烂衫,却面色红润;有的人手里拿着粗瓷碗,指甲缝里连点泥都没有;更有甚者,领了粥转身就卖给路边的贩子——饥荒年月,一碗稀粥能换半个铜板呢。

李知府头疼得直揉太阳穴。放粮吧,粮食撑不了几天,真灾民来了就得饿死;不放吧,外面黑压压的人群堵着城门,哭喊声能掀翻屋顶,要是闹出民变,他这乌纱帽怕是保不住。

正吵得不可开交,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接着是随从的吆喝:和大人到——

满屋子的官儿都住了嘴。谁不知道和珅?当今圣上跟前的红人,会办事,但也会搂钱,朝堂上骂他的人能从太和殿排到永定门。可这会儿他来德州,是福是祸?

和珅掀着轿帘下来时,官儿们都看呆了。这人穿得倒是朴素,一件半旧的藏青长衫,脚上的靴子沾了不少泥,可那双眼睛亮得惊人,扫过人群时,像带着钩子。

都别站着了,和珅摆摆手,声音不高却透着股劲儿,带我去粥棚看看。

粥棚设在城门口的空地上,三十几口大铁锅并排架着,柴火噼啪地烧,锅里的稀粥冒着微弱的热气——说是粥,其实更像米汤,能照见人影儿。锅边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吵吵嚷嚷地往前挤,有哭的有骂的,还有人举着碗往别人头上敲。

一个戴着小帽的年轻人挤到前面,接过盛粥的木勺,转身就往旁边的巷子溜。和珅眼尖,快步跟了上去。转过墙角,正看见年轻人把粥倒进一个瓦罐,旁边还站着个穿绸缎的汉子,递给他两个铜板。

这粥不错啊,和珅突然开口,吓得那年轻人手一抖,瓦罐摔在地上,比你家灶上炖的燕窝稀点,倒也能填肚子。

年轻人脸煞白,跪了下来。那绸缎汉子想跑,被和珅的随从一把按住。

回到州衙,和珅听完李知府的诉苦,没急着说话,反而问:昨天的粥,一碗里能捞起几粒米?

李知府愣了愣:大概......十几粒?

今天呢?

实在没办法,减到七八粒了......

和珅笑了,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往桌上一倒,滚出些黄澄澄的沙子。这玩意儿,德州城外有的是吧?

官儿们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接话。

明天熬粥,和珅用手指拨弄着沙子,慢悠悠地说,每锅掺一把这个。

什么?!李知府差点跳起来,和大人,那可是救命的粥啊!掺沙子怎么喝?

就是啊!张大人也急了,传出去,说朝廷用沙子糊弄灾民,这......

和珅没理会他们的嚷嚷,走到窗边,指着外面黑压压的人群:你们看,那些举着空碗直哭的,是真饿;那些挤在前头还东张西望的,未必是真饿。真饿的人,别说有沙子,就是有石子,他也能闭着眼咽下去;不饿的人,闻着味儿就嫌糙。

他转过身,拿起一粒沙子:这沙子不是坏良心,是筛子。筛掉那些占便宜的,剩下的,才能多分几粒米。

官儿们还是觉得悬。把沙子放进救命粥里,这要是被言官参一本,谁顶得住?可和珅拍了拍胸脯:出了事,我担着。

第二天一早,粥棚里的气氛有点怪。

烧火的伙夫手哆嗦着,往滚开的米粥里撒沙子,每撒一把,都要闭着眼默念几句。排队的人也看出不对了,粥的颜色发暗,表面还浮着些黄粒粒。

这啥啊?一个壮汉挤到前面,指着锅里的沙子嚷嚷,你们当官的就给我们吃这个?

盛粥的衙役刚想解释,和珅从后面走了过来,拿起一个粗瓷碗,盛了半碗粥,吹了吹,呼噜呼噜喝了两大口,沙子硌得牙床有点疼,他却咂咂嘴:有点糙,但是管饱。

那壮汉愣住了。旁边有人小声嘀咕: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

可还是有人不干。刚才嚷嚷的壮汉把碗一摔:我才不喝这猪食!转身就走。跟着他走的还有十几个,大多是身强力壮的,走路不晃,眼神也不发直。

王老汉抱着丫蛋排在后面,看着前面的动静,心里直打鼓。轮到他时,他颤巍巍地递过破碗,接过来才发现粥里真有沙子。丫蛋凑过来想喝,王老汉赶紧吹了吹,用筷子把大点儿的沙子挑出去,可小沙粒挑不干净。

爷爷,有沙子......丫蛋皱着眉。

乖,闭着眼咽,王老汉摸了摸孙女的头,自己先喝了一大口。沙子磨得嗓子有点疼,可温热的米汤滑进肚子里,那股踏实劲儿,比什么都强。他把碗底最后一点粥给了丫蛋,看着孙女小口小口地咽,眼眶突然热了——这是孩子三天来第一顿正经吃食。

到了下午,粥棚前的队伍明显短了。

昨天那些吵吵嚷嚷的少了,剩下的多是老弱妇孺,一个个面黄肌瘦,接过粥碗就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别说挑沙子,连碗边的粥渣都用舌头舔得干干净净。

管账的小吏跑过来报喜:大人!今天领粥的才一千二百人,比昨天少了一半还多!剩下的粮食,够再撑五天了!

李知府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五味杂陈。他刚才看见一个瞎眼的老婆婆,把粥碗端到鼻子前闻了闻,然后仰着头往下灌,嘴角沾着沙子也不在乎,喝完还对着粥棚的方向磕了个响头。

和大人,您这招......李知府搓着手,不知道该夸还是该叹。

和珅没说话,只是盯着那些喝粥的人。有个男人把自己碗里的粥倒给怀里的孩子,自己舔着空碗发呆;有个小姑娘把捡来的野菜撕碎了放进粥里,搅和着一起吃;还有个老头,喝完粥把碗翻过来,用手指刮着内壁,刮下来的一点点米渣都要放进嘴里。

你看,和珅突然开口,他们不是不嫌弃沙子,是饿到没资格嫌弃。

接下来的半个月,德州城的粥棚天天熬着带沙子的粥。

奇怪的是,骂声越来越少,感谢声越来越多。因为粥里的米粒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原来能照见人影的米汤,现在稠得能挂住筷子。那些真正的灾民,每天能喝上两碗,虽然还是饿,但至少不会像路边的野草一样,说枯就枯了。

王老汉靠着这两碗糙米粥,硬是带着丫蛋撑到了秋收。后来他才知道,那些天从南方调运的救济粮陆陆续续到了,先是玉米,再是高粱,最后连新收的小米都运来了。开仓放粮那天,王老汉领着丫蛋排在最前面,领到的小米黄澄澄的,一点沙子都没有。他捧着小米,突然朝着京城的方向跪了下去——他不知道和珅是谁,只知道是那个让粥里掺沙子的官儿,让他爷孙俩活了下来。

这事后来传到了京城,朝堂上果然炸了锅。

御史们弹劾和珅,说他用沙子侮辱灾民,有损朝廷体面。乾隆皇帝把奏折扔给和珅,笑着问:你这法子,够损的啊。

和珅趴在地上,不卑不亢地回话:万岁爷,灾民要的是活命,不是体面。掺沙子的粥不好喝,可总比没粥喝强;骂声难听,可总比听不见哭声强。

乾隆没治他的罪,反而赏了他一对玉如意。但这事也没大肆宣扬,毕竟堂堂朝廷赈灾,用沙子筛人,说出去总不那么好听。

很多年后,和珅成了历史书里那个贪得无厌的大奸臣,抄家时搜出的金银珠宝能堆满半个国库。人们骂他贪婪,骂他奸诈,骂他祸国殃民,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乾隆四十三年的德州城,他那碗掺了沙子的糙米粥,实实在在救了上万条人命。

就像王老汉到死都记得,那年夏天,一碗带着沙子的热粥滑进肚子里,那种踏实又有点疼的感觉。他总跟村里人说:那个官儿,是个好人,就是心眼儿多了点。

其实啊,这世上的人和事,就像那碗糙米粥。

你不能只看见沙子,就忘了里面的米粒;也不能只盯着米粒,就假装沙子不存在。和珅贪财是真的,可他在德州救了人,也是真的。

行善这事儿,从来都不是揣着一颗好心就能成的。有时候得有点坏心眼,有点糙办法,才能让那点善心,真正落到该落的地方。就像德州城那碗掺沙的粥,沙子硌了嗓子,却暖了心窝子,救了性命。

后来丫蛋长大了,嫁给了邻村的庄稼汉,生了三个娃。她总跟孩子们讲起那年的饥荒,讲起那碗带着沙子的粥。你们爷爷说,丫蛋摸着孙子的头,眼神很亮,能让你活着的,有时候不是最甜的糖,是有点硌牙的糙米饭。

这道理,怕是和珅自己都未必想那么透。他或许只是觉得那是个解决问题的法子,却没想到,一碗掺了沙子的粥,会在那么多人的心里,埋下一颗懂得感恩的种子。

而那些种子,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想起那个夏天,想起那碗有点疼又有点暖的粥,就会在心底悄悄发个芽——原来善恶这东西,从来都不是黑是黑、白是白,有时候它们就像粥里的米粒和沙子,混在一起,却各自藏着自己的用处。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看故事悟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最强纨绔团宠娇娇成了偏执殿下的心药至尊仙帝诸界之深渊恶魔赛尔号之星河战役重生之我为书狂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阴阳轮回:阎王,别撩我带可爱徒弟重振宗门原神:逆徒,连师姐也不放过假如被清冷美少女盯上星火事物所三国之龙战八方诸道学宫霸魏美人尸香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噬灭剑神茅山鬼道
经典收藏重燃1990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暴君总想生三胎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从死囚到统帅大唐钓鱼人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要凉,我爹是太子!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天才宝宝,神医娘亲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汉室可兴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我于历史中长生亮剑小透明诸君,且听剑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冰山王爷的搞笑妃
最近更新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开局迎娶双胞胎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老子今朝,点检形骸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我统一了战国赘婿掌心娇从流民到燕云王大明基建录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