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近午,天色却不见暖。太阳像个白瓷盘悬在半空,光刺眼,却没什么热气。
金积堡前那片黄土地,此刻黑压压站满了人。
近万信众聚在一处,呵出的白气汇成茫茫雾团,在冷风里盘旋升腾。
肃杀的天地间,竟凭空生出一股躁动的热浪。
马化隆站在堡门前临时搭起的高台上,带领信众做战前礼拜。
这堡门建得巧妙,向内凹成弧形。
两侧城墙上的守军,便能夹击攻门的敌人。
那两扇厚重的堡门一旦合拢,又成了天然的扩音器。
高台前每隔十几步,就立着一名嗓门洪亮的“传经人”。
这些都是马化隆亲手挑选、长期训练的弟子,最懂运用气息,务必将台上每一句话,清晰送到每个人耳中。
马化隆身穿半旧的深色棉袍,外罩寻常羊皮坎肩。
这身打扮,若是混进台下人群,转瞬便杳无痕迹。
唯有当他抬起眼,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一片片攒动的人头时,那双平日温润的眸子里,才会闪过一丝与这身朴素装扮,极不相称的沉郁与算计。
像草原上的苍鹰,在冷静地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仪式正进行到紧要处。
空气里混杂着黄土的腥气、人堆里的汗味、仪式火炬燃烧的油脂气,
还有种名为“狂热”的无形之物,热腾腾地翻涌在每个人胸腹中。
马化隆开始诵读经书中的“战事章”。
他不似寻常师傅那般嘶喊,反而将声音压得平和沉稳。
这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抚慰人心的穿透力,一字一句的在寒气中漾开。
他不直接鼓动厮杀,只讲述“为主道而战”的神圣与正义,讲述勇敢与牺牲,在天堂里的无上回赐。
每个字,都像精心打磨过的卵石,准确投入信众的心湖,激起圈圈涟漪。
“Z主至大!”
台下的回应,却是山呼海啸。
无数张被苦难、歧视、贫困和信仰刻满痕迹的脸,此刻涨得通红,眼中炽燃着近乎纯粹的虔诚与激动。
紧接着是集体诵读。
近万人如同一人,在马化隆的引领下,齐声吟诵“黄牛章”等经文。
低沉整齐的诵经声,汇聚成声波的洪流,在荒原上隆隆回荡,仿佛真有神灵在呼应。
那些被特别挑出的“战斗经文”段落,被反复吟诵,音浪层层堆叠。
那轰然的音浪,仿佛一座洪炉,要将所有人的热情、希望与勇气,都熔铸进这单一而强大的意志之中。
随后,一位年长师傅,用带着浓重河湟口音的声调,追忆历代殉J先贤。
他声音极富感染力,讲述先贤们如何为保卫信仰,在战场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描绘着经典中许诺的天堂——那里有流淌奶与蜜的河流,有伸手可摘的鲜果,更有容颜永不衰老的仙女。
殉道者将在那里,获得无上的福报与永恒。
“烈士永活主怀中!”
人群再次爆发出狂热的呼喊,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接下来是“吉哈得”誓言。
信众们齐刷刷转向高台上的马化隆,举起粗糙皴裂的右臂,向他个人宣誓效忠。
“我以主之名誓死追随,直至胜利或殉J!”
这誓言不再是对虚无信仰,而是对眼前活生生的人的承诺,声音此起彼伏,带着死战的决绝。
最后是授旗仪式。
马化隆从侍从手中,一面接一面,将那些精心制成的战旗,郑重交到各队头领手中。
旗帜上用墨笔写着阿文经文或主的真言。
随军师傅端着黄铜盆,用新绿的松枝,蘸着“圣水”,庄重地洒在旗帜上,洒在前排信众的头上脸上。
冰凉的水珠,在寒气中触及皮肤,却让接触到的人浑身一颤,脸上涌现出备受恩宠的光辉。
这套繁复的仪式,已耗去一个多小时。
马化隆表面沉静,心思却像台下搅动的旗海,难以集中。
长子马耀祖一早带着七百多骑兵,去追索夏军斥候,
如今日头高挂,却迟迟未归。
他知道夏军大队正在逼近,儿子很可能遭遇了敌人。
但转念一想,那七百骑兵是他用真金白银、上好粮秣,仿照旧朝马队规制,喂出来的精锐,人人悍勇敢战。
即便不敌夏军火器,仗着马快,撤回来总不难。
想到这里,他心下稍安,继续用平稳的手,将一面绣着新月徽记的旗帜,交到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头领手中。
只是眼角余光,仍像被线牵着,不时瞥向北方空旷的荒野。
授旗刚毕,一名派去打探的亲随,脚步匆匆挤过人群,来到高台侧后,低语汇报:
“小太爷在北面十里外,跟夏军骑兵交上手了。”
“烟尘太大,看不真切。但像是……像是咱们的人追着他们的马队打。”
“没看见夏军的步兵。”
马化隆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变化,只是捏着念珠的手指,微不可察地放松了一丝。
听说夏军步兵未到,他心头担忧稍减。
吴忠堡的夏军骑兵,满打满算就一个营,三四百人。
以两倍之众对付,就算不胜,也不至于吃大亏。
或许,祖儿真能打个胜仗回来,给这场出征开个好头。
他稳了稳心神,将最后一面、也是最大的那面认旗,交到最信任的族弟马雄英手中,完成了所有仪式步骤。
信众们开始在各队军官带领下整队,发放武器。
一箱箱大刀、长矛,以及少量火枪,从堡内搬出,分发下去。
然而,就在这时,另外两名派出的亲随也回来了。
他们机灵地沿着堡前信众视线之外、地势稍低的黄河河滩,从侧门悄无声息地进了堡。
跟在他们身后的,是骑兵头领苏德明、海文祥,以及百余名伤痕累累、失魂落魄的马家骑兵。
这两名亲随深知,绝不能让这群溃兵,冲撞了堡前正值狂热的人群。
他们将败兵安顿在堡内,其中一人寻了空隙,挤到高台下,寻机会向马化隆汇报。
当听到“骑兵溃败”、“死伤惨重”,尤其是有溃兵亲眼看见,马耀祖冲锋时被夏军火枪击中,生死不明时——
马化隆只觉得心脏猛地一缩,像被冰手狠狠攥住,骤然停跳。
眼前猛地一黑,台下鼎沸的人声,瞬间变得遥远,如同隔了厚厚棉花。
他有四个嫡子。
次子早夭,三子、四子年岁尚小,还是孩童。
马耀祖是他的长子,是他倾注最多心血、带在身边亲自教导的继承人。
这孩子性子是暴烈莽撞了些,但对他极为孝顺恭敬,对待部众和佃农也懂体恤优容,在金积堡内颇有人望。
马化隆一直觉得,只要再多些历练,磨磨棱角。
这个儿子足以接过担子,将马家基业发扬光大。
----------------------------------------------------------------------------------------------------------------
(后面还有一章哈。)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