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特伦的冬天,风很硬,刮在脸上,带着高原草地的生涩味道。操场上的草皮已经枯黄,踩上去沙沙作响。一百名年轻人,站成一个整齐的方阵,笔直得像一排排新栽的桉树。他们穿着崭新的深绿色毛料制服,领口和袖口的金线,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
这是邓特伦皇家军事学院第一期学员的毕业典礼。
亚瑟没有让典礼在温暖的礼堂里举行。他坚持,要在这片他们挥洒了两年汗水的操场上,为他们授衔。他认为,军人的荣耀,就应该在风霜中铸就。
观礼台上,坐着各个殖民地的政要和新组建的联邦国防委员会的成员。布里奇斯上校站在亚瑟身边,他的腰板挺得比任何一个学员都要直,但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这两年,他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些年轻人身上。
典礼的流程很简单。没有冗长的致辞。布里奇斯上校亲自宣读了每一个毕业学员的名字。每念到一个名字,就有一个年轻人,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到台前。亚瑟会亲自为他,换上代表少尉军衔的肩章,然后递给他一把象征着指挥权的军官佩剑。
“为澳大利亚效忠。”亚瑟为每一位学员授衔时,都会说同样一句话。
“为澳大利亚效忠!”年轻的军官们,声音洪亮地回应。他们的眼中,有一种纯粹的,被信念点燃的光芒。
来自西澳大利亚的那个黝黑小子,约翰·柯廷,也在队列之中。
两年前,他背着行囊,独自一人,坐船、换马车,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从珀斯来到这里。那时,他还带着一身的乡野之气,和对东部殖民地的深深戒备。现在,他的眼神变得沉稳而开阔。
他最好的朋友,是那个曾经被他背回终点的,来自维多利亚的竞争对手。他们会在夜晚,一起讨论欧洲的战史,会争论未来联邦海军的战舰,应该以哪个城市命名。地域的隔阂,在共同的训练和学习中,早已烟消云散。
当亚瑟为他佩戴上肩章时,柯廷看着这位只比自己大几岁的王子总督,心中充满了敬意。他知道,是这个人,给了他们这一代年轻人,一个超越故乡,去想象一个更广阔国家的可能性。
授衔仪式结束后,亚瑟走到了队列的正前方。他没有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而是站在了与学员们同样高度的草地上。
“先生们,”他看着眼前这一百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孔,开口说道,“今天,我不想对你们讲荣誉和牺牲这些宏大的词汇。在过去的两年里,布里奇斯上校已经把这些东西,刻进了你们的骨头里。今天,我想对你们讲讲你们手中的这把剑。”
他抽出自己的佩剑,剑身在阳光下,划出一道明亮的弧线。
“这把剑,代表着权力。它赋予你们指挥士兵,保卫国家的权力。但权力,从来都不是为了征服。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守护。你们要守护的,是纽卡斯尔工厂里,那些满身油污的工人;是内陆平原上,那些看天吃饭的农民;是未来首都大学里,那些即将改变这个国家思想的学者。你们要守护的,是这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它的人民。”
“你们的剑,将会面对敌人。但你们更重要的敌人,不在外部,而在内部。当你们未来手握重权时,你们是否还能记得,今天站在这里,面对国旗宣誓时的那份初心?这,将是你们一生都要面对的考验。”
“现在,毕业典礼结束。你们的征程,刚刚开始。去吧,去到你们的岗位上,去用你们的所学,为这个国家,铸造一面坚不可摧的盾牌。南十字星,将永远在你们的头顶,为你们指引方向。”
没有掌声。回答他的,是一百名新任少尉,“唰”的一声,整齐划一的拔剑出鞘。剑指苍穹,无声的誓言,在邓特伦凛冽的寒风中,久久回荡。
当天下午,返回悉尼的马车上,布里奇斯上校的兴奋之情,终于平复了下来。一种新的,更深沉的忧虑,浮现在他的脸上。
“殿下,我们有了第一批合格的陆军军官。但是,我们的海岸线,依旧是不设防的。”他递给亚瑟一份文件,
“这是我根据特斯拉先生的无线电报网络,做的初步评估。从布里斯班到阿德莱德,我们拥有超过三千公里的海岸线,和十几个重要的港口。而我们全部的海上力量,只有几艘老掉牙的炮艇,和皇家海军象征性驻扎的一艘三等巡洋舰。如果德国人或者其他人,真的想做什么,我们根本无力阻止。”
文件里,是一份详尽的,关于建立一支现代化海军的提案。提案的核心,是第一阶段,至少要拥有三艘能够独立作战的轻巡洋舰,和六艘用于近海防御的驱逐舰。
亚瑟看着这份提案,又想起了毕业典礼上,那些年轻军官充满希望的脸庞。他知道,为他们铸造的盾牌,还远远不够坚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