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首页 >> 看故事悟人生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仓库到大明玄武裂天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锋戈之风起云涌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万千世界许愿系统神级英雄大乾憨婿职场沉浮录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3章 彭泽县衙的那声叹:陶渊明掷印辞官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东晋义熙元年的秋风,裹着浔阳郡的稻花香,卷进了彭泽县衙的青瓦缝里。四十一岁的陶渊明正坐在案前,就着窗棂漏进来的碎光,翻看县里的户籍册。他指尖划过“陶潜”两个字——这是他在官牒上的名字,可私下里,总爱自号“五柳先生”。案头摆着一碗刚沏好的菊花茶,水汽氤氲中,他想起三个月前,朋友王弘骑着毛驴来柴桑老家劝他出山时说的话:“潜兄,如今乱世,你空有一身才学,总躲在乡下种菊花,难道就甘心?”

那时他正蹲在园子里侍弄新栽的五柳树,闻言直起腰,指了指枝头挂着的露珠:“不甘心的事多了,可若为了混口饭吃,就得对着那些歪脖子树弯腰,倒不如守着这几棵柳树自在。”王弘却拽着他的袖子不放:“彭泽县令空缺,离你家近,官阶虽小,却能实实在在为百姓办点事。再说,五斗米的俸禄,也够你养活老母亲和孩子们了。”

这话戳中了陶渊明的软肋。他出身官宦世家,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名将,官至大司马,可到了他这一辈,家道早已中落。年轻时他满心想“大济于苍生”,背着行囊游历四方,亲眼见惯了永嘉之乱后,中原大地饿殍遍野,权贵们却在江南的温柔乡里醉生梦死。他曾在荆州刺史桓玄幕下做过事,可看着桓玄私藏兵器、图谋篡位,他连夜卷了铺盖就走,临走前在账本上写下“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八个字,气得桓玄摔了茶碗。后来又在刘裕手下做过镇军参军,可那位后来的宋武帝,眼里只有地盘和兵权,哪里听得进他“轻徭薄赋”的建议?没半年,他又辞了官。

这一次,王弘说的“为百姓办事”,像颗石子投进了他心里。他想起老家那些佃户,去年遭了水灾,交不上租子被地主赶出门,哭着来求他写状纸,他却只能握着笔,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没有官职在身,空有一身笔墨,顶个屁用?思来想去,他终究还是点头了:“好,那我就去彭泽县走一遭。”

到任那天,陶渊明没坐官府的马车,自己挑着一担行李,一头是几件打了补丁的布衣,一头是《左传》《离骚》和他常弹的那张无弦琴,沿着赣江大堤慢慢走。彭泽县的百姓早听说新县令要来,都挤在城门口看,见来的是个穿着粗布长衫、脚蹬麻鞋的汉子,身后连个随从都没有,都愣了:“这就是县令大人?”有人赶紧跑去告诉县丞,县丞慌慌张张地带着衙役们捧着官服官帽来接,陶渊明却摆了摆手:“先不急着换装,带我去看看县里的粮仓和农田。”

接下来的八十多天,彭泽县的百姓渐渐摸清了这位新县令的脾气。他不喜欢穿官服,常披着件旧葛衣在田里转,看见老农插秧,会撸起袖子帮着插两把;看见佃户被地主欺负,会把人叫到县衙,拿着《晋律》一条一条地讲,直到地主低头认错。县衙里的衙役们也习惯了,每天早上来上班,总能看见县令大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就着晨光啃馒头,旁边放着一壶粗茶。有次县丞偷偷跟他说:“大人,您好歹是一县之主,总这么朴素,难免被上面来的人看轻。”陶渊明嚼着馒头笑:“看轻就看轻,我是来当县令的,不是来当戏子的,穿得再光鲜,不能帮百姓办事,有啥用?”

可官场的规矩,终究像一张无形的网,慢慢向他收紧。这年十月,浔阳郡派了个督邮来彭泽县巡查。督邮是郡里派来的官,专门负责监察各县官员,虽说官阶不算高,可手里握着官员的考评权,哪个县令敢不巴结?那天早上,陶渊明刚在田里看完晚稻的长势,回到县衙,就见县丞慌里慌张地跑进来,手里捧着一套崭新的官服:“大人,督邮大人已经到城外了!您快换上这身衣服,带着我们去城门口迎接,记得要恭恭敬敬的,腰弯得低一点,话说得甜一点,可别惹督邮大人不高兴!”

陶渊明看着那套绣着锦纹的官服,眉头慢慢皱了起来。他想起前几年在桓玄手下做事时,每次州里派官员来巡查,桓玄都要带着手下们站在城门外等上半个时辰,见到巡查官的马车,所有人都要跪下来磕头,嘴里喊着“下官恭迎大人”。那时他就站在人群里,膝盖像灌了铅一样沉,怎么也弯不下去。此刻县丞的话,像根针似的扎在他心上,他伸手拿起那套官服,指尖触到冰凉的锦缎,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督邮来巡查,公事公办就是了,为何要穿成这样去迎接?”陶渊明把官服放在案上,声音平静得像赣江的水。县丞急得直跺脚:“大人,您这是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啊!这督邮大人是郡太守的小舅子,最爱摆架子,要是迎接慢了、礼数不到位,他回去在太守面前说您一句坏话,您这县令的乌纱帽可就保不住了!”

陶渊明端起案头的菊花茶喝了一口,茶水已经凉了,像他此刻的心情。他想起自己这四十一年的日子,想起年轻时在庐山脚下读书,老师曾跟他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那时他以为,“弘毅”就是要做大官、办大事,可如今才明白,有些“弘毅”,是就算饿着肚子,也不能弯下腰。他想起家里的老母亲,想起孩子们盼着他拿回俸禄买米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可再想想那些被督邮欺压的百姓,想想自己当初来彭泽县时说的“为百姓办事”,那点犹豫,又像晨雾一样散了。

他慢慢站起身,走到案前,拿起那枚用铜铸成的县令印信。印信沉甸甸的,上面刻着“彭泽县令印”五个字,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到心里。他想起这八十多天里,自己在县衙的墙上写下的“政者,正也”,想起百姓们看见他时眼里的信任,嘴角慢慢牵起一抹笑,又很快沉了下去,变成一声长长的叹息——那声叹,从他的胸腔里滚出来,带着四十一年的委屈、不甘和倔强,撞在县衙的墙壁上,又弹回来,落在案头的《离骚》上。

“我陶渊明,”他看着县丞,声音不高,却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扎在地上,“不愿为了这五斗米的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他把那枚铜印“啪”地拍在案上,印信与木案相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响,惊得窗外的麻雀扑棱棱地飞了起来。

县丞吓得脸都白了:“大人,您可别冲动啊!辞了官,您一家老小怎么活?”陶渊明弯腰拿起自己的布包袱,把《左传》《离骚》和无弦琴塞进去,回头笑了笑:“活法有很多种,饿不死人的。以前在老家种菊花,能活;现在辞了官,回去种庄稼,照样能活。总比戴着这顶乌纱帽,天天对着那些歪脖子树弯腰强。”

他转身就往外走,走到县衙门口,看见衙役们都捧着仪仗站在那里,等着跟他去迎接督邮。陶渊明摆了摆手:“都散了吧,以后彭泽县的事,就拜托各位多费心了。”说完,他挑着自己的布包袱,沿着来时的路,慢慢走出了城门。

城门口的百姓们还在议论着督邮要来的事,见县令大人挑着包袱走出来,都围了上来:“大人,您这是要去哪?”陶渊明停下脚步,对着百姓们拱了拱手:“我辞了官,回柴桑老家去。这八十多天,多谢乡亲们照顾。以后要是遇到难事,记得多看看《晋律》,别轻易让人欺负了。”有个老农拉着他的袖子哭:“大人,您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啊?”陶渊明拍了拍老农的手:“会有新的县令来,要是新县令不好,你们就去郡里说,总有讲道理的地方。”

那天的秋风,比往常更凉些,吹起陶渊明的葛衣下摆,像一面小小的旗子。他沿着赣江大堤慢慢走,身后是彭泽县衙的青瓦白墙,身前是通往柴桑老家的田埂。他想起刚才县丞说的“五斗米”,忍不住笑了——那点俸禄,够买几石米,够养活一家人,可要是用自己的骨气去换,就太不值了。

走到大堤尽头,他停下来,回头望了一眼彭泽县城,然后转身,朝着五柳树的方向走去。风里传来稻花香,还有远处传来的督邮马车的铃铛声,可他一点都不在意,脚步越走越轻快。后来,他在自己写的《归去来兮辞》里,记下了那天的心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一去,陶渊明再也没有回到官场。他在柴桑老家种菊、酿酒、写诗,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写下“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倔强。可彭泽县衙里那声长长的叹息,那枚被掷在案上的铜印,却像一粒种子,在后来的千百年里,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让每个听说这个故事的人,都能在风里,听见一个文人不肯弯腰的骨气。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看故事悟人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极品小农民重生娇妻已上线私欲:江湖往事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沙漏逆行岁月麻衣大相师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云鸾赛尔号之星河战役幸运古神事务所秦风杨如雪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三国之龙战八方今夜来港锦鲤仙妻甜如蜜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养鬼为祸四合院:生那么多孩子!怪我咯诸道学宫星火事物所
经典收藏开局送我去和亲,奉天靖难你又后悔了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暴吏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大国航空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冰山王爷的搞笑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我在明朝修铁路后汉英雄志要凉,我爹是太子!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重燃1990夫君有毒红楼第一宗师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大唐最穷县令三国:破梦
最近更新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烟雨龙魂路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天问:大秦末路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历史天幕:永乐大帝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开局迎娶双胞胎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
看故事悟人生 张泓光 - 看故事悟人生txt下载 - 看故事悟人生最新章节 - 看故事悟人生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