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首页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邪王盛宠:神医嫡女嚣张妃七界武神五代梦开着外挂闯三国精灵之传奇训练家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堡宗别闹神圣罗马帝国万域灵神华夏风雨情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文阅读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txt下载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87章 梭子认路不认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更夫的梆子声撞碎夜雾时,苏若雪的指尖还停在木格空处,像被抽走了半截魂。

顾承砚的手掌覆上来,温凉的,带着账房算盘珠子的木香气:“先别急,我让人查。”

“查?”苏若雪转身时撞翻了烛台,火星子溅在织机的经线尾端,“那是我娘最后留给我的……”她声音发颤,喉结上下滚动,像吞了块烧红的炭,“当年她被巡捕房带走前,塞给我这梭子,说‘若雪,织娘的魂在梭里’……”

顾承砚没说话,拇指轻轻抹过她眼尾的泪。

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青鸟掀帘进来,腰间短刀撞在门框上,“少东家,后窗插销没拔,院里泥地有半枚鞋印——像是胶鞋,码数不大。”

苏若雪突然抓住他胳膊:“是不是上次来查账的日商走狗?他们前儿还说要收我们的织机税!”

“不是。”顾承砚垂眸看她攥得发白的指节,“若是强取,不会只拿梭子。”他抬眼时目光沉得像深潭,“去把前月丢失的铜筘记录拿来,再查查近三个月保育社孩子们的动线。”

青鸟应了声,转身时衣摆带起一阵风,吹得檀木匣里的笔记哗哗翻页。

苏若雪蹲下去捡散落在地的纸页,一张泛黄的剪报从笔记里滑出来——是民国八年《申报》的边角,“织工罢工,货布藏报”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

“承砚,”她捏着剪报站起来,“我娘笔记里总提‘织脉’,说织娘的梭子能串起整条沪宁线……”话音未落,顾承砚已拿过剪报,指腹摩挲着“沪宁段废弃轨道”几个字。

三日后的静织堂飘着沉水香。

顾承砚把擦得锃亮的檀木托盘摆在香案正中,提笔在托盘边缘题了四个字:“故物思归”。

苏若雪抱着一摞账本站在门边,看他悬腕运笔,墨色浓得像要滴进人心里:“你真不查了?”

“查得到的,早该在我书房了。”顾承砚放下笔,指节抵着下巴,“前儿阿毛说,他在码头看见个小叫花子用铜筘当弹弓;上回丢失的夜光丝线,不也出现在弄堂口阿婆的虎头鞋上?”他转身时眼里有光,“这些老物件,许是认路。”

苏若雪没说话。

她望着托盘里空荡荡的位置,忽然想起前日里那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她蹲在墙根磨铁丝梭子,嘴里念叨“要磨到能照见星星”,阳光落在她发梢,像极了二十年前,母亲教她磨梭子时的模样。

第三日破晓,青鸟的叩门声比晨钟还急。

“少东家!浦东张记豆浆铺的掌柜说,木梭在锅盖上搁着!”他喘得厉害,额角的汗珠子顺着下颌线往下淌,“说是清早开门就见着,梭子底下压了张梅花布帘——和上个月保育社送出去的那批一模一样!”

顾承砚的手在袖中紧了紧。

苏若雪已经抓起外套往外跑,月白绸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叠得整整齐齐的地图——那是她照着母亲笔记画了三年的“织脉图”。

张记豆浆铺的灶台还冒着热气。

苏若雪接过木梭时,掌心被梭身的温度烫了一下——不是灶火的热,是经年摩挲的温润,像母亲的手。

她翻到梭底,一道极细的刻痕蜿蜒如线,“是铁路支线!”她突然拔高声音,震得柜上的瓷碗叮当作响,“和我娘地图上十七年前罢工时的秘密线路一模一样!”

顾承砚凑过去,借掌柜的油灯看。

地图在两人中间摊开,苏若雪的指尖沿着刻痕移动,最终停在“沪宁段废弃轨道”的红圈上:“当年织工用货布藏传单,就是走这条线……它不是丢了,是去走了趟老路!”

青鸟突然插话:“我查了沿线三十里的织机,近两个月有七件老物件回来——铜筘在染坊阿伯的纺车旁,夜光丝线在绣娘的肚兜里,连那本《织经》手抄本,都出现在江湾镇老织工的棺材底下。”他摸出个布包,倒出几样东西:半截断齿的铜筘、几缕泛着幽光的丝线,“他们都说,‘不知打哪儿来的,像是自己找回家’。”

苏若雪的手指抚过木梭的并蒂莲纹路,突然笑了:“我娘说‘织脉不断,梭子认亲’,原来不是老话……”

顾承砚没接话。

他盯着桌上的《织经》残页,页脚有行小字被茶水洇了大半,勉强能认出“梭行千里”四个字。

夜风卷着豆浆香吹进来,他忽然想起前日整理苏母笔记时,最后一页用蝇头小楷写着:“梭行千里,不凭眼鼻……”

后半夜的织坊里,顾承砚对着烛火翻苏母的笔记。

苏若雪靠在织机旁打盹,木梭静静躺在她膝头。

窗外传来若有若无的纺车声,像是谁在哼一支极旧的歌谣。

顾承砚的手指停在某页,那里用朱笔写着一行字,被他前夜的茶水浸得模糊——

“梭行千里,不凭眼鼻……”更夫的梆子声撞碎最后一缕夜雾时,顾承砚正对着烛火翻苏母的笔记。

泛黄的纸页在指间簌簌作响,一行被茶水洇得模糊的小字突然撞进眼底——“梭行千里,不凭眼鼻,唯认手温与声息”。

他的指尖猛地顿住,烛芯“噼啪”爆响,火星子溅在“手温”二字上,像烫开了一层蒙在真相上的茧。

“若雪。”他转头去看靠在织机旁打盹的苏若雪。

月白绸衫被夜风吹得轻颤,木梭静静躺在她膝头,梭身的并蒂莲纹路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她睫毛微颤,似是被他的声音惊醒,迷迷糊糊地摸向膝头,触到梭子的瞬间便彻底清醒,“承砚?可是有什么发现?”

顾承砚将笔记推到她面前,指腹重重压在那句谜语上:“你母亲说,梭子认的不是眼睛鼻子,是手温与声息。”他喉结滚动,声音里带着发烫的急切,“我要去验证这个——今夜就去。”

苏若雪的手指抚过那行字,忽然明白过来:“你是说……”

“对。”顾承砚已经起身去取木梭,“找三位素不相识的老织娘,让她们用这梭子织半晚布。若梭柄上的磨损纹路有规律……”他没说完,目光灼灼地盯着她,“若雪,这可能是解开‘织脉’的钥匙。”

苏若雪立刻翻出搭在椅背上的月白外套:“我和你一起去。”

子时三刻的弄堂像浸在墨里。

顾承砚揣着木梭走在前头,苏若雪提着防风灯跟在侧后,灯影里两个影子叠成一团,像两尾游向深潭的鱼。

他们先敲开了西市巷口张阿婆的门——七十岁的老织工,十年前被日商纱厂辞退,如今靠给街坊补衣裳过活。

张阿婆摸黑开了门,见是顾承砚,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顾少东家?可是要织什么急活?”

“阿婆,借您织机用半晚。”顾承砚将木梭递过去,“就用这把梭子,织段素布。”

张阿婆接过梭子的瞬间,枯瘦的手指突然抖了抖。

她凑到鼻尖闻了闻,又用指腹摩挲梭身的纹路,像在辨认久别重逢的旧友:“好梭子,有股子老织坊的香。”她转身走向后屋的织机,灯影里背影像张弓,“您坐着,我这就织。”

梭子在经线上飞起来时,顾承砚注意到张阿婆的右手小指总是轻轻抵着梭柄中段——那是他在苏若雪母亲的织机前见过的姿势,是当年沪上织工为了加快手速练出的“护梭诀”。

第二家是法租界边上的李婶。

她原是顾氏绸庄的老织工,三年前因腿疾回家,如今在阁楼支了架小织机,专织婴儿用的云纹被。

李婶接过梭子时正哄孙子睡觉,小娃娃抓着她的衣角不肯放,她便把孩子搁在腿上,单手抛梭。

顾承砚看得心尖发颤——她的拇指内侧磨出了老茧,每次推梭时都会顺着梭柄的弧度顶一下,和张阿婆的动作方向分毫不差。

第三家在闸北贫民窟。

王奶奶是苏若雪从保育社接来的,无儿无女,靠给棺材铺织寿衣换口饭吃。

她接过梭子的第一反应是凑到耳边听,像在听梭子说话。

织到后半夜,顾承砚借着月光看见她的掌心沁出薄汗,梭柄在她手里转得极稳,食指关节总在同一个位置轻轻叩击——和前两位老织娘的节奏,竟完全吻合。

天刚擦亮时,顾承砚攥着三柄梭子冲进静织堂。

苏若雪早已点好蜡烛,烛台旁摆着放大镜和量尺。

他将梭子并排放在案上,放大镜下,三柄梭柄的同一位置都出现了细浅的磨损——方向、角度、深浅,几乎一模一样。

“是掌纹的印记。”苏若雪的声音发颤,“当年母亲说,全国织工罢工时约好统一手速,连推梭的手势都要练三个月……这些梭子,早把当年的‘织语’刻进骨子里了!”

顾承砚突然笑了,笑得眼眶发红。

他抓起案头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若雪,这些工具不是死的。它们被千万双手摸过,被千万次梭声震过,早就有了自己的‘脉搏’——就像候鸟能认迁徙的路,它们能在混乱里,自己走回会用的人手里。”

苏若雪望着他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前日在码头看见的小叫花子。

那孩子用铜筘当弹弓,可弹弓的握法,竟和老织工修织机时捏工具的手势如出一辙。

她伸手覆上他拨算盘的手:“所以你要……”

“把库房里的老器具全放出去。”顾承砚的手指重重按在算盘上,“编号、登记,但不收押金,不限用途。每样工具附块梅花绢帕,写‘若不用,请交给下一个会用的人’。”他抬头时,晨光正漫过窗棂,在他眼底碎成星子,“若雪,咱们不是要当这些工具的主人——咱们要当它们的引路人。”

清明前夕的龙华寺外,桑园新苗抽着鹅黄的芽。

顾承砚携苏若雪祭拜完苏母,沿着田埂往回走。

苏若雪的手被他攥着,掌心还留着香灰的温度。

转过一丛野蔷薇时,她突然拽了拽他的衣袖:“承砚,看。”

桑园中央跪着个盲童,大概六七岁,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

他面前放着那柄黄杨木梭,不知何时又悄然出现。

孩子虽看不见,却摸索着捡起断裂的桑枝,将梭子轻轻压在折口处,像在给树接骨。

他的小手指节蜷着,压梭的姿势,竟和前日三位老织娘推梭的手势分毫不差。

远处传来第一声春织的“咔嗒”声,轻如叶落,却像一把古老的弓,再次绷紧了大地的经纬。

顾承砚望着孩子发顶的碎发被风掀起,忽然想起苏母笔记最后一页的话——“梭行千里,不凭眼鼻,唯认手温与声息”。

原来所谓“织脉”,从来不是某几台织机、某几根丝线,而是千万双手传递的温度,是永远不会断的,人心。

苏若雪轻轻靠在他肩上。

风里飘来湿润的泥土香,她望着桑园里松软的湿泥,忽然说:“明儿该下雨了。”

顾承砚低头吻了吻她发顶:“清明雨,最是润桑苗。”

桑园的湿泥在脚下软得像团云,正静静等着,等一场清明雨来,把所有的故事,都泡得更透些。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诡异分解指南主宰江山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赛尔号之星河战役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我欲九天揽月互换后,我和情敌HE了诸界之深渊恶魔罪恶成神霍格沃兹:这个华夏学生不对劲美漫世界阴影轨迹剑圣狂想曲巨星洪泽重生之青云直上今夜来港都市打脸狂人落河三千星异世界开发手册签到十年,我被绝色师姐曝光了我的盗墓生涯
经典收藏大唐:我有一整个现代世界史上最强侯爷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世子好凶重燃1990亮剑小透明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北洋1917贞观钱王当刘禅穿越成赵构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大楚小掌柜从死囚到统帅王爷,王妃又去盗墓了要凉,我爹是太子!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开局当太监,我一样权倾天下这个开局有点惨啊!大唐钓鱼人
最近更新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宋韵流年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大秦风骨:王翦传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宋骑天下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回到明末做皇帝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古人的智慧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枫枫疯疯语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txt下载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最新章节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