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3年(1745年)二月下旬,《中华日报》的号外在清晨的露水尚未干透时,便已铺满大清各地的街头巷尾。
头版头条以加粗楷体赫然印着《粤省惊雷!三知府革职流放,巡抚苏昌铁腕整饬通商》,字里行间尽是锋芒。
文章详陈苏昌巡境四府的全过程,惠州周望亭知错即改侥幸降级留任,梅州李茂才、潮州林世昌、韶关王怀安因敷衍塞责落得革职流放的下场,连带着家眷远赴安东省。
文末配发编者按,字字千钧:“新政非纸面文章,通商乃国之命脉,敢有漠视者,虽远必诛!”
这份报纸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全国激起千层浪。
京城茶楼里,茶客们围着报纸争相传阅,啧啧感叹苏昌的雷霆手段。
江南商号内,掌柜们将报纸贴在账房墙上,告诫伙计们莫要再存侥幸之心。
边疆驿站中,往来官员捧着报纸面色凝重,猜测这场风暴恐将席卷全国。
连深宫之中,弘历看着奏报旁附着的《中华日报》,指尖划过“朝廷的刀,从来都不慢,更不会钝”这句,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弧度,提笔朱批。
“苏昌可堪大用,着新政督察司全员传阅其巡境案例,照此推行。”
此时,新政督察司的数百位督察官已在京城集结完毕,这批官员均是各省遴选的“新政先锋”,有在直隶率先推广暖棚种菜、让百姓冬日吃上鲜菜的知县李嵩,有在江南严查土地兼并、为农户追回田产的通判陈珂,还有在西南边疆耐心调和土司与民众矛盾、顺利推进人口普查的州官赵昂。
他们身着玄色华服,胸前佩戴“新政督察”徽章,神情肃穆,因亲身参与过新政实践,更懂基层症结所在,也更具推进改革的决心与底气。
授命仪式上,弘历钦点新政中实绩卓着、在朝野间颇具威望的反贪局局长田文镜,出任督察司首任司长。
田文镜手持弘历亲颁谕旨,声如洪钟。
“尔等皆是推行新政的佼佼者,深谙改革之艰、民生之重!
此去各地,当以苏昌为楷模,以自身经验为镜鉴,严查敷衍、纠治懒政、力促落实!
凡有阻挠新政者,无论官阶尊卑,皆可密奏直达,无需掣肘!”
谕旨宣读完毕,督察官们分批次奔赴全国各地,一场声势浩大的地方变革就此拉开序幕。
赴直隶的督察官李嵩,正是此前在保定府下属县推行暖棚技术的知县。
他车驾刚入保定府,便直奔中华公共图书馆工地,此前接到国安局密报,这里的施工进度已滞后两月,知府张启借口“建材短缺”拖延工期。
李嵩未先召见官员,而是换上便服混入工地,凭借过去推行农改时积累的经验,他一眼就看出工匠施工松散、建材堆放混乱的问题根源在于监管缺位。
当即传唤张启前来,面对铁证,张启还想辩解,李嵩直接出示苏昌处置案例的报纸,冷声道。
“粤省三知府的下场就在眼前,你还要重蹈覆辙?”
张启吓得面如土色,当即下令增调工匠、加急施工,承诺十日内补齐进度。
李嵩仍不放心,结合自己过往驻点督导的经验,留下两名属官每日上报施工明细,还制定了“三日一巡查、五日一通报”的机制,才前往下一处督查。
江南地区的督察官陈珂,此前在温州下属县查办土地兼并案时,就摸索出“商户座谈、利益协调”的化解之道。
抵达温州府后,接到商户举报,称当地土地局官员与豪强勾结,低价收购农户土地后高价转租,同时本土商户因洋商挤压生意心生不满,排外情绪渐涨。
陈珂先联合地方反贪局,凭借自己过往查案的经验,快速锁定涉案官员,一举抓获十余人,查抄赃银百万两,随后又组织本土商户与洋商座谈,借鉴自己此前协调农商矛盾的做法,鼓励双方合作建厂,朝廷提供低息贷款支持。
“与其相互排挤,不如抱团盈利”,陈珂的提议既化解了排外矛盾,又推动了本土工商业升级,温州商户纷纷称赞其办法“接地气、能落地”。
在西南边疆的督察官赵昂,曾在曲靖府成功调和土司与民众的矛盾,推进改土归流。
抵达云南后,发现当地土司对人口普查、改土归流等新政抵触强烈,甚至煽动民众抵制。
赵昂没有采取强硬手段,而是沿用自己过去的经验,先拜访当地土司,送上《炎黄会典》,结合边疆民俗讲解“炎黄同脉”的理念,又承诺普查后将为当地修建学校、铺设道路,这些都是他此前在曲靖府兑现过的承诺,更具说服力。
同时,赵昂联合地方警察局严惩了数十名煽动民众闹事的土司亲信,以儆效尤。
软硬兼施之下,土司们终于同意配合新政,人口普查工作得以顺利推进,不少隐藏的人口被纳入登记,为边疆治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短短半个多月,各地共查处敷衍新政、贪赃枉法的官员两百余人,其中革职流放者九十余人,降职留用者百余人。
与此同时,《中华日报》连续刊发系列报道,追踪各地督察成效,每一篇都配着官员整改、工程推进的实景插图,还专门刊发《督察官手记》专栏,刊登李嵩、王砚等人的基层治理经验,供全国官员学习借鉴。
其中一篇《督察风暴席卷九州,新政落地焕生机》的报道中写道。
“昔日拖沓之风渐消,今日实干之气正浓。
这批从基层走来的督察官,以自身经验为钥匙,打开了新政落地的症结,实乃百姓之福、国家之幸。”
紫禁城养心殿内,弘历翻阅着各地督察官的奏报与《中华日报》的报道,对身旁的内阁首辅张廷玉笑道。
“遴选有实践经验的官员出任督察,果然事半功倍。
新政的火种,终于燎原了。”
张廷玉躬身回道。
“督察官皆是新政实践者,既懂民情,又有办法,方能快速破局。
此举措不仅整肃了官场风气,更推动了新政落地,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弘历面露欣慰,这些年为革新大清积弊,新政接连推行,可民间落实始终不尽如人意。
如今通过督察司雷霆出击,总算让他看到了转机。
弘历沉吟片刻,目光落在舆图福建方向,沉声问道。
“中华北亚美利加公司,此时该启程了吧?”
一旁的外贸司司长周煌躬身回话,语气笃定。
“回皇上,正是!船队已于三月初三从福州港扬帆起航,主力为十艘千吨级商船,专运丝绸、瓷器等大宗商品,另有二十余艘五百吨级商船随行,既载小额货物便于沿途与土着交易,亦承担警戒、探查之责,合计近四十艘舰船,载着近万名船员、工匠与护卫,由东海水师十艘新型战船全程护航。
此行直奔美洲西海岸,一来拓建贸易据点,二来运回此前探明的优质毛皮与金银矿石。”
弘历闻言,指尖轻轻点在舆图上的美洲区域,眼中闪过期许。
“陈用金开辟的航线,必须牢牢抓在手中。
沿途做好测绘,标记适宜停靠的岛屿与避风港,为后续常驻据点打基础。”
张廷玉在旁补充:“皇上放心,船队携带的货物搭配合理,即便遇到西洋人亦有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弘历颔首,望着窗外晨光,语气坚定。
“此举关乎海外贸易布局,更关乎大清未来生计,务必让他们平安往返,带回更多新机。”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