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带着东大精心遴选的一百名外交、经贸领域的专业人才,再次踏上了明朝的土地。
这一次,他感觉肩上的担子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重,因为这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或产品引进,而是关乎整个文明未来走向的系统性工程。
谨身殿内,朱元璋端坐于上,太孙朱高炽侍候在侧。
王卓将一份厚厚的计划纲要呈上,并简要说明了引入百名专业人才的用意,以及构建一个“以大明为核心的经济贸易体系”的初步构想。
果然,如同王卓所预料的那样,朱元璋听完“经济贸易体系”这个陌生词汇后,眉头微蹙,脸上露出了困惑的神情。
他习惯于征战、屯田、征收赋税这些具体而微的治国手段,对于这种宏观的、抽象的系统性概念,一时难以把握其精髓。
“王卓啊,你说的这个‘体系’,具体是个什么章程?咱听着,有些云山雾罩的。”朱元璋直接发问,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模糊之处。
还没等王卓组织好语言,用更符合明代语境的方式解释,站在一旁的朱高炽眼中却闪过一道了然的光芒。他向前半步,对着朱元璋躬身一礼,随即用一种清晰而笃定的语气,将自己从东大留学中汲取并结合自身理解的观点阐述了出来:
“皇祖父,孙儿或许明白姑父之意。姑父所言的‘以大明为核心的经济贸易体系’,是否可作此解——”
他微微停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但说出的内容却石破天惊,“即我大明,依托东大无与伦比的科技、信息优势为后盾,凭借自身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障,再行推动我大明银元宝钞成为域外贸易之基准……以此三者,亦即科技霸权、军事霸权、货币霸权为基础,构建一张笼罩全球的贸易网络。”
朱高炽的声音不高,却在安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再辅以皇爷爷您高瞻远瞩的藩王分封之策,令我朱家子孙、大明菁英,如星辰般散布于寰宇各处关键节点,掌控贸易通道与资源产地。如此,方能将四海八荒真正纳入掌控,令大明基业万世永昌,建立远超汉唐的、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这一番话,将王卓心中那套基于现代地缘经济学和资源整合理论的构想,用最直白、最富侵略性的帝国霸权语言诠释了出来。
王卓在一旁听得默然无语,心中暗道:“我的太孙殿下,您这可真是……把约翰牛和白头鹰的那套精髓学了个明明白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他偷偷瞥了一眼朱元璋,担心这番过于直白的对外扩张论述会引发老皇帝的反感。
见朱元璋陷入沉思,王卓赶紧接过话头,用相对温和且更具说服力的方式进一步解释道:“陛下,太孙殿下所言,是从战略结果上描绘了蓝图。”
接着王卓斟酌用词,“若从实际运作来看,随着我大明钢铁厂、机械厂、乃至未来的自行车厂等陆续投产,工业化进程日益推进,我们必将拥有越来越强的自主生产能力。长此以往,与东大的贸易中,我们不仅不能再有效消耗东大的工业剩余产能,我们大明自身生产出的商品,也将面临国内市场饱和、产能过剩的风险。”
他环视殿内众人,语气恳切:“因此,未雨绸缪,我们必须为大明、也为东大,找到更广阔的市场和更稳定的原材料来源。逐步将全世界的市场与原料产地,通过贸易、合作、乃至必要的分封治理,纳入一个以大明为主导的体系内,进行有序的全球贸易。此举,绝非单纯为了掠夺,更是为了带动两个时空的华夏民族共同发展,实现真正的民族共兴。”
王卓觉得应该再适时地捧朱元璋一句,并披上了一层“文明使命”的外衣:“再者,陛下仁德,泽被苍生,想必也见不得这世间仍有诸多地域族群,尚处于蒙昧落后、生计艰难之状态。我大明作为天朝上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贸易往来与文明输出,将先进的农技、工术、医道乃至礼法教化传播出去,开发那些落后地区,引领他们走向文明开化。这既是仁政之体现,亦是天命之所归。”
站在一旁的朱高炽忍不住微微侧头,用一种极其微妙的眼神瞥了王卓一眼,那眼神里分明写着:“姑父,还是您不要脸!这‘殖民全球、经济吸血’的本质,竟能被您包装得如此冠冕堂皇、充满使命感?小子受教了!”
王卓面不改色,完全无视了朱高炽那充满嘲讽意味的目光,继续陈述核心举措:“故此,臣此次从东大请来这一百名精通外交、经贸、律法的专业人才。”
“其用意有二:其一,在于教学授徒,尽快为我大明培养出第一批懂得处理对外事务、管理国际贸易、熟悉现代商事律法的新式人才;其二,便是协助我大明,具体设计并搭建起这套全球贸易体系的初步框架,包括制定规则、建立渠道、谈判条约等。”
殿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朱元璋脸色变换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他显然被“日不落帝国”和“万世永昌”的宏伟前景深深吸引,那是一个帝王极致的梦想。
但与此同时,这套完全超乎他过往认知的、涉及全球的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也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对未知领域的担忧和掌控力可能被稀释的恐惧。这不再是派兵征伐、设置郡县那般直接明了。
良久,朱元璋长长地、仿佛带着一丝疲惫地叹了口气。他抬起眼,目光扫过年轻锐利的朱棣,聪慧早熟的朱高炽,以及带来这一切变革核心的王卓,语气复杂地缓缓说道:
“罢了,罢了……你们说的这些,什么霸权,什么体系,什么全球贸易……咱老了,听着都觉着脑子嗡嗡响,有些跟不上了。”他摆了摆手,那姿态仿佛卸下了一副千斤重担,又带着几分英雄迟暮的落寞。
“这天下,终究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这些新事务,你们觉得对大明好,对子孙后代好,那就……你们看着办吧。”
这句话,声音不高,却仿佛一道无声的惊雷,在谨身殿中回荡。
它不仅仅是对王卓计划的默许,更像是一种象征性的权力交接。
意味着帝国未来发展的方向盘,正在悄然滑向新一代的手中,滑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具不确定性的未知海洋。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