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首页 >> 看故事悟人生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猛卒大夏第一假太监堡宗别闹主宰江山绝世天妃惹不得我是正统我怕谁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资本大唐霸魏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17章 陶钵与草鞋里的真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元前531年的初夏,舍卫城的晨雾还没散尽。

牛市口的老槐树刚抖落最后一滴露水,就见只园精舍的方向走来个身影。赭红色的袈裟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边角磨出了细密的毛边,却洗得发亮。那人左手托着只粗陶钵,右手轻轻护着钵沿,赤着脚踩在微凉的石板路上,步子不快,鞋上沾着的草屑一路簌簌往下掉。

是佛陀。卖胡饼的阿婆眯眼瞅了瞅,赶紧从竹篮里拣了块刚出炉的麦饼,用桐叶裹好。她记得这怪人——明明有上千弟子围着,却总自己扛着事儿。

一、晨光里的袈裟

那时的舍卫城,就像个沸腾的陶罐。东边的集市刚支起布幡,西边的铁匠铺已敲得火星四溅,穿粗麻衣的农夫扛着锄头往城外赶,戴玉簪的商人正对着账册拨弄算珠。在这人声鼎沸里,佛陀的脚步声显得格外轻。

他走得极稳。袈裟的下摆扫过石板缝里的青苔,带起几星绿意;托钵的手腕不晃,陶钵里昨天剩下的半盏清水,连个涟漪都没起。路过染坊时,掌柜的正把一匹绛色绸缎往竹竿上晾,见了他,慌忙要屈膝行礼。

莫慌,佛陀抬手按住他的胳膊,掌心的温度混着泥土气,忙着呢?

染坊掌柜愣了愣。他见过太多教派的首领,要么被弟子前呼后拥,要么端着架子等着人供奉。可眼前这位,眼尾的皱纹里盛着晨光,说话时像邻家大叔唠嗑,倒让他忘了该说啥,只把刚染好的蓝布往旁边挪了挪,给佛陀让出路来。

次第走,次第得。佛陀经过时轻声说。这是他总挂在嘴边的话,阿难跟在后面听了三年,这会儿正背着装袈裟的布袋,悄悄数着师父走过的门牌号。从东门到西街,总共一百二十八户,师父每天都按这个数走,从不跳过哪家,也从不格外多待。

二、饭钵里的春秋

第三十七户是个瞎眼阿婆。她总坐在门槛上,怀里揣着个粗瓷碗,听见脚步声就摸出块糙米饼。那饼子硬得能硌出牙,是她用捡来的麦穗自己磨的。

是悉达多吧?阿婆把饼子往佛陀手里塞,今天的没掺沙子。

佛陀接过来,双手捧着递到钵里,指尖轻轻碰了碰阿婆的手背。昨天的饼,我嚼着香呢。他说的是实话。前儿阿婆的饼里混着细沙,他就着清水慢慢嚼,竟品出几分大地的实在气。

阿难在后面瞅着,心里直打鼓。前几天有个富商提着金盘来,里头盛着蜜饯、酥酪,还有镶银边的碗,说要单独供养佛陀。佛陀笑着摆手:你家的甜,阿婆家的香,都得尝尝才周全。

那会儿阿难不懂。师父明明是觉悟者,弟子里有国王,有富商,随便招呼一声,山珍海味能堆成山,何苦每天走得脚底板发烫,就为了这一口粗茶淡饭?

直到那天走到铁匠铺。铁匠黝黑的胳膊抡着大锤,见了佛陀,把刚出炉的热馒头往怀里一揣,烫得直跺脚。等我打完这把犁,他喘着气喊,馒头给您留着!

佛陀就站在铁匠铺门口等。火星子溅到袈裟上,烧出个小米粒大的洞,他也没动。等铁匠举着还冒热气的馒头跑出来,佛陀接过时,那洞眼正对着阳光,像个会发光的星子。

您咋不找个凉快地儿歇着?铁匠挠着头问。

你挥锤时,心在犁上;我等你时,心在你这儿。佛陀把馒头掰了半块递给铁匠,一起吃才香。

那天晚上,阿难躺在草垫上翻来覆去。他想起师父说的——就像农人得耕地才能有收成,人心也得有地方种善因。富商的金盘是善,阿婆的糙米饼也是善,要是师父只接金盘,那瞎眼阿婆、抡大锤的铁匠,心里的善苗往哪儿种呢?

三、洗脚盆里的月亮

回到只园精舍时,日头刚过中天。佛陀把钵放在石桌上,阿难赶紧递过粗布巾。他看着师父把各家的吃食倒在陶碗里:糙米饼、热馒头、半块咸菜、几颗青豆,还有那硬得硌牙的糙米饼,混在一起竟像幅五彩的画。

来,分着吃。佛陀把碗推给周围的弟子。有新入门的沙弥皱眉头,嫌那饼子硬,阿难就偷偷用自己的粥泡软了给他。佛陀看在眼里,也不说啥,只把自己碗里的硬饼子嚼得咯吱响。

饭吃完,佛陀从墙角拖出个木盆,阿难赶紧去打水。井水刚从井里提上来,带着点凉意,佛陀把脚放进去,脚趾蜷了蜷,像孩子似的。他总说脚是走正道的,得好好伺候。

有回迦叶路过,见佛陀自己洗脚,惊得手里的经卷都掉了。弟子来!他慌忙要跪下,却被佛陀按住。你的手要抄经,我的脚自己洗得动。佛陀笑着拧干布巾,一下下擦着脚踝,你看这脚底板,茧子厚吧?都是走出来的道。

迦叶后来跟人说,那天见佛陀洗脚,比听十部经还明白。原来大道不在金殿上,不在经卷里,就在这一盆水里,在擦脚的布巾上,在每个自己动手的时刻里。

擦完脚,佛陀就坐在菩提树下的草垫上。那草垫还是春天时,几个村姑编了送来的,边缘都磨毛了。他盘腿坐下,腰背挺得笔直,却又松快得像棵自在的树。弟子们围过来,有的揉着脚,有的补着袈裟,谁有疑问就问,他总能从刚吃的饭、刚洗的脚里,说出些让人心里亮堂的话。

四、寻常里的真章

有个年轻比丘刚来那会儿,总觉得师父太。别家教派的领袖,讲法时要搭高台,要燃香烛,要弟子们跪着听。可佛陀呢?有时在田埂上就开讲,身边可能有放牛娃蹭听;有时正缝补袈裟,针还在布上,就解答起弟子的疑惑。

师父,您就不能像个觉悟者的样子吗?那天趁佛陀补完袈裟,年轻比丘忍不住问。

佛陀把针线放进竹篮,抬头看他。远处的稻田里,农夫正弯腰插秧,一行行插得笔直。你看那农夫,佛陀指着说,他弯腰时,是在种稻;直腰时,是在喘气。哪样不是种稻的本分?

比丘没说话。佛陀拿起他刚补好的袈裟,那补丁是用不同颜色的碎布拼的,像朵杂色的花。你觉得觉悟者该是啥样?佛陀抖了抖袈裟,是不吃饭?还是不洗脚?

我......比丘脸红了。他想起前几天见的那位婆罗门祭司,出门要坐大象,吃饭要八个人伺候,可讲起经来,却总说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

穿衣吃饭,就是修行;起卧行止,皆是道场。佛陀把袈裟叠好,你觉得我普通,是因为我本来就跟大家一样。不一样的,是心里那点不慌不忙。

这话让比丘记了一辈子。后来他到了中国,见着孔夫子的弟子们说夫子食不言,寝不语,忽然就笑了。原来隔着万水千山,两位圣人都在说同一个理:最了不起的智慧,从来都藏在最寻常的日子里。

五、千百年的回响

那天傍晚,阿难整理师父的袈裟,发现白天铁匠铺烫的那个小洞,被人用同色的线补好了。他知道是哪个弟子干的,却不说破。就像师父总说的,善念就像草籽,不用喊,自己会发芽。

现在的舍卫城早变了模样,石板路换成了水泥地,可总有人在东门到西街的路上慢慢走。有卖菜的阿婆,有扫街的大叔,有背着书包的学生,他们未必知道两千多年前有位佛陀曾在这里次第乞食,却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认真走每一步,认真吃每口饭,认真对待眼前的人。

有人说这是平庸,可你瞧那清晨的阳光,不就是一缕一缕照进来的?那田里的稻子,不就是一棵一棵长起来的?佛陀早就把道理藏进了饭钵里,藏进了洗脚水里,藏进了每个自己动手的寻常时刻里。

所以啊,别总想着找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你早上起来叠的被子,上班路上给人让的路,吃饭时慢慢嚼的那口菜,都是道。就像当年佛陀手里的陶钵,装过粗饼,也盛过甜粥,却始终稳稳当当,因为他知道——

平常心,就是最稳的道;寻常事,藏着最真的理。

(完)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看故事悟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夏王侯落河三千星极品仙帝归来报告夫人,纪少又来要名分了法师乔安我在致命游戏里当透明万古神帝张若尘替嫁后,我成了失明太子的白月光至尊仙帝重生之青云直上三国之龙战八方大秦:新世纪万古神话星火事物所我带可爱徒弟重振宗门莲花楼:十年生死不思量盖世战神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史上第一祖师爷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
经典收藏大唐钓鱼人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万历极度叛逆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我于历史中长生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世子好凶冰山王爷的搞笑妃闺秀之媚骨生香来!给各朝上科技红楼第一宗师贞观钱王三国:破梦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万界临时工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
最近更新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汉阙孤臣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从流民到燕云王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老子今朝,点检形骸赘婿掌心娇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看故事悟人生我在明朝修铁路南诏残魂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