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旅长……”白狼那张刚毅的脸上满是烟熏火燎的痕迹,“任务……完成了。鬼子被咱们绊在山沟里了,起码……起码还得半天才能爬过来。”
“足够了。”苏勇紧紧握住白狼的手,“先去休整,医疗队!快救人!”
……
半天后。
筱崎彻的日军主力,终于推到了华岩村的外围。
看着眼前这片连绵起伏的群山,看着那一个个隐蔽在山体中的射击孔和碉堡,筱崎彻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他虽然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拥有制空权,但在这种地形面前,他的机械化部队根本施展不开。
“进攻!!”
在岗村宁次的死命令下,筱崎彻只能硬着头皮下令。
“轰!轰!轰!”
日军的轰炸机再次光临,将华岩村外围的山头炸成了一片火海。
然而,这次的效果微乎其微。
所有的八路军战士都躲在深达十几米的坑道里,听着头顶的爆炸声,甚至还能抽空吃个烤土豆。
等到日军步兵气喘吁吁地爬上山头时。
“打!!”
隐藏在暗堡里的机枪,突然开火。
交叉火力瞬间将日军扫倒一片。
接下来的三天里,华岩村变成了一个吞噬生命的黑洞。日军发动了十几次进攻,除了丢下几千具尸体外,连第一道防线都没能突破。
“筱崎阁下……”参谋长小心翼翼地报告,“弹药……不足了。后勤线被切断太久,士兵们已经开始挖野菜了……”
筱崎彻站在指挥所里,看着那座沉默而坚固的华岩村,长叹了一口气。
“撤吧。”
“可是……岗村司令官的命令……”
“再打下去,我们第一军就要全死在这山沟里了!”筱崎彻猛地回头,眼神阴冷,“撤回太原!封锁山口!既然攻不进去,那就……继续困死他们!”
……
华岩村指挥部。
“一号!鬼子退了!!”魏和尚兴奋地喊道。
苏勇放下望远镜,但他脸上并没有胜利的喜悦。
“鬼子是退了,但我们也出不去了。”
苏勇指着地图:“筱崎彻这次是铁了心要困死我们。虽然我们有超级水稻,饿不死,但……我们会被困在这里,失去战略主动权。”
“而且,”丁伟补充道,“我们的弹药储备消耗很大,兵工厂炸了,短期内无法恢复产能。如果没有外援,下次鬼子再来,我们就难打了。”
“所以……”
苏勇的目光,越过了晋西北的群山,投向了更遥远的东方。
那里,是一片广阔的水网地带。 那里,是日军统治相对薄弱,但资源极其丰富的……
“……冀中平原。”
苏勇猛地转身,看向墙上的地图。
“我们必须跳出去!跳到鬼子的后方去!开辟第二战场!”
“系统!”苏勇在心中默念。
【叮!检测到宿主面临战略困境。发布新阶段任务:挺进冀中!打通津浦线!建立白洋淀根据地!奖励:高级海军\/水上作战装备图纸及相关技能! 】
苏勇的眼睛亮了。
“传我命令!”
“第一团一营!张大彪!” “特战大队!周天翼!”
“到!!”
“你们跟我走。”苏勇摘下军帽,换上了一顶普通的便帽。
“去哪?旅长?”张大彪问。
“去一个……有水,有鱼,还有……一群小八路的地方。”
苏勇微微一笑,用手指在地图上的那个蓝色的圆点上,重重一点。
“目标——白洋淀!”
夜色朦胧。
一支精干的队伍,正悄无声息地穿过同蒲铁路的封锁线。
为了隐蔽,苏勇这次没有带大部队,只带了张大彪的一个加强营(约五百人)和周天翼的特战小队(五十人)。
他们脱下了显眼的八路军军装,换上了便衣,或是伪装成商队,或是伪装成难民,分批次向东渗透。
“旅长,咱们这一走,家里没事吧?”张大彪背着一支用布包裹的AK-47,有些不放心地回头看了看。
“放心。”苏勇走在队伍中间,一身长衫,戴着礼帽,看起来像个教书先生,“家里有丁伟和孔捷那两个在,还有龙文章那个守着,筱崎彻那个老鬼子讨不到好。”
“咱们这次去冀中,是要给鬼子心窝子上再捅一刀!”
经过五天的昼伏夜出,急行军数百公里。
终于,在第六天的清晨。
一阵清新的、带着水汽的凉风,吹散了众人身上的尘土。
“到了!”
苏勇站在一个土坡上,指着前方。
在晨曦的微光下,一片浩渺无边、芦苇荡漾的水域,出现在众人眼前。
波光粼粼,水鸟飞翔。 那是北方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白洋淀……”
周天翼深吸了一口气:“好地方!这种地形,最适合打游击!”
“别高兴得太早。”苏勇笑了笑,“这水里,可藏着不少和呢。”
“走!进村!”
……
白洋淀的水路,远比苏勇想象的要复杂。
虽然他们有地图,但在那一人多高、密不透风的芦苇荡里,地图基本成了摆设。
“一号……咱们好像……迷路了。”
负责探路的特战队员有些尴尬地划着船回来,“这芦苇荡简直是个迷魂阵,转了三圈,又回到原地了。”
“别急。”苏勇坐在船头,看着四周,“这种地方,得找向导。”
就在这时。
“哗啦——”
不远处的水面上,突然翻起一阵水花。
紧接着,一个光着屁股、浑身晒得黝黑的小孩,像条泥鳅一样从水里钻了出来,手里还死死地抓着一条大草鱼。
“哈哈!胖墩!看见没!俺抓住了!”
小孩兴奋地对着岸边大喊。
岸边的芦苇丛里,钻出来另一个虎头虎脑、有点胖的小孩:“嘎子哥!你真行!快上来!我也要练练!”
“嘎子?”
听到这个名字,苏勇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终于……找到了。
“大彪,”苏勇低声道,“把船靠过去。别吓着孩子。”
小船缓缓划近。
正在岸边摔跤玩闹的两个孩子,立刻警觉起来。
那个叫嘎子的孩子,反应极快。他一把推开胖墩,从草丛里摸出一把……弹弓,警惕地盯着苏勇这群陌生人。
“你们是谁?!”嘎子的小脸紧绷着,眼神里透着一股子野性,“也是来抓青蛙的?”
“小鬼,”张大彪乐了,他还没见过敢拿弹弓指着他的小孩,“我们是过路的客商,迷路了。想去前面的村子讨口水喝。”
“客商?”
嘎子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目光突然停在了张大彪腰间那个鼓鼓囊囊的东西上(那是藏在衣服里的驳壳枪)。
他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骗人!”
嘎子拉开了弹弓,瞄准了张大彪的脑门:
“客商哪有带的?!”
“你们……是不是汉奸便衣队?!”
“哎哟?有点眼力见啊!”苏勇哈哈大笑,他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压缩饼干,晃了晃。
“小朋友,我们不是汉奸。我们是……打鬼子的。”
“打鬼子的?”嘎子愣了一下,随即撇了撇嘴,“吹牛!打鬼子的八路我都见过,穿灰军装!你们穿得花里胡哨的,肯定是便衣!”
“你要是不说实话,俺……俺可就喊人了啊!”
“这小子……”苏勇无奈地摇摇头。
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威震晋西北的“苏旅长”,刚到白洋淀,就被一个拿弹弓的小孩给“缴了械”。
“行行行,”苏勇举起双手,“既然你不信,那你带我们进村。见了你们的大人,你就知道我是谁了。”
“进村?”嘎子眼珠子一转,“行啊!不过……得给买路钱!”
他指了指苏勇警卫员身后露出的那一截黑黝黝的枪管(AK-47)。
“那根烧火棍……借俺玩玩?”
嘎子指着张大彪身后那支用黑布包裹着的、只露出半截枪管的AK-47,眼睛里闪烁着只有这个年代的孩子才有的、对力量最原始的渴望。
张大彪一愣,随即乐了。他伸手摸了摸背后那把即使在行军中也擦得锃亮的自动步枪,咧着大嘴笑道:
“嘿!你这小鬼头,眼还挺毒!但这玩意儿可不是烧火棍,这叫……要命的家伙!给你玩?小心它的后坐力把你这小身板给震散架了!”
“吹牛!”嘎子一听就不服气了,他把手里的弹弓一扬,“俺连王八盒子都摸过!区小队的老钟叔还让俺打过汉阳造呢!这黑黢黢的棍子有啥了不起的?”
“嘿!你这小子……”张大彪刚要争辩,却被苏勇抬手拦住了。
苏勇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个虎头虎脑、浑身透着股机灵劲儿的孩子。他知道,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张嘎”,未来的“小八路”。
“小朋友,”苏勇蹲下身,视线和嘎子平齐,语气温和却带着一丝挑衅,“想玩这枪,行啊。但咱们八路军有个规矩,想拿枪,得凭本事。没本事的,那是少爷兵,咱们不收。”
“本事?”嘎子把胸脯一挺,那件满是补丁的小褂都被撑了起来,“你有啥本事?敢跟俺比划比划不?”
“我不跟你比划。”苏勇指了指芦苇荡深处,那棵最高的、几乎鹤立鸡群的大柳树。
“看见那棵树顶上的鸟窝了吗?”
嘎子顺着苏勇的手指看去,那棵树足有三层楼高,枝丫在风中乱颤,鸟窝就在最细的那根树杈上。
“看见了!咋地?”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抗战:旅长,冤枉啊我真不是军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