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首页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佣兵的战争醉枕江山战神无双九重天我是正统我怕谁猛卒扶明录大至尊留里克的崛起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文阅读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txt下载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85章 哑巴也会织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晨雾散得很慢,像被谁攥在掌心里慢慢揉碎。

顾承砚的棉袍下摆沾了半尺泥渍,这是他在闸北弄堂蹲了第七个清晨的痕迹——老墙根下的石墩子被他坐得温热,膝盖上摊着的牛皮本翻到新页,墨迹未干的“空织频次表”上,铅笔印子深浅不一。

“少东家,张阿婆又开始了。”蹲在墙脚的小顺子戳了戳他胳膊。

顾承砚抬头,正见斜对门二楼窗户掀开条缝,银白的发丝扫过窗棂,张阿婆枯瘦的手悬在半空,食指与中指虚扣,像攥着梭子。

第一下轻,第二下沉,第三下带着尾音,恰好与巷口传来的皮靴声错开半拍——那是租界巡捕换岗的时辰,铁掌皮靴叩在青石板上,“嗒嗒”声像敲在人心尖。

他喉头动了动,笔尖在“换岗时段”栏重重画了道竖线。

这些天他跑遍十六铺、曹家渡、杨树浦,从码头搬运工的老婆到纱厂放工的女工,但凡有织机记忆的手,都在做同一件事:当巡捕房的铜钟敲响换班点,当特务的黑轿车碾过煤渣路,那些本在择菜、补衣、哄孩子的手,会忽然停住,在空中划出梭子的轨迹。

不是刻意练习,更像呼吸般自然。

“昨日凌晨三点,西华德路王阿奶。”他翻到前页,指尖停在“卧病”一栏,“虚拉三下,与静织堂寅时机声分毫不差。”

牛皮本被风掀起一页,露出更前的记录:“陈72岁,4时17分;春桃38岁,3时29分……”这些数字不再是冰冷的时间,而是无数双眼睛在黑暗里睁开,无数根手指在被褥上摩挲,把织机的节奏刻进血肉里。

“承砚?”

清润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顾承砚转头,见苏若雪抱着一摞泛黄的日志站在巷口,月白棉衫外罩着靛青夹袄,发梢沾着灶房的炊烟——她刚从保育社过来,怀里的日志边角卷翘,是被反复翻看的痕迹。

“你看这个。”她挨着他在石墩上坐下,翻开最上面一本,指尖点在“夜巡记录”栏,“静织堂立起来前,每月十五到廿,总会有两三次‘醉汉闹事’‘野狗撞门’。可上个月整月,只记了一次——还是隔壁弄堂的阿毛头偷摘了王伯的橘子。”

顾承砚凑近去看,墨字在纸页上跳跃:“二月初七,亥时三刻,无异常;二月初八,子时一刻,无异常……”他忽然想起昨夜在虹口听到的机声,像一张网,把黑暗里的异动都兜住了。

“他们不是在织布。”苏若雪的手指抚过日志边缘,“是在织耳朵。”她从衣襟里摸出个布包,展开是半本未完成的《织语初阶》,墨迹未干的纸页间夹着片梧桐叶,“我加了句新注:‘手不动,心还响;灯不亮,线也长。’”她抬头时眼睛发亮,“若把静织堂的机声录成蜡筒,停电的夜里放……”

“少东家!”

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她的话。

青鸟从巷口跑来,棉袍下摆沾着草屑,显然是从电报局一路奔来。

他站定喘了两口气,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密报:“南京方面发了‘民俗监控’密令,要各地上报‘异常节律活动’。”

顾承砚接过密报扫了眼,唇角微勾:“他们查禁歌谣,封得了嘴;搜缴密码布,收得完布。可怎么禁得住……”他抬眼看向二楼的张阿婆,此刻那双手已垂回膝头,正慢悠悠择着青菜,“十指虚动的幻织?”

“更妙的在后面。”青鸟压低声音,眼里浮起笑意,“闸北特务队派了个汉奸混进弄堂,学空梭的节奏。结果被周织娘当场识破——”他模仿老妇的沙哑嗓音,“‘你拉得太齐了,真干活的人,总有半拍喘气!’”

苏若雪“噗”地笑出声,指尖在《织语初阶》上点了点:“这半拍喘气,就是活的证据。”

顾承砚望着弄堂里三三两两的织户,有的纳鞋底,有的哄孩子,有的只是坐着发怔——可他们的手指都在动,像被看不见的梭子牵着,在空气里织出一张网。

这网不是丝绸,不是棉布,是比任何织物都坚韧的东西:是阿婆临终前教孙女的织法,是丈夫出海时妻子守着的机声,是连炮火都炸不碎的,活着的记忆。

“该去静织堂了。”他合起牛皮本,起身时石墩上的温度透过棉袍渗进后腰,“把蜡筒的事交给我,我去求周先生的留声机。”

苏若雪将日志收进布包,起身时一片梧桐叶从纸页间滑落,飘到顾承砚脚边。

他弯腰去捡,目光扫过叶底的一行小字——是苏若雪的笔迹,“丝断音不绝”。

他的手顿了顿。

有什么东西从记忆深处浮起,像沉在井底的月亮,被风搅碎又慢慢拼圆。

他想起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旧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有半行残言,被水渍晕开的墨迹里,仿佛也有“丝断音不绝”几个字。

“承砚?”苏若雪已经走到巷口,回头唤他。

顾承砚捡起梧桐叶,夹进牛皮本最里页。

晨雾不知何时散了,阳光透过梧桐枝桠落下来,在他肩头洒下斑驳的光。

他望着前方静织堂飞檐上的铜铃,那铜铃忽然轻响一声,像谁在云端推了它一把。

“来了。”他应了声,脚步比往常用力些,踩得青石板“咚咚”响。

顾承砚踩着青石板往静织堂走,鞋跟叩出的节奏与记忆里某个雨夜的机声重叠。

梧桐叶夹在牛皮本里,叶底“丝断音不绝”的字迹像根细针,轻轻挑开了封存十七年的匣锁——母亲临终前塞给他的旧笔记本,纸页边缘被茶水浸得发皱,最后一页的残言在他脑海里浮起:“丝断音不绝,人亡手不忘。”

他脚步顿住。

苏若雪回头时,正见他站在光影交界处,睫毛在眼下投出细碎的影,像被什么击中了心窍。

“承砚?”她走回来,伸手碰了碰他的衣袖,“可是旧疾又犯了?”

顾承砚摇头,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这些天在闸北、杨树浦记录的“空织频次表”——张阿婆与巡捕换岗错开的半拍,王阿奶卧病时与静织堂寅时同步的虚拉,春桃在煤渣路边择菜时无意识的手势……原来不是巧合,是十七年前那场全国织工大罢工留下的烙印。

那年他刚满十岁,记得顾家绸庄的织工们举着“反日商盘剥”的旗子涌上街头,母亲跪在祠堂里抄《织经》,边抄边说:“他们封了织机,封不了手;烧了布疋,烧不了心。”后来罢工被镇压,织工们被打散进米行、缝衣铺、浆洗房,可他们的手——择米时会不自觉地分绺,缝衣时会习惯性地打纬,浆洗时会跟着水流推梭。

“若雪。”他突然握住她的手,掌心烫得惊人,“你说那些阿婆、婶子们空织,真的只是怀念旧业?”不等她答,又自顾自道:“不,是肌肉里刻着机声。就像蚕宝宝生来会吐丝,她们的手生来会织。”

苏若雪被他眼里的光灼得心头一跳,刚要开口,巷口传来青鸟的呼哨——三短一长,是“密报送达”的暗号。

“少东家,南市的线人回了。”青鸟抹了把脸上的汗,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您让敲木梆的事儿,第七夜还没动静,第八夜西头刘婶家的窗开了条缝,有个影子在里头晃手;第十夜更绝——”他展开油布,里面是叠画满叉叉圈圈的纸,“整条巷子的女人,不管是三十的小媳妇还是七十的太婆,子时三刻准保坐起来,手在被子上推梭。您看这记录——”他指尖点在“第十夜”那栏,“连王屠户家的哑女都动了,跟他娘推得一个节奏!”

顾承砚的指节抵在唇上,目光扫过那些歪歪扭扭的记录。

窗外忽然掠过一片乌云,阴影罩在纸页上,却掩不住他眼底翻涌的热意。

“不是训练出来的。”他低声重复,“是骨头里带出来的。”

苏若雪凑过来看,见“第十夜”栏最后写着“哑女阿巧,动作与《归络调》尾音合”,心头猛地一震。

《归络调》是苏州织工的号子,十年前日商烧了苏州织坊,那调子早该断了——可如今竟在上海的巷弄里活了。

“去静织堂。”顾承砚把油布包塞回青鸟怀里,“我要确认件事。”

静织堂的门虚掩着,铜铃在风里轻晃。

顾承砚推开门时,雨丝正顺着飞檐落下来,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珠。

堂中没有灯,却有微光从后窗漏进来,照见供桌上的老梭——那是顾家养了三代的木梭,梭身被手汗浸得发亮,像块温润的玉。

“有人来过。”苏若雪蹲下身,指了指地上的水痕,“鞋印很小,是孩子的。”

顾承砚的目光扫过供桌,呼吸陡然一滞——老梭原本静卧在红绸上,此刻却歪了半寸,梭头还沾着点泥渍。

他绕到后廊,透过半开的窗,看见檐下蜷着个小身影:十四五岁的男孩,破棉袄裹着瘦骨,怀里抱着个缺了口的搪瓷缸,正用拇指蹭梭身上的木纹。

“阿弟。”苏若雪轻声唤了句,刚要上前,被顾承砚拉住手腕。

男孩像是被惊到,猛地抬头,梭子“啪”地掉在地上。

雷光在窗外炸响,顾承砚看清他袖口露出的布片——焦黑的边缘,上面隐约有团火焰刺绣,正是当年苏州织工工会的标记。

男孩慌忙去捡梭子,手指在梭槽里一扣一推,竟做出标准的“引纬”动作。

雨丝顺着他的发梢滴在梭身上,他却像没知觉似的,嘴里哼着走调的曲子——仔细听,竟是《归络调》的尾音。

顾承砚的喉咙发紧。

他想起母亲笔记里另一句:“梭在人在,梭亡人亡。”可眼前这孩子连梭子都没摸过,却能无师自通;苏州的工会信物早该在大火里化成灰,却藏在他的袖口。

原来不是“人亡手忘”,是“人亡手更不忘”。

“阿弟,冷不冷?”苏若雪摸出块烤红薯,轻轻放在他脚边。

男孩盯着红薯,喉结动了动,却没伸手,只把梭子往怀里拢了拢。

顾承砚退到廊柱后,看着苏若雪蹲下来,用帕子擦他脸上的泥。

雷光又闪,他看见男孩袖口的焦布片上,有几个被烧剩的字:“传与……”

“承砚。”苏若雪回头,朝他轻轻摇头。

他明白她的意思——这孩子还在怕,不能吓着。

雨越下越大,顾承砚转身时,衣角扫过廊下的竹篓,里面堆着些皱巴巴的纸。

他随意瞥了眼,见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梭子、织机,还有几个用蜡笔涂的小人儿,手都举在半空,做着推梭的姿势。

“这是……”他捏起一张,纸角写着“春桃寄”三个字。

“春桃前日托人带信,说在嘉兴收了些织户的旧物。”苏若雪走过来,声音轻得像雨丝,“说是有孩子拿树枝在地上画织机,她就收了这些涂鸦。”

顾承砚的指腹抚过画纸上的梭子,忽然笑了。

雨幕里,静织堂的铜铃又响了一声,混着远处传来的《归络调》尾音,像根细细的线,把十七年的光阴串成了串。

“该让春桃把这些画带回来。”他把画纸小心叠好,放进贴胸的口袋,“有些东西,孩子比大人记得更牢。”

雨还在下,却已经有了转晴的迹象。

顾承砚望着远处渐亮的天色,听见怀里的牛皮本轻轻响了一声——是梧桐叶碰到了母亲的笔记。

他知道,有些事才刚刚开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罪恶成神麻衣大相师我在决斗都市玩卡牌梦想为王云鸾万古神帝张若尘大秦:新世纪原神:逆徒,连师姐也不放过最强纨绔网王之剧情外的原住民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都市打脸狂人今夜来港都市修仙:千年后的我归来无敌了我欲九天揽月领证当天被悔婚,她带崽改嫁豪门美漫世界阴影轨迹巨星洪泽江山战图无上女仙君
经典收藏这个开局有点惨啊!我,大明太子!开局签到大雪龙骑大明猛回头我于历史中长生天才宝宝,神医娘亲三国无限重生县令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秦:祖龙假驾崩,朕当真了!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后汉英雄志官居一品南疆少年走天下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厨神:从烧尾宴开始三国之乱臣贼子一夜暴富,我囤货娇养了个女帝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饿殍遍地,你带大家顿顿有肉吃?大唐暴吏夫君有毒
最近更新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沈少卿探案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柴周神医:开局被退婚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长安新火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娘娘,请卸甲!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宋韵流年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txt下载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