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要塞的望楼上,陈远凝视着东南方出现的吴越旗号。那支军队在十里外扎营,既不与石敬瑭合流,也不向要塞靠近,仿佛在观望。
“吴越水师统领钱元琮,是出了名的谨慎。”韩知古捻着胡须,“他在等我们与石敬瑭两败俱伤。”
凌素雪银铃轻响:“未必。钱元琮与石敬瑭有旧怨,三年前的海盐之争差点兵戎相见。”
陈远目光扫过晋军大营,注意到他们正在组装大型攻城器械。玄机的身影在工兵中穿梭,显然在指导什么。
“传令,”陈远突然道,“打开西门,放商队出入。”
老鹰愕然:“这个时候?”
“就是要这个时候。”陈远指向晋军左翼,“让石敬瑭看看,我们毫不畏惧。”
果然,当商队从容出入要塞时,晋军阵型出现了细微的骚动。这种反常的镇定,反而让久经沙场的石敬瑭疑心重重。
当夜,陈远独坐帅帐,擦拭着那枚拼合完整的玉珏。帐帘轻动,凌素雪无声走入。
“决定了?”她问。
“决定了。”陈远点头,“但需要听雪楼帮个忙。”
他取出一封密信:“把这交给钱元琮。”
次日拂晓,战鼓震天。石敬瑭的攻城车向要塞推进,高达三丈的楼车如同移动的山岳。
就在楼车进入射程时,要塞城墙突然打开数十个射击孔。改良后的雷吼铳齐射,特制的碎甲弹瞬间摧毁了三架楼车。
但晋军不为所动,更多的云梯架了上来。玄机亲自督战,晋军死士冒着箭雨攀城。
“引爆地雷。”陈远下令。
埋设在城外的改进版轰天雷接连爆炸,气浪将攻城的士兵掀飞。但晋军实在太多,很快就有小股部队登上了城墙。
刘擎天独臂挥刀,率领预备队反击。老鹰在箭塔上精准点射,专挑军官下手。
战况最激烈时,东南方突然响起号角。吴越水师终于动了,但不是冲向要塞,而是直插晋军侧翼!
“钱元琮果然守信。”韩知古松了口气。
然而陈远眉头紧锁:“不对...吴越军的阵型太散了。”
话音未落,吴越军中突然升起红色信号弹。原本攻向晋军的部队突然转向,反而与晋军形成了夹击要塞之势!
“叛变了!”老鹰怒吼。
凌素雪脸色煞白:“是我的失误...钱元琮的家人被石敬瑭控制了...”
要塞陷入绝境。两面受敌,兵力悬殊,城墙多处破损。
就在这危急关头,北方传来苍凉的号角声。述律平亲自率领契丹援军赶到,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们停在战场边缘,并不参战。
“夫人要你兑现承诺。”契丹使者带来述律平的口信,“展示地脉枢机的真正力量。”
陈远深吸一口气,走向要塞中央的仪象台。九枚玉珏依次嵌入,整个阴山开始震动。
“不是要展示力量,”陈远对凌素雪道,“是要展示未来。”
他扳动了最后一个机关。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晋军和吴越军脚下的土地突然塌陷,但不是致命的深渊,而是露出下面纵横的灌溉渠。清澈的地下水奔涌而出,很快在荒漠中形成溪流。
更神奇的是,这些水流自动分成数道,绕过要塞,在战场外围形成了一道水环。晋军的攻城器械陷入泥泞,吴越军的阵型也被分割。
“这是...”石敬瑭目瞪口呆。
玄机突然跪地,颤抖着捧起一抔泥土:“荒漠化碧...宇文恺的预言成真了...”
水环之内,枯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返青。不过一炷香时间,战场竟变成了绿洲!
钱元琮首先下令退兵。吴越水师迅速后撤,毫不恋战。
石敬瑭脸色铁青,但看着眼前奇迹般的景象,最终还是挥了挥手:“撤。”
当晋军退去后,述律平才率部来到要塞前。她下马抚摸着新生的青草,眼中闪着异彩:
“陈远,你做到了宇文恺未能完成的事。”
“这只是开始。”陈远指向北方,“还有更多荒漠等待改变。”
是夜,要塞举行庆功宴。但陈远独自登上北墙,望着黑暗的草原。
凌素雪悄然来到他身边:“在担心什么?”
“石敬瑭不会善罢甘休。朝廷的任命状,也是一把双刃剑。”
韩知古捧着酒碗走来:“冯相让我带句话——龙已惊,该腾飞了。”
陈远接过酒碗,却没有喝。他的目光越过草原,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三个月后,阴山要塞已扩建为阴山城。各地流民不断来投,工坊昼夜不停。利用宇文恺的遗产,他们开垦出万亩良田,建起了北疆第一个不依赖中原补给的根据地。
但陈远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二日清晨,探马带来两个消息:
一是耶律阿保机正式称帝,建国契丹。
二是石敬瑭上表朝廷,指控陈远“勾结契丹,意图自立”。
“该做选择了。”凌素雪将一份密报放在桌上,“契丹使者三日后抵达。”
陈远展开北疆地图,手指缓缓划过阴山以北的广袤土地。在那里,还有两处宇文恺的遗迹等待发掘,还有无数部落等待联合。
他想起那日地脉复苏时心中的明悟——技术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征服,而在于创造。
“告诉契丹使者,”陈远收起地图,“我要见耶律阿保机。”
韩知古震惊:“你要投靠契丹?”
“不,”陈远微笑,“我要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建议。”
窗外,新城的第一声晨钟响起。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从流民到燕云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