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向皇后砚秋做了禀报。
砚秋立刻召集军事会议进行讨论。
对此,长公主本来没有任何军事职务,却强行闯入会场要求参加。
而宰相等人并未阻止。
砚秋身为摄政王皇后,赵桓给她的行事指导原则便是 “搞事情”,把辽朝搅得越乱越好,因此她的职责并非治理好辽朝。
所以长公主这个爱惹事的 “搞事精” 既然喜欢生事,便让她去惹便是,或许还能借机再搅弄一番局势。
长公主见砚秋没有阻止自己,颇为得意,径直在宰相前方的位置坐下,俨然一副自己才是这次会议主宰的模样。
砚秋没再理睬长公主,对宰相说道:“你把事情说一下,身为兵马都元帅,再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宰相说道:“我们已初步预判了当前局面,目前塞尔柱帝国和花剌子模均已将重兵部署在与我们交界的区域,边境冲突时有爆发。
我们分别在这两个方向部署了约十万人马,足以抗衡这两个国家的威胁。
目前我的想法是,从这两个地方各撤出五万军队,共计十万人,将其部署在天山山口关隘处,以防敌军突破山口。
只要我们守住天山山口,冬季一个月后就会来临,一旦进入冬季,天山的狂风暴雪会让基马克汗国的军队变成冰雕,除非他们立刻撤军。
所以前期我们的作战策略应以据险防守为主,但我们部署在花剌子模和塞尔柱帝国边境的军队,要想赶到天山山口,至少需要十天时间,路途十分遥远。
而从目前边境发来的战报可知,基马克汗国的军队最多五天就会抵达天山山脉。
接下来的三天,他们便能轻松穿越天山山脉,进而进入腹地,那里一马平川,我们无险可守,局势便会万分危急。
这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我们必须抢在基马克汗国攻占天山山脉关隘之前,先将重兵部署在那里。”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扭头望向驸马,随后才继续说道:“目前距离天山山脉最近的军队,便是镇守在京城附近的五万驻军,因此臣的意见是,派出这五万京城守军紧急赶往天山山脉镇守关隘,阻击基马克汗国的军队闯过山脉。
待从塞尔柱帝国和花剌子模边境撤回来的十万大军与这五万守军汇合,共计十五万人马,应当可以击退基马克汗国的二十万大军。
因为我们占据地理优势,而且天山即将到来的冬季严寒,将会成为我们强大的盟友,届时敌军必然不战而退。”
砚秋点了点头,转向枢密使问道:“你有什么意见?”
枢密使正要开口,长公主却抢先说道:“我觉得这不妥当,我有更好的招数,你们要不要听?”
宰相不禁皱起眉头。
这长公主根本不懂军事,除了争权夺利之外,简直一无是处,又能指望她想出什么退敌高招?
可他并非军事会议的主持人,一切还得听皇后的意思。
砚秋并未表现出对长公主的话感兴趣的样子,反而皱着眉头端过茶盏慢慢品尝,似乎茶盏的滋味比长公主的话更能吸引她。
长公主十分生气,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皇嫂,你觉得我的主意不值得你参考吗?你连问一下的兴趣都没有吗?”
砚秋说道:“你要说自然会说,你不说也没人勉强你。”
“你得求我,而且得拿出足够的赏赐,我才会说出我的计划。
我的计划绝对比宰相的高明百倍,你听了就知道了。
但没有好处的事我是不会做的,你想让我说,就得先求我,再拿出让我心动的条件,我才告诉你。”
一听这话,在场众人简直目瞪口呆。
长公主这是什么意思?
这可是关系到辽朝安危的重要军事会议,她竟然把在会议上提意见当成了赚取好处的筹码,她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连驸马都有些看不过去,低声劝道:“有什么好主意就赶紧说吧,这时候可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
如果你的主意真的有用,将来论功行赏,定然少不了你的份。”
长公主却毫不客气地摆了摆手,说道:“那可不行,她是个没有品德的人,我可不信她。
前次打赌她输了,不仅没有交出摄政王的权力,也没有去冷宫,所以这次必须得要现成的好处。”
此刻,宰相必须站出来帮皇后说话了,他立刻对长公主说道:“上一次的打赌,因为最终没有验证清楚那人到底是不是提刑官,严格来说并没有结果,还算不得谁胜谁负。
但从大宋后来的举措来看,大宋处决了他们驻辽朝的使臣,这就足以证明黄使臣的说法是错误的。
既然他的说法错误,那就说明那位提刑官很可能就是大宋的官员,那些军队也确实是大宋的军队。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更像是长公主你输了,你不应该反过来指责皇后。”
长公主怒道:“胡说八道!你也说了这件事没有定论,我怎么就输了?
罢了,我也不想跟你们扯那件事。”
她扭头望向砚秋,说道:“我只问你,你要不要听我的好主意?
要听就求我,然后拿出好处来,我就告诉你这个策略,绝对能击退基马克汗国。”
砚秋阴沉着脸说道:“你想说便说,不想说就闭嘴,我绝不会求到你身上。
而且你的计谋,估计也只是小孩过家家罢了。
你又没领兵打过仗,不懂军事,哪里能想出什么好计谋?
不听也罢,还想用你所谓的计谋来换取好处,亏你想得出来。”
枢密使和兵部尚书也附和道:“是啊,长公主。
你不请自来,若是真有好主意便直说,咱们都是为了大辽。
如果你想用这些所谓的好主意做交易,那不说也罢。”
长公主见众人都不赞同她的做法,不由得怒火中烧,凶巴巴地瞪着在场众人。
只听皇后对枢密使说道:“行了,不用理睬她,你继续说你的意见。”
长公主生怕自己的好主意被别人先说出来,那样她就无法一鸣惊人了。
在她看来,自己的主意足以退敌,但别人也可能想得出来,所以必须抢在别人面前说。
而且这一招若是将来被采纳,那就成了她的计谋,是她的功劳,到时候摄政王不得不论功行赏,给她好处,怎么可能让别人抢了先?
当下便抢着说道:“还是我先说吧!我是长公主,你们别跟我抢。”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