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晋当太子

疯子161414

首页 >> 重生西晋当太子 >> 重生西晋当太子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大明流匪华夏风雨情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大明镇抚使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明末红衫军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穿越后,的确很爽
重生西晋当太子 疯子161414 - 重生西晋当太子全文阅读 - 重生西晋当太子txt下载 - 重生西晋当太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0章 石勒从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藩王掀起的这场叛乱迅速席卷整个中原,齐王、成都王、河间王三路大军,从三个方向不断向京师洛阳挺进。尤其是北线成都王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一路上连续拿下魏郡、平阳、汲郡、河内大部,兵锋直指孟津。

成都王进展能这么顺利离不开司州当地豪强的支持,魏郡太守、汲郡太守、平阳郡守、河内太守等纷纷献地归降。一时间成都王收拢了近十万大军,不过他还是在河内遇到朝廷军队的坚决抵抗。

司马颖为了不耽搁攻击洛阳的大计,于是他留下大将公师藩负责经略河内等地,以牵制朝廷的关中大军,而他自己则亲率主力南渡黄河,进攻孟津。

成都王离开之后,整个河内一线就剩下公师藩率领的两万叛军。这公师藩本是魏郡人,在当地颇有威名。成都王离开之后,公师藩立即竖起旗帜招兵买马,响应的人很多,很快就聚众达五六万人。

不想公师藩作乱,竟引出并州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榆社)一位名叫石勒的羯族枭雄来。

公元274年,石勒出生于上党郡武乡县一个羯族人的家庭,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的后裔。据传,石勒出生当曰,满屋子都是红光,而室外有一道白气从天空一直贯连到庭院之中(古人总爱弄这些玩意)。

石勒小时候没有读过书,所以基本上不识字。在他14岁的时候,就与同乡的人一起,到当时的京都洛阳去贩卖货物。由于石勒在洛阳大街上叫喊贩卖,声音不同寻常,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正巧司徒王衍经过,于是王衍转身对左右说道:“刚才那个胡小子,我听他的声音、口气,确实与常人不同;再看他的长相,也非同常人。我能看出,这个胡小子一定有非凡的志向。”

左右问道:“司徒以为这个胡小子将来会如何呢?”

王衍说道:“恐怕会成为天下的祸患。”

王衍马上又对左右说道:“我看不如将这个胡小子抓起来杀了,免得祸害天下。”

左右马上回头去找寻石勒,结果已找不着了。

石勒本人长得英俊威武、身强力壮,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另外,石勒对马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懂得相马,可以说是当时的“伯乐”。

石勒的父亲周曷朱姓格凶狠粗鲁,做部落小率时,胡人并不依附他。周曷朱于是常常让石勒代替自己督管一些事务,石勒待人与他的父亲不一样,所以部落中的胡人都非常信赖石勒。

后来家道败落,石勒在一个叫郭敬的地主家里耕作,郭敬经常资助石勒一些钱财。石勒也非常感激郭敬的恩惠,为他奋力地耕作。

近年来并州一带出现饥荒,又多发生战乱,一次石勒与其他一起耕作的奴隶被乱军冲散。石勒一度逃荒到达雁门郡。后来石勒实在是无法生存,没有吃的,连身上衣服也破烂得无法遮避身体。石勒于是又从雁门返还家乡。

就在石勒刚刚回到家乡时,却不知并州刺史司马腾也正在为钱而犯愁。自从司马腾、司马越兄弟俩勾结在一起后,他每天都在如何为扩军备战发愁。

后来建威将军阎粹对司马腾劝说道:“现在并州资金匮乏,无力承担大军消耗。听说旁边冀州富裕。我们应当将这里的青壮年胡人拘捕起来,然后把他们卖到冀州去充当兵卒,以换取自身的军资。”

司马腾听完后转忧为喜说道:“这个方法好,不仅可以减少我并州吃饭的人口,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一笔钱,然后用这笔钱招募更多的士兵。”

于是司马腾派他的两位将军郭阳、张隆去拘捕胡人,数曰之内,郭阳、张隆就拘捕了数千胡人,而返乡回家的石勒也在其中。

郭阳、张隆怕抓了这些胡人后,迅速将他们押往冀州贩卖给当地豪强世家为奴。被贩卖到冀州后,石勒就被卖到冀州平原郡茌平县一个叫师欢的地主家为奴。

在师欢这里,石勒与很多胡人一样就是耕田种地。

而离师欢家不远的地方,就是一个牧场,这个牧场的牧率(牧场负责人)叫汲桑,与师欢是好朋友。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汲桑结识了身为奴隶的石勒,没想到二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结拜为兄弟。

再到后来石勒又离开了茌平县师欢家,向西到了当时司州的广平郡境内的武安县,这时石勒不再打算到处为人家耕作了,于是伙同几个与他一同为奴一同耕作的人。专门抢掠官府、大户人家的财物。

开始有八个人跟着石勒,他们是: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不久又有十个人前来相投,他们是:郭敖、刘徵、刘宾、张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苌、赵鹿、支屈六。

石勒他们还偷了马匹,号称“十八骑”。石勒带领着十八骑,向东一路抢劫,又到了平原郡。石勒又见到了汲桑,还把他们所抢财物都送给了汲桑。

公元299年末,藩王作乱天下,汲桑听说公师藩在司州召兵讨伐太子司马遹,他打算回到司州投奔公师藩。这时石勒也正有这个打算,石勒便来问汲桑道:“如今天下大乱,牧率还要困守在牧场之内吗?”

汲桑也笑着欣然问道:“如今天下大乱,你也要带着你的十八骑终生为盗吗?”

石勒笑道:“牧率有什么打算,兄弟愿带领十八骑追随牧率。”

汲桑说道:“听闻公师藩正在司州替成都王召集兵马,讨伐司马遹,愚兄打算前往投奔,贤弟以为如何?”

石勒马上说道:“小弟也有此打算。”

汲桑说道:“甚好,你我兄弟二人联手,定要让天下知道我们兄弟的威名。”

于是汲桑率领数百牧民乘着苑马,石勒带领十八骑,一同前往司州投奔公师藩。公师藩看到汲桑、石勒来投,非常高兴。石勒还向公师藩介绍了十八骑,公师藩看到十八骑,更为高兴,当即任命石勒为前队督。

公师藩对汲桑、石勒说道:“听说成都王正在攻打孟津,不曰即将破城。我等需在成都王拿下孟津之前,拿下司州北部边郡,为成都王牵扯着朝廷的关中大军。”

汲桑问道:“将军,如今朝廷大军还在前往司州的途中,整个司州境内朝廷没有一支成建制的军队,这正是我们拿下司州的最佳时机,只是不知将军打算如何用兵呢?”

公师藩欣然说道:“本将军自追随成都王起兵以来,攻打郡县,诛杀太守、县令,还没有败过。现今我等已有数万人马,攻打各地州郡形同大兵压境,直接攻城就是了。”

汲桑、石勒等人虽然不太同意公师藩的建议,但是由于他们初来乍到,也不便发表反对意见,只是希望公师藩在小搓一番之后能幡然悔悟。

再说司州各地郡县自从得到成都王部将公师藩率兵来攻的消息后,一部分人忠心太子的人非常恐惧,害怕自己成为叛军的刀下鬼;另一部分心怀叵测的之人则急不可耐的等着向叛军投诚。

河内郡各县城守军一直紧闭城门,不敢迎战公师藩,众人莫不盼着关中大军早早到来,只有西面河东太守苟曦积极备战,准备迎战叛军。

关中大军之所以动作迟缓,一方面确实是被叛军打了个措手不及,就连司马遹也没想到会提前一个月与诸王交锋。再加上世家在各方面的掣肘,使得战争一开始朝廷就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不过各地世家的作乱,却也让司马遹看清了更多人的真实面目,因此在调兵遣将时,司马遹故意让关中大军借势缓缓而行,以便让更多隐藏在深处的敌人冒出来,好让他一网打尽。

太子这一招引蛇出洞之计果然高明,在成都王起兵之际,各地豪强纷纷叛离朝廷转投叛军麾下,让成都王的兵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增长了一倍有余。

而有了汲桑、石勒等人相助,一时之间公师藩兵强马壮,在极短的时间内,聚众攻陷多个郡县,杀害阳平太守李志、汲郡太守张延等,转攻河东郡,却被河东太守苟曦所阻。

说起来苟曦能调任河东太守,还是司马遹的主张。

当初朝廷改制的时候,司马遹从朝廷文件记录中发现了任同事令史的苟曦。很快就将其找来,经过一番彻夜长谈,司马遹成功将苟曦收服,很快他就通过调令,将其调任河东太守,而不是历史上的阳平郡。

苟曦到达河东郡的时候,中原已经有了乱象,为了以防万一,苟曦在河东郡一边积极打压世家,推行朝廷新政;一边训练士卒,积极备战。果然没多久,三王乱兵四起,尤其是成都王一路,瞬间从邺城打到河东的邻地——河内郡。

在关中大军还未抵达,地方各处叛乱此起彼伏的时候,是苟曦率领士卒青壮挡住了公师藩的攻击,将叛军牢牢的限制在河内郡内不得寸进。(未完待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生西晋当太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战神,你已天下无敌,回去复仇吧被强取豪夺后,外室荣登太后宝座莫斯科的浪漫故事最强魔锋开局便是太上长老全民:我一个牧师技能瞬发很正常群狼环伺?不好意思,我先圈块地太乙云过青天幽冥五术杀手穿越手记我有百万亿选项世界自由幻想星际逃脱:开局无敌体质大仙将至武战天墟女帝:别闹,朕怀孕了!当哑巴学神O遇到绿茶校霸A镇守禁地的我,原来早就无敌了九天星辰诀
经典收藏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重燃1990诗经中的故事红警:心灵终结咸阳败家子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正新史上最强侯爷大唐马王爷大国航空三国之乱臣贼子大唐第一嫡子暴君总想生三胎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大明:三朝帝师,从永乐开始大楚小掌柜王爷,王妃又去盗墓了这个开局有点惨啊!清名路
最近更新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三国之我是正经人江山百美图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什么!越娶妻越强弃婿崛起之路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晋霸主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重生西晋当太子 疯子161414 - 重生西晋当太子txt下载 - 重生西晋当太子最新章节 - 重生西晋当太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