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周围的议论,贺兰敏之他们暗喜不已,水泥竟然引起了这么大的关注!
终于,贺兰敏之他们也买到了官报,然后他们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虽然有关水泥的版面在最后面,他们却一点都不觉得不好。
因为所有人看官报都会认真的从头看到尾,不会错过任何一个字。
看着自己的名字出现在了官报上,贺兰敏之他们捧着官报足足傻笑了一盏茶的时间。
名扬天下,就从今日开始!
然后他们就逐字逐句的看起了自己写的文章,哪怕他们已经看过很多遍,能够倒背如流。
全部看完之后,他们又有些隐隐觉得有些不满意,因为国公要求文章写的直白,所以没法将他们的文采完全展示出来,总觉得不够惊艳。
也不知道别人看到这篇文章会如何议论,他们担心的是大家并不知道国公对这篇文章的要求是简单直白。
贺兰敏之他们在官报售卖点徜徉了良久,看着无数人捧着官报离开,听着周围的议论,心里涌起了巨大的满足感。
当然了,也不是全都满足,买到官报的人确实无一例外的都在议论水泥,然而,他们却没听到有人议论文章的文采如何。
好似,人们根本就不关注这篇文章的文采,只关注按照文章所写能不能制造出水泥。
倒是显得他们之前逐字逐句的斟酌乃至争执像是无用功一般。
让他们有些气馁的是,他们也没听到有人念出他们的名字,也没有人赞扬他们的付出。
或许是因为刚刚拿到官报的人太激动了,太关注如何烧制水泥,等他们仔细的读完文章之后,最终一定会注意到署名。
他们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他们并没有直接回去,只是让小厮将多余的官报带回家,然后一起去了酒肆。
每到官报发行的日子,酒肆都是最为热闹的地方。
因为酒肆里有酒,人也多,正适合高谈阔论。
酒肆中,胡姬依旧在舞台上旋转跳跃,然而却没有人向她们投去目光,所有人都在议论官报上的内容,尤其是水泥。
让贺兰敏之他们感到欣喜的是,终于有人提及了他们的名字,虽然只是一带而过。
这也让他们急的抓耳挠腮,怎么才能亮出名字来人前显圣呢?
总不能直接自报名号吧?
这就太明显了,他们都还是年轻人,脸皮太薄,不好意思这么做。
最终还是贺兰敏之机灵,想出了个办法。
他暂时离开,然后装作新进来的宾客,惊讶的大喊道:“哎呀,陈务同,你也在这儿?”
“哎呀,贺兰敏之老弟,你也来了,真是太巧了!”
因为他们的声音十分响亮,当即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陈务同?贺兰敏之?是不是科技院的博士?”
“就是你们研制出了水泥?”
面对众人的疑问,贺兰敏之他们心里就如同三伏天吃了酥山一样舒畅。
“不错,就是我们研制出了水泥……”
因为水泥是长安城急需的优秀建筑材料,关乎普通百姓的生活,所以迅速引起了全长安人的关注。
而官报上关于水泥烧制文章更是点燃了这种热情。
虽然有传言工部正要建造烧制水泥的作坊,但是工部烧制出的水泥还要用来修路,修缮外郭城墙,还要建造大明宫,普通百姓能用得上水泥吗?
如今,官报上直接将水泥的烧制之法发布了出来,那就意味着民间也能烧制水泥,普通百姓自然也能用水泥。
到处都在议论水泥,自然也有很多人敏锐的觉察到了商机。
长安城缺少建筑材料,尤其是普通百姓更是缺,或者说买不起高价运来的建筑材料,以至于长安城内的很多民居岌岌可危。
所以,至少烧制出了水泥,一定能大卖。
更重要的是,水泥和红砖的烧制方法看起来并不难,而且造价也不贵。
既然如此,有不少人就只是想想,而是立马付诸行动。
工部要建造的水泥作坊规模很大,因为要用来修路、修缮城墙,还要用来建造大明宫,需要用到的水泥很多,所以要建造大型的水泥作坊。
但是,商人们考虑的却没那么多,先建个小型的作坊试试呗。
巧合的是,陕西是石灰岩最丰富的地方。
石灰石并不罕见,黏土更是遍地都是,所以,根本就没什么难度。
在工部刚刚选好了地址,开始兴建水泥作坊的时候,已经有商人尝试着烧制出了水泥和红砖。
朝廷还没有正式烧制出水泥,民间已经有人根据官报上的说明书烧制出了水泥。
只能说,官报上的水泥烧制说明书写的是真的十分详细。
长安城外星星点点的出现了很多水泥作坊,虽然这些作坊规模都不大,但是数量却很多,也产出了不少水泥。
当然了,产出的水泥质量也有优有劣。
产出的水泥也只是用来修修路盖盖房子,就算质量不是很好,也足够用了。
产出的水泥的质量即便是差一些,也比黏土强的多!
相比水泥,出现更多的是红砖。
红砖的烧制仿佛比水泥还要简单,而且材料更容易获得,黏土几乎遍地都是。
因为大量的煤炭通过水路运送到了长安,煤炭的价格也十分便宜,所以,相比水泥,红砖更是大量的被烧制了出来。
无论是水泥还是红砖都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水泥就不说了,红砖的硬度比起石头来也不差多少,而且十分规整,用起来十分方便。
水泥和红砖的质量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官报上对水泥和红砖的描述一点都没夸大,水泥和红砖的需求量也一下子激增。
长安城里有太多的屋舍需要重修,旺盛的需求,使得长安城的砖窑也激增。
朝廷的工程还没有开始,长安城的百姓竟然先开始了一场大基建。
随着官报被送到各地,水泥和红砖的烧制之法也随之传到了各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虽然水泥和红砖在地方上并没有像在长安一样立即引起轰动,却也传播了开来,假以时日,必然蔚然成风。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