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这座庞大帝国的神经中枢,不仅是权力与财富汇聚的舞台,更是各种秘密信息、阴谋诡计交织的战场。
要想在这座充满迷雾的城市里,为澳大利亚争取到最大的利益,仅仅依靠公开的外交谈判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拥有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能够洞察那些隐藏在官方辞令背后的真实意图,捕捉那些足以影响未来的蛛丝马迹。
联邦安全局cSb——这个由亚瑟亲手创建、直接向他负责的秘密机构,其触角,早已悄然延伸到了这座帝国的核心。
cSb在伦敦的行动,由其驻英代表处负责人,代号钟表匠的资深特工全权指挥。
钟表匠并非军人出身,而是一位在联邦成立前就长期在欧洲活动、精通多国语言、拥有广泛人脉的银行家和商业情报分析师。
他以澳大利亚驻英高级商务专员公署二等秘书的公开身份作为掩护,在伦敦骑士桥区租用了一间看似普通的公寓作为秘密据点。
他的团队成员也极其精干,包括两名伪装成留学生的密码和通讯专家,一名擅长跟踪和渗透的前苏格兰场侦探,以及一位利用其贵族远亲身份、得以出入伦敦上流社交圈的迷人女特工,代号渡鸦。
他们的任务,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伦敦是世界上情报活动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英国自身的安全部门反间谍网络已经相当严密,特别是针对那些被视为潜在威胁的国家,如德国、俄国的情报活动。
此外,德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的驻英使馆,也都部署了各自的情报人员,彼此之间既有合作,更多的是相互监视和倾轧。
cSb作为一个刚刚诞生的、来自遥远自治领的情报机构,无论是在资源、经验还是人脉上,都处于绝对的劣势。
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的暴露和毁灭。
钟表匠的策略,是极度的谨慎和耐心。
他严格遵守道尔局长和亚瑟王子制定的行动原则:以获取信息、分析研判为主,不主动进行破坏或颠覆活动;发展线人必须经过长期观察和严格甄别,宁缺毋滥;所有行动必须有周密的掩护计划和紧急撤退方案。
他们的首要目标,是渗透进英国政府的核心决策圈,特别是与澳大利亚事务密切相关的殖民地事务部和海军部。
钟表匠利用其商务专员的身份,频繁参加各种官方和半官方的招待会、研讨会,与中低级官员建立联系。
他从不直接打探敏感信息,而是通过谈论贸易数据、港口建设、移民政策等看似公开的话题,巧妙地引导对方透露一些内部的讨论、人事变动或政策风向。
他还指示那位女特工渡鸦,利用其在社交圈的魅力,接近一些可能掌握内阁信息的贵族或高级官员的家眷,从她们的闲聊或抱怨中捕捉有价值的只言片语。
同时,他们也尝试策反一些关键位置上的内线。
目标并非那些位高权重、难以接近的大人物,而是那些可能心怀不满、或有经济困难、或对澳大利亚抱有好感的低阶文员、秘书或档案管理员。
策反的过程充满了风险和心理博弈。
钟表匠需要花费数月时间,与目标建立信任,了解其弱点,然后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以提供咨询费或研究经费等貌似合法的名义,建立起情报交换关系。
每一次的接触,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第二个重点目标,是监控在伦敦活动的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特别是德国和日本。
cSb的通讯专家利用经过改装的无线电接收设备,尝试截获和破译其他使馆的加密通讯,这是一项极其困难、成功率极低的工作,但每一次微小的成功都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
那位前苏格兰场侦探,则负责对可疑的外国外交官或商人进行秘密跟踪和监视,试图发现他们的秘密接头地点或情报网络。
这项工作同样危险重重,伦敦的街道如同迷宫,反跟踪的技巧层出不穷。
第三个目标,则是科技情报的收集。
伦敦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世界科技信息的重要集散地。
皇家学会、各大高校、以及与军方合作密切的工程公司,如维克斯、阿姆斯特朗,都掌握着最前沿的技术动态。
cSb利用皇家理工大学与英国高校建立的学术交流渠道作为掩护,指示那些前来访学的澳大利亚学者或工程师,在进行正常学术交流的同时,留意收集关于英国在海军技术、航空技术、无线电通讯、新材料等领域的最新进展。
这种灰色的情报收集方式,风险相对较低,但需要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在亚瑟逗留伦敦的这段时间里,钟表匠和他的团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但极具价值的成果。
他们成功地在殖民地事务部内部安插了一名可以提供部分会议纪要和内部文件的低阶线人;他们截获并破译了德国海军武官发回柏林的一份关于澳大利亚海军实力评估的加密电报,其中提到了对悉尼号性能的担忧和对澳大利亚独立造舰能力的警惕;他们通过学术渠道,获得了一些关于英国新型战列舰设计理念的零散信息;渡鸦则从一位海军部高级官员的情妇口中,探听到了一些关于帝国海军委员会内部争论的细节。
这些零散的情报碎片,被迅速加密,通过不同的渠道送回堪培拉,交由道尔领导的cSb总部进行汇总和分析。
再由道尔亲自负责向亚瑟进行汇报。
亚瑟在听取这些汇报时,往往是在深夜,在他的私人书房里。
他仔细地阅读着每一份报告,将这些来自伦敦阴影中的信息,与他在公开场合获得的信息进行比对、印证。
他开始对贝尔福的真实意图、张伯伦的影响力、海军部的底线、乃至德国和日本的战略动向,有了更清晰、更立体的认识。
例如,那份德国海军武官的电报,让他意识到德国已经将澳大利亚视为太平洋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潜在对手,这既增加了澳大利亚的战略价值,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而关于海军委员会内部争论的情报,则让他明白,即使框架达成,未来在具体运作中依然会充满博弈,他必须在国内做好更充分的技术和人才储备。
亚瑟还做出了一个更具前瞻性的指示:让钟表匠尝试与美国驻英大使馆的情报官员,建立一种非正式的的联系。
双方可以就共同关心的议题,例如日本海军的扩张或德国在太平洋的活动,进行有限的情报交换。
亚瑟判断,随着英日同盟出现松动和美日矛盾的潜在加剧,美澳之间在太平洋地区存在着天然的战略契合点。
建立早期的情报合作渠道,将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战略协调打下基础。
当然,这种接触必须极端保密,否则将引发严重的外交后果。
钟表匠领命而去,开始着手这项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伦敦的情报暗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cSb这个年轻的机构,如同一个初出茅庐的拳手,踏入了一个高手如林的竞技场。
他们或许还不够强大,不够老练,但他们拥有清晰的目标、灵活的策略和来自最高层的坚定支持。
他们收集到的每一条信息,都将成为亚瑟在制定国家战略、进行外交博弈时的重要依据。
这场发生在阴影中的较量,虽然不为公众所知,但其胜负,将同样深刻地影响着南十字星座下那个新兴国家的未来命运。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