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戏的都很卖力,请来的团多,主打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7x24无休。
当然,轮流休息之下,劳动强度还是不高的,最主要的是给的钱多,七天下来可以赚210块,这份报酬是正式工入门的10倍,熟练工将近半年的工资。
而且还供吃供住,来回的车票还给报销,还要求个啥?
这种除了费人费钱之外,好像也没有什么缺点,不像是几十年后,一个哀乐录音机甚至一个mp3就一天或者三天糊弄一下就过去了。
夜间,年轻人守夜,大家聊天打屁,松木柈子、树根拢起一堆火来取暖。
这时候还没羽绒服,穿上厚棉衣也似有冷风往脖子、脚脖子里吹。
反而戏台那边会好些,搭台子的时候给三面围了油布和塑料,皮影戏的时候还会在前面搭一块幕布,防风效果会好很多。
儿孙辈冻的都跟孙子似的,李剑垚隐约看到大爷爷端坐在棺材盖上闭着眼睛听的一脸享受。
好像魂体这东西是不怕冷的吧?
其实唱戏三日或者七日不是祭奠的核心,这里面包含了诸多维度的说法。
比如按倒角三魂七魄离体论,《云笈七签》中记载三魂七日散尽的说法,胎光归天帝管,去世后三日离体,停三日保障整体魂归天地。
而爽灵归地府管,在去世后第七日抽离,停灵七日完成地脉交割。
戏台上的单鼓戏《过九关》正唱到:“三天魂光透九霄,七天魂沉葬龙山”,李剑垚觉得这个世界满是玄学的意味。
按医疗上的说法,防止假死的风险,《洗冤集录》中表述,“冻毙者三日可复温”,《医林改错》中说,“卒中型气厥需五日观察”,要防止因假死而活埋。
第三种说法就是宗法社会中流传下来的一些习俗和资源调度问题。
比如外嫁女归丧,因为路途的原因,可能需要几天赶路的时间,在交通其情况不佳或者行路效率低下的时候,总得给外嫁女见个最后一面,哪怕是死了的。
当大规模人口流动之后,男女其实都一样,停灵几日也是给外出的子女留出时间来,要不然人没了就给烧了或者埋了,儿子肯定回来得拼命。
还有比如定制棺椁、墓穴开凿等工作,在提前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
在地域上,还有不同的差别,比如岭南地区因为湿热环境,一般会小于三日,关外冬季温度低,一般五到七日都不会有异味,而西域地区因为气候干旱,尸身不腐,最多可停灵49天。
在火葬流行之前,停灵时间一般都是比较长的,而火葬制之后,停灵的时间不但变短了,“守头七”的说法也逐渐变得稀有了起来。
总之丧葬礼法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变化,像大爷爷这种去世前有明确遗愿的,那有条件就优先满足,要是实在做不到,顶多也就多烧点纸表示尽力了。
大爷爷都五世同堂了,而且是高寿去世,自然不会回头再找小辈的麻烦。
像是八斤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还有国字辈的小娃,都是正常休息,白天的时候过去哭几声或者看着一大群人嘟囔个脸不明所以。
只要不去棺材上蹦迪,一般连呵斥都没有。
白天,守夜的回去休息,换一波人来继续守着灵棚,香不断,火不断,意味香火不断。
家里,大姐和凌灵她们做了饭,知道这阵子吃饭可能没个准点,锅里始终都有会温着饭菜。
李剑垚和剑秋回来吃饭,立夏看李剑垚的脸冻的有些发红,特意给过来捂捂。
“还得是我闺女啊,你看那几个从来不关心他老子是不是冷。”
把娃搂过来,一手抱着娃,一手吃着饭。
小丫头怯怯的看着这个不咋熟悉的叔叔,小声的在李剑垚耳边问。
“叔叔家为什么没有小孩?”
李剑垚哈哈一笑。
“问你呢,你咋没有小孩!”
剑秋白了一眼,
“快了,你婶婶明年就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到时候可别欺负他哦!”
“嚯,可打算要孩子了?”
剑秋年龄也不大,26岁,这在以后晚婚晚育的时候可能连婚都没结呢,但这时候迟迟不生娃就属于大逆不道了。
奶奶早前还催,现在也不催了,好在人家自己有结果了。
“明年夏天吧,到时候准备好红包!”
“那好说,肯定包个大的,要是小姑娘,就香岛的房产物业,要是小小子,要不给座矿山?”
75年到79年澳洲工党执政期,允许外资百分百控股持有矿山,李剑垚前前后后用英方资本和南海投资买了几座矿,主要是铁、铜、煤集中,稀有金属压根就没碰。
这就导致收购谈判很容易,不像小日子光盯着人家的稀土什么的,谈判那叫一个艰难。
76年的时候澳元对美刀汇率暴跌将近一倍,实际上花费的成本很低廉,按美刀转澳元来说,基本上属于买一赠一了。
前阵子剑秋忙着收购第三个铁矿,暑假的时候李剑垚跟他说抓紧时间,多花点钱不要紧,换届之后全资法案就不一定还有效了。
最开始的时候,澳洲还跟大姑娘谈恋爱似的,连手都不让碰,后来经济上出了问题,家道中落的时候也出来接客了,那就不用太客气了,李剑垚这属于加了好几个钟。
主要是在小日子的目标里截胡了一座铁矿和一座铜矿,本来之前的提案里要把红山钢铁和汽车厂打包的想法被搁置了,不过早几年晚几年影响也不大,厂子在那,矿也在那,又跑不了。
“算了,那边还有好多土着呢,澳府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我都怕到时候保不住那些矿。”
“咱花了钱的,违约是要付出代价滴。”
剑秋是不知道他哥手有多黑,没有人能安稳的黑掉自己花掉的钱。
像是菲猴和苏岛那边根本就没花钱也照样开采了好几年了,像是澳洲这种孤悬南半球的大岛,折腾起来不知道有多容易。
广袤的土地啊,最适合种地了,产量高点低点都没啥关系。
最主要是有地种。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重回60年代不遗憾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