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长安城宽阔的朱雀大街已被人流与车马填满。这并非寻常的早市喧嚣,而是通往城西的官道上,一支特殊的队伍正在缓慢而庄重地前行。队伍的核心,是数十辆以黄布覆盖的平板大车,车上满载着沉甸甸的箱箧,里面装着的并非金银财帛,而是比金银更为珍贵的贝叶经文、誊录整齐的译稿卷轴,以及一些伴随玄奘法师多年的古朴法器。车辆两旁,百余位身着赤色或灰色袈裟的僧侣徒步随行,他们步伐沉稳,面容肃穆,口中低声念诵着佛号,梵音如涓涓细流,在喧嚣的市井中开辟出一方宁静。
队伍的最前方,玄奘法师身披象征荣耀与恩宠的紫金袈裟,手持九环锡杖,安然端坐于一匹温顺的白马之上。他并未左顾右盼,目光平和地注视着前方,那目光似乎已穿透了鳞次栉比的屋宇,落在了那座传闻中规制宏大的新寺之上。阳光洒在他清癯而饱经风霜的面容上,镀上一层淡金,更显宝相庄严。
道路两旁,挤满了前来观瞻的善男信女与好奇的市民。人们踮着脚尖,伸长脖颈,争相一睹这位名震天下、自天竺取回真经的三藏法师的风采。许多信徒见到玄奘身影,便不由自主地合十躬身,口称“阿弥陀佛”,脸上洋溢着虔诚与激动的光芒。
“看呐,那就是玄奘法师!”
“听闻陛下和皇后殿下特意建了西明寺,请法师过去译经呢!”
“真是功德无量啊!愿法师在新寺广宣佛法,普度众生!”
议论声、赞叹声、祈祷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热切的声浪,簇拥着这支沉默前行的队伍。对于许多普通僧众而言,离开居住多年的旧寺,迁往一个完全陌生、且被赋予浓厚皇家色彩的新道场,心情是复杂而微妙的。
年轻的沙弥们,脸上难掩兴奋与好奇,一边努力维持着威仪,一边忍不住用眼角余光打量沿途的繁华,心中对那座据说殿宇巍峨、供奉丰隆的西明寺充满了无限憧憬。那里将是他们未来修行、学习的圣地,能与师父一同在此弘法,是何等的殊荣!
而一些年长些的僧侣,则显得更为沉静。他们默默跟随着师父的步伐,心中既有对旧居的不舍,也有对新环境的隐隐担忧。西明寺规模如此宏大,规制如此崇高,几乎与皇家宫苑无异。在此修行,固然条件优渥,利于译经弘法,但皇权的影子似乎也无处不在。那御赐的匾额,那规制超越前代的殿宇,无不提醒着他们,今后的修行生活,将与朝廷的意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对于追求出世解脱的沙门而言,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队伍中,一位负责搬运经箱的中年僧人,感受着肩上沉甸甸的重量,那是无数智慧与心血的结晶。他抬头望了眼前方师父挺拔而略显单薄的背影,心中默念:“愿我佛庇佑,使真经在新寺顺利传译,利益苍生。亦愿皇恩浩荡,能成为佛法广布之助缘,而非……束缚。”
终于,队伍抵达了西明寺那气势恢宏的朱漆山门前。早有寺内知客僧率众在此迎候。玄奘法师缓缓下马,立定身形,仰头望向那高悬的御笔金匾,目光沉静如水,片刻后,他收回目光,手持锡杖,步履从容地迈过了那高高的门槛。
当他踏入寺内的瞬间,更为广阔、庄严的景象扑面而来。层叠的殿宇,缭绕的香烟,肃立的僧众……一切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弘法阶段,即将在这里展开。身后的弟子们也随之鱼贯而入,带着各自的期盼、忐忑与决心,如同百川汇海,融入这片皇家敕建的、既是无上荣耀亦可能是无形牢笼的崭新伽蓝之中。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千年一吻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