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津府城下。
杨可世捂着左臂的伤口,看着高俅率领主力大军仓皇南逃的背影,眼中满是恨意。
之前,高俅为自保,竟将他与两千名伤兵当作诱饵,丢在城下抵挡敌军,自己则带着精锐溜之大吉。
“将军,咱们怎么办?”一名断了右臂的亲兵跪在雪地里,声音颤抖。
两千名伤兵,经过敌军的冲击与严寒的侵袭,如今只剩下不到九百人,粮草断绝,武器残缺,处境岌岌可危。
杨可世咬着牙,从雪地里站起身:“走!入太行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此刻高俅将他们丢弃,再去追上去,只会自取灭亡,唯有隐匿起来,等待时机,才能报仇雪恨,重拾生路。
太行山深处,荒无人烟,杨可世带着残兵们寻了一处隐蔽的山洞作为据点。
他们白天采集野果、捕猎野兽充饥,晚上则围着篝火,擦拭残破的兵器,讲述过往的战事。
杨可世从未放弃过希望,他一边寻了山下的游方郎中,寻找草药,救治伤员,保持战力,一边派人打探外界消息。
之后,一则消息传来,高俅在南下途中,被姜齐的大军截杀。
杨可世听到消息时,正坐在山洞前磨剑,他放声大笑,眼中却含着泪水:“高俅!你也有今日!此仇,终于报了!”
仇人虽死,杨可世却并未懈怠。
他知道,乱世之中,仅凭三百残兵,根本无法立足。
恰逢此时,不少因高俅战败流离失所的散兵游勇涌入太行山,杨可世便以“共寻生路”为名,收拢这些人。
他出身将门,如何练兵自是手拿把掐,没了上头婆婆管着,又是为了求活,自是治军严明,体恤下属,很快便聚集了近千名士兵,他也是同兵卒一起同吃同住,那些兵丁看在眼中,虽装备简陋,却士气高昂。
再之后,杨可世派出去的斥候带回消息:姜齐已平定燕云,正派云天彪率领北伐军北上,征讨田虎,首当其冲的便是田虎麾下的重镇应州。
杨可世心中一动,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海中成型:“应州乃田虎的门户,若能拿下应州,献给姜齐,定能成为咱们的投名状,以后也能有个出身!”
他当即下令:“收拾行装,连夜北上,前往应州龙首山!”
龙首山位于应州城郊,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且能俯瞰应州全城动静,是绝佳的潜伏之地。
历经十数日的跋涉,杨可世率领部众抵达龙首山。
他派人乔装成百姓,混入应州城内,打探消息。
很快,斥候回报:应州守将,虽勇猛善战,却刚愎自用,且城内守军仅有八千,防备相对薄弱,尤其是夜间,城门守卫松懈。
“时机到了!”杨可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挑选出两百名精锐,让他们换上从山匪那里缴获的田虎军服饰,自己则亲自带队,趁着夜色,悄悄摸向应州南门。
南门守卫果然松懈,几名士兵正围在火堆旁喝酒聊天。
杨可世一挥手,精锐们如猎豹般扑出,瞬间将守卫制服。
他们打开城门,放后续部众入城,随后兵分两路,一路控制城门,防止守军反扑,另一路则由杨可世率领,直奔守将府。
守将府内,应州守将正与副将商议防务,丝毫没有察觉危险的临近。
杨可世率领士兵破门而入,应州守将大惊,拔剑反抗,却因猝不及防,被杨可世一剑刺穿胸膛。
杨可世厉声暴喝一声,斩下守将的首级。
次日清晨,云天彪率领北伐军兵临应州城下。
他勒马立于阵前,正准备下令攻城,突然听到城上传来一阵骚动。
紧接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从城头丢下,“咚”地一声落在地上,正是应州守将的首级。
云天彪心中一惊,抬头望向城头。
只见一名身着铠甲、面容刚毅的将领,手持长枪,立于城头,高声喊道:“城下可是云天彪将军?末将杨可世,已斩杀此地守将,愿献应州城归附大乾!此乃末将的投名状,还请将军查验!”
说完,杨可世下令打开城门,亲自率领城内守军走出城门,“末将杨可世,曾为宋室将领,后被高俅舍弃,隐匿太行。今闻陛下圣明,故献应州城,愿为陛下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云天彪翻身下马,走到杨可世面前,目光锐利地打量着他。
“咦!兄长?”杨金豹上前,一把抓住杨可世的手臂,“兄长,别来无恙啊!”
“你认得?”
“自是认得,”杨金豹抱拳道,“云帅,杨将军乃是我家远亲,也是将门出身,一身本领不在末将之下!”
“你可知,军中最忌反复无常?今日你能献城归降,他日若有机会,是否也会背叛大乾?”云天彪语气严肃地问道。
杨可世抬起头,眼中满是坚定:“将军明鉴!末将被高俅舍弃,看透旧朝腐朽;田虎残暴,不得民心。唯有陛下,顺应天命,体恤百姓,乃真命天子!末将若有二心,甘受千刀万剐!”
云天彪见他言辞恳切,又想起应州城的重要性,拿下应州,便能打开通往太原的门户,节省无数兵力与时间。他当即点头:“好!本将信你!从今日起,你便率部归入本帅麾下,随本将征讨田虎!若你能立下战功,本将定会向陛下为你请功!”
杨可世大喜,连忙叩谢:“末将多谢将军!定不负将军所托!”
阳光洒在应州城头,“大乾”的赤红大旗缓缓升起,迎风飘扬。
杨可世还要再说什么,却被杨金豹一把拉住,引到一边,对杨志,呼延庆,等人介绍起来。
对于杨可世,杨志和呼延庆自是久闻大名,听闻他的遭遇,三人对那高俅也是破口大骂,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