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胄覆灭水真蜡之后,整编水真蜡军队,以小船出洞萨里湖沿湄公河北上,因事逆流航行不易速度极慢,遂令水真蜡军队沿河以拉纤之方式用绳索拖拽船只,经过两月航行抵达他曲城南另外一处真蜡重镇沙湾那吉城。
于此同时,翻越雾温岭山口沿着长山山脉西侧一路北上的刘仁愿,以及由吞武里登陆溯流湄南河向北攻陷诸多土着部落、然后折而向东的习君买,彼此相差两日会师于沙湾那吉城。
三路大军成功会师,超过三万大军齐聚于湄公河两岸,唐军士气大涨。
……
淫雨霏霏,河水流淌、烟波浩荡。
习君买乘坐战船横渡湄公河来到位于东岸的中军大帐,看了一眼沿着河岸连绵不绝的军营,脱下蓑衣丢给门外兵卒掀开门帘走进帐内,便见到先一步抵达的刘仁愿、杨胄已经坐着凳子围在一个小火炉旁。
小火炉中炉火正旺,一个铁水壶放置于上壶嘴喷着白气,杨胄随手将水壶取下,沸水注入一个茶壶,又取来几个杯子沏上茶水,一股淡淡的茶香瞬间氤氲开来。
“习将军快来,茶水刚刚好!”
杨胄笑着打招呼,见习君买落座一旁,便感慨了一句:“这中南半岛固然不比南洋诸岛闷热潮湿,但是雨季连绵不休,身上都快长毛了,喝口热水烤烤火,实在舒坦。”
习君买伸出双手接过茶杯,吹了吹翠绿的茶汤呷了一口,满足的嘘出一口气。
刘仁愿哼了一声:“你一路坐船又有俘虏拉纤,何苦之有?咱们两个跋山涉水脚底板都快泡烂了也没诉苦。”
杨胄赶紧举手表示失言,转换话题道:“千里之征就差最后一哆嗦了,咱们商议一下如何布置战术?”
习君买坐姿端正、面无表情:“土鸡瓦狗耳,还用什么战术?一路平推过去就是了。”
杨胄与刘仁愿互视一眼,都笑起来。
“一路平推”这个词是房俊所发明,他素来自认“即缺文韬、更乏武略”,对于兵书战策一知半解,做不到当世名将那样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所以每每临战,便努力将麾下军队的装备提升至“最精良”,依靠强大的装备优势“一路平推”过去。
所谓“一力降十会”,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无处遁形。
事实上唐军这些年也的确向着这方面发展,“铸造局”不仅仅负责研发火器,不断提升的冶炼技术使得唐军的甲胄、军械愈发精良,如今唐军装备的制式横刀甚至已经成为外国王室、豪富贵戚们竞相收藏的“宝贝”
刘仁愿道:“话是这么说,但战术还是要有的,否则一窝蜂的冲上去不仅咱们自己容易引发踩踏,也会使得敌人有可乘之机。即便胜券在握也要小心谨慎,尽可能的完善战术减少损失,咱们大唐兵卒的命可是比这些昆仑奴贵多了。”
杨、习二人一齐颔首。
三人便凑在一处,将一张舆图摊平摆放在桌子上。
三支军队齐头并进、各行其是,但现在业已会师,便由军衔、职务最高的刘仁愿负责指挥,另外两人从旁协助。
刘仁愿道:“沙湾那吉城与他曲城一样都是建于河水东岸,这是真蜡重镇,不仅是南北货物集散之地更屯驻了大约六千精兵,想要破城容易,但想全歼城中守军殊为不易,一旦这些守军溃败之后向北逃至他曲城,会使得他曲城的兵力暴涨。”
杨胄予以补充:“对他曲城也要施以雷霆万钧之打击,绝不容许真蜡王室逃脱,否则遗患无穷。”
一旦未能将真蜡国王擒获从而使其逃脱,以真蜡北部纵横交错的山岭、河流,再想捉住他难如登天,覆灭真蜡的目的不能达到,大唐将有可能被拖在这里。
习君买淡然道:“兵贵神速,那就攻陷沙湾那吉城之后不做停留,三路大军一起向北快速前进,在敌人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将他曲城合围,瓮中捉鳖、一网打尽!”
按常理来说,大军攻陷沙湾那吉这样的坚城势必要予以休整,然后才能全力强攻北边一百里之外的他曲城,而沙湾那吉城的存在也是作为他曲城的外围战略防御,用以抵御南方的水真蜡有可能的攻伐。
不做休整、顺势北上,犯了兵家大忌。
但无论刘仁愿还是杨胄,仔细思索之后都颔首予以认同。
与有可能真蜡国王见势不妙弃城而逃导致整个真蜡北部局势糜烂相比,不做休整强攻他曲所导致的伤亡自然可以接受。
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真蜡军队的战力极为有限,并不能对大唐军队造成太多威慑。
杨胄提醒道:“据说他曲城内有一千象兵,乃是阇耶跋摩赖以横行中南半岛的根基所在,不能掉以轻心。”
刘仁愿就笑起来,喝口茶水,道:“这畜生皮糙肉厚、力大无穷,兵卒骑乘于上以长矛攻敌,确实杀伤巨大……但它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惧怕火器,无论是火光还是响声,都可以使其性情暴躁、不受拘束。”
见杨胄与习君买都看过来,他便讲起当年水师初入林邑、以及其后与真蜡交战之事。
然后做出评断:“在火器面前,象兵不值一提。”
这种横行中南半岛、几乎刀枪不入所向披靡之无敌兵种,火器却是天生相克……
杨胄心中大定:“既然最后一份有可能的威胁都不足为虑,那咱们不妨大胆、激进一些,咱们做出全力猛攻沙湾那吉城的模样,想来他曲城那边也定然予以观望,待分出胜负之后才能决定是守是逃……干脆由我率领船队对沙湾那吉城予以炮击,做出佯攻的架势,刘将军、习将军你们两人不参与攻城分别沿着湄公河向北穿插,直扑他曲城,而我随后赶到分出一部分舰船帮助习将军绕道他曲城之北横渡大河,堵住其退路。”
这么干有些行险了,一旦攻打他曲城受阻,未能攻克的沙湾那吉城有可能断掉唐军后路。
但此战之战略目的在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他曲城,防止阇耶跋摩见势不妙率军弃城而逃……
为此,冒一些险倒也无妨。
刘仁愿一锤定音:“就这么干!即便有什么意外也有我来承担责任,两位将军且放手施为即可。”
这就是唐军当下最大之优点:商议战术之时任谁都可以出谋划策,可一旦战术确定任何人都要无条件服从,纵使出现失策、甚至失败,主将一身担之,不可推卸责任。
军队最重要便是“秩序”,主将不推诿、兵卒不怕死,自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杨胄、习君买一齐起身,施行军礼:“喏!”
……
翌日清晨,细雨蒙蒙。
习君买、刘仁愿各自率领军队拔营,前者在湄公河西岸、后者沿着长山山脉之山脚,一齐向北挺进,沙湾那吉城的守军势单力孤、不敢出城迎敌,只能龟缩城内。
杨胄则率领水师在河面上击溃敌人为数不多的水军,然后数十艘战船靠近东岸船首对准沙湾那吉城,扯去炮衣,塞入发射药、弹丸,点燃引线。
嗵嗵嗵!
细雨之中硝烟弥漫几乎笼罩河面,一发发弹丸出膛之后划出抛物线落在城墙、城池之内,因是雨天故而并未采用火油弹,可即便是弹丸也将规模不大的城池砸的千疮百孔,尤其是这种远距离炮轰战术是真蜡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带来的心理威慑十分巨大。
一顿炮击之后,战船靠向西岸,由水真蜡俘虏拉着纤绳逆流向北而去。
沙湾那吉城内的守军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却是连出城一探虚实都不敢……
*****
他曲城东侧为长山山脉之余脉,地势起伏、山岭纵横,西侧为自北向南滚滚流淌的湄公河,再向西则又是一道南北走向的山岭,湄公河穿过两山之间的峡谷,城池建于河水西岸。
面朝大河、背依山岭,地势东高西低,山水形胜。
自扶南国之时便扼守南北交通之要隘,人口稠密、财富汇集……
城内王宫之中,真蜡文武大臣济济一堂,拱卫着王座之上端坐的国王阇耶跋摩。
因唐军三路大军齐头并进、抵达沙湾那吉城下,兵锋距离他曲城不过百里之遥,城内人心惶惶、议论纷纭,即便是文臣武将们也战战兢兢、心里没底。
毕竟大唐实在是太过强大,区区他曲城能否抵挡?
阇耶跋摩年逾四旬、精干瘦小,穿着锦绣华服、戴着金玉皇冠端坐在王座之上,看上去更像是“沐猴而冠”……
他目光如电,从面前文武大臣脸上扫视一周,开口问道:“唐军已经抵达沙湾那吉城,下一步必然是要攻陷他曲,诸位可有退敌之策?”
大臣们面面相觑。
半晌,才有人小声谏言:“唐军勇武,不可战胜,与其死守国都最后城破家亡,还不如趁着唐军未至,咱们放弃国都向北退入山岭,以待来时……”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天唐锦绣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