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城的鸿胪寺内,朱红廊柱上雕刻着繁复的祥云图案,庭院中几株银杏已落尽黄叶,只剩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
包道乙身着深蓝色道袍,手持拂尘,站在堂下,对面坐着的正是鸿胪寺卿柴进。
“柴大人,贫道奉我家吴主圣公方腊之命,前来向大乾陛下递呈联盟之意。”包道乙微微躬身,语气恭敬却不失分寸,“我家首领深知,如今辽国已亡,天下大势归于大乾。愿与大乾结为盟友,共讨王庆、田虎等逆贼,待天下平定后,愿遵大乾为宗主,年年称臣,岁岁纳贡,永不背叛。”
柴进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目光平静地看着包道乙,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包道长,你家教主的心意,本官已知晓。只是联盟之事,事关重大,本官需先向陛下禀报,再做定夺。不知你家教主除了联盟,还有无其他所求?”
包道乙心中一紧,知道柴进是在试探,连忙说道:“我家首领一片赤诚,只求能为天下太平出一份力,并无其他奢求。只是……”他顿了顿,语气愈发谨慎,“我家首领还愿将爱女金芝公主送入大乾后宫,以表结盟的诚意。此事,还需面见老太公,当面禀明。”
柴进听到“金芝公主”四字,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点了点头:“原来如此。老太公深居简出,寻常人难以见到。你若想求见,可先去拜访李助大人,他与老太公素有往来,或许能为你引荐。”
包道乙心中大喜,连忙起身行礼:“多谢柴大人指点!贫道这就前往李助大人府上拜访!”
说罢,便带着两名随从,匆匆离开鸿胪寺,向着李助府的方向而去。
李助府的庭院中。
李助身着青色道袍,正坐在书案前,手持毛笔,临摹道家经典。
听到下人通报包道乙来访,他放下毛笔,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他与包道乙同为道门中人,早年游历江南时候,也曾有过一面之缘,却没想到对方会以方腊使者的身份前来。
“有请包道长。”李助整理了一下衣袍,起身走到堂前。
包道乙走进堂内,看到李助,连忙上前,以道门之礼拱手:“道友别来无恙?贫道包道乙,今日冒昧来访,是有一事相求。”
李助请包道乙坐下,命下人奉上茶水,笑道:“道友不必多礼。你我同为道门中人,有话但说无妨。只是不知,你此次前来,是为自己,还是为方腊?”
包道乙叹了口气,语气诚恳:“实不相瞒,贫道此次是奉我主方腊之命,前来向大乾求和。首领愿将金芝公主送入后宫,以表诚意,只是苦无门路拜见老太公。听闻道友与老太公素有往来,还望道友能看在同门之谊的份上,为贫道引荐一二。”
李助闻言,眉头微微皱起。
他们众人最近也在愁姜齐后宫之事,如今偌大家业,后宫空虚,皇室血脉单薄,不是个事啊!
那老太公之所以和自己熟悉,便是为了让自己多操心此事,看看哪家女子和姜齐八字合适,性子贤惠,只是,这是上位家事,他一个臣子如何能擅自插手其中?
可他与包道乙同为道门中人,自己之后立足根基,还要多有仰仗,故而不好直接拒绝,只能沉吟片刻,说道:“道友的来意,我已知晓。只是老太公身份尊贵,并非轻易可见。这样吧,我先去面见陛下,将方腊的心意禀报,若陛下点头,我再带你去见老太公,如何?”
包道乙知道这是李助能给出的最大让步,毕竟这里不是方腊那边的草台班子,一切都有规矩在,连忙起身行礼:“多谢道友!只要能见到老太公,贫道感激不尽!”
当日午后,李助便带着包道乙的请求,前往皇宫面见姜齐。
御书房内,姜齐听完李助的禀报,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方腊倒是会选时机,知道辽国已亡,便急于示好。金芝公主……他倒是舍得。”
李助躬身道:“陛下,方腊此举,虽有投机之嫌,却也表明了他归附的诚意。若能通过联姻稳住方腊,陛下便可集中兵力,先平定王庆与田虎,再图江南,岂不是两全其美?”
姜齐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也罢,便让包道乙去见老太公,看看他还有什么说辞。你去安排吧。”
李助领命,退出御书房,心中松了一口气,既给了包道乙面子,也没有违背姜齐的旨意。
次日清晨,在李助的带领下,包道乙来到了老太公的府邸。
府邸朴素雅致,院内种植着几株老松,透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
老太公身着素色长衫,坐在堂前的藤椅上,听着身边老管家老韩说着话,神色安详。
“太上皇何必执拗,少爷让你住宫里,也是为了照顾你啊!”
“嘿,我去了,你怎么办?这么大岁数了,难道还要受一刀?算了算了,年龄大了,图个安稳,这就挺好!”
正说话间,内侍领着包道乙在外见礼。
“外臣包道乙,拜见老太公。”包道乙恭敬地跪在地上,行了三叩九拜之礼。
老太公放下古籍,目光温和地看着包道乙,缓缓说道:“起来吧。听闻你是方腊的使者,前来商议联姻之事?”
包道乙站起身,躬身说道:“回老太公,正是。我家吴主方腊,深知大乾乃天命所归,愿将爱女金芝公主送入陛下后宫,以结秦晋之好。金芝公主年方十六,身体康健,容貌秀丽,知书达理,定能侍奉好陛下。”
老太公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手指轻轻敲击着藤椅的扶手。
堂内一片寂静,只有院外风吹松针的“沙沙”声。
包道乙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等待着老太公的回应,这不仅关系到他的任务能否完成,更关系到方腊与江南义军的未来。
良久,老太公才缓缓开口:“方腊的心意,老夫已知晓。联姻之事,你且先回去等候消息,陛下若有旨意,自会派人通知你。”
包道乙心中一松,连忙躬身行礼:“多谢老太公!贫道在此静候陛下旨意!”
离开老太公府邸后,李助将包道乙送至府外,叮嘱道:“道友,接下来只需耐心等待。陛下英明,定会做出最妥当的安排。”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