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簿的招供,让短暂平静的洛阳再起波澜。
绣衣使者频频出动,先后将卞眈和殷顗等人逮捕入狱。
王凝之没有要收手的意思,以栽赃构陷三品大员为由,勒令陈特继续调查。
京城的世家再次人人自危,尤其是那些参与其中的,更是四处走动,想将自己摘出来。
卞家的人找上了郗超,殷家的人则找上了谢石,各自求救。
其余人则再次聚集到王珣府上,想让他出个主意。
郗超在朝中地位超然,哪里会搭理这种人,直接拒之门外。
谢石则表示自己老了,正准备上书请辞,归老江东,所以爱莫能助。
只有还想继续混下去的王珣,无奈地再次招待了这群又菜又爱玩的亲戚。
众人很是激动,有说绣衣使者动用酷刑的,有说李主簿胡乱攀咬的,还有的说陛下一心偏袒、小题大做的……
王珣一一听在耳里,笑着安抚众人,“诸位放心,若有冤屈之事,我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这话完全安慰不到大家,他们只是喊冤而已,又不是真的冤。
于是众人继续七嘴八舌,“不能再继续查下去了,绣衣使者就是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野兽,他们会不断抓人的。”
“送礼的事,怎么就变成故意构陷了,这分明是欲加之罪!”
王珣抬抬手,制止了众人愈发危险的发言,说道:“大家的想法我知道了,我明日就进宫,向陛下表明态度,尽快解决此事。”
众人对他的表态很满意,又抱怨了几句,这才各自散去。
王珣站在门口,看着这帮人的牛车远去,眼神晦涩,难以捉摸。
王岷低声道:“阿兄打算怎么做?”
他自然不相信王珣会帮这些人出头,只是好奇兄长为何要进宫。
王珣笑道:“陛下不肯放我离开,这帮人又逼我站队,我没得选。”
“也是,”王岷点点头,叹道:“陛下是战场上杀出来的,这些人却以为可以胁迫他,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王珣转身回府,“利令智昏,他们还当这是在前朝呢。”
皇宫之中,王凝之也不好过,世家的人各种托关系,郗璿和谢道韫都收到了外间送到宫里的求救信。
郗璿还好,她年纪大了,嫁到卞家的妹妹已经离世,人情也就淡了,只是找王凝之问了几句情况,并没有说什么。
谢道韫这边比较麻烦,一来殷氏和谢氏同为陈郡望族,联姻不止一代,二来被抓的殷顗,其母是谢道韫堂姊,关系很近,三来谢氏眼下如日中天,不好推脱。
王凝之从母亲那里回来,看到一脸苦恼的谢道韫,笑道:“在烦恼什么?让我猜猜看,是不是殷家的人找到你这里来了?”
“明知故问,”谢道韫不满地说道:“你要动手就快些,何必这样吊着,弄得人人担惊受怕的。”
王凝之却道:“如果与此事无关,有什么好怕的。”
谢道韫犹豫了下,说道:“他们说你任用酷吏,那个李主簿被打得不成人形了,绣衣使者让说什么就说什么。”
王凝之冷笑两声,“这话也就骗骗你,对付世家那帮软骨头,哪需要什么酷吏,随便吓唬两下,就什么都招了。”
“可继续牵连下去,不知道还要抓多少人,”谢道韫说道:“新朝初立,我觉得还是应该适可而止,杀鸡儆猴就够了。”
她并不是为殷家求情,只是觉得再抓下去,都要影响朝廷的运转了。
王凝之沉吟片刻,“人我可以不抓了,但不能这么快就定案,得让他们多害怕一阵,记住这种煎熬和恐惧的滋味。”
谢道韫叹道:“你还是更想让他们怕你。”
“当然,”王凝之挑眉道:“反正他们不可能喜欢我,那就只能怕我了。”
夫妻俩正说着,内侍过来传话。
巡视河东的王殊已经返程,有书信呈上;
中书侍郎王珣、秘书丞王恭在宫外求见。
王凝之接过信,让内侍通知两人到偏殿等候。
王殊的信中没说什么,巡视的结果早有文书传回,这次来信,只是例行通报行程。
谢道韫接过信扫了一遍,放到一边,问道:“怎么太原王家的人也掺和进来了?”
王凝之摇摇头,也不明白,说道:“兴许是碰巧遇上,阿宁虽然有些年轻气盛,但他父亲王叔仁素来明哲保身,不会介入此事,至于法护,估计是来做做样子的。”
谢道韫笑道:“和我一样,没办法,躲也躲不掉。”
王凝之站起身,“最近朝中的事多,阿奴的婚事我就顾不上了,你多盯着点,不要太过奢华,但也不可让外邦的人看了笑话。”
太子大婚,周边的小国都会遣使参加,比如东北的新罗和百济,南边的林邑等。
据建康那边的船商回报,海外的倭国知道了上国改朝换代的事,也准备重启朝贡。
他们上次来天朝朝贡,还是在魏晋交替的时候,已经断绝了一百多年。
谢道韫点头应下,说道:“放心,我有分寸的。”
王凝之来到偏殿,王珣和王恭已经等了好一会。
两人并没有交谈,各自坐在位置上,闭目打坐。
见王凝之过来,两人赶紧起身,到殿中行礼。
王凝之入座,摆手道:“免礼,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王珣说道:“在宫外碰巧遇上,便一道入宫了。”
王凝之点点头,和他所猜想的一致,这俩就不是一路人。
“说吧,入宫有什么事?”
王珣没有急着回答,先看了眼王恭。
王恭倒不客气,上前两步,拱手道:“陛下,我在秘书监深感虚度光阴,愿意去前线效力。”
王凝之笑了笑,说道:“上次你领军去关中,表现可不怎么好。”
王恭先前作为兖州长史,参加过上次的关中之战,可惜寸功未立,便被王凝之调回。
“陛下批评的是,”王恭并不否认,又道:“正因如此,我才想去前线多历练一番,等到攻秦之时,可以为国效力。”
王凝之对他这个态度甚是满意,笑道:“阿宁这两年变化不小,是该出去建功立业了。”
王恭喜道:“谢陛下成全。”
王凝之想了想,说道:“那你先去蒲阪,给瑗度当助手,多熟悉下前线的情况。”
谢玄南下后,王凝之将河东郡交给了他的堂弟、谢安次子谢琰。
王恭躬身领命,抬头看了眼王珣,似乎有些不屑,然后大步离开了。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穿越东晋,山河共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