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首页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被囚铁笼中的少女:懒懒小兽妃精灵世界的底层训练家绝世天骄陆天龙苏凌月没人会帮你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阅读免费狂兵枭龙绝界之神至尊龙婿叶辰萧初然全文免费叶宁罗舞苏倾城我有三个绝色师父全文免费阅读大结局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620集:《新法十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新郑风起:韩乱与秦谋

第一章 丧钟催乱

新郑的秋意比往年更浓些,梧桐叶卷着冷雨砸在宫墙之上,像极了韩宣惠王弥留之际的喘息。章台宫内,药气与檀香缠在一处,殿外的青铜编钟沉默如哑,只有内侍们轻得几乎听不见的脚步声,在金砖地面上碾出焦虑的纹路。

太子韩仓跪在榻前,十二岁的年纪,玄色丧服套在身上像挂了片沉重的黑布。他望着榻上形容枯槁的父王,手指紧紧攥着衣摆,指甲几乎嵌进肉里——昨日父王还能握着他的手,说“韩国地处中原,如处虎狼环伺之境,守业比创业更难”,今日却连睁眼的力气都没了。

“大王……大王气息弱了!”侍医突然跪伏在地,声音发颤。

韩宣惠王的胸膛最后起伏了一下,枯瘦的手从韩仓肩上滑落,重重砸在锦被上。殿内瞬间爆发出压抑的哭声,内侍总管高和强忍着泪意,颤抖着捧出早已备好的遗诏,展开时声音因激动而变调:“奉大王遗诏,太子韩仓,仁孝聪敏,即日继位,为韩襄王。命公仲氏、公叔氏辅政,共保韩国……”

遗诏的字句还没落地,殿外突然传来甲叶碰撞的脆响。公仲氏宗主公仲侈身披墨色朝服,腰间佩剑未卸,身后跟着十几个亲信家臣,脚步匆匆地闯了进来。他目光扫过殿内,落在韩仓身上,当即跪地行礼:“臣公仲侈,叩见新王!大王仙逝,国事为重,臣请即刻入宫护驾,稳定京畿!”

他话音刚落,殿门另一侧又响起脚步声。公叔氏宗主公叔伯婴拄着玉杖,身后跟着的家臣比公仲侈更多,连宫廷卫队的统领都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公叔伯婴瞥了公仲侈一眼,慢悠悠地跪下:“臣公叔伯婴,恭贺新王登基。宫廷宿卫本是臣辖下之职,何须劳烦公仲宗主?臣已命卫队封锁宫门,闲杂人等一概不得入内,定保新王安全。”

公仲侈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公叔伯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宫廷宿卫虽归你管,可大王遗诏命你我共同辅政,护驾之事,我公仲氏岂能置身事外?”

“辅政是辅政,护驾是护驾,”公叔伯婴抚着胡须,语气带着几分傲慢,“公仲宗主麾下多是文臣商贾,懂什么护驾?还是让我麾下的卫队来,免得误了大事。”

韩仓坐在榻边的玉座上,看着两人针锋相对,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衣角。他知道,公仲氏和公叔氏是韩国最显赫的两大家族——公仲氏掌控着韩国的盐铁贸易和东部郡县,公叔氏则握着京畿兵权和西部边境的良田,父王在时,还能靠着威望平衡两族,如今父王不在了,这两座大山,怕是要把他这座新立的王位压垮。

高和见气氛不对,连忙上前打圆场:“两位宗主息怒,新王刚继位,大王尸骨未寒,此时当以大局为重。不如先议定大王的丧仪,再论护驾之事?”

公仲侈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火气,看向韩仓:“新王,丧仪之事可暂缓一日,当务之急是掌控京畿。公叔氏麾下的卫队虽多,却多是纨绔子弟,臣愿调东部私兵入新郑,与宫廷卫队共同护驾,确保万无一失。”

“私兵入都?”公叔伯婴猛地站起来,玉杖顿在地上发出“笃”的一声响,“公仲侈,你安的什么心?私兵乃是宗族私产,擅入都城,是想谋反不成?”

“谋反?”公仲侈也站了起来,两人几乎脸贴脸,“公叔伯婴,你敢说你封锁宫门,不是想独掌大权?新王年幼,你想借着卫队把持朝政,当我不知道?”

殿内的空气瞬间凝固,家臣们纷纷按上腰间的佩剑,宫廷卫队的士兵也握紧了长戟,眼看就要动手。韩仓吓得缩了缩肩膀,颤声说道:“两位……两位宗主,别吵了,父王还在这儿呢……”

他的声音太小,被两族的争执淹没。公仲侈冷笑一声:“好,你说我私兵入都不妥,那你敢不敢让宫廷卫队归新王直接管辖,由你我共同挑选统领?”

公叔伯婴眼神闪烁了一下——宫廷卫队统领是他的侄子公叔平,若是交出去,他就少了最大的依仗。他当即摇头:“卫队统领乃是先王安插,岂能说换就换?公仲侈,你别得寸进尺!”

“我得寸进尺?”公仲侈转身看向韩仓,“新王,臣请旨,调东部私兵入都,与宫廷卫队共同护驾,若有半分异心,甘受车裂之刑!”

公叔伯婴也跟着跪下:“新王,臣请旨,驳回公仲侈之请,私兵入都乃是祸乱之源,臣愿以全族性命担保,宫廷卫队定能护住新王!”

韩仓看着两人跪在地上,一个目光灼灼,一个神色坚定,只觉得头皮发麻。他不知道该听谁的,只能看向高和:“高总管,你说……该怎么办?”

高和苦着脸,心想这时候谁都不能得罪,只能含糊道:“新王,此事重大,不如召集群臣商议?”

“商议?”公叔伯婴站起身,“不必商议!臣现在就去巡查宫门,谁敢私调兵马入都,臣定斩不饶!”说罢,他带着家臣和卫队统领,头也不回地走出殿门,甲叶声渐行渐远。

公仲侈看着他的背影,牙齿咬得咯咯响,转身对韩仓躬身:“新王,公叔氏狼子野心,臣恐他日后会对新王不利。臣这就返回封地,调兵入都,护新王周全!”

不等韩仓回话,公仲侈也带着家臣离开了章台宫。殿内只剩下韩仓和几个内侍,冷雨敲打着窗棂,发出“嗒嗒”的声响,像极了即将到来的乱局的前奏。韩仓趴在父王的榻边,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父王说的守业难,原来比他想象的,还要难上百倍。

第二章 新郑围城

三日后,韩宣惠王的灵柩停在宗庙,丧仪尚未完全议定,新郑的局势已乱成了一锅粥。

公叔伯婴以“防止乱兵惊扰宗庙”为由,命公叔平率领宫廷卫队接管了新郑的四门,严禁任何外兵入城。不仅如此,他还派人切断了公仲氏在都城内的粮道——公仲氏的族人多住在新郑东部的坊市,平日里靠城外的庄园运送粮食,如今城门被封,坊市内的存粮只够支撑三日。

公仲侈的长子公仲明站在自家府邸的角楼上,望着远处城门口的卫队,脸色铁青:“父亲,公叔平太过分了!不仅不让我们调兵入城,还断了我们的粮道,这是想把我们困死在城里!”

公仲侈站在他身边,手里捏着一枚青铜虎符,眉头拧成了疙瘩。他没想到公叔伯婴会这么狠,原本以为只是争夺辅政权,如今看来,对方是想彻底铲除公仲氏。

“父亲,不如我们硬闯城门?”公仲明按在剑柄上,“府里还有三百私兵,拼一拼,或许能冲出去!”

“不行,”公仲侈摇头,“城门有两千卫队驻守,还有弩机和投石机,硬闯就是送死。更何况,新王还在宫里,我们一旦动手,就成了谋逆的乱臣贼子,公叔伯婴正好借此名义灭了我们。”

“那怎么办?”公仲明急得直跺脚,“坊市的百姓已经开始闹了,再没有粮食,他们怕是要反过来帮公叔氏了!”

公仲侈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西方——那里,是秦国的方向。他早就知道,韩国夹在秦、楚、魏之间,没有强国支持,根本难以立足。之前韩宣惠王在位时,一直摇摆于秦楚之间,如今内乱爆发,若想翻盘,只能求助于强国。

“你去准备一下,”公仲侈突然开口,“带上我的亲笔信,从府邸的密道出城,去秦国咸阳,求见秦惠文王,就说公仲氏愿以韩国东部三城为礼,求秦国出兵相助,平定公叔氏之乱。”

“秦国?”公仲明愣了一下,“父亲,秦国可是虎狼之国,若是引秦兵入韩,会不会……”

“现在顾不得那么多了,”公仲侈打断他,语气决绝,“公叔氏掌权,我们公仲氏只有死路一条;引秦兵入韩,至少还有一线生机,而且……秦国若想东进,必然需要韩国这个跳板,他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的。”

公仲明咬了咬牙,点头道:“好,儿子这就去办!”

当晚,公仲明带着几个亲信,从府邸的密道潜入城外的农田。密道是公仲氏早年为了防备不测挖的,直通城外三十里的一处驿站。他们借着夜色掩护,快马加鞭地向西奔去,沿途避开了公叔氏的巡逻队,只用了五日,就抵达了秦国的都城咸阳。

咸阳的宫殿比新郑宏伟得多,黑色的瓦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宫门前的青铜鼎上刻着“秦”字,透着一股威压。公仲明递上公仲侈的亲笔信,被内侍引着走进章台宫——与韩国的章台宫不同,秦国的章台宫更显肃穆,殿内的大臣们身着黑色朝服,目光锐利,让公仲明不由得紧张起来。

秦惠文王坐在高高的王座上,身着玄色龙纹朝服,腰间佩着和氏璧制成的玉带钩。他接过内侍递来的信,快速扫了一遍,然后看向殿下文武百官,问道:“诸位,韩国内乱,公仲氏求援,愿献东部三城,你们怎么看?”

大臣们面面相觑,右相张仪刚想开口,左相公孙衍却抢先一步站了出来。公孙衍身着深灰色朝服,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眼神中透着谋略的光芒:“大王,臣以为,这是秦国控制韩国的绝佳时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韩国地处中原腹地,东接魏、齐,南邻楚,北靠赵,是秦国东进的必经之路。如今韩宣惠王去世,新王年幼,两世族内乱,正是秦国介入的好机会。我们出兵帮助公仲氏平定内乱,一来可以获得韩国东部三城,扩大秦国的疆域;二来可以借机在韩国安插亲信,掌控韩国的朝政和军事,让韩国成为秦国的附庸,为日后东进打下基础。”

张仪皱了皱眉,上前一步道:“公孙衍,你说得太简单了!秦国若出兵韩国,楚国必然会干预——楚国一直想拉拢韩国,若见秦国控制韩国,定会出兵相助公叔氏,到时候秦楚交战,秦国怕是会陷入泥潭。”

“张仪此言差矣,”公孙衍反驳道,“楚国近年来国力衰退,去年与魏国交战,损失了三万士兵,如今根本无力大规模出兵。而且,我们可以先派使者去楚国,许诺若楚国不干预韩国内乱,秦国愿归还之前攻占的楚国两座小城,楚国必然会答应。至于魏国,他们正忙着应对齐国的威胁,更不会插手韩国之事。”

惠文王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大将军王翦身上:“王翦,若秦国出兵,你认为需要多少兵力?多久能平定韩乱?”

王翦站在殿中,身材高大,铠甲上的鳞片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声音沉稳:“大王,韩国内乱,公叔氏只有宫廷卫队和西部私兵,共计五万余人,且人心不齐。臣愿率三万锐士,兵分两路,一路从函谷关出兵,直逼新郑;一路从南阳出兵,切断公叔氏的粮道,不出一月,必能平定内乱。”

惠文王沉吟片刻,又看向张仪:“张仪,你觉得公孙衍的提议可行?”

张仪见惠文王已有倾向,便不再反对,只是补充道:“大王,出兵可以,但需与公仲氏签订盟约,明确三城的归属,还要让公仲氏承诺,秦国可在韩国派驻客卿,参与韩国朝政。此外,需命王翦不可滥杀无辜,以免激起韩国百姓的反抗。”

“好,就依你们所言,”惠文王拍了一下王座的扶手,声音洪亮,“公孙衍,你负责起草盟约,与公仲氏的使者商议细节;张仪,你负责出使楚国,稳住楚国;王翦,你即刻点兵三万,准备出征!”

“臣遵旨!”三人同时躬身行礼。

公仲明站在殿外,听到里面的对话,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他知道,有秦国出兵相助,公仲氏终于有救了,只是他没想到,秦国的谋划,远比他想象的要深远得多——他们要的,不仅仅是三城,更是整个韩国的控制权。

第三章 秦师东来

咸阳城外的校场上,三万秦军锐士列成整齐的方阵,黑色的铠甲在阳光下连成一片,像极了翻涌的乌云。王翦身披重铠,手持长戟,站在方阵前,目光扫过麾下将士,声音洪亮如钟:“将士们!韩国内乱,公叔氏叛乱,挟持新王,祸乱朝纲!我等奉大王之命,出兵韩国,平定内乱,护佑韩王!此行,只诛乱臣,不扰百姓,若有违反军纪者,军法处置!”

“诛乱臣!护韩王!”三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校场的尘土都微微颤动。

当日午后,秦军兵分两路——王翦亲自率领两万锐士,从函谷关出发,向新郑进军;副将蒙骜率领一万士兵,从南阳出发,直奔韩国西部的公叔氏庄园,切断其粮道。

秦军的行军速度极快,函谷关到新郑只有五百余里,王翦率领的大军每日行军八十里,只用了六日,就抵达了新郑以西的管城。管城是韩国西部的重要关卡,由公叔氏的侄子公叔平率领五千士兵驻守。

公叔平站在管城的城楼上,看着远处黑压压的秦军,脸色发白。他没想到秦军来得这么快,更没想到秦军的阵容如此强盛——黑色的方阵一眼望不到头,弩机手在前,长矛手在后,骑兵在两侧待命,连旗帜都是黑色的,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将军,秦军太多了,我们怎么办?”身边的副将颤声问道。

公叔平咬了咬牙,强作镇定:“慌什么!管城城墙坚固,还有弩机和投石机,秦军想攻进来,没那么容易!传令下去,紧闭城门,备好滚木礌石,死守城池!”

王翦勒住马,停在管城前一里处,看着城墙上的守军,对身边的参军说道:“管城虽小,但城墙坚固,硬攻会有伤亡。你去城下喊话,劝公叔平投降,就说若他开城投降,秦国可保他性命;若顽抗到底,城破之后,诛灭三族!”

参军领命,骑着马来到城下,高声喊道:“城上的守军听着!秦军大将军王翦在此!公叔平叛乱,挟持韩王,祸乱韩国,如今秦军奉秦惠文王之命,前来平乱!若公叔平开城投降,可保性命;若继续顽抗,城破之后,诛灭三族!”

公叔平站在城楼上,怒喝道:“一派胡言!公仲氏引秦兵入韩,才是卖国贼!我公叔氏乃是为了韩国,岂能投降秦狗!弓箭手,放箭!”

城楼上的弓箭手当即弯弓搭箭,箭矢像雨点一样射向参军。参军连忙拨转马头,退回秦军阵中。

王翦见劝降不成,脸色沉了下来:“既然他不识好歹,那就强攻!传令下去,弩机手准备,压制城上的弓箭手;长矛手推着冲车,进攻城门!”

随着王翦的命令,秦军的弩机手纷纷举起弩机,“咻咻”的箭矢声不绝于耳,城楼上的弓箭手瞬间被压制,纷纷躲到女墙后。长矛手推着十几辆冲车,朝着城门冲去,冲车的前端裹着厚厚的铁皮,上面还钉着铁钉,撞在城门上发出“轰隆”的巨响。

公叔平在城楼上看得心急,下令道:“投石机,放!滚木礌石,往下扔!”

城楼上的投石机抛出巨大的石块,砸在秦军阵中,溅起一片尘土,几名秦军士兵被砸中,当场倒地。滚木礌石顺着城墙滚下,冲车旁的秦军士兵也有伤亡,但秦军没有退缩,依旧推着冲车,一次次撞向城门。

就这样僵持了一个时辰,城门终于被撞出了一道裂缝。王翦眼睛一亮,下令道:“骑兵准备,城门一破,立即冲进去,控制城楼上的守军!”

又过了半个时辰,“轰隆”一声巨响,管城的城门被彻底撞开。秦军骑兵当即挥舞着马刀,冲进城中,城楼上的公叔氏士兵见城门已破,顿时慌了神,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公叔平见大势已去,想要拔剑自刎,却被身边的秦军士兵扑倒在地,捆了个结实。

管城被破的消息传到新郑,公叔伯婴正在宫中逼迫韩襄王下旨,斥责公仲氏引秦兵入韩,是卖国贼。听到消息后,他手里的玉杖“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公叔平……公叔平怎么会这么快就败了?”公叔伯婴喃喃自语,声音发颤。

身边的家臣连忙说道:“宗主,秦军势大,管城已破,新郑危在旦夕!不如我们挟持新王,退守西部的平阳城,再向楚国求援?”

公叔伯婴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好,就这么办!来人,把新王请上马车,我们即刻前往平阳!”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离开宫殿,宫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公叔伯婴派人去查看,回报说公仲侈带着几百私兵,已经控制了宫门——原来,公仲侈得知秦军破了管城,知道公叔伯婴要逃,便趁机从密道调了一部分私兵入宫,控制了宫门。

“公仲侈!你敢拦我?”公叔伯婴手持玉杖,站在宫门前,对着公仲侈怒喝。

公仲侈冷笑一声:“公叔伯婴,你叛乱在先,如今秦军已到,你还想逃?束手就擒吧,或许新王还能饶你一命!”

“饶我一命?”公叔伯婴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疯狂,“我公叔氏世代为韩臣,岂能受你这卖国贼的摆布!来人,给我杀出去!”

公叔氏的家臣们纷纷拔出佩剑,朝着公仲氏的私兵冲去。宫门前顿时展开一场混战,剑刃碰撞的声音、惨叫声、甲叶声混在一处,鲜血溅在宫殿的白玉台阶上,触目惊心。

韩襄王被内侍护在殿内,透过窗缝看着外面的厮杀,吓得浑身发抖。他不知道这场内乱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也不知道秦国的军队到来后,韩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越来越近,还伴随着秦军士兵的呐喊:“秦军到了!放下武器者免死!”

公叔氏的家臣们听到秦军的声音,顿时没了斗志,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公叔伯婴见大势已去,瘫坐在地上,被公仲氏的私兵捆了起来。

宫门被推开,王翦率领秦军士兵走进宫中,黑色的铠甲上还沾着尘土,却依旧透着威严。他看到被捆在地上的公叔伯婴,又看向殿内的韩襄王,当即躬身行礼:“秦国大将军王翦,奉秦惠文王之命,前来平定韩乱,护佑韩王!”

韩襄王连忙从殿内走出来,看着王翦,声音还有些颤抖:“多……多谢将军出兵相助。”

公仲侈也上前一步,对着王翦躬身:“公仲氏多谢秦国相助,愿如约献上东部三城,与秦国永结盟好。”

王翦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宫中的众人,沉声道:“公叔伯婴叛乱,已被擒获,当交由韩王处置;公仲氏辅政有功,可继续辅佐新王。此外,秦惠文王有旨,为确保韩国日后不再发生内乱,秦国将派驻三名客卿入韩,分别担任韩国的司徒、司马和大行,协助韩王处理朝政、军事和外交事务。”

公仲侈和韩襄王听到这话,脸色都是一变——司徒掌管粮草,司马掌管军事,大行掌管外交,这三名客卿一到,韩国的核心权力,岂不是都落到了秦国手里?

但此时秦军就在宫中,公仲氏刚靠秦国翻盘,韩襄王年幼无力,两人根本不敢反对。公仲侈只能躬身道:“愿遵秦惠文王之命。”

韩襄王也跟着点头:“全凭将军安排。”

王翦满意地点了点头,下令道:“传我将令,秦军进驻新郑城外的军营,不得入都扰民;同时,派人护送公仲氏的使者前往咸阳,与公孙衍大人商议盟约细节和客卿入韩之事。”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新郑的宫墙上,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压抑。公仲氏虽然赢了内乱,却失去了韩国的自主权;韩襄王虽然保住了王位,却成了被秦国掌控的傀儡;而秦国的影子,正随着夕阳的余晖,一点点笼罩在韩国的土地上,为日后的东进,埋下了最重要的一颗棋子。

第四章 秦影深植

半个月后,秦国与韩国的盟约正式签订。公仲氏将东部的宜阳、成皋、荥阳三城献给秦国,秦国则派驻三名客卿入韩——李斯担任司徒,掌管韩国的粮草和赋税;蒙毅担任司马,辅佐韩国上将军掌管军事;赵奢担任大行,负责韩国的外交事务。

这三名客卿都是秦国的得力官员:李斯精通律法和财政,曾协助商鞅修订新法;蒙毅是蒙恬的弟弟,熟悉军事管理;赵奢善于外交,曾多次出使列国,言辞犀利。他们抵达新郑后,迅速接管了各自的职责,开始在韩国推行秦国的制度。

李斯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丈量韩国的土地,按照秦国的“授田制”重新分配土地——之前韩国的土地多被世族掌控,百姓只能租种世族的土地,缴纳一半以上的粮食作为地租;如今按照授田制,百姓可以从国家获得土地,只需缴纳十分之一的粮食作为赋税。

这一政策得到了韩国百姓的热烈拥护。在新郑东部的一个村落里,老农韩伯捧着新的田契,激动得热泪盈眶:“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土地!以前租公叔氏的地,辛辛苦苦种一年,粮食还不够吃,现在有了自己的地,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村里的其他百姓也纷纷围过来,看着田契上的字,脸上满是笑容。李斯站在村口的土台上,看着百姓们的反应,对身边的韩国官员说道:“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之前韩国世族垄断土地,百姓困苦,才会有内乱,如今推行授田制,就是为了让韩国稳定下来。”

韩国官员连忙点头称是,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李斯推行的政策确实好,但这毕竟是秦国的制度,韩国的传统制度,正在一点点被取代。

蒙毅上任后,则开始整顿韩国的军队。他发现韩国的军队编制混乱,士兵的武器和铠甲参差不齐,很多士兵甚至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于是,他按照秦国的军队编制,将韩国的军队分为步兵、骑兵和弩兵,统一配备武器和铠甲,还制定了严格的训练制度,每日操练两个时辰,每月进行一次军事考核,考核优秀者可获得赏赐,不合格者则会被淘汰。

在新郑的校场上,蒙毅亲自示范秦军的队列训练,韩国士兵们穿着统一的铠甲,拿着统一的长矛,跟着蒙毅的口令迈着整齐的步伐。韩国上将军韩竭站在一旁,看着训练有素的士兵,对蒙毅说道:“蒙司马果然厉害,不过半个月,我军的士气和战斗力就提升了这么多。”

蒙毅笑了笑:“军队的战斗力,靠的是严格的训练和严明的军纪。秦国的军队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套制度。韩国若想在列国中立足,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而这支军队,需要按照秦国的制度来打造。”

韩竭心中一凛,他明白蒙毅的意思——韩国的军队,正在变成秦国的“附属军”,日后秦国若有战事,韩国的军队,恐怕也要听从秦国的调遣。

赵奢则忙着处理韩国的外交事务。他上任后,首先废除了韩国与楚国的盟约,转而与秦国签订了“秦韩同盟”——盟约规定,韩国不得与秦国的敌国结盟,若秦国出兵攻打他国,韩国需出兵相助;秦国则负责保护韩国的安全,若韩国遭遇他国进攻,秦国需出兵救援。

随后,赵奢又出使魏国和齐国,向两国传达了韩国与秦国结盟的消息,并以秦国的名义,要求魏国和齐国不得侵犯韩国。魏国和齐国忌惮秦国的实力,纷纷答应了赵奢的要求,与韩国签订了和平盟约。

公仲侈看着三名客卿在韩国的动作,心里既庆幸又担忧——庆幸的是,有秦国的支持,公仲氏的地位稳固了,韩国也暂时没有了外患;担忧的是,秦国对韩国的控制越来越深,照这样下去,韩国迟早会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县。

他曾试图与李斯、蒙毅、赵奢商议,希望能减少秦国对韩国的干预,却被李斯以“盟约已订,不可更改”为由拒绝。李斯还提醒他:“公仲宗主,秦国出兵帮助公仲氏平定内乱,付出了不少代价,如今只是派驻客卿协助韩王治国,并不算过分。若公仲氏想违背盟约,秦国的大军,随时可以再次进入韩国。”

公仲侈只能沉默——他知道,李斯说的是实话,如今秦国在韩国有驻军,又掌控了韩国的粮草、军事和外交,公仲氏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韩襄王则更加无助。他虽然是韩国的国王,却每天都要面对三名客卿的汇报,所有重要的决策,都需要经过三名客卿的同意才能实施。他想召见公仲侈商议国事,却发现公仲侈每次来见他,身边都跟着秦国的内侍,根本没有私密谈话的机会。

有一次,韩襄王忍不住对高和抱怨:“高总管,我这个国王,是不是跟傀儡一样?”

高和连忙跪下,劝道:“新王息怒,秦国只是暂时派驻客卿,等韩国稳定了,他们自然会撤走的。如今新王还是要忍一忍,等将来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势力,就能收回权力了。”

韩襄王知道高和是在安慰他,却也只能点了点头——他现在除了忍,没有别的办法。

三个月后,秦国的影响力在韩国已经根深蒂固。韩国的百姓开始使用秦国的度量衡,学习秦国的文字,甚至有不少百姓迁移到秦国的新占领区定居;韩国的军队按照秦国的制度训练,战斗力大幅提升,却也成了秦国可以随时调遣的力量;韩国的外交完全依附于秦国,不再与其他国家有自主的往来。

公仲侈在一次家宴上,对儿子公仲明感叹道:“我当初引秦兵入韩,是为了保住公仲氏,却没想到,最终会让韩国变成秦国的附庸。或许,这就是韩国的命吧——夹在强国之间,要么被灭,要么依附于强国。”

公仲明沉默了片刻,说道:“父亲,或许这样也不错。有秦国的保护,韩国至少不会被其他国家灭亡,百姓也能安居乐业。至于权力,只要公仲氏还在,总有机会的。”

公仲侈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看着窗外的夜色,想起了韩宣惠王临终前的话——“韩国地处中原,如处虎狼环伺之境,守业比创业更难”。如今看来,父亲的话,不仅是对太子说的,也是对整个韩国说的。

而在咸阳的章台宫内,秦惠文王正看着公孙衍递上来的韩国近况报告,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公孙衍,你果然没让我失望,”惠文王说道,“韩国已经成了秦国的附庸,下一步,我们可以借助韩国的力量,攻打魏国和楚国了。”

公孙衍躬身道:“大王英明。韩国是秦国东进的跳板,控制了韩国,秦国就能随时出兵中原,统一天下的大业,指日可待。”

惠文王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东方——那里,是中原的方向,也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方向。韩国内乱的平定,不仅让秦国获得了三座重要的城池,更让秦国在中原站稳了脚跟,而这,只是秦国东进大业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像韩国一样,被秦国的阴影笼罩,最终归入秦国的版图。

新郑的风,依旧吹着梧桐叶,却不再是之前的冷雨秋风,而是带着秦国气息的风,一点点改变着韩国的土地、百姓和命运,也一点点推动着秦国走向统一天下的道路。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历代风云五千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阮门闺战,半江瑟瑟半江红神行无道绑定变美系统,绿茶在位面杀疯了龙血武帝麻衣大相师神帝劫锦衣卫招狱小卒,开局捆绑公主阴阳轮回:阎王,别撩霍格沃兹:这个华夏学生不对劲最强保镖狂兵枭龙大秦:新世纪签到十年,我被绝色师姐曝光了星火事物所霸魏诡异分解指南什么?!教主大人也重生了?帝国总裁,么么哒!九龙夺嫡幸运古神事务所
经典收藏女教师仕途危情转生成东瀛妖怪大百足直播之末世逃生宝树堂传奇之是谁要了他的命消失三年,青梅校花疯狂倒追我帝女新婚后,植物人老公抱住我暴躁校花:小子你别跑!傅少偏宠,夫人每天都在装乖巧顶级天赋:我能领悟可控核聚变长得美,他们自愿被撅也怪我咯?宦海特种兵我收捡垃圾成为顶级批发商都市陀螺之基层临时工血棺镇魂重启封神,从成为天师开始!穿越之冷君的问题皇后不是,让你跟校花分手,你真分?新婚夜,王爷非要和我约法三章上将的宠婚计划[娱乐圈]
最近更新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引朱鸾离婚后,我权势滔天,你哭什么改嫁绝嗣大佬后,假死丈夫悔断肠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春深囚宦无人区:开局肉身点满夫君沉迷造反,却有四个忠臣崽崽撩倒五个男主后,娇美寡妇跑路了佞娇被流放后,五岁奶团带全家致富清穿:救命!太子妃她又在揍人啦七零:娇气包大小姐随军闹翻天京夜娇宠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设却焊死了流放前搬空京城,真千金带飞全家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易家的年代生活被星际直播了
历代风云五千年 竹晴园 - 历代风云五千年txt下载 - 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 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