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那次去东市,买了一些古玩字画,还买了一只放在竹笼里的红头鹦鹉。李隆基那次去骊山泡温泉,虽然没带妃嫔妻妾等后宫佳丽去,但是骊山有常驻华清宫的妃子陪他泡温泉。李隆基在骊山待了十四天,然后回到了长安城兴庆宫花萼相辉楼。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了,这天是刚过了新年后的正月初八。李隆基退了早朝后在花萼相辉楼三楼北大厅,坐在书桌北面,正听取李林甫的汇报。
李林甫说:陛下,臣非常担心吐蕃会趁机侵扰大唐边境。我提醒陛下提前做好防备。
嗯,近年大唐与吐蕃的关系又恶化了,不得不防备他们啊。你觉得河西的萧炅,和陇右的杜希望,以及王忠嗣,他们三个人镇守河西和陇右会有出问题吗?
陛下,他们虽然有一些军事才能,但是臣以为河西陇右缺一位统帅,若有一位统帅能从两地的全局出发,调动两地的将士抵御吐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隆基想,朕几个月前把你兼任的河西、陇右两地节度使的职务免去了,只是让你安心做好中书令,难道你还想掌管河西和陇右的军权吗?李隆基这样想着,缓缓地问道:朕想听听你的建议,你说谁适合做河西、陇右两地的军事统帅呢?朕的义子王忠嗣可以吗?他现在是左金吾将军了,心里一直装着国仇家恨,他的父亲王海滨当年与吐蕃入侵军队,在长城堡展开了血战,为国捐躯,他现在终于成长为一位稳健的将军了,如果他做河西、陇右的统帅,应该是很合适的。
李林甫站在李隆基的书桌南面,略低头以掩饰他脸上的微小的表情变化。他双眼眯成一道缝,然后轻轻睁大,恳切而温柔地说:陛下,王忠嗣虽然年轻有为,勇武善战,但是臣以为他只适合在陇右节度使杜希望麾下做副将。倘若陛下对臣的观点有所不解,可以听一下太子对王忠嗣任河西、陇右统帅的看法。
李隆基是聪明人,已经听出了李林甫这番话的含义。
李隆基说:嗯,朕不必再问太子了。太子与王忠嗣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到大,是铁哥们,朕问若是太子王忠嗣任河西、陇右节统帅如何,他肯定说这太好了,王忠嗣正适合这个位置。
李林甫本来抬起头了的,又向李隆基略低头说:陛下,您的儿子众多,荣王李琬遥领陇右节度使,颖王李璬遥领平卢节度使,您为何不让他们起到更实际的作用呢?
李隆基眼睛一亮,说道:你的这番话提醒了朕,朕应该重用这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如果重用两个,朕怕造成皇室成员权利多极化的分裂情况。荣王李琬是六皇子,比颖王李璬年长,也更成熟稳重,再说了他本来就遥领陇右节度使。朕打算让荣王李琬从陇右开始,巡视军事情况,从陇右到河西,从河西到朔方,从朔方到河东,从河东到幽州、范阳等道。朕会给各地节度使发布诏令,告诉他们荣王李琬有处置各地军事事务的实权。
李林甫心里窃喜,表面上却不动声色。他轻轻地说:陛下英明,臣非常赞同您的这一决策。
嗯,朕这就写发给各道节度使的诏书,让他们认可李琬这位统帅。
李隆基言简意赅写了一道诏书,递给李林甫:你拿着这份诏书,让中书舍人抄写几份,然后让牛仙客拿过来,朕画押盖章,再交给轻骑兵发往各道节度使手中。速度要快,争取明日中午前交给轻骑兵。
臣遵旨。
李林甫拿着李隆基写的那道诏书,离开了花萼相辉楼,出了兴庆宫西南门,进入了一辆棕红色马车,在四护卫步行陪同下,向西面的朱雀门慢慢行驶而去。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盛唐风云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