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妍儿说受刁难,已经是委婉的说法。童贯何等人物,杨宁淼真若率队到了他的麾下,只怕会被当做炮灰使用。
杨宁淼显然想过这个事情,说道:“我听说此次佘家的佘可存也随童贯大军南下,末将是想走驸马的路子,在佘可存麾下效力。”
听到此处,赵妍儿忍不住问道:“你与驸马商量了吗?”
杨宁淼道:“与驸马商量后才敢报请殿下。”
赵妍儿虽然向来不在意小节,但杨宁淼这种和驸马先商量再来征求自己意见的行为让她觉得有些不快。
但是想到之前自己也确实和诸多亲信提过“不拘小节,不搞形式主义,以实际工作效率为主”的要求,便也没有多说。
只是心中警告自己:“怪不得那些领导都愿意搞形式主义,原来真要以实际效益出发,省略了表面功夫,领导还真有被冒犯的感觉。我可不能让自己因为这些许感受染上那些臭毛病。”
便嘱咐杨宁淼道:“此去要多加小心,战场之上切莫贪功,妄送了手下军士性命。”
杨宁淼听赵妍儿同意了自己想法,自然开心答应下来。
赵妍儿也不啰嗦,立刻升帐唤来诸将,言说此事。然后说道:“杨将军此去,还要统兵战将辅佐。诸位之中可有自愿前往的?”
这话倒有些为难人了。
此次出征虽然是在佘可存麾下,但终究也是归童贯指挥。难免又会遇上做先锋的宋江。
这些人是特意留在梁山的,若再于战阵与宋江相遇,倒显得有些尴尬。
众人都不说话,赵妍儿正打算点将,鲁智深却开口说道:“洒家之前就总觉得该去东南走一遭。听说这次军中也有小种经略相公麾下军士参战。洒家便走这一遭,一来了却心愿,二来会会老友。”
鲁智深也是西军出身,最早追随大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后又到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麾下效力。所以才有会会老友一说。
有鲁智深带头,众人便热情了许多。好战一些的便主动报名。最后定下鲁智深、史进、朱武等人随杨宁淼前去。
待众人各自散去准备,李文博便主动向赵妍儿进言,说道:“朝廷大军出征,照例都有监军,不知殿下打算派谁做这监军?”
李文博一张嘴,赵妍儿便知他是什么意思。于是问道:“你打算去做监军,是为了你那两个同学?”
李文博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殿下也。”
赵妍儿笑着骂道:“你这厮是想做童贯那样的宦官不成。”
李文博则撇嘴道:“我要做宦官,也是做郑和那般的好太监。”
赵妍儿只得装作不明所以,岔开话题道:“你可是有了什么鬼主意?”
李文博道:“我去南边,正好联合我那两个同学,听说他们帮方腊打了不少胜仗。到时候我跟他们说明情况,让他们也投效殿下。到时候咱们手下兵丁又是一次成倍数的扩张。”
李文博说的有些道理。但赵妍儿担心李文博少年心性,还是不放心。
此时,杨真儿开口插话道:“此等幸进小人留在殿下身边也碍眼,殿下就让他滚远一点吧。”
赵妍儿看了看李文博,又看了看杨真儿,她觉得这两个人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像极了初中时候初生情愫的男女同学。
赵妍儿玩味的搓了搓下巴,并不打算参与身边人的姻缘。于是说道:“既然真儿替你说话,你就去吧。”
李文博欢天喜地的领命去做准备。赵妍儿心中却有了些更深的思考。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围绕着赵妍儿已经逐渐形成了利益集团。人和人之间也逐渐有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如果赵妍儿不做好引导和把控,即便是自己团队内部的事情,也极有可能朝着赵妍儿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甚至赵妍儿自己也极有可能被团体利益绑架,做出迫不得已的决策。
无论赵妍儿怎么思绪万千,定下的事情还是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杨宁淼点齐兵马,联络佘可存前去投奔。
杨宁淼所部两千五百人,几乎和宋江同时抵达淮安。当晚行军大总管、枢密使童贯在扬州召集诸将。杨宁淼自不敢耽误,刚过晌午就带了李文博和亲卫快马赶到扬州,先是拜见佘可存。
佘可存二十多岁的年纪,在西北屡建战功,出身佘家嫡传一系,是佘家第八代“可”字辈中能征善战的人物。亲自迎接杨宁淼。见礼过后,先问道:“帝姬和驸马可好?”
杨宁淼道:“帝姬驸马俱安康。”
佘可存便挽着杨宁淼的手入花厅就坐,又说道:“你也是西北将门出身,如今能过来支援我等,真是如虎添翼。”
杨宁淼知道佘可存说得是漂亮话,他却最不擅长客套,于是直言道:“奉帝姬将令过来锻炼卫队,还请将军指教。”
佘可存便又问:“我听闻如今卫队有两千五百人之众,却不知道帝姬如何招募了如此多的人。”
这些话杨宁淼倒是早有准备,说道:“山东河北多有贼盗横行,百姓流民也不少,帝姬仁德见不得百姓流离,便收拢百姓,让他们进入卫队吃饷。”
佘可存听杨宁淼如此一说,便对这支卫队的战斗力不抱太多希望。给杨宁淼介绍了平乱大军的构成,并嘱咐道:“童枢密今晚召集众将,必是分派任务。你初来乍到,切不可过于冒头,懂吗?”
杨宁淼也是将门出身,自然懂得其中门道,说道:“晚辈晓得。”
毕竟枪打出头鸟,太过冒头只会被童贯重用。
这个重用却不是好事。
佘可存见杨宁淼懂得内里的弯弯绕绕,多少放下心来。佘彦质凭自身实力考中探花郎,又得公主垂青,是佘家家业不可少的助力。
况且帝姬卫队约等于佘彦质的私兵,佘可存自然愿意关照杨宁淼。
正事说完,佘可求又问:“帝姬与驸马大婚已经数月,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喜讯?”
这又到了杨宁淼最不擅长的闲聊阶段,只能强打精神应付佘可求。好在时候不多,就到了要去拜见童贯的时间。
所谓: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繁华,自古就是销金蚀骨的地方。童贯暂住的园子里,一场盛大的宴会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水浒:我在梁山当绿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