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卫指挥使司衙署的后堂内,炭火依旧噼啪作响,但气氛却比先前更加凝重。
柳擎天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良久,方沉声道:“去,把大郎、三郎、五郎都叫来。”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大帅!”心腹家将领命,快步退下。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三位身着戎装或便服的青年男子先后步入堂内。
为首者年近三旬,面容酷似柳擎天,身材魁梧,眉宇间带着一股剽悍之气,乃是长子柳云烈,现任肃州卫麾下一营主将。
次子早年战殁,排行第三的柳风啸约莫二十五六岁,气质略显沉静,是军中的掌书记,负责文书机要。
最小的柳星河,二十有余,面容俊朗,眼神灵动,尚在父亲身边做个亲卫历练。
三人见父亲神色凝重,堂内气氛肃穆,便知有要事,齐齐躬身行礼:“父亲(大人)!”
柳擎天转过身,目光缓缓扫过三个儿子,最终定格在案上那已空无一物的炭盆处,仿佛还能看到那信纸的灰烬。
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走到主位坐下,指节分明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京中来信了。”柳擎天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是你们妹妹的亲笔。”
柳云烈眉头一拧:“妹妹?她信上说什么?可是王府有事?”他性子最直,首先想到的是妹妹的安危。
柳擎天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信是家书,但字里行间,透着京中局势的波澜。”
他将信中的隐晦之意,特别是关于太子被废、三皇子得势、二皇子处境微妙以及那句“边关稳固是最大倚仗”的核心意思,用自己的话清晰地转述了一遍,末了,沉声道:“你们怎么看?”
堂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燃烧的声音。三个儿子都陷入了沉思,脸色一个比一个凝重。
柳云烈率先打破沉默,他拳头握紧,声音带着军人的铿锵:
“父亲!这分明是二皇子在向我们求援!太子倒了,三皇子有京营支持,二皇子势单力薄,这是想拉我们边军下水!此事风险太大!
边将干预朝政,是灭族的大罪!我们柳家世代忠良,守好边关才是本分,绝不能蹚这浑水!”
柳风啸沉吟片刻,谨慎开口道:“大哥所言有理,风险确实极大。陛下心思深沉,废太子之事足见其手段。然而…我们也不能不考虑妹妹的处境。她嫁入毅亲王府,便是二皇子一系的人。
若二皇子失势,妹妹在京城…恐难安然。再者…从长远看,新君若立,我等边镇大将,若无根基,只怕…也难以长久。”
柳星河年纪最轻,一直安静听着,此时忽然开口,声音清朗:“父亲,两位哥哥,我以为,眼下局势未明,陛下态度暧昧,我们不宜过早表态,但…也不能全然置身事外,断了与京城的联系。
妹妹在王府,便是我们的耳目。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表态支持谁,而是…保持一条畅通的、隐秘的渠道,能及时了解京中动向,以便父亲随时做出最有利于我柳家的决断。”
柳擎天听着三个儿子的意见,眼中精光闪烁。长子勇猛忠直,三郎沉稳多虑,幼子机敏灵活。他心中其实早已有了倾向,此刻更多的是在考校和统一儿子的思想。
“云烈顾虑的是,风险确实存在。”柳擎天缓缓道,“风啸思虑周全,星河…点到了关键。”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幼子,“保持联系,静观其变。这才是当下最稳妥之法。”
他顿了顿,做出了决断:“京城,必须有人去。但不能是大张旗鼓,更不能是云烈或风啸你们这样在军中有职司、容易引人注目的人。”
他的目光落在了柳星河身上:“星河,你年纪最轻,平日多在为父身边,外界对你知之甚少。你性子机灵,身手也不错。为父决定,派你以游学或探亲为名,秘密进京一趟。”
柳星河闻言,精神一振,立刻挺直腰板:“父亲吩咐,孩儿万死不辞!”
柳擎天沉声叮嘱:“你此去,明面上是探望你妹妹,叙兄妹之情。暗地里,要与你妹妹和…王府的人建立一条可靠的联络线。
京中一切动向,尤其是关于几位皇子和那位驸马贾环的消息,要设法及时传回。
记住,你的任务是耳朵和眼睛,多看,多听,少说,绝不参与任何具体事务!一切行动,以保全自身和柳家为第一要务!”
“孩儿明白!”柳星河郑重应下。
柳擎天又看向柳云烈和柳风啸:“此事,仅限于我四人知晓。云烈,你在军中要一如既往,加强操练,守好边关,不能露出任何异常。
风啸,你协助为父,处理好日常军务,留意各方消息。我们柳家,要像这祁连山一样,稳坐边关,静待时变!”
“是!父亲!”三人齐声应道。
计议已定,柳擎天挥了挥手:“都下去准备吧。星河,你明日一早便动身,轻装简从,我会给你安排几个可靠的暗卫随行。”
三人行礼退出后堂。柳擎天独自留在堂内,望着跳动的烛火,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这步棋,是险棋,却也是不得不走之棋。
将幼子送入京城那龙潭虎穴,他心中何尝不担忧?但为了柳家的未来,为了女儿的前程,他必须未雨绸缪。
请大家记得我们的网站:品书中文(m.pinshuzw.com)红楼:我的好感度系统炸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